书名:食帖03:食鲜高
定价:39.00元
作者:林江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页码:156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
ISBN:9787508651422
《食帖03:食鲜高》是食帖品牌的第3本纸质出版物,以“鲜”为主题,探讨“鲜味”如何产生、从何而来、如何烹饪等话题。
人类可以品尝出“酸甜苦咸鲜”这五味,“鲜”是其中抽象、难形容的一味,它具有化学的复杂性,也具有人类饮食文明赋予它的特殊意义。这一次,我们将围绕“鲜”一字,彻底探明其中奥秘。
“鲜”的英文为“Umami”,源于日语,这个词直到20世纪初才被定义出来。人们彻底了解鲜味的历史不过百年,食物中谷氨酸钠、肌苷酸钠、鸟苷酸钠等氨基酸成分发挥出的综合味道,可以被理解成“鲜”的本质。
“鲜”有百种。海鲜、河鲜、山珍、时蔬、豆类、发酵食物等,都有鲜味蕴藏其中。价贵至松露、鱼子,价廉至嫩笋、虾米,各有各味,都是味蕾的惊艳之旅。我们尝到的大多数“鲜”,其实都是对食材“本味”的提炼与升华。这当中包含考究的烹饪工艺、节制的调味技巧,以及对食材的珍惜与尊重。
酸甜咸苦皆可述,唯“鲜”一言难蔽,这种复杂的暧昧,便是它的高妙所在。
食帖WithEating,2015年增长速度快的高品质“食物生活”类内容品牌,探索有关食物的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将提供官方站点、纸质出版物、社交媒体账号等产品和服务,与用户一起构建高品质的理想生活方式。
FEATURES
·Opening
鲜的复杂与高妙
·Interview
在鱼市场的美食修为
寻味一德路
两千万个天妇罗里的江户前风情
三人谈河豚,为何称其为白身鱼之至鲜?
欧洲人的越南鱼露之行
鱼子酱:来自卡斯皮海的馈赠
松露:一个大隐隐于市的菌中传奇
一位粤菜主厨的鲜味心得
法餐之鲜,万变不离其材
滨田统之的法式料理新境地:不在远方,正在脚下
沪上味,怎能不精致
·Guide
筑地市场的前世今生
墨尔本市集巡礼:在市集,呼吸一座城的味道
生蚝,来自海洋的法式深吻
又识食材:15种鲜味加分
非鲜之鲜:细说干货12味
日本寻鲜笔记
·别册「自给自足」
狼与鹭的小院子,小日子
罗勒,意大利菜的“半个灵魂”
REGULARS
「Restaurant」东京有家“蛋餐厅”
「Recipe」寻常鲜:猪油与酱油
「旬味Recipe」奈梅亨餐桌札记02煎三文鱼配烤红皮小土豆&帕尔玛干酪配坚果沙拉
「Column」吉井忍的食桌03女儿节定番的美丽与哀愁
「Column」食不言,饭后语03酒精度数
「Column」鲜能知味02虽然寒酸,可真好吃
《食帖03:食鲜高》(食鲜特集)是食帖品牌的第3本纸质出版物,以“鲜”为主题,探寻鲜味的化学构成、产生原因,并介绍范围内代表性的鲜味食材、鲜味料理人、鲜味市场,以及烹饪鲜味的正确方法。“鲜”是“酸甜苦咸鲜”五位中独特和抽象的存在,本书将通过多维度的具象介绍,彻底探明“食鲜”的奥秘。
特约撰稿人:
庄臣 / 美食家,饮食文化专栏作家,香港亚洲电视台《广州美食地图》主持人,代表著作《庄臣食单》。
李淼 / 知乎大V,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长期从事投资、互联网行业,日本文化深度关注者。
黄鹭 / 网名细腿大羽,独立摄影师,新晋农妇。
吉井忍 / 日籍华语作家,曾在成都留学,法国南部务农,辗转台北、马尼拉、上海等地任经济新闻编辑。旅居北京,专职写作。著有《四季便当》《本格料理物语》等日本文化相关作品。
张佳玮 / 自由撰稿人。生于无锡,长居上海,游学法国,出版有多部小说集、随笔集、艺术家传记等。
老波头 / 上海人,专栏作家,江湖人称“猪油帮主”。著有《不素心:肉食者的吃喝经》、《一味一世界——写给食物的颂歌》。
陈轶 / 自由摄影师,业余厨子,生活在荷兰奈梅亨。
野孩子 / 高分子材料学专业的美食爱好者,“甜牙齿”品牌创始人。
王梓天 / 非典型射手座,生活关键词:园艺、美食、摄影和写作。以园艺为梦想,曾出版《小阳台大园艺》《FUN心玩香草》等书籍。
———————————————————————————————————————
受访嘉宾:
早乙女哲哉 / 被誉为日本的“天妇罗之神”。1946年日本栃木县出生,1961年成为东京上野天妇罗名店“天庄”弟子,1975年独立,于东京日本桥茅场町开设“天妇罗MIKAWA”(天ぷら みかわ),2009年,在东京江东区福住开设“是山居”(みかわ是山居)。
Mirjam Letsch / 荷兰美食作家、摄影师、人类学家、Duniya慈善基金主席。著有《Street Food》系列丛书。
Noel Fitzpatrick / 松露猎人,居于澳大利亚堪培拉,澳大利亚块菌种植协会副主席,Truffle Harvest Australia创始人。
滨田统之 / 2007年开始担任星野集团虹夕诺雅度假酒店Hotel Bleston Court总厨师长。2013年代表日本参加世界Bocuse d’Or烹饪大赛总成绩第三名,其中鱼类料理竞赛单元diyi名。他在传统法式料理中融入日式料理气质与感性,为法式料理开创出新境界。
Marino D’Antonio / 意大利人,现居北京,Opera Bomnaba餐厅行政主厨。
Stéphane Laurens / 法国人,移居北京,现任FLO餐厅主厨。
铃木民夫 / 日本东京“銀座ふぐ大友”主厨,制作河豚料理五十余年。
王常玉 / 中国渔业协会河鲀鱼分会副秘书长,天正河豚创始人。
黎小沛 / 广州人,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金阁中餐厅主厨,拥有25年厨房经验,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多家星级酒店担任中餐厨师长,港澳名厨会员,曾获中国饭店业行政总厨殊荣。
钟洁玲 / 笔名粒粒香,美食专栏作家,代表著作《此味知应天上有》《寻味广东?粤菜传奇》。
食家饭 / 本名俞沁园,上海人。美食作家、美食评论家,代表著作《半间灶披间》。
王玲 / W3王氏鱼子酱执行董事。
———————————————————————————————————————
特别鸣谢:
みかわ是山居 / 天正河鲀 / Opera Bomnaba / 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 / 乌婉华(Joyce Wu)/ 北京斯普汇生蚝餐厅 / FLO餐厅 / Hotel Bleston Court / 株式会社eggcellent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美食书,不仅仅在于它能教你做什么,更在于它能激发你对生活的热爱,对美食的探索。《食帖03 食鲜高》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通过对各种“鲜”的呈现,让我看到了食物背后所蕴含的无限可能。书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关于“农场到餐桌”的理念,强调了食材的新鲜度和来源的重要性。作者采访了许多年轻的农场主和厨师,他们用创新的方式,将最新鲜的食材,以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方式呈现给食客。我尤其被其中关于有机蔬菜和当地食材的故事所打动。看着那些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蔬菜,以及它们被精心烹饪后的样子,我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生产者们的辛勤付出。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打造“鲜味厨房”的建议,比如如何挑选适合存放食材的容器,如何保持厨房的整洁和采光,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却能极大地提升烹饪的体验和乐趣。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厨房,用这本书作为灵感,为自己和家人烹饪一份充满“鲜”味的美味。
评分这本《食帖03 食鲜高》简直是一场味蕾的盛宴,光是翻开目录,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它不只是简单的食谱集,更像是一本关于“鲜”的哲学书。从第一篇关于海鲜的文章开始,作者就带我们深入到最原始的食材产地,感受海风的咸湿,聆听渔民的辛劳,再到那些精挑细选的食材如何被巧手烹饪,变成餐桌上的一道道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令”的论述,它强调了食物最好的味道往往在于最恰当的季节,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食物本味的追求,在如今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书中对各种海鲜的处理方式都做了细致的讲解,无论是生食的技巧,还是各种烹调方式的精妙之处,都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一道用鲜虾制作的刺身沙拉印象深刻,那种入口的鲜甜和Q弹的口感,即使只是看文字描述,都能想象得到。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食材背后的故事,比如某个鱼贩子祖传的挑选技巧,某个小渔村代代相传的烹鱼方法,这些人文的色彩让食物不再冰冷,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海鲜的认知提升了好几个level,下次去市场,肯定会更加懂得如何挑选和欣赏。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对“鲜”这个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认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多元化的食材和烹饪方式。《食帖03 食鲜高》中有一部分专门探讨了“非典型鲜味”,比如一些发酵食品或者经过特殊处理的食材所带来的独特鲜味。我一直对发酵食品很感兴趣,但又常常觉得无从下手,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书中详细介绍了味噌、酱油、纳豆等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和风味特点,并且提供了很多创意性的食谱,将这些“鲜味”融入到日常菜肴中。比如,用味噌酱腌制鸡肉,再烤制,那种浓郁的鲜香和微甜的口感,是其他任何调料都无法比拟的。还有关于一些海产品的介绍,比如海胆、鱼籽等,它们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爆发式的鲜甜,书中分享了许多将这些食材的鲜味发挥到极致的料理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Umami”的解读,它不仅仅是一种味觉,更是一种复杂的感官体验。读完这部分,我对“鲜”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也激发了我尝试更多新奇食材和烹饪方式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鲜”的食谱,更是一种关于“品味”的生活哲学。《食帖03 食鲜高》的整体风格非常独特,它将文字、图片和设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阅读体验。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充满艺术感的摄影作品,它们将食材的质感、色彩和光影都捕捉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而且,书中对“鲜”的解读,并非仅仅停留在食材本身,还延展到了烹饪的过程,以及用餐的仪式感。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餐具选择、用餐环境布置的建议,都旨在提升用餐的整体体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慢食”的理念印象深刻,它提倡人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食物的味道,去体会烹饪的乐趣,去享受与家人朋友共进晚餐的时光。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态度,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掌握了许多烹饪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更加珍视食物,更加懂得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我一直觉得,食物的“鲜”不仅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它所承载的记忆和情感。《食帖03 食鲜高》恰恰捕捉到了这一点,它用一种非常诗意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各种“鲜”的来源和呈现。有一章讲到了关于河鲜的文章,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在老家溪边抓小鱼小虾的场景。书中对各种河鲜的介绍,从淡水鱼的细嫩,到河虾的甘甜,再到各种贝类的鲜美,都写得活灵活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写烹饪过程时,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比如如何把握火候,如何调配辅料,让食材的原味得以最大程度地释放。书中有一道清蒸河鲈鱼的食谱,步骤描述得非常清晰,而且还附带了非常精美的图片,光是看着就觉得香味扑鼻。而且,不仅仅是食谱,作者还深入探讨了河鲜与当地风土人情的联系,讲述了许多关于河鲜的美食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让原本朴素的河鲜,变得富有传奇色彩。读完这一章节,我不仅学到了烹饪技巧,更仿佛经历了一次关于“河鲜”的文化之旅,那些儿时的记忆也被深深地唤醒了。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做菜,更是带我重新认识了食物,重新体会了食物的温度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