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眼睛结构之精密,功能之复杂,令人惊叹。瞳孔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孔径大小,控制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屈光系统又可使远、近距离的物体都聚焦于视网膜;视网膜产生清晰的连续影像,并将影像信息转化为电脉冲传送至大脑;通过视觉中枢整合分析,最后形成视觉图像。
作者简介
陈晓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常委,全国青光眼学组委员,四川省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眼科杂志》、《眼科》、《国际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等杂志编委,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迄今主编或参编专著16本,其中高等院校教材7本;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SCI收录12篇。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神奇的眼睛
精致的眼结构
黑眼珠和白眼珠是怎么回事?
黑眼珠是黑的吗?
神奇的视觉功能
什么是“瞳仁”?
白眼珠上为什么会有黑点儿?
眼睛为什么可以灵活转动?
什么是视力?
眼睛是如何识别颜色的?
立体视觉是怎么实现的?
为什么人从明亮处进入暗处会暂时看不清楚物体?
眼的调节功能是怎么回事?
常见眼病症状
眼睛发红是怎么回事?
眼睛为什么会痒?
眼睛为什么会怕光?
眼睛干燥是怎么引起的?
流泪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鳄鱼泪”?
什么原因可以导致眼皮浮肿?
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物体看起来变小了?
物体变形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视觉范围缩小的原因有哪些?
眼睛会突然失明吗?
夜盲症是怎么回事?
白瞳症是怎么回事?
“飞蚊症”是怎么发生的?
“斗鸡眼”是怎么回事?
“雪盲”是怎么回事?
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虹提示什么?
眼球突出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会视疲劳?
物体出现重影(复视)的原因有哪些?
眼睑疾病
什么是眼睑内翻?
眼睑内翻都有些什么常见症状?
眼睑内翻是什么年纪的人才得的病?有无性别差异?
眼睑内翻有哪几种类型?
先天性眼睑内翻怎么识别?
先天性眼睑内翻是怎么引起的?
怎样自查宝宝有无眼睑内翻倒睫?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眼睑内翻倒睫应该怎样处理?
什么是急性痉挛性眼睑内翻?
什么是慢性痉挛性眼睑内翻?
老年性眼睑内翻怎么处理?I
瘢痕性眼睑内翻怎么识别和处理?
发现有倒睫毛可否拔掉呢?
眼睑内翻矫正术是随时都可以做吗?有没有什么
要求?
眼睑内翻矫正术需要住院吗?费用大概是多少?
眼睑内翻手术术后应怎样护理?
眼睑内翻矫正手术对眼睛本身有什么不良影响吗?
什么是眼睑外翻?
眼睑外翻都有些什么常见症状?
眼睑外翻有哪几种类型?
眼睑外翻怎么处理?
什么是上睑下垂?都有些什么常见症状?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上睑下垂什么时候做手术比较合适?
上睑下垂和重症肌无力有什么关系?
上睑下垂,但张口或咀嚼时又能睁开是怎么回事?
上睑下垂来得比较急而且还有头痛、眼睛转不动
是怎么回事?
上睑下垂同时同侧面部潮红且不出汗是怎么回事?
所有看起来上眼皮耷下来的都是上睑下垂吗?
上睑下垂有这么多种,都怎么治疗呢?
流泪、泪溢和干眼
眼泪是怎样产生和排出的?
长期流泪需警惕些什么?
泪囊炎是怎么回事?
怀疑自己患了泪囊炎该怎么办?
泪囊炎需要重视吗?
泪囊炎怎样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泪囊炎?
……
精彩书摘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上,这便是正视眼。若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后不能聚集于视网膜上,这是非正视眼,即称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
屈光不正在临床上可分两类:一类是轴性屈光不正,指以眼球前后径长度改变为主的屈光不正;另一类是屈光性屈光不正,指以眼各屈光间质界面曲度或折射率改变为主的屈光不正。
屈光间质主要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眼屈光的改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眼球前后径太长,晶状体向前移位,角膜表面、晶状体表面曲度太曲,房水、玻璃体折射率过低等均可形成近视,反之,即是远视。而角膜或晶状体各径间曲度不等、角膜面凹凸不平、白内障、晶状体脱位、人工晶状体倾斜、黄斑区不平等,均可形成散光。屈光不正的发病,黄种人较白种人及黑种人高。新生儿一般为远视眼,其屈光度为+2D~+3D,学龄前儿童屈光一般轻度远视,约为+1.5D;青春期基本为正视眼;进入成年期、老年期,出现老视眼。
屈光不正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多数认为高度近视、远视属于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正视眼属于多基因遗传。
前言/序言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从外界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大约90%的信息是由视觉通路输入的,眼睛可谓是人类心灵的“窗户”。
眼睛结构之精密,功能之复杂,令人惊叹。瞳孔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孔径大小,控制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屈光系统又可使远、近距离的物体都聚焦于视网膜;视网膜产生清晰的连续影像,并将影像信息转化为电脉冲传送至大脑;通过视觉中枢整合分析,最后形成视觉图像。
然而,一旦心灵的“窗户”遭到诸如疾病、外伤等因素的损害,常常会导致视觉功能减退,严重者甚至失明。因此,爱护眼睛,擦亮心灵的“窗户”十分重要。
在眼科临床诊疗工作中,不断有病人及其家属咨询眼病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与某些完全没有眼科常识的病人进行交流存在一定困难。顺应广大病人及其家属的需要,我们撰写了《爱护眼睛擦亮心灵的窗户》这样一本介绍眼病基本知识,适合于大众阅读理解的眼科科普书。
《视界新生:解锁多彩人生》 一、 导言:看见,不止是视觉的延伸 人类通过眼睛感知世界,而眼睛,又被誉为“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的清晰与否,不仅关乎我们能否准确捕捉外部信息,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认知、学习能力乃至整个人生走向。在信息爆炸、屏幕无处不在的时代,眼睛的健康与活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这双承载我们对世界好奇与渴望的眼睛。 《视界新生:解锁多彩人生》并非一本简单的眼部护理指南,它是一次深度探索,旨在唤醒我们对视觉健康被低估价值的认知,并提供一套系统、科学、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方法论,帮助读者重塑健康的视觉系统,进而提升生活品质,拓展生命的可能性。本书相信,拥有一双明亮、舒适、富有活力的眼睛,是解锁更广阔世界、体验更丰富人生的基石。它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关于“看见”的全新旅程,从微观的细胞层面到宏观的生活方式,全方位地审视和呵护我们的视觉系统。 二、 第一部分:看见的奥秘与危机 1. 视觉的奇迹:从光线到感知 眼睛的精密构造: 本部分将首先揭示眼睛这座“精密仪器”的非凡设计。我们并非简单地了解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名词,而是深入理解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将外界的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最终在大脑中被解读为我们所见的图像。我们将探讨光线如何穿过角膜,在晶状体处聚焦,然后投射到视网膜上,激活其中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色彩、光影与立体感的生成: 进而,本书将阐述这些感光细胞如何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沿着视神经传递至大脑的视觉皮层。我们将深入了解大脑如何处理这些信号,从而产生色彩的感知、光影的明暗层次以及立体空间的判断。这不仅仅是生理学上的讲解,更会辅以生动的比喻和通俗的语言,让读者惊叹于视觉系统将物理信息转化为主观体验的奇妙过程。 视觉与认知的联动: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将强调视觉不仅仅是单纯的“看见”,它与我们的认知、记忆、学习和情感紧密相连。我们如何通过视觉识别事物、理解环境、学习新知识、建立社交联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健康的视觉功能。举例来说,童年时期良好的视觉发展对语言学习和空间认知能力至关重要;成年后,清晰的视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而视觉信息更是我们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比如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来理解情绪。 2. 现代生活下的视觉阴影 屏幕时代的“眼疲劳”: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屏幕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时间、近距离地注视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导致眼部肌肉持续紧张,泪液分泌不足,进而引发干眼症、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本书将详细剖析“眼疲劳”的生理机制,它并非简单的“眼睛累了”,而是眼部肌肉、泪膜、神经等系统共同失衡的表现。 近视、远视、散光的隐形推手: 除了视疲劳,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如不良的阅读姿势、缺乏户外活动、过度的近距离用眼等,也是导致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日益普遍的重要原因。我们将探讨这些屈光不正的成因,以及它们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带来更长远的健康隐患,例如高度近视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 眼部疾病的早期信号与忽视的代价: 许多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等明显表现,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本书将强调这些疾病的潜在风险,并呼吁读者关注那些可能被忽视的早期信号,例如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夜间视力下降等,强调定期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并阐述忽视眼部健康可能付出的沉重代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治疗费用,更是对生活质量的严重损害,甚至丧失宝贵的视力。 三、 第二部分:视界重塑的行动指南 1. 护眼“内功”:科学的用眼习惯与生活方式 “20-20-20”法则的实践与升级: 本节将详细介绍久负盛名的“20-20-20”法则(每使用电子屏幕20分钟,就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景物20秒),并将其提升至更具可操作性的层面。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一法则,例如通过设置定时提醒,将休息时间融入工作流程,或者在休息时进行一些舒缓眼部肌肉的简单运动。 环境光与屏幕亮度: 科学的用眼环境至关重要。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调整室内照明,避免眩光,以及如何科学设置电子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以减轻眼部负担。例如,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电子设备会加剧眼部疲劳,而过强的屏幕亮度则可能损伤视网膜。 合理休息与睡眠: 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是眼睛修复和恢复的关键。本书将深入阐述睡眠对眼部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睡眠习惯来促进眼部健康。这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避免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户外活动的“视力处方”: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户外活动,特别是儿童时期,对预防和控制近视具有显著效果。本书将阐述户外活动为何对眼睛有益,例如自然光线对眼球发育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和时长,即使是短时间、高频率的户外暴露也可能带来积极变化。 2. 营养的“视力宝库”:为眼睛注入生命活力 关键营养素的深度解析: 眼睛的健康离不开各种微量营养素的支持。本书将详细解读对视力至关重要的营养素,如叶黄素、玉米黄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Omega-3脂肪酸、锌等。我们将不仅仅列出食物名称,更会深入分析这些营养素在眼部生理功能中的具体作用: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如何像“天然墨镜”一样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维生素A如何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维持夜间视力;抗氧化维生素如何对抗自由基对眼细胞的损伤;Omega-3脂肪酸如何支持泪膜健康,缓解干眼。 均衡膳食与食物选择: 在此基础上,本书将提供一份份具体、可行、且富有吸引力的食物选择建议。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日常饮食,巧妙地摄入这些“视力宝库”。例如,如何通过烹饪方式优化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如何将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融入一日三餐,甚至提供一些健康零食的选择。本书将强调“食补”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而非盲目依赖单一的营养补充剂。 个性化营养建议: 考虑到个体差异,本书还将探讨如何根据年龄、生活习惯、特定眼部状况(如干眼、早期黄斑变性等)来调整营养摄入策略,并强调在必要时咨询营养师或医生意见的重要性。 3. 训练与康复:让眼睛重焕活力 眼部肌肉的“力量与柔韧性”训练: 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眼部肌肉紧张问题,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经过科学验证的眼部锻炼方法。这些锻炼方法并非简单的眼球转动,而是旨在增强眼部肌肉的耐受性、改善眼部调节能力,并促进血液循环。例如,通过远近焦点转换训练来放松调节肌,通过眼睑按摩来促进泪液分泌。 缓解视疲劳的“即时舒缓”技巧: 除了长期的训练,本书还将教授一些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视疲劳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眼部热敷、冷敷、眼部按摩手法、以及一些简单易行的放松练习,让读者在工作间隙或睡前能够快速舒缓眼部不适。 新兴的视力康复理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视力康复理念和方法也开始崭露头角。本书将以客观的态度,介绍一些有科学依据的辅助康复手段,例如部分光照疗法、特定频率的声波刺激等,但同时会强调这些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性,避免夸大宣传。 正视与积极应对眼部疾病: 对于已有的眼部疾病,本书将强调积极面对的重要性。它将鼓励读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并配合医嘱进行科学的治疗与管理。本书并非医学诊断手册,而是希望通过提供更全面的眼部健康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眼部状况。 四、 第三部分:超越视觉的丰富人生 1. 视觉健康与心理状态的微妙联系 “看得清”与“想得开”: 本书将深入探讨视觉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当我们的视力清晰、眼睛舒适时,我们更愿意去探索世界,参与社交活动,从而拥有更积极的心态。反之,长期的视力困扰,如视物模糊、眼部不适,会影响我们的自信心,导致情绪低落、社交退避,甚至引发焦虑和抑郁。 色彩、光影与情绪的共振: 我们对色彩、光影的感知,往往会引发丰富的情感体验。清晰的视觉能力让我们能更好地欣赏自然风光、艺术作品,甚至能够更准确地捕捉他人的情绪信号,从而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本书将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视觉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以及如何通过改善视觉来间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视觉障碍与心理调适: 对于已经出现一定程度视觉障碍的读者,本书将提供一些积极的心理调适建议,强调“看见”的多种形式,并鼓励他们通过其他感官或辅助工具来丰富生活体验,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而非沉溺于视力丧失的痛苦。 2. 视界拓展:探索无尽的可能 学习与认知能力的提升: 清晰的视力是高效学习的基础。无论是阅读书籍、理解图表,还是在课堂上捕捉老师的每一个细节,都依赖于良好的视觉能力。本书将展示,通过呵护眼睛,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获取能力,从而在学业或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生活品质的全面跃升: 从欣赏日出日落的壮丽,到品味食物的精致,从享受阅读的乐趣,到感受他人的微笑,清晰的视觉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体验生活的美好。本书将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现拥有健康视力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品味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参与社会与贡献价值: 良好的视觉能力使我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参与志愿服务,还是在工作中发挥专业才能,都离不开清晰的视野。本书将鼓励读者认识到,呵护眼睛,不仅是为了个人福祉,更是为了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3. 持续的关怀:让“看见”成为一种生活艺术 将护眼融入生活节奏: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将眼部健康护理提升到一种“生活艺术”的高度。它不是一次性的“疗程”,而是一种贯穿终生的生活方式。读者将学会如何将科学的用眼习惯、均衡的营养摄入、适度的眼部锻炼,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再强调: 尽管我们提供了详尽的自我护理方法,但定期的专业眼科检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本书将再次强调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并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眼科医生,以及在检查后如何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眼部健康管理方案。 拥抱“看见”的美好: 最终,本书希望唤醒读者对“看见”的敬畏与热爱。它鼓励读者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眼睛,认识到它们所承载的巨大价值,并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去呵护它们,从而解锁一个更广阔、更精彩、更充满可能性的“视界”,让生命的画卷,因为一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而更加绚烂夺目。 《视界新生:解锁多彩人生》是一本关于看见的书,但它所探讨的,远不止于视觉本身。它关乎我们如何感知世界,如何学习成长,如何体验情感,最终,关乎我们如何活出更加丰盛、更加精彩的人生。它是一份送给双眼的礼物,也是一份送给心灵的馈赠,邀您一同开启这场看见的革命,重塑视界,重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