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9787513133012 七十二堂写作课 48.00元
9787513132992文心 不一样的国文课 48.00元
9787513136891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 39.8元
9787513131995 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 46.00元
9787513133005 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 46.00元
总定价:227.8元
目录
《落花水面皆文章》
写作是怎么一回事
习作是怎么一回事 / 003
写作是平常的事 / 008
写作漫谈 / 025
写文章跟说话 / 031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034
动笔之前和完篇之后 / 040
生活是写作的好材料
写话 / 047
写作什么 / 053
诚实的自己的话 / 063
挑能写的题目写 / 069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 072
想清楚然后写 / 078
拿起笔来之前 / 082
怎样写作
怎样写作 / 095
谈叙事 / 105
以画为喻 / 112
木炭习作跟短小文字 / 117
临摹和写生 / 123
语体文要写得纯粹 / 128
开头和结尾 / 132
句子的安排 / 148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修改是怎么一回事 / 171
谈文章的修改 / 174
把稿子念几遍 / 179
平时的积累 / 182005
文章的“好”与“不好”
要写得便于听 / 189
写东西有所为 / 196
“通”与“不通” / 200
“好”与“不好” / 208
“上口”与“入耳” / 218
准确·鲜明·生动 / 223
《好读书而求甚解》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的态度 / 003
书·读书 / 005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009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 / 015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 018
略谈学习国文 / 031
《文章例话》序 / 036
略谈学生读书 / 042
读书不是件容易的小事
要认真阅读 / 047
驱遣我们的想象 / 054
训练语感 / 061
不妨听听别人的话 / 067
揣摩 / 074
读书的方法
*读的指导/ 083
略读的指导/ 105
论国文*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 / 131
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 / 147
中学国文学习法(节选) / 164
《大学国文(现代之部)》序 / 174
《大学国文(文言之部)》序 / 184
读书二 / 200
读物的选择
关于读古文 / 205
读经与读外国语 / 208
读《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 / 212
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 / 215
中学生课外读物的商讨 / 218
给少年儿童多介绍课外读物 / 235
给中学生介绍古书——读《**常谈》 / 243
《文心》
一、 “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001
二、 方块字..................................010
三、 题目与内容..............................015
四、 一封信..................................023
五、 小小的书柜..............................028
六、 知与情意................................035
七、 日记....................................042
八、 诗......................................049
九、 《文章病院》............................055
十、 印象....................................065
十一、 辞的认识..............................073
十二、 戏剧..................................083
十三、触发...................................091
十四、 书声..................................098
十五、 读古书的小风波........................110
十六、 现代的习字............................120
十七、 语汇与语感............................129
十八、 左右逢源..............................137
十九、 “还想读不用文字写的书”..............143
廿、 小说与叙事文............................152
廿一、 语调..................................160
廿二、 两《菩萨蛮》........................170
廿三、 新体诗................................178
廿四、 推敲..................................189
廿五、 读书笔记..............................197
廿六、 修辞一席话............................206
廿七、 文章的组织............................213
廿八、 关于文学史............................221
廿九、 习作创作与应用........................229
卅、 鉴赏座谈会..............................236
卅一、 风格的研究............................244
卅二、 后一课..............................255
《七十二堂写作课》
一讲 文章面面观 / 001 二讲 文言体和语体(一) / 004
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 / 006 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 / 009
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 / 011 第六讲 应用文 / 014
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 / 016 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 / 018
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 / 020 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 / 022
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 / 024 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 / 026
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 / 028 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 / 030
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 / 032 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 / 034
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 / 036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 039
第十九讲 日记 / 041 第二十讲 游记 / 043
第二十一讲 随笔 / 046 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048
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 / 050 第二十四讲 一人称的立脚点 / 052
第二十五讲 *二人称的立脚点 / 054 第二十六讲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 / 056
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 / 058 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 / 060
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 / 063 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 / 065
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 / 068 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 / 071
第三十三讲 印象 / 074 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 / 076
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 / 079 第三十六讲 背景 / 082
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 / 084 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 / 086
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 / 089 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 / 093
第四十一讲 暗示 / 097 第四十二讲 报告书 / 101
第四十三讲 说明书 / 103 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 / 105
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 / 108 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 / 110
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 / 112 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 / 115
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 / 117 第五十讲 事物的异同 / 119
第五十一讲 事物间的关系 / 121 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 / 123
第五十三讲 话义的诠释 / 125 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 / 127
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 / 129 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 / 132
第五十七讲 对话 / 135 第五十八讲 戏剧 / 138
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 / 141 第六十讲 抒情诗 / 144
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 / 147 第六十二讲 律诗 / 150
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 / 152 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 / 154
第六十五讲 宣言 / 156 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 / 158
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 / 160 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 / 162
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 / 164
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 —— 演绎 / 166
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 归纳 / 169
第七十二讲 推理方式(三)—— 辩证 / 172
附录
本书提到的选文选辑
寄小读者·通讯七 冰心 / 174 三弦 沈尹默 / 178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 179 卢参 朱自清 / 180
五四事件 周予同 / 183 梧桐 李渔 / 186
朋友 巴金 / 187 书叶机 龚自珍 / 190
养蚕 丰子恺 / 192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叶圣陶 / 194
先妣事略 归有光 / 197 闲情记趣 沈复 / 199
画家 周作人 / 206 新教师的一堂课 [日本]田山花袋
夏丏尊译 / 208 词四 李煜 / 211
丛书集成凡例 / 212 图画 蔡元培 / 213
关于《国文百八课》 夏丏尊 叶圣陶 / 215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
001 背影 朱自清
009 浴池速写 茅盾
014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020 收获 苏雪林
027 痈 郭沫若
036 整理好了的箱子 夏丏尊
043 朋友 巴金
050 现代建筑的形式美 丰子恺
055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赵元任
062 分头努力 韬奋
068 青年的憧憬 胡愈之
075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082 北平的洋车夫 老舍
089 包身工 夏衍
095 写给上海学生请愿团的一封公开信 俞庆棠
103 《杨柳风》序 尤炳圻
110 杜威博士生日演说词 蔡元培
116 辰州途中 沈从文
123 从荥阳到汜水 徐盈
130 看戏 鲁迅
137 邓山东 萧乾
146 水手 刘延陵
151 小河 周作人
158 压迫 丁西林
[附录]
171 给建筑飞机场的工人 卞之琳
179 《上海——冒险家的乐园》序 爱狄密勒作 阿雪译
190 苦恼 契科夫作 胡适译
203 重印后记 叶至善
内容介绍
本次《文心》再版,加入吴浩然先生民国风插图,形象再现民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代读者不仅能借此书轻松愉快地学习读与写的知识,且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民国。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七十二堂写作课》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编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指导青年人练习写作及养成阅读各种文字的能力。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从形式上着眼。书一共七十二讲,几乎涵盖了所有文章及文学体裁,记述、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是人们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不可**的好书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书中挑选了二十七篇名家作品,每篇文章都采用前面引用名作原文,后面加上叶圣陶先生的点评的体例,细细讲出好文章好在哪里,又有哪些可取之处。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书中挑选的文章,都是**名家之作,如朱自清的《背影》、巴金的《朋友》、鲁迅的《看戏》、周作人的《小河》等,每一篇都有它典型、**的之处,可以让后人在学写文章的时候借鉴参考。叶圣陶先生在每篇之后加上的话,就是点出这些文章的好处,授人以发现文学之美的眼睛。读完这本书,文章该怎么作,作文时有哪些问题可以避免,又有哪些技巧可以运用,就都清楚明白了。
《好读书而求甚解》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部讲述如何阅读的作品,*名《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
《好读书而求甚解》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难点、读书的方法以及读物的选择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及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落花水面皆文章》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本教人如何写作的书,*名《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
《落花水面皆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写作是什么、怎样寻找写作的材料、怎样写作、怎样修改文章、怎样评判文章的好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写作要法,并仔细解答了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之处。书中既有干货满满的写作技巧,又有*辟入里的文章道理。这是一本大师**,不容错过。
作者介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有名的教育家、作家、文学出版家,有“*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著有《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等,与夏丏尊合著《七十二堂写作课》《文心》。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纸张触感,配合着精致的排版,让人一拿到手就忍不住想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尤其是其中一本,扉页上的那句引文,说的是“文字是有力量的,它能搭建起你心中的世界”,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我记得我之前写东西总是畏畏缩缩,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太幼稚,或者表达得不够深刻。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觉是,写作不一定非要高高在上,它更像是一种日常的对话,一种与自我和世界的连接方式。它没有给我一堆生硬的理论,而是用一种近乎温暖的口吻引导我,让我看到了文字背后的烟火气。读完之后,我最直接的感受是,那种提笔就畏缩的感觉似乎减轻了不少,不再是面对空白页的恐惧,而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去探索。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写作技巧教学。它更像是一场关于如何更深入地感知世界的思想启蒙。我发现,很多章节在谈论写作的同时,也在探讨哲学、美学,甚至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例如,书中有一篇关于“同理心与叙事”的论述,强调了优秀的作者必须先学会倾听和理解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写文章时过于自我中心的倾向。通过练习书中的各种“换位思考”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的文字不仅在技巧上有所提升,在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它让我明白了,好的文字是心与心的桥梁。
评分读完这全套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打破了自己对“好文章”的刻板印象。过去总觉得写得好的人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家,但这本书里那些鲜活的例子和案例分析,让我意识到,很多精彩的文字就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比如,书中有一章讲如何捕捉“瞬间的灵感”,描述了一个人等公交车时观察到的一个小细节,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合理的想象,将一个平凡的场景写得引人入胜。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学着放慢脚步,去留意身边那些平时会忽略掉的声音、光影和气味。而且,这本书的讲解非常注重“方法论”,它不是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拆解了写作的每一个步骤,从构思、布局到遣词造句,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文学课”这种题材的书籍抱有一丝警惕,担心会过于学院派,充满艰涩的术语和晦涩的理论。然而,这套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几乎没有阅读障碍。特别是其中一本,文风灵动跳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分享他的创作心得。它没有居高临下的教导感,而是充满了同理心,仿佛作者完全理解一个初学者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的所有困惑和挣扎。这种真诚的交流感,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学习,而是在和一位良师益友进行一场关于文字的深度探讨。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找到属于我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去模仿别人。
评分从“从提笔就怕”到“写作高手”的跨越,绝非一蹴而就,但这套书无疑为我铺设了一条清晰且坚实的路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修改与打磨”的部分,它没有将修改视为一种惩罚性的工作,而是将其描绘成一种“发现惊喜”的过程。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修改的误区,比如过度自我批评、改动核心主题等,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修改工具箱”。我尝试着用书里介绍的“冷处理”技巧去审视自己的初稿,效果立竿见影。它教会我,作品的诞生不是一次性的爆发,而是无数次审慎的打磨与重塑。这套书对我的意义在于,它把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写作高手”的境界,拆解成了每天可以完成的小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