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雅柯布森文集

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雅柯布森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羅曼·雅柯布森 著,姚小平 編
圖書標籤:
  • 語言學
  • 結構主義
  • 雅柯布森
  • 俄羅斯形式主義
  • 詩學
  • 符號學
  • 傳播學
  • 比較文學
  • 文化研究
  • 文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85731
版次:1
商品編碼:11043762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頁數:30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雅柯布森是20世紀最重要的語言學大傢之一,他對語言學的貢獻是全方位的。語言學今天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區彆性特徵、標記等都來自他的思想。係統、結構、功能、符號、時間、空間、普遍現象、變量與不變量等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在他那裏得到瞭曆史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甚至“結構主義”這一術語也是他首先創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生成語言學均從雅柯布森那裏汲取瞭必不可少的思想養分。《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雅柯布森文集》分為三個部分,分彆展示羅曼·雅柯布森對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語音研究、語法研究的看法。《雅柯布森文集》可以作為高校開設的功能語言學、語言學史、普通語言學等課程的教科書或讀本,也可供語言研究者、愛好者閱讀。

目錄

第二版說明
第一版說明
導論
第一部分 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
索緒爾語言理論迴顧(1942)
Saussurian Theory in Retrospect
普通語言學當前的問題(1949)
Current Issue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語言學的係統(1953)
Pattern in Linguistics
語言學的元語言問題(1956)
Meta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Problem
類型學研究及其對曆史比較語言學的貢獻(1958)
Typological Stud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語言的符號與係統——重評索緒爾理論(1959)
Sign and System of Language:A Reassessment of Saussure's Doctrine
語言的手段——目的模式(1963)
Efforts toward a Mea --Ends Model of Language in Interwar Continental Linguistics
語言的部分與整體(1963)
Parts and Wholes in Language
語言普遍現象對語言學的啓示(1963)
Implicatio of Language Unive als for Linguistics
標記與特徵(1974)
Mark and Feature
標記概念(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Concept of Mark
語言中的時間因素(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Time Factor in Language
語言中的空間因素(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Space Factor in Language
變量與不變量(1980)
My Favorite Topics
論語言的辯證法(1982)
On the Dialectics of Language
第二部分 語音研究
語音規則的概念與目的論標準(1928)
The Concept of the Sound Law and the Teleological Criterion
音位與音位學(1932)
Phoneme and Phonology
音位的概念(1942)
The Concept of Phoneme
第三部分 語法研究
零符號(1939)
Zero Sign
博阿斯的語法意義觀(1959)
Boas' View of Grammatical Meaning
意義的若乾問題(1973)
Some Questio of Meaning
兒童語言的語法構成(1977)
The Grammatical Buildup of Child Language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雅柯布森文集 一、 概覽:現代語言學巨匠的思想迴聲 《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雅柯布森文集》是一部匯聚瞭二十世紀最富影響力的語言學傢之一羅曼·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重要學術思想與奠基性論文的結集。本書以其嚴謹的學術取嚮、深邃的洞察力以及對語言學多維度的深刻探索,為讀者呈現瞭一幅二十世紀語言學發展壯麗畫捲中的核心篇章。雅柯布森作為結構主義語言學的重要代錶人物,其思想橫跨索緒爾學派的理論遺産、俄國形式主義的創新精神,並對後來的結構主義、生成語法、符號學、文學批評乃至人類學等領域産生瞭不可磨滅的影響。本書的編纂,旨在係統梳理並呈現雅柯布森在語言學理論、語音學、音位學、句法學、語義學、詩學、符號學等諸多方麵的開創性貢獻,為學界提供一份寶貴的研究資料,同時也為對語言本質、人類認知以及文化傳播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打開一扇深入理解現代語言學思想體係的窗口。 二、 雅柯布森的思想基石:結構主義的邏輯與創新 雅柯布森的思想體係深深植根於結構主義的哲學土壤,但他並非簡單地繼承和復述。他以一種極具原創性的方式,將結構主義的普遍性原則應用於對語言及其功能的細緻分析。他繼承瞭索緒爾關於語言作為符號係統、符號之間關係構成意義的核心觀點,但更進一步,將這種結構性思維擴展到語言的語音層麵、句法層麵乃至功能層麵。 在語音學和音位學領域,雅柯布森的貢獻尤為突齣。他提齣瞭“二元對立”原則,認為音位的區分是建立在一係列二元特徵(如濁/清、送氣/不送氣、鼻音/口音等)的基礎之上的。這種高度抽象和普遍化的分析方法,不僅極大地推動瞭音位學的科學化進程,也為後來跨語言的語音研究提供瞭強有力的理論工具。他關於“語音標記”(phonological markedness)的概念,解釋瞭不同語言中某些語音特徵的普遍性和優先性,為理解語音習得和語言演變提供瞭新的視角。 在句法學層麵,雅柯布森同樣展現瞭其敏銳的結構分析能力。他關注句子中詞語的組閤方式,以及這些組閤方式如何構建意義。他將結構主義的分析方法運用到詞法和句法研究中,強調語言單位之間的等級關係和相互依賴性。 三、 語言功能的多維視角:溝通的本質探秘 雅柯布森對語言的理解,遠遠超齣瞭純粹的結構描述。他將語言視為一種動態的、具有多種功能的溝通工具,並為此提齣瞭著名的“語言功能模型”。這一模型超越瞭傳統上僅將語言視為信息傳遞工具的狹隘觀念,將語言功能劃分為六種基本類型,每種類型都對應著溝通過程中的不同要素: 指稱功能(Referential/Denotative Function): 這是最常見的語言功能,用於傳遞關於外部世界的信息,描述事實、狀態或概念。 情感功能(Emotive/Expressive Function): 這種功能側重於錶達說話者的情感、態度或內心狀態,例如通過感嘆詞、語氣詞等。 呼喚功能(Conative Function): 旨在影響聽話者的行為,如命令、請求、勸說等。 交際功能(Phatic Function): 用於建立、維持或中斷溝通渠道,確保溝通得以順利進行,例如“你好嗎?”“聽得見嗎?”等問候語。 詩學功能(Poetic Function): 並非僅限於詩歌,而是指語言本身形式和結構的趣味性,關注“信息”本身,其特點是語言的“陌生化”和“形式化”,旨在喚起對語言自身的關注。 元語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當語言被用來解釋或談論語言本身時,就實現瞭元語言功能,例如“‘愛’是什麼意思?” 雅柯布森的語言功能模型,為理解人類溝通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提供瞭前所未有的框架。它不僅有助於分析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也為跨文化溝通、廣告宣傳、教育傳播等領域的研究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指導。本書中收錄的文章,將詳細闡釋這些功能的內涵及其在實際語言運用中的體現。 四、 詩學與文學批評的革命:語言藝術的深層解析 雅柯布森的學術視野並不僅僅局限於語言學本身,他將結構主義的分析方法創造性地引入文學批評領域,並與俄國形式主義的傳統相結閤,催生瞭現代詩學的誕生。他認為,文學作品的本質在於其語言的“詩學功能”,即語言在文學作品中的特殊運用方式,這種方式使得語言本身成為關注的焦點,而不僅僅是傳遞信息。 他提齣的“詩學陌生化”理論,強調文學語言通過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隱喻、轉喻、擬人等)和結構安排,打破日常語言的慣性,使讀者對語言産生新鮮的感受,從而激發更深層的理解和思考。他深入分析瞭語言的韻律、節奏、音響效果以及詞語的選擇和排列,揭示瞭文學作品中意義生成的復雜機製。 本書中關於詩學的論述,將展現雅柯布森如何運用其結構主義的語言學理論,對詩歌、敘事等文學形式進行精妙絕倫的解析。他關注文學作品中的“如何說”而非僅僅“說什麼”,揭示瞭語言的藝術性是如何與意義的深度相輔相成的。他對文學作品的分析,不僅是語言學分析的典範,也為文學批評研究開闢瞭新的方嚮。 五、 符號學的前瞻與跨學科的視野:語言之上的思考 雅柯布森的學術遺産,還體現在他對符號學的早期貢獻和跨學科研究的推動上。他認為語言是人類最基本、最復雜的符號係統,但符號的運作並非僅限於語言。他對視覺符號、身體語言、藝術符號等的研究,都展現瞭他對符號學普遍性的深刻認識。 他將語言學的方法論推廣到對其他符號係統的研究,例如他對神話、民間故事、視覺藝術等領域的研究,都體現瞭其跨學科的視野。他認為,無論是語言還是其他符號係統,都遵循著某種內在的結構和運作規律,而理解這些規律,是理解人類文化和認知的重要途徑。 本書中可能會涉及雅柯布森在符號學領域的探索,展現他如何將語言學的洞察力應用於更廣泛的符號現象,並與其他學科進行對話。他的研究方法,鼓勵學者打破學科壁壘,從更廣闊的視角審視人類的符號活動。 六、 譯叢的意義與價值:穿越時空的學術對話 《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雅柯布森文集》的齣版,對於國內語言學界和相關人文社科學界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首先,本書將雅柯布森的精華思想係統地呈現給中國讀者,填補瞭重要學術著作的翻譯空白。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原著的中文譯本,直接接觸到這位語言學巨匠的核心觀點,避免瞭二手文獻可能帶來的信息失真和理解偏差。 其次,本書為理解二十世紀語言學的發展脈絡提供瞭關鍵的鑰匙。雅柯布森是連接索緒爾、布拉格學派、喬姆斯基等不同語言學流派的重要樞紐。理解他的思想,有助於把握結構主義語言學如何演進,以及它對後來的生成語法、認知語言學等理論産生的影響。 第三,本書的跨學科性質,使得它不僅對語言學傢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文學理論傢、符號學傢、人類學傢、心理學傢、哲學傢等具有深刻的啓發。雅柯布森的思想,為研究人類思維、文化傳播、認知過程提供瞭強大的理論工具和分析模型。 最後,作為“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的一部分,本書體現瞭譯叢編纂者的嚴謹態度和學術品味,緻力於將西方語言學領域最具代錶性和影響力的學術成果介紹給中國學界,促進中外學術交流與互鑒。 總而言之,《西方語言學名傢譯叢:雅柯布森文集》是一部裏程碑式的學術著作,它不僅是對一位偉大語言學傢的緻敬,更是對人類語言奧秘的深刻探索。通過本書,讀者將有機會與雅柯布森的思想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領略現代語言學思想的博大精深,並從中獲得啓發,去探索語言、文化與人類認知的無限可能。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正在研究符號學的基礎理論,急需一本權威的、係統性的讀物來補充我的知識體係。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嚴密,從早期對斯拉夫語素的考察,到後來對能指和所指關係的深刻剖析,層層遞進,構建瞭一個完整而堅實的理論框架。它不像某些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思想的火花和敏銳的洞察力。讀到他對詩學、對聲音與意義之間關係的探討時,我感覺自己仿佛被引入瞭一個全新的思維維度。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深層次地展示瞭“為什麼是這樣”,這種追溯本源的精神,是其他任何二手資料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

這本書的厚度著實讓人望而生畏,但一旦真正沉下心去啃讀,你會發現時間過得飛快。我常常在深夜裏,泡上一杯濃茶,沉浸在這些超越時代的思想論辯中,那種感覺非常奇妙。它挑戰瞭我們對語言、對符號、對世界如何運作的傳統認知。例如,書中對於二元對立的分析,不僅僅局限於語言學領域,其方法論的普適性讓人拍案叫絕。這本書需要的不是快速瀏覽,而是反復咀嚼,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都會發現上次忽略的細微之處。它更像是一個智力上的“健身房”,需要持續的投入和思考,但迴報是巨大的心智拓展。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瞭,硬殼封麵摸上去很有質感,封麵的設計也很有古典氣息,讓人一看就覺得這是一套非常嚴肅和有深度的學術著作。我特彆喜歡那種沉甸甸的感覺,捧在手裏,仿佛握住瞭知識的重量。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印刷清晰,字號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覺得很纍。譯者的名字在扉頁上赫然醒目,這本身就是一種質量的保證,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而且,這套叢書的排版非常講究,留白恰到好處,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舒適。我一直都在尋找這種既有學術價值,又不失閱讀美感的書籍,這套書完全符閤我的期待。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定價不菲,但我認為它完全值迴票價。它不僅僅是學術資料的堆砌,更像是一次與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傢之一進行深度對話的門票。我身邊很多同行朋友也都在推薦,大傢都認為,任何一個想在人文學科,尤其是在符號學、修辭學或文學批評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不能繞開這些核心文本。它提供的視角是如此獨特而具有顛覆性,它教會你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分析世界的方法論。對於那些真正熱愛深度思考,不滿足於淺嘗輒止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筆非常值得的投資。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經典被如此精心地整理和呈現。

評分

作為一名語言學愛好者,我對結構主義的源頭充滿瞭好奇,而閱讀這些奠基性的文本,無疑是走近大師思想的最佳途徑。這本書的翻譯質量簡直令人贊嘆,譯者不僅準確傳達瞭原文的復雜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們成功地捕捉到瞭雅柯布森那種獨特的、精確的、甚至有些冷峻的論述風格。很多晦澀難懂的術語,在譯者的處理下變得相對清晰易懂,這對於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譯者在處理那些充滿德語或法語痕跡的復雜句式時所展現齣的功力,他們沒有為瞭追求直譯而犧牲中文的流暢性,而是做到瞭信、達、雅的完美結閤。這種高水準的翻譯工作,是對原作者智識的極大尊重。

評分

京東很久都缺貨,這次終於等到瞭。一本選集,但內容很權威。

評分

雅柯布森是美國的語言學傢,結構語言學的大傢,他的書對外行並不好懂,也缺少趣味,給專業的看更閤適。

評分

雅各布森同學對索緒爾誤解很多啊,進入“學科”研究的人傷不起啊

評分

語言學界,女兒在書店工作,時不時會給我夫妻倆帶些書迴來。今年年初就帶瞭一套四本的《傳傢》迴傢,是一位颱灣女人任祥編著的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生活智慧的書,分為春夏鞦鼕四捲,圖文並茂,印刷精良,聽女兒介紹說是這位作者為自己兒女寫的書,希望這套書像傳傢寶一樣在自己後代中傳承下去。

評分

雅柯布森是20世紀最重要的語言學大傢之一。他對語言學的貢獻是全方位的。語言學今天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區彆性特徵、標記等都來自他的思想。係統、結構、功能、符號、時間、空間、普遍現象、變量與不變量等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在他那裏得到瞭曆史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甚至 “結構主義”這一術語也是他首先創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生成語言學均從雅柯布森那裏汲取瞭必不可少的思想養分。本文集分為三個部分,分彆展示雅柯布森對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語音研究、語法研究的看法。雅柯布森是20世紀最重要的語言學大傢之一,他對語言學的貢獻是全方位的。語言學今天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區彆性特徵、標記等都來自他的思想。係統、結構、功能、符號、時間、空間、普遍現象、變量與不變量等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在他那裏得到瞭曆史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甚至 “結構主義”這一術語也是他首先創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生成語言學均從雅柯布森那裏汲取瞭必不可少的思想養分。 《雅柯布森文集》分為三個部分,分彆展示羅曼·雅柯布森對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語音研究、語法研究的看法。 《雅柯布森文集》可以作為高校開設的功能語言學、語言學史、普通語言學等課程的教科書或讀本,也可供語言研究者、愛好者閱讀。二版說明 第一版說明 導論 第一部分 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 索緒爾語言理論迴顧(1942) Saussurian Theory in Retrospect 普通語言學當前的問題(1949) Current Issue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語言學的係統(1953) Pattern in Linguistics 語言學的元語言問題(1956) Meta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Problem 類型學研究及其對曆史比較語言學的貢獻(1958) Typological Stud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語言的符號與係統――重評索緒爾理論(1959) Sign and System of Language:A Reassessment of Saussure's Doctrine 語言的手段――目的模式(1963) Efforts toward a Means--Ends Model of Language in Interwar Continental Linguistics 語言的部分與整體(1963) Parts and Wholes in Language 語言普遍現象對語言學的啓示(1963) Implications of Language Universals for Linguistics 標記與特徵(1974) Mark and Feature 標記概念(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Concept of Mark 語言中的時間因素(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Time Factor in Language 語言中的空間因素(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Space Factor in Language 變量與不變量(1980) My Favorite Topics 論語言的辯證法(1982) On the Dialectics of Language 第二部分 語音研究 語音規則的概念與目的論標準(1928) The Concept of the Sound Law and the Teleological Criterion 音位與音位學(1932) Phoneme and Phonology 音位的概念(1942) The Concept of Phoneme 第三部分 語法研究 零符號(1939) Zero Sign 博阿斯的語法意義觀(1959) Boas' View of Grammatical Meaning 意義的若乾問題(1973) Some Questions of Meaning 兒童語言的語法構成(1977) The Grammatical Buildup of Child Language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錢軍(1961— ),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英語語言,語言學史。專著包括《結構功能語言學——布拉格學派》(1998),《句法語義學——關係與視點》(2001,英文本),《英語詞的構成與搭配》(2008)。1996—1997年,哈佛大學語言學係訪問學者(Harvard-Yenching Ititute Scholahip)。2007-2008年,耶魯大學語言學係訪問學者(Fulbright Visiting Research Scholar)。2009年,獲捷剋共和國Jan Masaryk奬章和奬狀。

評分

雅柯布森是20世紀最重要的語言學大傢之一。他對語言學的貢獻是全方位的。語言學今天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區彆性特徵、標記等都來自他的思想。係統、結構、功能、符號、時間、空間、普遍現象、變量與不變量等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在他那裏得到瞭曆史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甚至 “結構主義”這一術語也是他首先創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生成語言學均從雅柯布森那裏汲取瞭必不可少的思想養分。本文集分為三個部分,分彆展示雅柯布森對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語音研究、語法研究的看法。雅柯布森是20世紀最重要的語言學大傢之一,他對語言學的貢獻是全方位的。語言學今天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區彆性特徵、標記等都來自他的思想。係統、結構、功能、符號、時間、空間、普遍現象、變量與不變量等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在他那裏得到瞭曆史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甚至 “結構主義”這一術語也是他首先創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生成語言學均從雅柯布森那裏汲取瞭必不可少的思想養分。 《雅柯布森文集》分為三個部分,分彆展示羅曼·雅柯布森對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語音研究、語法研究的看法。 《雅柯布森文集》可以作為高校開設的功能語言學、語言學史、普通語言學等課程的教科書或讀本,也可供語言研究者、愛好者閱讀。二版說明 第一版說明 導論 第一部分 普通語言學基本理論和概念 索緒爾語言理論迴顧(1942) Saussurian Theory in Retrospect 普通語言學當前的問題(1949) Current Issue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語言學的係統(1953) Pattern in Linguistics 語言學的元語言問題(1956) Meta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Problem 類型學研究及其對曆史比較語言學的貢獻(1958) Typological Studi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語言的符號與係統――重評索緒爾理論(1959) Sign and System of Language:A Reassessment of Saussure's Doctrine 語言的手段――目的模式(1963) Efforts toward a Means--Ends Model of Language in Interwar Continental Linguistics 語言的部分與整體(1963) Parts and Wholes in Language 語言普遍現象對語言學的啓示(1963) Implications of Language Universals for Linguistics 標記與特徵(1974) Mark and Feature 標記概念(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Concept of Mark 語言中的時間因素(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Time Factor in Language 語言中的空間因素(與潑沫斯卡閤著,1980) The Space Factor in Language 變量與不變量(1980) My Favorite Topics 論語言的辯證法(1982) On the Dialectics of Language 第二部分 語音研究 語音規則的概念與目的論標準(1928) The Concept of the Sound Law and the Teleological Criterion 音位與音位學(1932) Phoneme and Phonology 音位的概念(1942) The Concept of Phoneme 第三部分 語法研究 零符號(1939) Zero Sign 博阿斯的語法意義觀(1959) Boas' View of Grammatical Meaning 意義的若乾問題(1973) Some Questions of Meaning 兒童語言的語法構成(1977) The Grammatical Buildup of Child Language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錢軍(1961— ),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英語語言,語言學史。專著包括《結構功能語言學——布拉格學派》(1998),《句法語義學——關係與視點》(2001,英文本),《英語詞的構成與搭配》(2008)。1996—1997年,哈佛大學語言學係訪問學者(Harvard-Yenching Ititute Scholahip)。2007-2008年,耶魯大學語言學係訪問學者(Fulbright Visiting Research Scholar)。2009年,獲捷剋共和國Jan Masaryk奬章和奬狀。

評分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中匯集的帶鈎材質豐富全麵,有青銅、金、銀、鐵、玉、水晶、象牙、獸骨等材料製品,可謂難得一見。其中的鑲羊脂白玉雞心件、戰國純玉件、漢代白玉件、精美的水晶、紫晶、寶石件等,使我們直觀地感悟到材質的選擇是當時社會生産力發展進步的標誌。

評分

雅剋布森運用聲譜分析的成果,創立瞭“區彆特徵”。

評分

《新概念英語》(New Concept English)作為享譽全球的最為經典地道的英語教材,以其嚴密的體係性、嚴謹的科學性,精湛的實用性,濃鬱的趣味性深受英語學習者的青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