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体育与运动传播史/21世纪体育传播丛书》没有多少新意,只是将体育界所谓的“古代体育”概念还原其本来面目,即“古代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因此,希望读者不要有所期望。本人对体育史知之甚少,之前也没做过体育史方面的研究,只是觉得我国体育界所谓的“古代体育”学说缺乏理论依据,才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整理出来供有兴趣的人加以探讨。
《体育与运动传播史/21世纪体育传播丛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游戏与竞技运动传播史;中篇为体育运动传播史;下篇为中国体育传播史。《体育与运动传播史/21世纪体育传播丛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各专业以及综合院校中通识课教材和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体育产生的五大因素
第二节 游戏、竞技、运动、体育范畴的大致界定
第三节 典型体育案例分析
上篇 游戏与竞技运动传播史
第二章 古代游戏与竞技活动传播
第一节 古代游戏活动的内容及其目的
第二节 竞技运动的渊源
第三节 古代游戏与竞技活动的传播途径
第四节 古代游戏竞技活动形成的基础与特征
第三章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
第一节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过程
第二节 古希腊游戏竞技活动传播
第四章 体育运动的诞生
第一节 体育运动诞生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体育运动的诞生
中篇 体育运动传播史
第五章 学校体育传播
第一节 近代学校一一体育诞生的摇篮
第二节 英、法学校体育传播
第三节 美、日、俄学校体育传播
第六章 大众体育传播
第一节 “大众”的由来与大众体育运动形成
第二节 大众体育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 大众体育运动走向繁荣
第七章 竞技体育传播历程
第一节 草创时期的竞技体育传播(1894—1918)
第二节 一战后的竞技体育传播(1918—1945)
第三节 二战后的竞技体育传播新时代(1945—1991)
第四节 冷战结束后的竞技体育传播(1991—2008)
下篇 中国体育传播史
第八章 民国时期体育传播(上)
第一节 中国体育运动传播发端考
第二节 “北洋时期”的体育运动传播
第九章 民国时期体育传播(下)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体育政策方针
第二节 学校体育:民国时期体育传播的主领域
第三节 大众体育:民国时期体育传播独具特色
第四节 竞技体育:在艰难中成长
第十章 新中国体育传播(上)
第一节 “文革”前“十七年”的体育运动
第二节 “文革”期间的体育运动
第三节 竞技体育在“文革”中重新起步
第十一章 新中国体育传播(下)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竞技体育的崛起(1978—1990)
第二节 体育运动走向强国之列(1990—2008)
第三节 新时期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笫四节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19世纪出现了精英游泳活动,与以前存在的活动相比,它的特征别具一格(浴场设施豪华,游泳动作技术化,专人负责授课,发展了物理效应的理论或所谓的理论,也就是冷水浴的理论)。这种游泳活动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体育比赛,但也不是纯粹的传统游戏。它体现了一种人体、活力和等级制度的新观念。”②。“当时,巴黎资产阶级的游泳活动具有明显的特征,但并不是什么竞赛活动。‘体育’一词主要是指上流社交活动。上流社会的年轻人确实常常在这里聚会。19世纪末的大众游泳活动具有其特殊的建构条件并受到保护,但严格地说,它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体育。”③
“早期最大的游泳协会之一——巴黎蜻蜓协会的创始人发表过明确的观点:‘那个时代的游泳活动(19世纪末的最后几年)还不能算做体育,它被当成一种不严肃和名声不好的娱乐……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游泳不再如此名声狼藉。’……事实上早期游泳比赛的冠军常常出自小资产阶级,正是这个阶层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地建立起比赛的组织系统和越来越规范化的教学系统,才逐渐吸引了新的游泳群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们的努力终于使游泳成为‘游泳体育运动’。”④
这是从法国人所写的一篇《19世纪的体育运动:水的代表与社会差异》(1981)中摘录的几段话,实际上,19世纪末至一战这段时间,现代体育已经诞生,游泳已经成为一项体育运动。但是,作者对一些社会上的无组织性的游泳竞赛和年轻人借游泳聚会现象仍不认定其为体育活动。在今天看来,有些过于苛刻,因为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交往性,我们平常约三五好友去游泳,既可以看成是参与体育活动,也可认为是朋友一起交往,或者是游泳游戏,怎么理解都无碍。
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比较出我国部分体育史研究者对于体育的认定,仅游泳活动作为体育就比欧洲同家的认定早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因为游泳本身属于一种本能活动,人和动物生来就会游泳,而游泳又成为了现代体育项目,因此一些人就把游泳活动视为古代体育。而古代游泳活动究竟在人类哪个时期出现,是在人猿直立之前,还是在人猿直立之后,也没有说明。当然,更没有说明把游泳活动认定为体育活动的标准是什么。
所以,我们在研究体育问题时,无论提出任何观点,必须有相应的理论根据支持,对什么是,为什么是,什么不是,为什么不是的问题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而不能想当然自以为是。
体育是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采用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家将一些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引入教育过程中,才使得一些游戏活动和竞技活动真正具备了上述五大因素,因而产生了体育。
……
《媒介浪潮:现代体育的崛起与传播革命》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体育与传播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两位舞者,共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景观与集体记忆。当竞技的激情遇上媒介的力量,一场深刻的变革悄然发生,彻底重塑了体育的定义、影响力乃至我们与之互动的方式。本书《媒介浪潮:现代体育的崛起与传播革命》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长河,深入探究体育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与经济力量,以及媒介技术的发展如何成为这场崛起背后最关键的推手。我们不仅回顾那些标志性的体育赛事和传奇人物,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聚焦于那些默默推动体育传播演进的媒介形式、传播策略和关键节点。这是一场关于体育如何被看见、被讲述、被感知的宏大叙事,也是对信息时代下体育传播规律的一次深刻洞察。 第一章:早期媒介的萌芽:文字、印刷与体育的初步亮相 在现代媒介爆发之前,体育的传播是零散而局部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虽有记录,但其传播范围仅限于参与者和周边地区。进入中世纪,骑士比武、射箭比赛等活动在民间有所流传,但信息传递依赖于口述、信件和地方公告。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印刷术的普及。16世纪之后,报纸开始出现,最初多为政治和商业信息,但逐渐也开始零星报道一些地方性的体育赛事,如赛马、拳击或乡村游戏。这些报道通常篇幅短小,语言朴实,更多地是记录事件本身,而非进行深入的分析或情感的渲染。然而,这无疑是体育信息首次以相对广泛和持久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体育运动开始从贵族和士兵的专属走向更广泛的民众。体育俱乐部和协会的兴起,也催生了体育新闻的需求。此时的报纸开始设立专门的体育版块,报道的赛事也日益丰富,从田径、足球到网球、板球等。这一时期的体育报道,虽然仍以文字为主,但已经开始注重故事性,一些杰出的体育记者开始出现,他们用生动的笔触描绘赛场上的英雄事迹,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运动的向往。 与此同时,像《运动与游戏》(Sporting Gazette)这样的专业体育期刊也应运而生,它们提供了更深入的评论、赛事分析和规则解读,满足了更专业的读者群体。这些早期媒介的发展,为体育信息提供了传播的载体,也开始塑造公众对体育的认知。虽然还未形成大规模的传播效应,但它们播下了现代体育传播的种子。 第二章:影像的力量:摄影、电影与体育视觉革命 当摄影术在19世纪中期诞生,体育传播便迎来了其历史上第一次视觉革命。早期的体育摄影,技术上受到限制,拍摄速度慢,画面模糊,但它首次让人们能够“看见”赛场上的瞬间。从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到观众的激情反应,这些黑白影像为原本抽象的文字报道增添了直观的冲击力。 20世纪初,电影的出现更是将体育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早期电影多为纪录片性质,捕捉了如奥运会、足球比赛等大型赛事的精彩瞬间。这些影像通过电影院向大众放映,其震撼力和感染力是文字和图片无法比拟的。观众可以“亲临”赛场,感受运动员的拼搏,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体育电影也应运而生,如关于拳击、赛马的影片,它们不仅记录了赛事,更通过叙事和表演,将体育精神放大,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对体育的热情。 广播的兴起,又为体育传播开辟了新的维度。20世纪20年代开始,体育比赛的现场广播逐渐普及。声音成为了一种强大的传播工具,评论员充满激情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声,都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千家万户。人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收听比赛的进展,体育的参与感被前所未有地拉近。尤为重要的是,广播打破了地理的限制,让远方的赛事仿佛近在咫尺。一些伟大的广播员,如“播音艺术家”,他们用生动的语言、精准的判断,将体育的魅力刻画得淋漓尽致,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第三章:电视时代的黄金岁月:全民狂欢与体育明星的诞生 电视的普及,无疑是20世纪体育传播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50年代起,电视机开始进入家庭,体育比赛的直播成为电视节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色彩、动态、声音的完美结合,将体育赛事的观赏性提升到了极致。 奥运会、世界杯、超级碗等顶级赛事,通过电视直播,成为了全球性的文化事件。数以亿计的观众同时观看比赛,分享着同一个情感体验。电视的镜头语言,能够捕捉到运动员最细微的表情、最精妙的动作,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慢动作回放、多角度拍摄等技术的使用,更是让比赛的精彩瞬间得以反复品味,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 电视的强大传播力,也催生了现代体育明星的诞生。运动员不再仅仅是赛场上的竞技者,他们通过电视形象的塑造,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们的成功、失败、励志故事,通过电视荧屏广泛传播,赢得了无数粉丝的追捧。乔丹、贝利、阿里等体育巨星,他们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同时,电视也极大地改变了体育的商业模式。广告商看到了体育节目巨大的观众基础,纷纷投入巨资进行体育赛事转播和运动员代言。体育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奖金、赞助、转会费等屡创新高。电视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彻底重塑了体育的生态系统。 第四章:数字浪潮的冲击:互联网、社交媒体与体育传播的新格局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崛起,再次颠覆了体育传播的格局。传统的电视直播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网站、APP、流媒体平台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观赛体验。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任何赛事、任何信息,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体育新闻网站、博客、论坛,成为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观众可以即时获取比分、战报、数据分析,并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 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将体育传播推向了人人参与的时代。运动员、球队、媒体、粉丝,都可以直接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互动。运动员可以直接向粉丝分享日常训练、比赛心情,拉近了与粉丝的距离。粉丝们也能够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形成了强大的社群效应。 直播平台的发展,使得业余赛事、小型比赛也能够获得广泛的传播。观众不再局限于观看顶级赛事,而是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体育内容。同时,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体育营销和品牌推广的新战场,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层出不穷。 此外,数据分析、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也正在逐渐融入体育传播。VR直播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AR技术则可以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比赛信息和互动体验。体育传播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沉浸化和互动化。 第五章:全球化视角下的体育传播:文化交流、政治影响与社会责任 体育的传播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大型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更是成为了全球各国展示形象、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体育的魅力能够跨越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障碍,将不同背景的人们连接在一起。 然而,体育传播也并非总是积极的。在一些情况下,体育可能被政治化,成为国家间较量或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赛事的主办权、运动员的言论、媒体的报道,都可能牵扯到复杂的国际关系。 同时,体育传播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它能够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鼓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它也可能放大社会的不平等,例如,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长期存在性别偏见;体育明星的负面新闻,也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理解体育传播的全球化视角,不仅要看到其积极的促进作用,更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利用体育传播的力量,促进跨文化理解,倡导公平公正,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是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结论 从最初的寥寥数语到如今的海量信息,体育传播的演进史,就是一部媒介技术不断革新、人类传播能力不断拓展的历史。报纸的文字,摄影的影像,广播的声音,电视的动态,互联网的连接,社交媒体的互动,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为体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重塑了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浪潮:现代体育的崛起与传播革命》旨在梳理这条清晰的脉络,揭示体育如何借助媒介的力量,从一项单纯的竞技活动,演变成影响全球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强大力量。我们看到了体育的魅力如何被放大,体育精神如何被传承,体育产业如何被构建。 未来的体育传播,必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沉浸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或许将为体育传播带来新的突破。然而,无论技术如何变迁,体育传播的核心始终在于“连接”——连接运动员与观众,连接个体与集体,连接过去与未来。而我们,也将继续在这场媒介的浪潮中,探索体育传播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