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精装版)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精装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士] 马丁·布劳恩,[瑞士] 马丁·威尔森 著,张彦 译
图书标签:
  • 藏传佛教
  • 本尊
  • 佛教艺术
  • 绘画
  • 宗教
  • 文化
  • 艺术鉴赏
  • 精装
  • 图典
  • 收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27027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02286
品牌:ZITO
包装:平装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更多精彩图书请点击:

编辑推荐

  1810年,七世班禅喇嘛丹贝尼玛1在蒙古地区举行了一场空前盛大的灌顶仪式。当时,成百上千的人蜂拥而至聆听法会,其中有大喇嘛、地方官员、寺庙住持、僧人和许多藏民,大家虔诚接受了班禅的时轮金刚四灌顶2。为纪念这次灌顶,专门制作了一套木刻版画像,其中包括三套班禅喇嘛平常给予灌顶所包含的本尊图像。这组画像由507幅缩微唐卡组成,三张一组,印制在常见的藏式书籍单页上。每幅唐卡的反面都印有咒语,为了迎请圣住,从中央向下印有“嗡”、“啊”、“吽”、“呸”、“梭哈”,分别寓意诸佛的身、语、意、功德和事业,还有各本尊的咒语和通用咒。
  1890年,尤金?彼得在北京购得这套画像,对其高超的艺术质量赞叹不已,将部分图像引用在他的文章里,随后流传到了柏林,但并未公开出版。阿尔伯特?戈恩维德和沃尔特?尤金?克拉克(通过照片)研究这些图像后,后者将其命名为“众本尊C”,并纳入其四套藏传佛教本尊图集中,于1937年出版。弗里德里克?A.彼得牧师也于1943年出版了一套从拉达克3当地喇嘛处获得的图集。洛克什?钱德拉于1963至1964年间复制了一套图像,据说是其父罗怙?毗罗于1956年从乌兰巴托某僧侣处购得,其实应来源于列宁格勒的印版。通过这些方式,这套图像在西方广为人知。
  然而遗憾的是,它广为人知的名称其实是错误的。潘德尔误以为该套图像来源于西藏的纳塘寺,而克拉克的索引则称这套图片为“纳塘五百男相本尊”。这里有两个错误:首先,这套图片来源于蒙古而非西藏;其次,这五百张图像中,许多描绘的是多位本尊,而且有许多女相本尊。因此,“五百图像”还算符合,但“五百男相本尊”则不然。这套图片的正确名称从藏文译出,应是“值得一看的佛像”,中文版命名为《藏传佛教本尊大全》。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精装版)》《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这套图集的印制和以往不同,采用了现存于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的图片为蓝本,以独特、精美的方式缩印。相较于以往的木刻版印刷,其图片线条更明晰、细节更饱满,而且彩色图片更显精美。
  这套《藏传佛教本尊大全》图集,对于藏传佛教造像的研究来说十分重要。图片的作用在于为行者观修本尊提供帮助,特别是在为弟子授予该本尊随许灌顶时使用。其配套的文本则用于这些本尊的日常修行仪轨,它们描述了如何观想本尊,以及本尊生起之后的修行步骤。两者相得益彰,以使学者和佛教行人皆能受益。
  对于这样一本鸿篇巨著来说,错谬之处在所难免。不管是因为粗心还是所知有限,在此我们都表示歉意。

内容简介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精装版)》为[瑞士]马丁?布劳恩博士和马丁?威尔森博士所著《值得一看的佛像》的中文版,囊括了藏传佛教中510位本尊用于灌顶随许的彩色微型唐卡,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本尊的名称、持物、身姿、颜色、祈请文、咒语以及相应的仪轨等。这些本尊来源于:冉炯百法、纳塘百法和金刚曼。其中,“冉炯百法”是包括众多濒临失传的各种教法整理而得的本尊灌顶随许法;“纳塘百法”是阿底峡大师传承的秘密法门;“金刚曼”则介绍了各个坛城的主尊密法。因此,《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精装版)》的本尊及仪轨传承堪称清净而殊胜,是藏传佛教图像学研究、密咒仪轨修持的重要经典。

内页插图

目录

缘起
引言值得一看的佛像
译序第一本汉译仪轨图集
推荐序
编者序迄今唯一完整的彩色本尊图集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插图凡例
第一部分图版
1-3.宗喀巴大师及其两大弟子
第一篇冉炯百法
第二部分图解
第一篇冉炯百法
1-3.宗喀巴大师及其两大弟子
一、吉祥卷首仪轨
4.阿底峡传承之如意轮白度母
5.拔日译师传承之白度母
6.年译师传承之如意轮白度母
7.森宝传承之如意轮白度母
8.白妙音天女
9.年译师传承之六支度母
10.大红三尊之咕噜咕列佛母
11.大红三尊之红欲帝明王
12.大红三尊之象头财神
13.黄色金刚萨卅
二、诸佛如来
14.释迦牟尼佛及两大胁侍菩萨
15.三昧耶尊释迦牟尼佛
16-38.释迦牟尼佛与十六罗汉
39.噶当四本尊之释迦牟尼佛
40-48.药师七佛(阿底峡传承)
49-51.龙尊王佛
三、坛城各主尊
52.密集文殊金刚
53.密集不动金刚
54.大幻金刚佛
55.胜乐金刚
56-61.金刚萨卅佛父六尊
62-67.金刚亥母佛母六尊
68.白胜乐金刚
69.持寿白胜乐金刚
70.无能胜友密传承之七字观世音
71.喜金刚
72.时轮金刚
73.具力金刚
74.红威罗瓦金刚
75.威罗瓦金刚
四、金刚亥母
76.恰译师传承之两面金刚亥母
77.那洛空行
78.弥扎空行
79.两面亥母、因扎空行
80.成就亥母
81-83.断首亥母
84.提腿亥母
85.龟足亥母
86.持德婆罗门传承之金刚亥母
87.那洛空行
88.颠倒俱生母
89-97.九大忿怒黑亥母
98.显智白亥母
99.古本所传显智白亥母
100-102.阿底峡传承之六字大明咒观世音
103.莲花色比丘尼传承之十一面观世音
104.拔日译师传承之五尊不空索观世音
105.噶当四本尊之观世音菩萨
106-108.黄不空索观世音
109-111.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之五尊不空索观世音
112-114.水月观世音五尊
115、117.心性休息水月观世音
116.如意轮观世音五尊
118.无能胜友密传承之密行观世音
119.虚空王菩萨
120.如意轮观世音
121-129.救八难十一面观世音
130.金刚不坏观世音
131.狮吼观世音
132.大悲胜海红观音
六、圣度母
133.噶当四本尊度母
134.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之绿度母
135.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之白度母
136.昼静夜忿度母
137.乌杖那圣地度母
138.如意轮度母
139.萨迦派传承之红度母
140.财源度母
141-143.黄度母及两侍尊
144.显梦度母
145-149.度母五尊
150.八臂度母
151.卡帕利度母
152.圣纯陀度母
七、金刚手菩萨
153.圣行金刚手
154.续传蓝衣金刚手
155.萨迦传承之金刚手
156.惹琼巴传承之大龙鹏裙金刚手
157.忿怒持鹏金刚手
158.微怒红金刚手
159.善行蓝衣金刚手
160.楼阁金刚手
161.降魔金刚手
162.新译派降魔金刚手
八、马头明王
163.阿底峡传承之单尊俱生马头明王
164.阿底峡传承之金翅鸟翼马头明王
165-169.阿底峡传承之马头明王及四犬面侍尊
170.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之马头明王
171.香登亲波杰岗瓦·丘吉桑给传承之马头明王
172.持铁剑马头明王
九、不动明王
173.跪姿蓝色忿怒不动明王
174.噶当派传承之蓝色忿怒不动明王
175.白色不动明王
176.四臂不动明王
177.四腿不动明王
178.八猿不动明王
十、长寿尊
179.应身长寿佛
180.拔日译师传承之长寿佛
181.四臂白长寿佛
182.无能胜友密传承之白长寿佛
183.尊胜佛母九尊
184.无死金刚母
十一、智慧尊
185.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之白文殊
186.萨迦传承之橙色五字真言文殊
187.文殊菩萨
188.语狮子文殊
189.智慧轮白文殊
190.白色般若佛母
191.黄色般若佛母
192.哩底波陀传承之弥勒菩萨
193.四臂白妙音天女
194.红妙音天女
十二、金刚座五本尊
195-196.(续传)摩利支天母
197.须弥山释迦牟尼佛
198.三字半观世音
199.慧眼佛母
200.三昧耶释迦牟尼
十三、降伏尊
201-205.密修作明佛母
206.金刚心点母
207.红财续母
208.底努天母
209.颅饰空行母
210.密智空行母
十四、其他类
211.白摧破金刚
212.蓝摧破金刚
213.青绿摧破金刚
214.《密集金刚续》所传忿怒除魔金刚
215.白诸相佛母
216.《金刚幕续》所传随求佛母
217.大白伞盖佛母
218.黄叶衣母
219.红叶衣母
220.蓝叶衣母
221.黑叶衣母
222.绿叶衣母
223.斗母
224.烟色忿怒王秽迹金刚
225.绿色忿怒秽迹金刚
226.忿怒秽迹金刚母
227.能烘诸障金刚
228.大鹏胜乐金刚
229.续传杂色时轮金翅大鹏鸟
230.萨迦十三金法所传之杂色大鹏鸟
231.噶当派传承之黄色金翅大鹏鸟
232.黑文殊
233.沙门佛母
234.蓝色狮面空行母
235.红狮面空行母
236.降龙罗刹文殊
......
一、如来部
421-423.释迦牟尼佛与十六罗汉
424.顶髻白伞盖母
425.顶髻尊胜佛母
426.白文殊
427.五字文殊
428.狮子文殊
429.随求佛母五尊
430.摩利支天母
431.弥勒菩萨
432.白色不动明王
433.蓝色不动明王
二、莲花部
434.十一面大悲观世音
435.四臂观世音
436.水月观世音
437.狮吼观世音
438.白度母
439.绿度母
440.马头明王
441.叶衣母
442.妙音天女
三、金刚部
443.阿佛
444.显教所传金刚手
445.颦眉佛母
446.大力金刚
447.秽积忿怒金刚
448.伏魔金刚
四、宝部
449.多闻天王
450.财尊
451.财续母
五、经教
452.般若佛母
六、无上瑜伽续
453.降魔金刚手
454.十相自在图
455.持钺玛哈嘎拉
456.智慧之剑
......
附 三种大威德
508.独雄大威德
509.大威德双尊
510.黑阎魔敌
一、图示索引
二、本尊汉名索引
三、本尊分类索引
四、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1-3 宗喀巴大师及其两大弟子
杰仁波切,即“至尊宝”,是对最伟大的上师宗喀巴大师(藏名罗桑扎巴)的尊称。大师生于1357年,卒于1419年,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本书第一幅画像就是宗喀巴像,完全是出于编纂本书的格鲁喇嘛们对他的无比敬意。这种感情也同样体现在班禅喇嘛对大师的礼赞文上。
在修上师瑜伽时,修行者将观想位于“父子三尊”中的宗喀巴大师。值得一提的是,班禅喇嘛被认为是父子三尊中最年轻的一位——克主杰——的转世化身。
因为在后文中对此并无详细介绍,我们在此给出一种宗喀巴上师瑜伽的口传教授。
修行者面前空中出现狮子擎举的宝座,上有莲花及日轮和月轮,其上安坐着与根本上师体性无二无别的宗喀巴大师,大师身旁围绕着自大师以降十代以内的上师们。大师肤色洁白,唇颊红润,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右手朝外代表给予众生佛法教授,左手朝内象征教授和亲证所带来的内在功德。双手各捻一朵莲花,莲花在大师齐耳的高度盛开,右手的莲花之上是智慧之剑,左手的莲花之上是一部经典《般若八千颂》,该经典放射出光芒,自动发出宣说其内容的法音,并散发着慈悲和智慧。大师身着比丘三衣,象征无暇的戒律;大师头戴尖顶黄帽,黄色代表大师无谬的见解,尖顶则代表着大师锐利的智慧。大师双足跏趺,象征他已证得佛陀之法身与报身成就。他心间隐现黄文殊,黄文殊心间为密续的宣说者——金刚持,而在金刚持的心间则是一个蓝色的吽字。
宗喀巴大师宝座右侧,是他的大弟子贾曹杰?达玛仁钦(1364-1432),贾曹杰继承了宗喀巴的法座,被称为“贾曹”(代理人)。他看上去神情平和而镇定。
宗喀巴大师左侧是克主杰(1385-1438),他比贾曹杰略显年轻,面露微愠之色,圆睁二目,充满了力量。
这两位弟子右手结说法印,左手以禅定印持经典。他们皆着比丘三衣,头戴黄帽,双腿跏趺坐。他们皆已成佛,散发出夺目佛光。
他们的心间分别是四臂观音和忿怒金刚手菩萨,呈现于观音和金刚手的心间是金刚持,而在金刚持的心间则是一个蓝色“吽”字。
(本教授根据观音学院的图丹罗敦格西于1978年9月27日在澳大利亚所做的开示编写而成。)
......

前言/序言

第一本汉译仪轨图集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2006年,当时即被其中精美的图片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并曾汉译小部分内容向同侪推荐。虽然此前也有其他介绍藏传佛教本尊的图集出版,但以如此恢宏的彩色唐卡结集出现的,还属首次。
本书的原著者为瑞士的马丁?布劳恩博士和马丁?威尔森博士。布劳恩博士现供职于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曾出版多部关于藏传佛教的书籍,代表作有《坛城:藏传佛教的圣环》。威尔森博士曾是剑桥大学博士,后在澳大利亚、瑞士和法国度过了12年的僧侣生涯,还俗后居住在英国威尔士南部的斯旺西,他大约花了14年的时间翻译了本书中的藏文经文并加以注释,因此本书的著者堪称专业与一流。
本书的内容包括藏传佛教中510位本尊的彩色微型唐卡,以及相应的咒语与仪轨。这510位本尊来源于三个法门:冉炯百法、纳塘百法和金刚鬘。冉炯百法是多罗那他尊者遍学当时各种灌顶随许传承,囊括各种濒临失传的教法而整理出的一套本尊灌顶随许法。纳塘百法是由纳塘寺主持庆南喀扎编纂而成,本书中的仪轨来源于南旺丹增赤列的法本。金刚鬘则来源于印度无畏笈多大师的法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金刚鬘》,详述建立坛城的各种细节;第二部分为《圆满瑜伽鬘》,详述如何在各坛城中安立众本尊,本书仅介绍各坛城主尊;第三部分为《谷穗之光》,讲述闭关期满后的火供仪轨。因此本书的图片仪轨传承也堪称清净而殊胜。
本书中所包含的本尊,不但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等常见的寂静尊,还有许多显现诸般怖畏忿怒相的本尊。读者观看这些图片时,应当了知这些忿怒相皆为应机化现,忿怒尊所拿的种种可怖持物也各有其象征意义,此中深义当细细思维。
本书所包含的仪轨涵盖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虽然仪轨及其中咒语、差遣诸法均已译出,但读者切不可未经灌顶、教授而自行修学。这些仪轨中多有隐匿诀窍之处,非经上师面授而不可得,若仅依字面意思片面理解、盲修瞎练,非但无益,反而易生过患。有心求学者应先寻具德明师,身入坛城灌顶,经师亲授后方可修习。书中咒语系由英语拼写音译而来,仅供读者参考,实修时应以上师口传之音为准。
关于差遣护法行事,当知护法者护持的是佛陀教法,如行者能遵照五戒十善而行,守护三门,自然龙天护佑。若仅为一己之私而妄图差遣行事,必无效验。
仪轨中提及的自生本尊,是以空性智慧净除凡夫相,目的是为了成佛。无空正见则本尊无法观修,无菩提心纵有强有力的空正见,也不可能成佛,所以密乘的成就是建立在菩提心上的,必须首先备具菩提心和空正见,才能进入密乘的修持。
本书的翻译工作历时一年半,首先要感谢黄利女士的信任和推介,以及编辑的宽容。其次,因为本人智慧学识浅薄,未能获得过书中所涉及的全部灌顶及教授,故而翻译中一定有所错漏,先行向读者致歉。第三,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李胜海译师和同学会诸位同仁的指导和帮助,谨诚致谢。
张彦
2010年3月19日


藏传佛教本尊的神秘宇宙:一部视觉与精神的深度探索 藏传佛教,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独特的仪轨传承和璀璨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着无数求索者。在这片广袤的精神领域中,本尊(Yidam)的概念占据着核心地位。本尊,并非简单的神祇崇拜,而是修行者通过观想、祈祷和实践,与之合一,以期证悟本性、解脱轮回的殊胜对境。他们是佛、菩萨、护法等觉悟者的不同化现,承载着特定的智慧、慈悲和力量。 本书——《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正是为揭示这一宏大而精深的本尊体系而生。它是一次对藏传佛教视觉文化与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与信仰对话。本书并非止于罗列本尊的名称与图像,而是旨在通过精美的艺术呈现,带领读者进入藏传佛教本尊的神秘宇宙,理解其象征意义,感受其精神力量,并从中获得启迪与指引。 一、 本尊体系的构建:智慧与慈悲的多维显化 藏传佛教的本尊体系,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着清晰而严谨的结构。它们根据佛陀不同层面的教化和众生的不同根性,显化为各种各样的形相。从寂静相的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到愤怒相的忿怒金刚,再到如空行母、护法神等,每一尊本尊都蕴含着超越凡俗的智慧与无量的慈悲。 本书将系统性地梳理和介绍这些本尊。我们将首先从根本上介绍“本尊”的定义、其在密宗修行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不同类别本尊的划分原则。这包括但不限于: 觉悟者的显化: 本尊并非独立于佛陀的创世者,而是佛陀为利益众生所显现的各种化身,承载着佛陀的智慧、慈悲和功德。 方便善巧的教法: 每一尊本尊的形象、手印、持物、坐骑、乃至其所处的坛城,都蕴含着深奥的佛法义理,是引导修行者认识本性、断除烦恼的方便善巧。 观修与合一: 本尊的修持,核心在于通过观想,与所修习的本尊在精神层面达到契合,从而获得本尊的加持,并最终认识到自身与本尊无二无别的佛性。 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理论,让读者对本尊体系有一个初步但全面的认识。 二、 璀璨的艺术宝库:造像的 Symbolism与美学 藏传佛教艺术,尤其是唐卡、壁画、雕塑等形式的本尊造像,是其宗教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这些艺术品并非仅仅是装饰,而是承载着庄严、神圣的象征意义。每一处细节,从本尊的面相、肢体姿态,到其所持的法器、身着的服饰,乃至背景的坛城,都凝聚着深厚的佛法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法。 本书将汇集大量珍贵的藏传佛教本尊艺术图像,每一幅都经过精心挑选和高品质呈现,力求真实还原其艺术的魅力与神圣的光辉。我们将不仅仅展示图像,更重要的是深入解读这些图像背后的象征意义: 面相与表情: 寂静相的慈祥、智慧,愤怒相的威猛、降伏,都象征着佛陀不同层面的力量和对治烦恼的方式。 肢体姿态与手印: 站、坐、舞、憩等不同的姿态,以及各种象征特定意义的手印,都传递着本尊的功德和教化。 法器与持物: 金刚杵象征着智慧的锐利,莲花象征着清净无染,轮盘象征着佛法的转动,等等。每一种法器都有其独特的象征含义。 色彩与纹饰: 鲜艳的色彩、繁复的纹饰,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蕴含着佛法中的宇宙观、能量场和修行次第。 坛城: 本尊所处的坛城,是宇宙的缩影,是修行者观想本尊的场所,其结构和布局都具有深奥的哲学意义。 通过对这些艺术细节的深入解析,本书将帮助读者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直接从视觉层面领悟本尊所蕴含的法义。读者将能够欣赏到这些造像在艺术上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从中解读出丰富的精神内涵。 三、 主要本尊的深度解析:智慧之光的指引 本书将精选藏传佛教中最具代表性、最为重要的本尊,进行逐一的深入介绍。我们力求涵盖从显宗高僧到密宗本尊的广泛谱系,并注重选取那些在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品。 每一尊本尊的介绍都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本尊的名称与身份: 清晰的本尊名称,以及其在佛教体系中的地位与功德。 本尊的起源与传说: 介绍与该本尊相关的经典故事、历史渊源,帮助读者理解其精神背景。 本尊的艺术表现形式: 重点展示与该本尊相关的经典艺术作品,如唐卡、壁画、雕塑等,并进行详细的艺术鉴赏。分析其造型特点、色彩运用、细节处理等。 本尊的象征意义与修持功德: 深入解读该本尊所代表的智慧、慈悲、力量,以及通过修持该本尊可以获得的加持和成就。例如,文殊菩萨代表般若智慧,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不动明王代表坚定的意志和降伏障碍等。 相关的仪轨与观想要点(简述): 在不涉及具体密法传承的前提下,简要介绍与该本尊相关的普遍修持方法和观想要点,帮助读者理解修持的实践层面。 本书将重点介绍以下几类本尊(但不限于): 三世诸佛的化现: 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等,以及其重要的报身佛和化身佛。 菩萨的慈悲智慧: 如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等,以及其不同的化相。 密宗本尊: 如时轮金刚、密集金刚、喜金刚、怖畏金刚、忿怒玛哈嘎拉等,以及八大嘿鲁嘎、六庄严、四续部本尊等。 空行母与护法神: 如度母、般若佛母、依怙主(黑袍玛哈嘎拉、白袍玛哈嘎拉等),以及其他护法神众。 通过对这些本尊的逐一解析,本书将为读者构建一幅藏传佛教本尊的宏大图景,让读者能够认识到他们作为觉悟者不同层面的显化,以及他们所承载的无尽智慧与慈悲。 四、 艺术鉴赏的实践指导:提升审美与理解能力 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本尊知识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实用的艺术鉴赏指南。对于热爱藏传佛教艺术的读者,本书将提供宝贵的鉴赏方法与视角。 从“看”到“懂”: 引导读者如何从艺术作品中去解读本尊的意义,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欣赏。 风格与流派的辨析: 简要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藏传佛教艺术风格,以及它们在表现本尊时的特点。 艺术史的价值: 强调藏传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其作为宗教载体的特殊价值。 收藏与保护的意识: 引导读者认识到这些艺术品的珍贵性,以及对其进行妥善保护的意义。 五、 开启心灵的旅程:智慧与启迪的源泉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宗教艺术的书籍,它更是一份邀请,邀请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自身与觉悟者内在联系的旅程。通过对本尊艺术的深入了解,读者可以: 认识自身佛性: 本尊的修持,最终是为了认识到自心与本尊无二无别的佛性。本书的艺术鉴赏,也将引导读者思考自身内在的潜力与光辉。 获得精神慰藉与力量: 在纷繁的世界中,本尊的形象与教诲,能够为人们带来心灵的宁静、力量与希望。 深化对佛教的理解: 对于佛教爱好者而言,本书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藏传佛教的教义与实践。 提升艺术审美: 沉浸在精美的艺术作品中,读者将有机会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感受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书以精装的典藏形式呈现,配以高品质的印刷,力求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与鉴赏体验。它将是所有对藏传佛教、佛教艺术、以及心灵探索感兴趣人士的珍贵宝藏。无论您是初入藏传佛教的门槛,还是已有一定的了解,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向导,引领您在这片充满智慧与光明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璀璨明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画册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庄重与厚实感。封面设计大气磅礴,虽然我还没完全翻阅,但仅仅是触摸到封面那种细腻的纹理,就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考究,光滑却不反光,这对于展现那些精妙绝伦的唐卡和造像细节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期待能仔细研究一下图版的排版布局,希望它能在保持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又能让人清晰地观察到每一个造像的法相、手印和法器,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往往是衡量一部优秀艺术图典的关键。

评分

翻开前几页,就能感受到编者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的用心。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学习每一个本尊的教法,但仅仅是目录和导论部分所展现的体系化梳理,就足以看出其专业深度。不同教派、不同传承的本尊是如何被划分和呈现的?这种编排逻辑是否清晰易懂?我观察到,似乎对一些复杂的多面本尊和愤怒相的介绍都做了详尽的图解,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真正的学习,始于对这些图像符号的准确理解,一套优秀的图典,应该能成为我们跨越文字藩篱,直达精神意境的桥梁,而这本似乎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评分

从初步的翻阅体验来看,这部作品在图像的选取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它似乎不仅仅收录了那些广为人知的经典造像,还挖掘了许多风格迥异、地域特色鲜明的作品。这使得整部图集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层次感和历史纵深感。我好奇于那些来自不同寺院、不同时期、甚至不同材质(如铜鎏金、木雕、彩绘)的图像是如何被并置和对比的。这种并置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学术对话,它能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不同地域的审美取向和工艺发展脉络,这比单纯罗列高清图片要高明得多。

评分

就目前初步接触的感受而言,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是兼顾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艺术鉴赏的愉悦性。它不像那种纯粹的学术图录,枯燥地堆砌资料;也不像市面上泛滥的旅游纪念画册,流于表面。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沟通密宗美学与现代审美的桥梁。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于“忿怒相”的呈现方式,如何用极具张力的艺术手法表现“降伏烦恼”的主题,同时又不失其内在的慈悲意涵,这其中的平衡把握,是衡量一部优秀鉴赏图典的试金石。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书架上被频繁翻阅的那一类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带来的沉浸感,让我联想到过去在博物馆或古迹前驻足凝视的体验。那种面对一件件精美造像时,心神被完全捕获的感觉,似乎能通过这本图册得以重现。我期待在后续的品读中,能更深层次地感受那些密宗仪轨中对“完美法相”的苛求。每一次对图像细节的捕捉——比如一个微妙的眼神、一朵莲花座的层次、或者金箔上细微的磨损——都像是与那位遥远时代的手工艺人进行了一次无声的交流。这种阅读体验,更像是一种冥想,需要时间去沉淀和消化。

评分

很喜欢

评分

经典,内容很赞,可惜京东这书,品相稍差,有一角磨到了。

评分

是欣赏藏传佛教的一部好书。原价太吓人,幸好京东活动多,折扣大。

评分

精装版,不错的,值得收藏哦

评分

经典,内容很赞,可惜京东这书,品相稍差,有一角磨到了。

评分

装帧精美,内容更好,慢慢品才行

评分

殊胜。之前的版本貌似是《藏传佛教本尊大全》,现在重新出版了,价格就翻了将近一倍,不过不知道质量上是不是比之前的要好很多?之前一千多一本的书京东连个袋子都不用。这次这本还好,用了个纸盒。

评分

很不错的一部书,即了解了藏传佛教还可镇宅

评分

经典,内容很赞,可惜京东这书,品相稍差,有一角磨到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