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N:978-7-117-23250-0
作者:中国营养学会
定价:20.00元
出版时间:2016.9
开本:小16开
页数:55页
首印数:8000册
◆主要卖点◆ 本书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为中国学龄儿童提供科学、全面、的膳食营养指导,为中国学龄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书还特别推出“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可视化图形,更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的五条核心推荐内容。 | ◆目标读者◆ 1.儿童营养相关工作者。 2.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 |
◆上架建议◆ 营养 | |
| ◆关 键 词◆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
◆营销支持/重点销售地区◆ 各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发达重点销售,全国二级以上铺货,中国营养学会已经对本书展开全方位宣传,各地校园及妇幼保健机构开始对营养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 ◆其 他说 明◆ 线上线下多种形式 |
◆内容简介◆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中国营养学会综合分析了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探究了合理膳食、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关系。经过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采用科学易懂的语言,引导学龄儿童认识食物,提高营养素养;科学安排三餐,合理选择零食,充足饮水,禁止饮酒,结合多样化的身体活动,保持适宜体重增长。为了更形象地展示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核心推荐内容,制定了“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
一、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二、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三、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四、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五、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指南”类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又担心它会像很多官方文件一样,充斥着拗口的术语和难以执行的指标。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我尤其欣赏它对“膳食营养指导”这一块的处理方式,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吃多少”,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足够的钙质,为什么蛋白质的来源需要多样化。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感冒胃口不好,我翻到书中关于生病期间饮食调理的章节,它推荐了几款清淡易消化的米汤和蔬菜泥,这些建议既温和又有效,让我这个“病号餐新手”也信心倍增。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喂养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了解孩子身体需求的规划者,这种知识的赋能感是无价的。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都在为我家那两个挑食的小家伙操碎了心,尤其是涉及到营养均衡的问题,总觉得市面上的育儿食谱要么过于复杂,要么就是营养成分说得云里雾里。拿到这本《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我简直像是找到了“救星”。它不是那种厚重的专业教材,排版清晰,图文并茂,即便是像我这样忙碌的全职妈妈,也能轻松快速地找到需要的指导。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真的非常接地气,里面的很多建议都考虑到了中国家庭的实际烹饪习惯和食材的可获得性。比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孩子对某些食物的抗拒心理,并给出了一些“伪装”营养素的小妙招,让我成功地把胡萝卜丝“混”进了孩子最爱的肉丸里,终于不用再为看不到绿色的蔬菜而感到焦虑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简单的食谱,它更像是一个耐心的营养顾问,随时在我厨房里提供支持。
评分我是一个对“养生食疗”概念非常感兴趣的年轻白领,但过去总觉得这离我的生活很远,或者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那些复杂的中草药配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意识到,其实学龄儿童的日常饮食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最朴素、最有效的“食疗”。它不像传统养生书那样强调“大补”,而是侧重于如何通过日常的“烹饪/美食”习惯来构建一个健康的体质基础。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了周末家庭聚餐的结构,减少了油炸和高糖零食的比例,增加了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最直观的感受是,我侄女(我经常带她玩)上课时注意力明显更集中了,而且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喊“肚子不舒服”。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食疗”的概念融入了日常的“营养指导”之中,变得实用且易于坚持。
评分作为一个对美食本身有追求的人,我发现这本书在“烹饪/美食”这一块的处理也颇有亮点。很多营养书为了强调健康,往往会牺牲口感,让食物变得寡淡无味。但这本指南显然不是如此。它提供的食谱,即使是针对特定营养需求的调整,也依然保持了食物的“色香味俱全”。我尝试着做了一道书中推荐的“高钙鱼丸”,原本以为会很腥或者口感松散,结果却意外地弹牙,而且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喂养”,更教会了我如何“烹饪”出更美味的健康食物。这种将营养科学与实际厨房操作完美结合的能力,让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厨房里被翻阅频率最高的一本工具书,它的知识体系是如此的扎实可靠。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给上小学的小儿子建立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但他对任何“说教”式的指导都极其反感。然而,这本书神奇的地方在于,它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膳食营养指导”变得像是一场探索之旅。书中有很多小故事或者小知识点,比如“为什么早餐不能吃太多甜面包”,这些内容我不用特意去“教导”孩子,而是可以很自然地在餐桌上与他讨论。久而久之,他开始主动问我:“妈妈,今天的蔬菜是不是有足够的维生素A?”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食谱和数据,更是一套建立健康生活哲学的框架。对于希望培养孩子健康饮食观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