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务的细节”系列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也是东方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之一。鉴于国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与堪称“服务大国”的日本有着明显的差距,且在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经济导向的时代,越来越需要靠服务的品质来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利润,所以,学习借鉴日本的服务是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为此,在经济管理领域著名的出版商东方出版社实施了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百工程”战略,本套“服务的细节”丛书正是此战略之下的一套出版丛书。现在已经出版的有《卖得好的陈列》、《为何顾客会在店里生气》、《完全餐饮店》、《完全商品陈列115例》、《让顾客爱上店铺1——东急手创馆》、《如何让顾客的不满产生利润》、《新川服务圣经》、《让顾客爱上店铺2——三宅一生》、《摸过顾客的脚,才能卖对鞋》、《繁荣店的问卷调查术》、《菜鸟餐饮店30天繁荣记》、《勾引顾客的招牌》、《会切西红柿就能做餐饮》、《制造型零售业:7—ELEVEn的服务升级》、《店铺防盗》、《中小企业自媒体集客术》、《敢挑选顾客的店铺才能赚钱》、《餐饮店投诉应对术》、《大数据时代的社区小店》、《线下体验店》《医患纠纷解决术》《迪士尼店长心法》女装服务圣经》《医师接诊艺术》《《超人气餐饮店促销大全》《服务的初心》《导购成交术》《帝国酒店——恰到好处的服务》《餐饮店长如何带队伍》《漫画餐饮店经营》《店铺服务体验师报告》《餐饮店超低风险运营策略》《零售现场力》《别人家的店为什么卖得好》《销售员做单训练》《店长手绘POP引流术》《不懂大数据,怎么做餐饮?》《零售店长就该这么干》《生鲜超市工作手册蔬果篇》《生鲜超市工作手册肉禽篇》《生鲜超市工作手册水产篇》《生鲜超市工作手册日配篇》《生鲜超市工作手册副食调料篇》《生鲜超市工作手册POP篇》等,深受读者喜爱。
2、导致餐饮店倒闭的原因就是“讨厌数据的糊涂账”经营模式
●能赚钱的收益率应该是多少?
●FLR成本决定收益
●要想利润翻倍,销售额应该达到几倍?
●提高销售额的6大视角
●改善收益的5大步骤
●什么是合理的人工费?
●何种程度的负债是安全的?
●用交叉ABC分析法对畅销菜品进行分析
●价格设定的要诀是什么?
为什么7~8成左右的餐饮店在开业3年内就被迫关店了?一言蔽之,与其他行业相比,餐饮店大多属于无计划的开业。而且,笔者对面临关店窘境的餐饮店进行调查时发现,这样的餐饮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
①“突飞猛进!讨厌数字的糊涂账类型”
②“靠运气却缺乏持久性的主观臆断型”
③“方向错误的埋头苦干型”
基于作者平时担任餐饮店经营顾问的经验,导致餐饮店倒闭的原因就是①“突飞猛进!讨厌数据的糊涂账类型”的经营模式。客人的上座率并不差,但是“为什么没有钱结余下来?”“手头一直很紧”就是这种类型。对于会计或财务数字缺乏理解或是错误理解就会使为经营而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
餐饮旺铺协会会长。中小企业咨询师。
曾在一家最初只有两家店铺的餐饮企业一线工作,之后这家店铺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型餐饮连锁店,拥有丰富的经验,在餐饮业相关的各个职位都工作过,之后成为这家企业的董事长。独立创业后,成为一名中小企业咨询师,每年接受一百多家企业的咨询。受到众多企业“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熟知店铺现场的实践型咨询师”的评价。受到工商组织和民企的邀请,经常在全国进行演讲。
前言……001
第1章 店铺盈利从熟悉各种数据开始 唯有抓住这个要点才能盈利
1-1餐饮界竞争激烈!?顾客到底在哪里?……002
●在外就餐出现减少倾向
●餐饮店的销售中“打包带走”独占鳌头
1-2中小餐饮店容易倒闭?……004
●餐饮业是怎样运作的?
●6成的餐饮店处在无为而治的状态
1-3不能拘泥于表面上的销售额与利润……008
●A店与B店,真正盈利的是哪家?
1-4在开店前模拟计算是否盈利?……012
●开业前的准备阶段非常重要!
●要想成为兴隆旺铺,“根据”很重要!
1-5盈利的业态与旺铺之3要素……015
●“业种”与“业态”的区别
●开一家餐饮旺铺所不可或缺的3大要素
●开一家餐饮旺铺所需的业态战略
第 2章 抓住与“盈利”相关的数据
2-1首先习惯从“利润”开始考虑……022
●对“利润”的正确思考方法
2-2理解成本与毛利的关系……025
●成本率与毛利率
●降低成本率与提高毛利率的方法不同
2-3降低原材料成本与提高毛利润的方法……028
●如何降低成本率?
●以10克为单位来设计500克的菜品
●如何提高毛利润
2-4 FL成本影响利润……034
2-5 FL成本加上房租(R)来考虑……036
2-6成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038
●针对利润与开销的基本思考方法
●经费有两种
2-7边际收益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额……040
2-8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率……043
●何谓边际收益?
2-9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与必要销售额……046
●何谓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从目标利润逆向计算销售额
2-10从损益表中看懂的5种利润……055
●何谓“损益表”
2-11资产负债表中出现的术语……059
●何谓“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
●流动负债与固定负债
2-12使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经营状况进行分析……062
●经营比率分析的方法
第3章 抓住与提高销售额&利润相关的数字
3-1上门惠顾的顾客中一半以上都是一次性客源!?
●顾客惠顾3次的话,回头客率就会一下子提高
3-2提高销售额的6大视点……072
●何谓提高销售额的6大视点?
3-3使用矩阵体系思考、排除“奋斗主义” ……076
●使用矩阵体系探明原因与对策
●冷静地分析矩阵体系中的数据
●努力的方向更为重要
3-4改善收益的5大步骤……081
●改善收益的基本步骤
●比起“输血”,更应优先采取“止血”模式
●不能轻易用优惠券打折或降价
3-5重新审视经营方针的基础——经营理念……087
●从4个方面确定经营理念
●对目标进行进一步分析
●顾客分析和有效的集客方法
●经营理念是经营方针的基础
3-6销售额与翻台率&座位利用率……090
●计算翻台率
●计算座位利用率
3-7以提高销售额为目标的集客体系……093
●店招牌一定要重视“100米与10米”
●不同类型的店招牌效果各异
●获得新客源所需成本是维持老客源的5倍以上!
●餐饮业是怎样运作的?
首先,来好好理解一下餐饮业的特征吧。
餐饮业的特征
①开业3年后的生存率为2~3成
②不管好坏都是现金交易
③迄今为止都是靠“等顾客上门”维持生意的(从顾客决定进店时生意才能做成,主动性欠佳。)
④借款依存度最高
针对①,在“前言”部分已经陈述过,餐饮业的现实就是中小餐饮店中大约7~8成在开店3年内都会被迫关门。其主要原因就是经营的无计划性。没有提前制订好计划就开店的例子不在少数。餐饮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买卖,使人容易产生对其难度的低估,不经过切实的预判或计划,只要具备资金任何人都可以开店。其结果当然是失败的例子居多。
针对②,不言而喻,现金交易的好处是资金回收情况良好。为顾客上菜或提供服务后顾客付钱埋单,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一般当天当场就可以回收资金。
本来,如果有计划地进行经营管理的话,餐饮业是不容易倒闭的业种。因为餐饮业的强项是人们常说的 “餐饮业是现金交易”,可以从收入进来的销售额中来支付开销。理所当然,所谓现金交易就是“销售额=现金”的意思。
简言之,销售额的“进账”在先,支付开销等的“出账”在后。
其优点是,作为就餐费用的现金先行入账,然后再支付购买食材的费用或水电煤费、房租等即可。
另一方面,在制造业或者建筑业等行业,金钱流向与餐饮业相反,支付开销等的“出账”在先,作为销售额的“入账”在后。有时候入账必须要等待3个月或半年。也就是说,由于“出账”在先,所以需要周转资金。从这点来看,可以说餐饮业比其他行业更具有吸引力。餐饮业,可以用“入账”的钱来支付必要开支的“出账”,所以没有周转资金的概念。
但是,不需要周转资金也不完全是优点。其他行业需要周转资金,所以经营者对资金运转颇为敏感,相较之下,餐饮业在资金运转要求上相对宽松,因此容易产生糊涂账。“最近账目上的数字不是很好看”“销售额在逐步下降”“总感觉手头资金紧张”就算发生诸如此类的情况,由于餐饮业是现金生意,不管怎样,眼前的问题总能过去,也就容易让人产生“姑且先这样解决”的想法。这种状态会放缓应对危机的意识,等觉察到危机时,事态往往已经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了。
综上所述,餐饮店的经营若能很好地进行资金循环流动的话,便是资金回收很快的生意。但是如果忘记一定有必要开支的产生,每天在糊涂账中做生意的话,就有陷入收支失衡的随意经营的危险之中。
●6成的餐饮店处在无为而治的状态
针对③提到的被动等待顾客这一点,原本餐饮店就是在顾客进店时才会产生销售额。与零售业不同的是,餐饮业没有浏览橱窗一说,所以容易造成“被动等待”的局面。总之,中小餐饮店中被动等待的倾向较大,这也是无法提升销售额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经MJ》上登载的报道中写道,“60%的餐饮店没有做任何欢迎、欢送会的对策”“甚至连拍纪念照片这种简单的服务,也只有1成的店在做”。(2010年3月26日号)
数据中提到的比例不仅限于欢迎、欢送会,我认为餐饮店中其他的主题活动也应该是相同比例。嘴上说生意不好却不积极采取措施(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改善才好),只是一味哀叹或是祈祷,这样的餐饮店占了大多数。而且,将餐饮店的业绩不佳怪罪在经济不景气或天气不好等外部因素上,最终只是停留在嘴上发牢骚而已。哪怕有一些懈怠,都会错失抓住顾客的时机。不过,“盲目的努力”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A店与B店,真正盈利的是哪家?
现在,就算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高的情况下大概是0.09%,定期存款大概是0.4%(各金融机构略有差异)。基于此利率,假设有A店与B店两家店铺。A店投资2,000万日元年销售额为4,000万日元,盈利700万日元。B 店投资5,000万日元年销售额为8,000万日元,盈利1,000万日元。
仅仅凭直观感觉的话,A店的年收益为700万日元,B店则不能拘泥于表面上的销售额与利润为1,000万日元,所以容易让人认为B店比A店赚钱。但是,计算投资额与收益率的比例的话,A店投资2,000万日元获利700万日元,所以收益率是35%(700万÷2,000万×100%),B店投资5,000万日元获利1,000万日元,收益率为20%(1,000万÷5,000万×100%)。从收益率来看,A店比B店高。收益率能反映盈利能力,也能反映出资本的回收率。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为了能简单地说清楚问题,我们假设投资金额全部作为利润回收,不考虑借款而产生的利息。A店的收益率为35%,所以投资回收率为2.9年(100%÷35%);
而B店的收益率为20%,投资回收率为5年(100%÷20%)。也就是说,A店会更快地收回投资。如果收益率20%为最低目标,这样的收益率需要5年收回投资。B店刚好超过最低目标,A店则实现了更高的盈利能力与投资收益率。我在指导餐饮店经营时,一般将收益率设在30%,也就是说大约3年能收回投资。
所谓的“一本万利”是指收益率在40%以上(2.5年收回投资)。其中也有人实现利润率在100%的(1年就收回投资)。所谓的“行业盈利能力”就是指收益率高,独家经营权与加盟费的对价也在此范畴。也有这样的指标,即:每坪产生的销售额、每个座位产生的销售额等,但这些都没有考虑投资,而属于销售额的效率问题,未必与盈利能力直接挂钩。
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收益率=收益÷投资”,这是分数的计算,所以也可以写成“利润 /投资=()/投资×利润/()”,括号部分里无论填写什么都可以进行约分,结果是相同的。把销售额填入括号里就成了“利润/投资=(销售额)/投资×利润/(销售额)”。“(销售额)/投资”计算的是回转率。A店投资额为2,000万日元,销售额为4,000万日元,回转率为2(4,000万日元÷2,000万日元)。B店投资额为5,000万日元,销售额为8,000万日元,回转率为1.6 (8,000万日元÷5,000万日元)。
也就是说,A店的回转率(投资效率)较高。
坦白说,我拿到《服务的细节037:不懂大数据,怎么做餐饮?》这本书时,内心是有些忐忑的,因为“大数据”这个词听起来就挺专业的,而且我之前一直觉得餐饮这行,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菜,服务好客人,再把卫生弄干净,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个非常惊喜的体验。它没有用枯燥的专业术语把我吓倒,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场景化的描述,让我明白了大数据在餐饮业中的价值。它更像是在“点拨”我,让我意识到,原来我每天在厨房忙碌、前厅服务,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如果能被收集、分析,就能变成非常有用的洞察。我不再是凭感觉去进货、去调整菜品,而是可以根据数据来做更科学的判断。书里关于如何通过数据来“读懂”顾客,如何通过数据来“优化”运营,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虽然它没有提供直接的操作指南,但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和“往哪里走”。我开始思考,我之前遇到的那些经营上的瓶颈,是不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找到突破口。这本书让我觉得,餐饮业的未来,一定和数据密不可分,而我,也不能再固步自封了。
评分从这本书《服务的细节037:不懂大数据,怎么做餐饮?》的阅读体验来看,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看到了可能性”。我一直经营着一家小餐厅,感觉很多时候都是在凭经验和直觉做事,很多决策也比较被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每天积累的那么多信息,比如顾客的口味偏好、点餐的规律、甚至是对菜品的评价,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如果被好好利用,能帮助我们做出很多更主动、更精准的决策。书里虽然没有教我具体的“怎么做”,比如如何去分析某个图表,或者如何去编写代码,但是它给我描绘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图景,让我看到了大数据在餐饮行业里能做的事情,能带来的好处。它让我明白,大数据不仅仅是属于那些大公司的“高科技”,其实我们身边的餐饮业,也完全可以从中受益。比如,通过分析顾客的点餐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菜单,推出更受欢迎的菜品;通过分析客流数据,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安排人手和备货,减少成本浪费。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餐饮经营充满了期待,也让我意识到,学习和拥抱新技术,对于我们这些小店来说,同样重要。
评分这本《服务的细节037:不懂大数据,怎么做餐饮?》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这个在餐饮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提到的,大数据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报表,更是连接顾客、优化运营、提升服务质量的强大工具。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就马上能学会某种具体技能的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传递,一种思维模式的启蒙。我一直以为,餐饮业的核心就是味道和服务,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懂得利用数据来辅助决策,那么很多努力可能都是事倍功半。它让我开始关注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细节:比如顾客的点餐频率、用餐时间、菜品搭配的偏好,甚至是我们店铺周边的商圈人流变化等等。书里的一些案例分析,虽然没有涉及具体的算法,但却生动地展现了数据如何帮助餐馆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和顾客满意度。例如,通过分析不同时段的客流量,可以更精准地进行人员排班和食材储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也能保证高峰期的服务效率。虽然我对于“大数据”这个词本身还有些距离感,但这本书成功地将它“人性化”,让我觉得它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与我的日常经营息息相关。
评分这本书《服务的细节037:不懂大数据,怎么做餐饮?》带给我的,是一种深刻的“警醒”和“启迪”。我是一名餐饮从业者,每天都在为生存和发展而努力,但有时会感到一种茫然,不知道下一阶段该往哪里走。这本书就像给我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了大数据这个强大的驱动力,如何能够革新传统的餐饮模式。它并非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让我明白了在数字化时代,如果不去拥抱大数据,可能会被时代淘汰。我开始意识到,我们每天都在与数据互动,从顾客的点单习惯、用餐时长,到食材的采购消耗、营销活动的成效,这些都是宝贵的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决策,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书里虽然没有直接教授我如何使用某个软件或者某个工具,但它描绘了大数据应用的场景和带来的效益,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套属于自己餐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哪怕是最基础的开始,也能为我的经营带来质的提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从一个“经验主义者”转变为一个“数据意识者”。
评分这本《服务的细节037:不懂大数据,怎么做餐饮?》我读了之后,感觉就像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一直以来经营的这家小餐馆。以前总觉得餐饮这行靠的是经验、口碑,还有就是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每天接触到的那些点单、顾客反馈、库存管理,背后都藏着大量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如果能被好好利用,简直就是一座金矿。书里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具体操作”,但它给我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让我看到了大数据在餐饮业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方向。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有些顾客总是点那几样菜,为什么有些菜品销量总是上不去,为什么高峰期会突然涌入大量人流,又为什么在某些时段会突然变得门可罗雀。这些问题,在读完这本书后,我隐约觉得,答案可能就隐藏在那些我之前从未留意过的数据里。书里一些描述性的章节,比如探讨了如何通过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来优化菜单,或者如何通过预测客流来合理安排食材采购,这些都让我茅塞顿开。虽然具体的技术层面我还有很多不懂,但它激发了我主动去学习、去了解的欲望。我甚至开始想着,是不是可以尝试引进一些简单的点餐系统,或者记录一些顾客的喜好,然后试着去分析一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突破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开了我的思维,让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餐饮经营模式,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让我的小餐馆也能搭上时代的快车。
评分非常好,期待下次的购物之旅。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朋友最近开餐饮店,有点担心经营问题毕竟没什么经验所以买来送他
评分还没看呢
评分很喜欢这个系列
评分很好。
评分感觉内容较为空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