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素養教育”在美國被稱為“比登月更重要的事業”,我國著名報人邵飄萍在1920年代也提議“新聞知識應列入國民普通知識之一”。如今的少年兒童是在新媒介環境下成長的一代,置身於復雜的媒體環境中,如何引導他們全麵認識媒介,正確看待和使用媒介,並通過媒介認識世界、理性錶達,發展自我,培養公民道德等,至關重要。
本書主要用漫畫的形式為他們介紹書刊、電影、電視、電腦、網絡、手機等各種媒介的常識,讓孩子學習如何閤理、安全使用媒介、善用媒介。讓他們可以不沉迷網絡、免受不良信息侵擾,又能從小學會通過公共媒介閤理發錶意見錶達心聲。圖書附有豐富的小常識,還有媒介小作業等。
《媒介素養(彩色漫畫版 第二版 小學高年級適用)》的主要內容包括:我們一起學媒介、圖書、報紙、電影和廣播,等等。
張海波,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學院,長期從事媒體和青少年教育工作。現為廣州市少先隊總輔導員,廣州市少年宮副主任,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人,廣州市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受聘擔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校外碩士生導師、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兼職教授。
曾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民營經濟報副總編輯、廣州青年報社社長、廣州亞組委誌願者部宣傳策劃研究辦主任等職。主持國傢教育部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管理人員培訓廣州站工作。近年來,緻力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主持負責多項教育課題。
親愛的同學們:
大傢有沒有想過,當我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和媒介打交道瞭。
那時,為瞭讓我們更早地接受藝術熏陶,媽媽開始用音樂來胎教。齣生後,我們開始聽到手機、電視機、音響中傳來的各種稀奇古怪的聲音,後來又可以看電視節目、在汽車上聽廣播瞭。我們坐在爸爸的電腦前,拿起鼠標,學著爸爸的樣子敲打鍵盤。對瞭,我們最愛玩媽媽的手機啦,除瞭打電話、發微信,還可以玩遊戲。上學後,我們接觸瞭更多的媒介:書本、校園廣播、網站、報紙、雜誌、Q Q、微博、微信,我們還可以參加校園的小記者站,嘗嘗當小記者的神氣滋味呢。
這就是神通廣大,又無所不在的媒介。正是它們,讓我們可以瞭解天下大事,可以學到許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它們可以供我們娛樂遊戲,也可以讓我們與人交流聯絡,展示和錶達自我。
媒介像大自然一樣,是我們生長的環境,我們在媒介構成的信息時代中成長;
媒介像空氣和水一樣,是我們離不開的寶貴資源,依靠它們,我們獲取和傳播信息;媒介像汽車和飛機一樣,是我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必需的工具,我們必須掌握駕馭媒介的知識和技能,纔能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輕鬆勝任。
因此,我們要從小學習媒介知識,提高自己使用媒介的技能和素養,同時還要閤理安全地使用媒介、善用媒介,讓媒介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服務。當然,我們一定要按照媒介素養教育所倡導的,不沉迷網絡,以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襲。同時,當我們在微博、報刊等公共媒介發錶意見錶達心聲時,要做到積極參與、理性守法。
在媒介多樣化的時代,我們要自覺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正確地辨識、判斷和選擇媒介,培養良好的媒介信息判斷和篩選能力,利用媒介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自覺抵製不良信息,傳播正能量。媒介可以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讓媒介變得更美好。
來,讓我們打開這本書,一起走進媒介知識的課
堂吧!
編 者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酣暢淋灕的,我很少能一口氣讀完一本“學習類”的書,但這一本不同。它的敘事流暢,角色性格鮮明,讓我産生瞭強烈的代入感。我特彆喜歡那種多綫索並進的敘事手法,比如一邊在講我們如何被廣告影響,另一邊又在展示一個孩子如何通過提問來拒絕不必要的消費。這種“雙綫並行”的結構,讓抽象的媒介理論立刻變得具體可操作。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一種“懷疑的美德”。以前我可能覺得質疑彆人很不好,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在信息領域,保持適度的質疑和好奇心,纔是對自己負責的錶現。書中的文字不多,但每一句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既符閤我們這個年齡段的理解能力,又不失深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剛剛拿到新裝備的偵探,對這個充滿信息迷霧的世界,充滿信心去探索和破解那些隱藏的“密碼”。
評分初拿到這本“彩色漫畫版”的時候,我就被它那充滿活力的封麵吸引住瞭。說實話,我本來對“媒介素養”這個詞有點陌生,感覺像是什麼高深的大道理,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象。它用一種極其生活化的方式,把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各種信息——從刷短視頻到看新聞推送——都拆解開來,讓我們看得明明白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是那種生硬地“教導”我們該怎麼做,而是通過一個個貼近我們實際生活的小故事,引導我們去思考。比如,那個關於“點贊背後的陷阱”的篇章,用一個超萌的卡通形象來演示點贊量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看得我忍不住拍案叫絕。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有心思,色彩搭配既不刺眼,又能抓住注意力,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它讓我開始留意到,原來我們接收信息的渠道這麼多,每條信息背後可能都有我們看不見的“推手”。這種被“點醒”的感覺,讓我對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多瞭一份警惕,也多瞭一份從容。
評分不得不說,這個版本的“素養”書做得太接地氣瞭!我身邊很多同學都覺得學習新東西很費勁,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那種負擔感。它就像是請瞭一位特彆幽默的老師,用漫畫這種“我們能看懂的語言”來跟我們交流。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一些稍微嚴肅的話題時所保持的輕鬆和智慧。例如,在討論“隱私保護”時,漫畫裏那個小偵探角色,通過一些有趣的綫索,把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展示得清清楚楚,沒有絲毫的恐怖或說教,反而讓人覺得,哦,原來保護自己這麼重要而且這麼簡單。整本書的節奏掌握得很好,翻頁之間信息的密度適中,不會讓人感到信息過載。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看一部連續劇,每一集都有新的知識點被巧妙地植入。這套書的價值遠超於一本普通的漫畫書,它像是一把鑰匙,幫我開啓瞭理解現代社會運作模式的大門,讓我對周圍的世界有瞭更敏銳的洞察力。
評分這套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裏麵的畫麵色彩鮮艷,簡直讓人愛不釋手!我本來以為這種題材的書會有點枯燥,沒想到作者用漫畫的形式呈現齣來,真是太聰明瞭。書裏的每一個角色都活靈活現的,跟我們身邊的朋友一樣。我特彆喜歡那些情景對話,它們把一些復雜的概念變得超級簡單易懂。比如說,講到網絡謠言的時候,漫畫裏的角色通過一個個小小的誤會和追逐,把信息是如何被扭麯的過程錶現得淋灕盡緻。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會忍不住笑齣聲來,因為它不僅內容有趣,而且還藏著很多實用的“小秘密”。每次看完一個章節,我都感覺自己好像升級瞭一樣,對身邊那些層齣不窮的新鮮事物有瞭更深的理解。以前那些我看不懂的新聞和網絡熱點,現在似乎都有瞭清晰的脈絡,這讓我感到很自信。而且,書裏還強調瞭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讓我意識到不能人雲亦雲,要學會自己去分辨真假。這本書絕對是我今年讀過的最棒的課外讀物之一,強力推薦給所有的小夥伴們!
評分這套書的細節處理簡直堪稱教科書級彆,對於我們小學高年級這個正處於信息接收高峰期的群體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過去常常會因為看到一個很酷的視頻就相信瞭裏麵的內容,從來不會多想。但自從看瞭這本書後,我開始學著用“放大鏡”去看待信息瞭。比如,關於“深度僞造”(Deepfake)那幾頁,漫畫傢通過對比真實和虛假畫麵的細微差彆,用誇張但又準確的方式展現瞭技術對我們眼睛的欺騙性。裏麵的顔色運用非常巧妙,某些關鍵的警示信息總是用高飽和度的對比色來突齣,即使我隻是隨便翻閱,那些重點信息也能自動跳進我的腦海裏。而且,書裏的知識點之間的串聯非常自然,前一章講到的“辨彆來源”,立刻就用到瞭下一章“評論區的水軍”分析中,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閉環。這讓我覺得,學習知識不再是一塊塊孤立的石頭,而是一張相互連接的網絡,清晰可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