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勝於管教:激發孩子潛能的80個妙招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r Child]

引導勝於管教:激發孩子潛能的80個妙招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r Chil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辛西亞·湯白斯,卡羅爾·芬剋 著,瀋宇 譯
圖書標籤:
  • 親子關係
  • 育兒
  • 兒童教育
  • 正麵管教
  • 行為塑造
  • 鼓勵
  • 溝通技巧
  • 傢庭教育
  • 兒童心理學
  • 激發潛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5729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791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引導勝於管教:激發孩子潛能的80個妙招
外文名稱: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r Child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88
字數:24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80 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 肯定曾有一個發生在你傢的客廳

  80 種典型的孩子行為 總有一種曾讓你無可奈何焦頭爛額

  80 個瞭解孩子天性的角度 定有一個讓你重拾其樂融融的親子關係

  80 種發掘孩子潛能的方法 必有一種能幫助你擺脫一籌莫展的窘境

  你隻有瞭解瞭孩子特有的汲取知識和錶達訴求的方式,纔會明白孩子的某些行為並不是在故意惹你生氣,而是天性使然。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質和恩賜,我們都是特彆的。

  


內容簡介

  孩子一些令傢長沮喪和懊惱的習慣和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的潛力:倔強的背後是堅定,強烈的意願展現齣潛在的領導纔能,好辯論、講條件則可以顯示齣潛在的談判能力。當我們評判一個孩子的行為時,應該看到其行為背後蘊藏的潛能,傢長不僅要瞭解,而且應給予孩子應有的理解,並據此製定有效的策略來激勵孩子走嚮成功。

  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可以以他們獨特的學習和錶達方式為藉口,無視規則、為所欲為,他們必須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有選擇快樂成長的自由,但也必須明白,提供快樂成長自由的規則製定者是父母。


作者簡介

  辛西亞·湯白斯(Cynthia Ulrich Tobias)

  兒童學習方法專傢,Learning Styles Unlimited and Apple St.機構創辦人、現任總裁。兩個紅發雙胞胎男孩的媽媽,著有暢銷書《成功學習百分百》《以孩子的方式教他們學習》《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等。現與丈夫約翰·湯白斯住華盛頓聯邦大道。

  

  卡羅爾·芬剋(Carol Funk)

  兒童學習方法專傢、作傢及Bring Out Your Best 的創辦人。作為副教授在大學和高中任教。目前, 與丈夫傑弗、兒子雷恩和保羅住在華盛頓。


精彩書評

  這本書為我們賞識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值得看中之處提供瞭豐富的、具有實際經驗的建議。

  作為一個傢長,這本書給瞭我極大的希望;作為我母親的孩子,它幫助我理解她與我那位睏惑不解的小學老師間的討論,

  因為我從來不適應“傳統的教室”;作為一個作麯傢,它也給瞭我創作歌麯的靈感!這是令人喜悅的指導,幫助我們每個人去發揮我們孩子的潛能。

  —瑪麗·賴斯·霍普金斯

  國際傢庭與兒童的錄音藝術傢

  兩個孩子的母親


  任何傢長所能有的兩位最好的朋友莫過於辛西亞·湯白斯和卡羅爾·芬剋。

  她們執著地提醒著我們,每個孩子都有極大的價值和潛力。

  在這本書裏,作者給瞭我們在寶藏中發現真金的工具,這個寶藏就是我們的孩子。

  —珍妮特·巴歇爾

  美國綜閤電颱談話欄目主持人


目錄

第一章“學習”是個問題

1你做作業瞭嗎?

“其實,我做作業瞭,也交瞭,”她說道,“但我做的可能不是老師想要的。”

2朋友比學習更重要?

鮑比的媽媽傷透瞭腦筋:“又是生日聚會!這個月已經有三次瞭!鮑比,你花在朋友身上的心思要是分一半給學習,成績肯定要比現在好得多!”

3作業還沒做完?

安迪的臉愁雲密布,他一做作業就這樣。他寫報告和作業很用功,卻經常把交作業的期限錯過。

4不想做作業

“麗莎,你的作業做完瞭嗎?”媽媽問。七年級的麗莎坐在新課桌邊,把頭埋在雙手裏:“媽媽,我就是做不下去!”

5不愛讀書

“我真不能相信拉塞爾老師要讓我們星期五前讀五十六頁!我們纔七年級。她不應該讓我們讀這麼多的!”米勒撲通一下倒進客廳的椅子裏,把書往地上一扔。

6不必做太多

“做作業太枯燥瞭。我討厭做二十道題,其實做完五道題我就知道解題的過程瞭,不需要這麼麻煩。”

7這樣簡單多瞭

“概括大意真讓人痛苦”,艾倫說,“我六年級時不會寫,現在八年級瞭也沒好到哪兒去。”

8討厭小組作業

“湯普森老師,”吉斯停瞭一下,“我真正不喜歡小組活動的原因是,我覺得我做瞭作業,其他同學卻沾瞭光,這不公平。”

第二章小鬼當傢

9玩得太野

10能不能安分點?

11父母是最好的玩伴

12享受好動的樂趣

13什麼都好奇

14見什麼拆什麼

15沒有好玩的東西

16沒人跟我玩

17安靜點!

第三章兄弟姐妹的相處

18什麼都要搶

19媽媽喜歡你什麼

20兄弟掐架

21彆這麼窩囊

22永遠在打鬧

第四章如何改掉“壞毛病”

23不許說髒話

24太好辯

25粗心大意

26愛打小報告

27缺乏條理怎麼辦

28急性子

29說話難聽

30花錢如流水

31總是半途而廢

32玩遊戲上癮

33該睡覺啦!

34學會履行職責

35學會物歸原處

36不許挑食

第五章想象力就是潛力

37白日做夢

38該從哪兒開始?

39隻是忘瞭?

40豐富的想象力

第六章話癆和悶葫蘆

41話太多

42總想獨處?

43聊夠瞭嗎?

44外錶安靜,內心活躍

45愛煲電話粥

第七章敏感的孩子多鼓勵

46不是你想的那樣

47喜歡按計劃走

48粘著父母不放

49你傷我自尊瞭

50老師不錶揚我

51渴望被鼓勵

第八章“任性”孩子,“抓狂”父母

52你拿我沒轍

53你想光著身子上學嗎?

54總是對著乾

55非要自己選衣服

56比比誰更犟

57為什麼不聽話?

58我就要那個!

第九章從來就沒有笨小孩

59非得什麼都告訴你嗎?

60慢工齣細活

61究竟要說幾遍纔行?

62“字裏行間”能讀齣什麼?

63我不善於乾這個

64誰教誰呀!

65隻喜歡標準答案

66再說詳細點

67左右不分

68數學不行

69沒法同時做事

第十章乖孩子有多乖?

70鬼主意真多

71心腸軟

72老師,他作弊

第十一章太自信和不自信

73爭強好勝

74聰明與自信

75忙到作業晚交

第十二章總是“我行我素”

76奇裝異服

77有驚無險

78又迴來晚瞭

79隻想乾彆的

80天生叛逆


精彩書摘

  作者序

  如果你的孩子不適應傳統的教育方式,並不一定錶明他或她有學習彰礙。如果你的孩子很倔強,也不必然意味著他或她喜歡叛逆。有時候,孩子身上的那些讓人生氣的性格和行為,其實是他們的優點, 甚至是幫助他們在未來取得成功的特質。

  

  在這本書裏,我們所描述的很多情景,你一定都經曆過。事實上,在每個情景中,如果你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方式,他們的行為缺點的背後,其實都可能發展齣某些長處。隻是你如何能辨彆和尊重他們的個性,引導他們去成長呢?在你開始讀這本書時,我們希望給你一些相關的基本原則。

  

  欣賞孩子的長處,認識他們獨特的學習方式,並不等於放任他們不當的行為,更不是隨心所欲地給他們開綠燈。不管孩子舒服與否, 一些行為準則是需要有的。某些準則甚至是不能討價還價的,比如有關安全和道德的事。犯錯就是犯錯,與學習的風格和方式沒有任何關係。然而,當你尊重他們的長處和學習風格時,你教養孩子的效果將大大改善。

  

  事實上,所有的孩子對積極的奬勵、贊揚和鼓勵,都遠比對威脅、高壓或負罪感有著更積極的迴應。當傢長們真正理解每個孩子時,他們可以通過奬勵的方式製定策略,加以引導,真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成功。

  

  並不是每個狀況都與孩子的學習風格和特性有關。有時候一個問題的發生,遠不是什麼風格的問題,它可能是醫學、神經學或心理學層麵上的原因。當這些其他因素起作用時,我們鼓勵你尋求專業幫助,認識到你的孩子仍然有被欣賞的長處。這是一個堅實的基礎。我們希望當你讀完這些故事時,能夠更好地理解如何引導而不是對抗他(她)的長處,幫助你的孩子成功。如果你能做到這點,你和孩子都會更快樂,孩子將過上一種豐富和充實的生活,鍛煉齣所需要的技能和信心!

  

  節選一:

  你做作業瞭嗎?

  真想不到特雷西居然不做傢庭作業。爸爸把她叫進客廳,拿齣老師寫的條子。

  “特雷西,老師說你整整一個禮拜沒寫傢庭作業瞭。可你每天晚上都口口聲聲說你已經做完瞭。你是不是對爸爸撒謊瞭?”

  這個三年級的孩子顯得非常震驚,拼命地搖著頭,眼睛裏噙著淚說:“爸爸,我沒撒謊。我確實做作業瞭,我是誠實的。”

  爸爸反而有點不知所措瞭:“那為什麼老師告訴我少瞭你的作業呢?你交作業瞭嗎?”特雷西開始有點不自在:“其實,我做作業瞭,我也交瞭,但我的作業可能不是老師想要的。”

  

  爸爸摟住她說道:“我們為什麼不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你做的比較一下呢?”特雷西雖說有點不情願,但還是把筆記本上的紙撕下來,和爸爸一起把自己做的作業與老師往傢裏寄來的作業單一一進行比較。

  “特雷西,你看,星期一社會課的作業應該是關於佐治亞州薩瓦那的自然資源,但你交的作業全都是關於怎樣在中西部種玉米,是不是你理解錯瞭?”

  特雷西聳聳肩。“沒有理解錯,”她辯解道,“可我認為我的主題更有趣。我想多瞭解些我喜歡的蔬菜——玉米棒子上的玉米。”

  爸爸笑瞭起來:“特雷西,你知道為什麼需要做老師布置的作業嗎?”特雷西也樂瞭:“噢,我知道!它幫助你學習更多你想知道的東引導勝於管教西唄!”

  “其實呀,特雷西,”爸爸耐心地解釋,“它有助於你理解老師想要你知道的內容。”特雷西皺著眉。“但這太枯燥瞭!”她提齣抗議。

  “這樣吧,”爸爸考慮瞭一下,“咱們琢磨琢磨怎麼能讓老師的傢庭作業不那麼枯燥。”父女倆看瞭看老師的作業單,他們開始玩一種遊戲,那就是,找齣每個作業中最有趣的部分。

  接下來的幾周,父女倆都學會提問題瞭。特雷西請老師幫她領會怎樣能使作業變得有趣,而爸爸則負責過問特雷西做的作業是不是老師布置的!


  賞識長處

  特雷西的長處是富有創造力,還注重實用性。這些長處幫助她完成瞭每天的作業,盡管她做的作業並不是老師布置的。當她與老師達成默契後,特雷西隨機應變的能力也幫助老師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她完成的作業。


  要點分析

  傢庭作業及其經常産生的矛盾往往會成為親子關係不和諧的導火索。其目的是要幫助孩子完成老師和學校布置的任務,傢庭作業是為瞭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如何纔能幫助孩子有效地完成傢庭作業?成功的關鍵在於要結閤學生的特點來布置任務。特雷西與爸爸能找齣每個作業中有趣的話題,這樣特雷西既完成瞭任務,又能享受其中的樂趣。這個例子中,老師也參與進來,一起努力,這顯然也增強瞭師、生、傢長之間的溝通,避免瞭誤解。



喚醒內在力量,點燃成長之光——探索孩子無限潛能的深度之旅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等待綻放的種子,蘊藏著無盡的能量與可能性。然而,在成長的道路上,許多父母常常陷入“管教”的睏境:擔心孩子犯錯、害怕他們落後、急於糾正他們的“缺點”。這種模式,固然齣於愛,卻可能無意中扼殺瞭孩子內心深處的驅動力,阻礙瞭他們真正地“引導”自己走嚮光明。 這本書,並非為您提供一套僵化的指令,也不是羅列枯燥的說教。它是一場邀請您與孩子一同參與的探索之旅,一次對“引導”藝術的深度解析。我們將一同穿越育兒的迷霧,抵達一個更加開闊、更具生命力的領域——激發孩子內在潛能,讓他們成為自己成長的掌舵者。 一、 理解“引導”的深層含義:從控製到賦能 傳統育兒觀念中,“管教”往往帶有強製、控製的意味。父母是規則的製定者,孩子是被動的接受者。然而,“引導”則是一種更為智慧、更有遠見的育兒哲學。它不強調“我要你做什麼”,而是聚焦於“如何讓你想去做”。 看見孩子的“內在地圖”: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天賦和學習方式。引導的關鍵在於,父母能否放下自己的預設,去仔細觀察、傾聽,真正理解孩子內心的渴望與驅動。這需要我們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去發現那些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動機,那些閃爍在眼神中的熱情。 建立信任的連接: 引導的前提是深厚的親子關係。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和無條件的愛時,他們纔敢於探索、敢於嘗試、敢於錶達真實的自我。這種信任,是引導的基石,也是孩子安全感的源泉。 賦能而非包辦: 引導不是替孩子鋪平道路,而是教他們如何自己行走。這意味著我們要適時放手,給予孩子嘗試和犯錯的空間。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每一次的獨立解決問題,都是一次潛能的喚醒。 培養內在的羅盤: 最終的目標是讓孩子擁有自我驅動的力量,能夠辨彆方嚮,掌握前進的節奏。這需要我們幫助他們建立清晰的價值觀,培養堅韌不拔的意誌,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二、 洞察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與挑戰 孩子的成長並非一成不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需求和發展重點。深入理解這些階段的特徵,有助於我們采用更具針對性的引導策略。 嬰幼兒期: 探索世界的啓濛。這個階段的孩子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模仿能力極強。引導的關鍵在於提供豐富、安全、刺激的環境,鼓勵他們自由探索,並用積極的語言迴應他們的每一個嘗試。 學齡前: 想象力與規則的萌芽。孩子開始發展語言、社交能力,也開始理解簡單的規則。引導的重點在於保護他們的想象力,通過遊戲和故事引導他們理解規則,並鼓勵他們進行閤作與分享。 小學階段: 知識的學習與自我認知的形成。這是孩子係統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開始形成自我評價和身份認同的重要階段。引導應側重於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發掘他們的優勢,鼓勵他們建立自信,並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青春期: 獨立意識的覺醒與身份的探索。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對世界充滿疑問,也容易産生叛逆。引導的挑戰在於平衡支持與放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同時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找到自我。 三、 激活孩子潛能的八大維度:從內而外的全麵發展 激發孩子的潛能,並非僅僅關注學習成績,而是要關注他們作為一個完整個體的全麵發展。本書將圍繞以下八個關鍵維度,為您提供具體而實用的引導策略: 1. 好奇心與探索欲的守護者: 發現“為什麼”的力量: 鼓勵孩子提問,即使是看似簡單的問題,也要認真對待,並引導他們自己尋找答案。 創設探索的環境: 無論是傢庭環境還是外齣活動,都要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孩子去觀察、去觸摸、去體驗。 擁抱“不完美”的發現: 允許孩子在探索中犯錯,將錯誤視為學習和成長的契機。 連接生活與知識: 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中的現象聯係起來,讓孩子看到學習的價值和趣味。 2. 創造力的土壤播撒者: 給予自由錶達的空間: 鼓勵孩子用繪畫、寫作、音樂、戲劇等多種方式錶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重塑“遊戲”的意義: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通過角色扮演、搭建積木、想象遊戲等,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欣賞而非評判: 關注孩子創作過程中的獨特之處,避免過度的評判和比較,讓他們敢於嘗試。 跨界融閤的靈感: 鼓勵孩子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藝術,激發他們將不同元素融閤的靈感。 3. 學習內在動力的催化劑: 聚焦“過程”而非“結果”: 強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投入和進步,而非僅僅關注分數。 發掘學習的“內在奬勵”: 幫助孩子體會到解決難題的成就感、新知識帶來的滿足感。 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與孩子一起設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正嚮反饋。 培養“成長型思維”: 幫助孩子認識到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鼓勵他們擁抱挑戰,從失敗中學習。 4. 解決問題能力的築造者: 讓孩子“自己想辦法”: 當孩子遇到睏難時,不要立即給齣答案,而是引導他們思考可行的解決方案。 分解復雜問題: 教會孩子將大的問題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逐個擊破。 鼓勵嘗試與調整: 即使第一次嘗試失敗,也要鼓勵他們分析原因,並嘗試新的方法。 從“他救”到“自救”: 逐漸減少直接的幫助,讓孩子學會獨立尋求資源和解決方案。 5. 情緒智慧的啓濛者: 看見並接納情緒: 幫助孩子認識並命名自己的情緒,無論積極還是消極,都給予接納。 教授情緒調節技巧: 提供呼吸練習、轉移注意力、傾訴等方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同理心的培養: 鼓勵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他人的感受。 處理衝突的藝術: 教會孩子用平和、有效的方式錶達自己的需求,解決人際衝突。 6. 社交能力的構建師: 創造閤作機會: 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活動,與同伴一起完成任務,學習閤作與協調。 傾聽與錶達的藝術: 教會孩子認真傾聽他人的話語,並清晰、尊重地錶達自己的觀點。 理解社交規則: 引導孩子理解並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如輪流、分享、尊重他人。 處理人際關係中的挑戰: 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如何應對被拒絕或排斥。 7. 品格與價值觀的播種者: 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正直、善良、責任等品質。 通過故事與討論傳遞價值觀: 利用繪本、電影、生活事件,與孩子討論關於誠實、勇敢、公平等話題。 鼓勵責任感: 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傢務,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 培養感恩之心: 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學會感恩父母、老師、朋友以及所擁有的一切。 8. 堅韌與抗挫力的培育者: 挑戰與成長的關聯: 讓孩子明白,麵對挑戰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從失敗中站起來: 幫助孩子認識到失敗並非終點,而是學習和改進的機會。 培養積極的自我對話: 鼓勵孩子用積極、鼓勵的語言與自己對話,增強自信心。 提供支持與鼓勵: 在孩子經曆睏難時,給予他們堅定的支持和適度的鼓勵,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四、 父母的角色:從“監督者”到“同行者” 在引導孩子潛能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至關重要。這需要父母自身的成長與轉變。 放下控製,擁抱信任: 信任是引導的基石。相信孩子有能力學習、成長,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成為積極的傾聽者: 用心去聽孩子說話,關注他們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急於評判或糾正。 示範與引導並存: 父母的言行是最有說服力的教育。用自己的積極行為去影響孩子。 耐心與堅持: 潛能的激發是一個漫長而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持續的努力。 與孩子一同成長: 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在不斷學習和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結語 “引導勝於管教”並非一句口號,而是一種深刻的育兒智慧。它要求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孩子,去相信孩子,去陪伴孩子。當我們將目光從“糾正錯誤”轉嚮“激發潛能”,從“控製”轉嚮“賦能”,我們將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育兒景象: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創造力、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正在父母的愛與智慧的引導下,綻放齣最耀眼的光芒。 這是一本關於愛、關於理解、關於成長的書。它希望點燃您內心深處的教育熱情,引領您和孩子踏上一段充滿驚喜與收獲的成長之旅。讓我們一同,喚醒孩子內在的巨人,為他們的人生點亮最璀璨的星光。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簡直是育兒寶典!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真正幫助我理解孩子、並且能夠有效引導他們成長的書籍,而這本《引導勝於管教:激發孩子潛能的80個妙招》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沒有那種生硬的說教或空泛的理論,而是提供瞭一係列非常實用、可操作的策略。書裏關於如何建立積極的親子溝通模式的章節,對我觸動很大。我以前總覺得和孩子溝通就是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但這書讓我明白,傾聽和理解他們的感受纔是關鍵。特彆是書中提到的一些情境模擬,讓我感覺就像是和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傢麵對麵交流,每一個妙招都充滿瞭智慧和同理心。它不隻是教你怎麼“管住”孩子,更是教你如何“點燃”他們內在的驅動力,讓他們自己願意去探索和學習。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孩子的理解更深瞭一層,也更有信心去麵對日常育兒中的各種挑戰瞭。這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父母的成長指南。

評分

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解開瞭一個長久以來的謎團。我一直努力想找到一種方法,既能讓孩子保持獨立思考,又能在關鍵時刻引導他們走上正軌,但總覺得力不從心。這本《引導勝於管教》用80個具體的“妙招”為我描繪瞭一條清晰的路徑。我特彆欣賞它強調的“內在動機”培養。很多育兒理念都停留在外部奬勵和懲罰的層麵,但這本書深入到瞭激發孩子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的層麵,這一點是很多其他書籍所缺乏的。它教會我如何通過非懲罰性的方式來設定界限,既維護瞭權威,又保護瞭孩子的自尊心。書中對於如何鼓勵孩子自我負責的章節,我反反復復看瞭好幾遍,確實很有啓發性。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教育是幫助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不是替他們承擔所有後果。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完全是乾貨滿滿。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可復製性”和“普適性”。無論你的孩子是處於哪個年齡段,無論你傢裏的教育風格如何,書中的這些妙招都能找到對應的應用場景。我嘗試運用書裏提到的幾個關於“積極暫停”和“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它們在處理孩子的小爭吵和學習倦怠方麵非常有效。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告訴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嵌入這些積極的乾預。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強調的不是“完美育兒”,而是“持續進步”。它承認瞭父母也會犯錯,但關鍵在於如何用正確的態度去修復和引導。這種坦誠和務實的態度,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倍感輕鬆和被理解。這本書無疑是近年來我讀到的最有影響力的育兒書籍之一,它真正點亮瞭我內心的育兒燈塔。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它不像很多育兒書那樣堆砌理論,而是把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妙招”。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每一個章節都像是在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比如,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孩子發脾氣的技巧,簡直是太及時瞭。我以前總是頭疼不已,現在我學會瞭先接納情緒,再引導行為,效果立竿見影。書裏的語言非常親切,讀起來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輩在分享心得,讓人感到溫暖而踏實。它不是告訴你“必須”怎麼做,而是給你提供多種選擇,讓你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去調整。這種賦權感讓我覺得我正在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而不是被動地應對問題。這本書真的讓我從“控製者”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受益匪淺。

評分

我嚮所有正在為孩子教育感到睏惑的傢長強烈推薦這本書!它的視角非常獨特,完全顛覆瞭我過去對“管教”的刻闆印象。在讀這本書之前,我總覺得要讓孩子聽話就得用更強硬的手段,但這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引導勝於管教”——是如此的富有遠見和人文關懷。它不僅僅關注於解決眼前的衝突,更著眼於塑造孩子未來的人格。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何營造傢庭支持係統的那部分內容,它強調瞭父母自身的成長與孩子發展之間的緊密聯係。讀完之後,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質量提高瞭,交流更順暢瞭,甚至連孩子以前的那些“小反抗”也減少瞭很多。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提供切實可行的工具,而不是空談理想,每一個妙招背後都有堅實的心理學基礎支撐,讓人信服又好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