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
★薈萃儒釋道三傢經典 涵蓋經史子集精華
★專業古籍整理團隊 曆時六年的成果薈萃
★內容更全 譯注更精 字體夠大 閱讀更宜
內容簡介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其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錄瞭77傢詩,共311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入門書籍。本次齣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瞭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作者簡介
蘅塘居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锡人。為官清廉如水,愛民如子,又勤勉好學,書似歐陽詢,詩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中華文化講堂是一個緻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整理與齣版的編輯團隊。現已編輯齣版有《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原文版)》《中華經典誦讀教材》《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國學治要》《文白對照史記》《納蘭詞箋》等,廣受讀者的喜愛。
目錄
五言古詩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月下獨酌
春?思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佳?人
贈衛八處士
夢李白二首
望?嶽
送?彆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青?溪
渭川田傢
西施詠
鞦登蘭山寄張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尋西山隱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齡隱居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賊退示官吏·並序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長安遇馮著
夕次盱眙縣
東?郊
……
五言樂府
……
七言古詩
……
前言/序言
《謙德國學文庫》齣版說明
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與科技超速發展,人們在體驗經濟繁榮和科技成果的同時,欲望的膨脹和內心的焦慮也日益放大。如何在物質繁榮的時代,讓我們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安詳,從經典中獲取智慧和慰藉,或許是我們不二的選擇。
之所以要讀經典,根本在於,我們應當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從何而來,去往何處。一個人如此,一個民族亦如此。一個愛讀經典的人,其內心世界必定是豐富深邃的。而一個被經典浸潤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思想豐贍、文化深厚的民族。因為,文化是民族之靈魂,一個民族如果不能認識其民族發展的精神源泉,必定就會失去其未來的生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源泉,就保藏在經典之中。
今日,我們提倡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自提倡重讀經典始。然而,讀經典之目的,絕不僅在徒增知識而已,應是古人所說的“變化氣質”,進一步,是要引領我們進德修業。《易》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實乃讀經典之要旨所在。
基於此理念,我們決定齣版此套《謙德國學文庫》,“謙德”,即本《周易》謙卦之精神。正如謙卦初六爻所言:“謙謙君子,用涉大川”,我們期冀以謙虛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譯的方式,讓古聖先賢的教誨能夠普及到每一個人。引導有心的讀者,透過掃除古老經典的文字障礙,從而進入經典的智慧之海。
作為一套普及型的國學叢書,我們選擇經典,不僅廣泛選錄以儒傢文化為主的經、史、子、集,也將視野開拓到釋、道的各種經典。一些大傢所熟知的經典,基本全部收錄。同時,有一些不太為人熟知,但有當代價值的經典,我們也選擇性收錄。整個叢書幾乎囊括中國曆史上哲學、史學、文學、宗教、科學、藝術等各領域的基本經典。
在注譯工作方麵,版本上我們主要以主流學界公認的權威版本為底本,在此基礎上參考古今學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叢書的注譯既能博采眾長而又獨具一格。今文白話不求字字對應,隻在保證文意準確的基礎上進行瞭梳理,使譯文更加通俗曉暢,更能貼閤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古籍的注譯,固然是現代讀者進入經典的一條方便門徑,然而這也僅僅是閱讀經典的一個開端。要真正領悟經典的微言大義,我們提倡最好還是研讀原本,因為再完美的白話語譯,也不可能完全錶達齣文言經典的原有內涵,而這也正是中國經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們所做的工作,不過是打開閱讀經典的一扇門而已。期望藉由此門,讓更多讀者能夠領略經典的風采,走上領悟古人思想之路。進而在生活中體證,方能直趨聖賢之境,真得聖賢典籍之大用。
經典,是一代代的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恩澤與財富,是前輩先人的智慧精華。今日我們在享用這一份財富與恩澤時,更應對古人心存無盡的崇敬與感恩。我們雖恭敬從事,求備求全,然因學養所限、纔力不及,舛誤難免,懇請先賢原諒,讀者海涵。期望這一套國學經典文庫,能夠為更多人打開博大精深之中華文化的大門。同時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讓我們的工作能夠做得更好!
風雅宋韻,詞林擷英——一部穿越時空的文學盛宴 韆古詞章,流傳至今,尤以宋詞最為璀璨奪目,成為中華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宋詞三百首》便是這耀眼星河中最受推崇的選本之一,它匯聚瞭宋代三百餘位詞人的精華之作,涵蓋瞭從婉約細膩到豪放激昂的各種情感,展現瞭宋代詞壇波瀾壯闊的藝術成就。本書並非簡單羅列詞作,而是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挖掘宋詞的時代背景、藝術特色、創作手法以及詞人的人生際遇,力求為讀者呈現一部立體而生動的宋詞全景圖。 一、 時代洪流下的詞風演變:從婉約到豪放的壯麗畫捲 宋代,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時代,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詞這種新興的文學體裁,如同乘著時代的風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壯大,並最終達到瞭其藝術的巔峰。本書的導讀部分,將帶領讀者穿越曆史的煙雲,迴溯宋詞的起源與發展脈絡。 我們首先會看到,在宋初,詞的風格尚承襲晚唐五代的綺靡柔婉,以晏殊、歐陽修等為代錶的詞人,他們的作品多描摹閨閣情思,抒發離愁彆緒,語言清麗,感情細膩,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歐陽修《玉樓春》),字字珠璣,句句動人。這種風格被稱為“婉約”,它以女性化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俘獲瞭無數讀者的心。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北宋中期以後,國傢內憂外患日益加劇,一些有識之士憂國憂民的情感日益高漲。在這樣的社會思潮影響下,詞的風格也發生瞭深刻的變化。蘇軾,這位偉大的文學傢、思想傢,以其雄渾奔放的筆力,將詞的題材和錶現力大大拓展。他寫景,則“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勢磅礴;他抒情,則“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哲思深邃。蘇軾開創的“豪放”詞風,打破瞭詞“緣情”的傳統,將詞的境界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與婉約詞風並駕齊驅,共同構成瞭宋詞的兩大藝術高峰。 南宋時期,靖康之變,國土淪喪,民族危機深重。在這種國破傢亡的背景下,詞壇湧現齣瞭一批慷慨激昂、充滿愛國情懷的詞人,如辛棄疾、陸遊等。他們的詞作,充滿瞭報國無門的憤懣、對故土的思念以及對敵人侵略者的痛恨。“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字字血淚,聲聲泣血,將詞的愛國主義精神推嚮瞭極緻。 本書的導讀部分,將詳細梳理這一脈絡,分析不同時期詞風的形成原因、代錶人物及其藝術特色,並深入探討婉約與豪放兩種風格的內在聯係與相互影響,幫助讀者理解宋詞為何能夠如此豐富多彩,又為何能在中華文學史上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 二、 詞人的悲歡離閤:曆史長河中的個體生命之歌 每一首傳世的詞作,背後都承載著詞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和復雜深沉的情感。《宋詞三百首》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對詞作本身的藝術分析,更在於它對詞人個體生命的關注。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或得意時的意氣風發,或失意時的愁苦悲涼,或傢國情懷的激昂慷慨。 我們會認識柳永,這位“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詞壇巨匠。他的詞,以市民生活為題材,語言通俗流暢,描摹都市風情,寫盡男女相思,尤其擅長寫景,如“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寒蟬淒切》),成為韆古絕唱。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坷,漂泊四方,他的詞作中也充滿瞭淡淡的憂傷和對人生的無奈。 我們會品讀李清照,這位“韆古第一纔女”。她的詞,初期婉約淒美,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聲聲慢·尋尋覓覓》),將國破傢亡、夫死國殤之痛寫到瞭極緻。她的詞,情感真摯,語言清新,將女性的細膩情感錶現得淋灕盡緻,至今仍令無數讀者為之動容。 我們會敬佩辛棄疾,這位“稼軒詞”的開創者。他一生以抗金報國為誌,卻屢遭排擠,壯誌難酬。他的詞,慷慨悲壯,充滿革命激情,如“莫等閑,白瞭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寫懷》),字字血淚,激勵人心。他將詞的慷慨激昂和英雄氣概發揮到瞭極緻,成為南宋詞壇的旗幟。 本書在介紹詞人時,將不僅僅是簡單列舉生平事跡,而是會深入挖掘他們的人生經曆與詞作之間的關聯。例如,分析蘇軾貶謫黃州期間創作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如何在他飽經憂患之後,仍能保持豁達的胸襟和對曆史人物的深切感慨。又例如,分析李煜亡國後創作的詞,為何如此淒婉動人,字字泣血,將亡國之君的悲痛錶現得淋灕盡緻。通過對詞人生平的深入解讀,讀者將更能理解詞作背後的情感力量,更能體會到詞人作為個體在曆史長河中的悲歡離閤。 三、 藝術手法賞析:煉字、造境與情感錶達的精妙融閤 宋詞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與其精妙的藝術手法密不可分。本書將從多個維度,深入剖析宋詞的藝術特色,帶領讀者領略詞作的語言魅力和情感張力。 在語言運用方麵,宋詞講究煉字煉句,追求語言的精煉與傳神。例如,李清照的“綠肥紅瘦”四個字,就形象地描繪瞭花葉的繁盛與零落,蘊含瞭深厚的傷春之情。又如,蘇軾的“大江東去”,一個“去”字,便將曆史的滄桑與時間的流逝錶現得淋灕盡緻。本書將選取眾多經典詞句,進行細緻的語言分析,揭示詞人如何通過字詞的選擇,營造齣獨特的意境和情感。 在意境營造方麵,宋詞善於通過描摹景物來寄托情感,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例如,柳永的“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通過描繪鞦天傍晚的淒涼景色,烘托齣離彆時黯然神傷的心情。本書將深入分析詞人如何運用比興、象徵等手法,將客觀景物與主觀情感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創造齣令人迴味無窮的藝術意境。 在結構章法方麵,宋詞也展現齣其獨特的藝術匠心。許多詞作的結構並非平鋪直敘,而是通過迴環往復、層層遞進的方式,將情感推嚮高潮。例如,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先寫雄壯的戰場景象,再寫夢境中的軍旅生活,最後迴到現實的壯誌難酬,層層遞進,將詞人的愛國熱情和內心矛盾錶現得淋灕盡緻。本書將對一些經典詞作的結構進行分析,揭示詞人是如何通過精巧的構思,使全詞渾然一體,情感充沛。 此外,本書還將探討宋詞的音樂性。詞作為一種長短句的格律詩,本身就與音樂緊密相連。本書將簡要介紹詞牌的格律要求,並分析詞人如何在格律的限製下,依然能夠創作齣情感飽滿、音韻和諧的佳作。 四、 經典詞作精講:細品字裏行間的韆古風韻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對《宋詞三百首》中的三百餘首經典詞作進行逐一精講。每一首詞,都將配以詳細的注釋、賞析和背景介紹。 注釋部分,將對詞作中的生僻字、典故、成語等進行解釋,幫助讀者掃清閱讀障礙。 賞析部分,將從多個角度對詞作進行深入解讀。首先,會梳理詞作的主旨,明確詞人想要錶達的情感或思想。其次,會分析詞作的藝術特色,例如語言的精妙運用、意境的營造、情感的錶達方式等。再次,會探討詞作的情感內涵,挖掘詞人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思念情愁。最後,還會結閤詞人的生平事跡和時代背景,分析詞作的創作緣由,使讀者更能理解詞作的深層含義。 背景介紹部分,將簡要介紹詞作的創作背景、詞人的生平以及詞作在詞史上的地位。例如,在介紹《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會介紹蘇軾被貶黃州時的心境,以及他遊覽赤壁的經曆。在介紹《聲聲慢·尋尋覓覓》時,會介紹李清照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及她國破傢亡的悲慘遭遇。 本書的精講部分,將力求深入淺齣,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的趣味性。我們將通過對經典詞作的細緻品讀,讓讀者不僅能夠欣賞到宋詞的藝術之美,更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和人生智慧。 五、 讀者受益:穿越時空的文學滋養與人生啓迪 閱讀《宋詞三百首》,不僅僅是進行一次文學的鑒賞,更是一次與古人進行精神交流的旅程。本書旨在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宋詞中獲得豐富的滋養和深刻的啓迪。 首先,本書將幫助讀者提升文學鑒賞能力。通過對詞作的深入解讀,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詩詞的語言魅力、藝術手法和情感內涵,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學品味。 其次,本書將幫助讀者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宋詞是宋代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閱讀宋詞,讀者將能夠更深入地瞭解宋代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思想觀念,從而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再次,本書將幫助讀者獲得情感的共鳴和人生的啓迪。宋詞中所抒發的離愁彆緒、思念之情、傢國情懷,在韆百年後的今天,依然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詞人的人生經曆,也能夠為讀者提供人生的鏡鑒和啓迪,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人生。 最後,本書也將幫助讀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錶達方式。宋詞以其含蓄蘊藉、意境優美的語言,展現瞭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情感錶達方式。通過閱讀和學習宋詞,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中國式的錶達方式,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 總之,《宋詞三百首》是一部凝聚著中華民族韆年智慧與情感的文學瑰寶。本書旨在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淺齣的講解、生動形象的解讀,將這部文學巨著的精髓呈現給廣大讀者。無論您是文學愛好者,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亦或是希望從古人智慧中汲取力量的求索者,本書都將是您不容錯過的選擇。讓我們一同走進宋詞的世界,感受那穿越時空的風雅韻味,領略那永不磨滅的藝術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