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空降民营企业?
怎样组建和管理一个优秀的企业大学建设团队?
如何确定企业大学的服务定位?
企业大学的业务如何与企业的战略对接?
企业大学是否需要建立所谓的体系?
如何打造学习的爆品?
……
如果您刚刚空降民企从事学习与发展工作,本书可以助您迅速打开局面
如果您正在发愁如何开展企业大学建设工作,本书无疑能帮您答疑解惑
如果您在考虑企业是否要建立企业大学,本书告知您建立企业大学的重大意义
如果您要打造企业的学习场,本书就是您的必读书
培训真的有用吗?企业大学对于企业是否有存在的意义?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学习者和团队都能从培训中获得极大的成长,能有效提高组织的绩效。企业大学对企业的意义不在于有或没有,关键在于它所起的作用是不是能帮助企业经营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求,帮助优化和传播企业文化。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学习与发展部门知识传播的只能在快速弱化,营造企业内部更快的学习力和更有效的学习长,为优秀人才搭建展示舞台、为企业文化传承营造氛围越来越显出“很硬”的需求。本书是阳光大学前执行校长兼筹建人蒋跃瑛女士对于阳光大学创建史的分享,解释了什么是企业大学,为什么要建设企业大学,如何设计与管理企业大学等问题,深入谈论企业大学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分显示了阳光大学建设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所探索出的*佳实践。
姜茶工作室创始人,曾任中国电信学院院长助理兼任领导力发展中心主任,阳光保险集团阳光大学执行校长,有10余年组织发展、领导力培训、人才评鉴的经验;多次筹建企业大学,有丰富企业大学建设及运营实战经验。致力于以专业的组织发展和人才发展工作助力于企业成长。曾被评为《培训》杂志*受欢迎演讲嘉宾,其所带领团队曾先后获得ATD*佳领导力实践项目提名奖、《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奖金奖。
第一部分空降 ...............................................................................1
偶然中的必然 .......................................................................................2
向创业者致敬 .......................................................................................4
观望中的团队 .......................................................................................5
第一次正式亮相 ............................................................................7
企业大学之梦 .......................................................................................8
中午约饭 .............................................................................................10
一次有价值的帮忙 .............................................................................12
凝聚共识 .............................................................................................14
总裁没有签批的签报 .........................................................................16
招聘小分队 .........................................................................................18
我的工作笔记(入职阳光110天) ...................................................21
总裁的信任 .........................................................................................22
搬家 .....................................................................................................25
开业论坛 .............................................................................................26
成功空降 .............................................................................................28
第二部分蹒跚而行 ......................................................................31
创业维艰 .............................................................................................32
准事业部制 .........................................................................................34
建章立制 .............................................................................................36
预算规则 .............................................................................................38
民营企业的势能 .................................................................................40
总裁亲自检查的课程设计 .................................................................41
为企业的客户服务 .............................................................................43
在线大学 .............................................................................................45
重新认识微课 .....................................................................................46
第一次冲突 .........................................................................................47
非正式组织 .........................................................................................49
晒“豪宅” .........................................................................................51
寻找付费客户 .....................................................................................53
第二次集团工作会 .............................................................................55
第三部分大学之路 ......................................................................57
文化的雏形 .........................................................................................58
开发战略和文化课 .............................................................................61
从积分制到绩效管理手册 .................................................................63
项目经理和对赌机制 .........................................................................65
阳光夜校的偶然与必然 .....................................................................67
微课大赛 .............................................................................................69
是等还是先干起来 .............................................................................71
“一张纸”的启发 .............................................................................73
进入寿险营销培训 .............................................................................75
开发新的管理工具 .............................................................................77
年末总结会的新开法 .........................................................................79
目录
发展四项专业能力 .............................................................................81
战略推动会研讨策划 .........................................................................84
学习力和学习场 .................................................................................87
所谓体系 .............................................................................................90
第四部分爆品策略 ......................................................................93
三级爆品策略 .....................................................................................94
小而美的启发 .....................................................................................96
寻找内部“新鲜”的案例 ...............................................................100
人在旅途 ...........................................................................................102
资源 ...................................................................................................104
战略和文化课 ...................................................................................106
小工具的大用场 ...............................................................................109
阳光夜校 ...........................................................................................112
赢在价值 ...........................................................................................115
星火计划之经验萃取 .......................................................................118
阳光客户培训 ...................................................................................120
阳光好讲师 .......................................................................................123
第五部分开放的大学 ................................................................127
没有围墙的企业大学 .......................................................................128
自主的个体 .......................................................................................130
理想和现实 .......................................................................................132
姜茶与亦菲的对话 ...........................................................................134
第六部分“菜鸟”的成长之旅――培训经理成长之路 ...............143
第一堂课 学习与发展工作者的角色 ...........................................145
第二堂课 优秀企业大学介绍 .......................................................156
第三堂课 经典培训产品赏析(一) ...........................................166
第四堂课 经典培训产品赏析(二) ...........................................174
第五堂课 常用的工具(一)――网事 .......................................181
第六堂课 常用的工具(二) .......................................................185
第七堂课 学习产品的设计 ...........................................................197
第八堂课 学习项目的设计常识 ...................................................201
第九堂课 人才测评工具通识 .......................................................208
第十堂课 领导力发展与组织发展 ...............................................213
参考文献 .....................................................................................219
感 谢
谢谢我的先生一直以来的支持,他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力量来源,是他的支持让我终于实现了作为校长去筹建一所企业大学的梦想!
谢谢我的创业搭档艾亦菲,她是本书每一章的第一位读者,她的鼓励和提问让我有力量继续写下去。
引 子
2014年 12月 17日,我最后一次退出院长助理那间宽大明亮的办公室,所有的个人物品都已经收拾走了,办公桌、书柜、陈列柜、沙发、茶几上面一尘不染……我在“阳光穿过梦想”微信群里发出一条微信:“我知道我这辈子再也坐不到这样高级的办公室了,但梦想更可贵!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好运!”
18日一早,在飞机广播要求大家关闭手机的那一刻,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北京,我来了!”配图是我拿在手里的登机牌!一段异地的创业之旅从此拉开,我的心情像一个过了最佳结婚年龄的姑娘开始考虑接受婚姻一样,难以描述。说来不好意思,工作 20年后,第一次跳槽,真的没有经验。飞机上,我手里拿着上海一位好朋友送的《新经理的 90天》,因为这本书已经买不到,他特意帮我在网上买了一本影印版的,后来证明,这本书帮了我很大的忙。
我知道,我到北京只有一个目的,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建设一所还说得过去的企业大学,前面充满未知,我不知前面什么在等着我……
自 序
有人说,企业大学的风头已经过了,企业大学在一些企业的作用如同鸡肋,我对这样的观点的看法就如同我们说现在需不需要科学管理一样。对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来讲,科学管理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企业内部无论是管理的理念还是实践都显得很粗放,但对于一些快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来说,过于强调管理的规范化无疑又没有抓住企业发展的焦点。
今天企业大学对企业的意义不在于有或没有,关键在于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是能帮助企业经营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求,帮助优化和传播企业文化。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学习与发展部门知识传播的职能在快速弱化,营造企业内部更快的学习力和更有效的学习场,为优秀人才搭建展示舞台、为企业文化传承营造氛围,越来越凸显出“很硬”的需求。
作为从业者,我也曾在不同阶段怀疑过,培训真的有用吗?
而每次我的回答都是“有用”。至少我自己和团队从此项工作中获得了极大的成长。可以说,培训工作重新塑造了我。我能站在更高一点的地方看问题了,我懂得怎么做工作,怎么提升绩效,怎么带队伍,一次又一次地应对了不同阶段的挑战。
那么,为什么会怀疑呢?因为我们可能迭代得不够快,学习得不够快,影响的人还不够多、不够深,对企业的影响还没有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还有太多的人没有像我们一样从学习中收获的更多。
虽然曾在大型企业从事过多年的领导力培训与发展工作,但我相信在今天和未来,中国市场环境中更具有生机和创新动力的是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好奇了很多年,各种想象,适逢得到阳光保险集团诚邀加入,稍经思考觉得于其岸上空谈,不如跳下水一起游泳,看看民营企业到底是怎么玩的!
总结 800多天以来参与筹建阳光大学的经历,能给予读者的启示是,今天企业内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仅需要一些不断更新的学习技术、学习硬件,更需要的是因企业需求而变的学习方案。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帮助组织营造无处不在的学习场,让场域的力量凝聚成对企业的认同,凝聚成对工作绩效的促动,凝聚成对企业目标达成的推手。
十几年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一所企业大学的建立与执行校长密切相关。 2008年中国电信学院成立时,童羚院长是一位在中国电信集团内部“战功”卓著的领导,同时也是在行业颇有影响力的一位高管,她多年主持市场经营工作,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她为中国电信学院注入了用市场经营的意识看待培训工作的基因。
加入阳光保险后,我很快就感受到,张维功董事长身上浓浓地创业激情和领导魅力感召着创业团队及后来加入阳光保险的小伙伴们。阳光大学成立时,在阳光保险这样一家创业十年的金融保险公司里,传承企业创业文化和精神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渴望成为企业甚至行业内先进文化和生产力的代表者。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从迷雾到清晰的蜕变。之前对企业大学的理解,总是停留在“组织培训”的层面,认为只要课程够多、内容够全,就能算得上是成功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800天”这个具体的时间长度为契机,将企业大学的建设过程描绘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而“学习力”和“学习场”则是这部史诗中最动人的旋律。他深刻地揭示了,真正的企业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者。书中对如何从无到有,打造企业自身学习力的精彩论述,让我看到了企业大学的无限潜力。尤其是关于“学习场”的构建,作者不仅提出了理念,更给出了具体的路径。他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成为一种内驱力,而不是被动的任务。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利用数据驱动学习优化”的章节,这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如何让学习效果可视化、可衡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理论指导,更是一份充满实践智慧的行动指南。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但不是教你如何挥刀弄剑,而是指导企业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江湖中,修炼内功,掌握“学习力”这一独门绝技。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原来企业大学并非只是一个培训部门,它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孕育创新、驱动变革的强大引擎。作者用800天的实践周期作为锚点,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蓝图,从零开始,逐步构建起强大的学习体系。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企业大学在战略定位、组织架构、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学习技术应用等各个环节的精髓,每一个论述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书中反复强调“学习场”的重要性,这让我眼前一亮。以往我总觉得学习是被动灌输,但作者告诉我们,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场”能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沉浸式的体验。他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文化建设、激励机制、知识共享平台等多种手段,营造出这样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学习力”衡量指标的探讨感到耳目一新,终于有了一个量化的视角来评估企业大学的成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培训了很多课”的表面。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企业大学发展的无限可能。
评分我一直认为,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很多企业在这条路上走了不少弯路。然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它以800天这样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来衡量企业学习力的构建,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长期主义和战略眼光。作者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培训的技巧,而是深入到企业大学的“灵魂”——学习力和学习场。他告诉我们,学习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精心的培育。“学习场”的概念更是点睛之笔,它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大学,不应该只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平台,更应该是一个激发员工内在驱动力,促进知识流动和创新的生态系统。书中对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构建起强大的学习能力,有着非常详尽的描述。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如何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章节,这触及到了企业大学运营中最核心的痛点之一。作者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让我在思考自身企业大学建设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而富有力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充满了真知灼见。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简直是一本“企业大学建造圣经”。它没有空洞的理论,也没有陈词滥调的口号,而是以800天的实践周期为经纬,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企业大学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作者对于“企业学习力”的定义和构建方法,让我豁然开朗。他强调的不是简单的培训,而是如何让学习成为一种根植于企业DNA的“能力”。尤其让我震撼的是“学习场”的理念。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氛围,一种让知识流动、创新涌现的土壤。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举措,从组织设计、文化塑造到技术赋能,来逐步构建起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场”。我反复琢磨了书中关于“如何将学习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章节,觉得这触及了企业大学最核心的价值体现。作者给出的方法论,既有宏观的战略指引,也有微观的操作细节,让读者能够切实感受到,一本好的企业大学建设指南,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本书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和丰富的经验,绝对是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案头必备。
评分作为一名在企业人力资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常常感到,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快速迭代的需求。这本书,简直像是一场及时雨,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和操作指南。它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从“0到1”的真实历程出发,用800天的周期作为时间轴,将一个看似庞大且复杂的企业大学建设过程,拆解得清晰明了。作者对“学习力”的定义和培育方式,让我深受启发。他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员工的“学以致用”能力,以及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学习,驱动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书中关于“学习场”的阐述尤其深刻,它让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发生在教室里的事情,更是一种融入日常工作、贯穿企业方方面面的生态。作者描绘的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场”的图景,包括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利用技术赋能学习,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培育学习型组织文化等等。我反复阅读了其中关于“如何设计适应业务发展的课程体系”的部分,觉得非常实用,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有血有肉的案例和方法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战略框架,更提供了微观的操作细节,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如何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大学。
评分可以一看值得拥有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书
评分好看,还没看完,继续努力吧骚年
评分送货速度快,值得信赖的。
评分很不错的书,娓娓道来,很好读
评分还不醋,充充电学习一下……
评分京东配货棒棒哒!!!非常完美啊!!!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