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琵琶(附DVD一张)

青少年学琵琶(附DVD一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庄永平 著
图书标签:
  • 琵琶
  • 青少年
  • 乐器
  • 音乐
  • 教材
  • 教学
  • 附带音像资料
  • 入门
  • 传统乐器
  • 艺术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75128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941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0-01
用纸:胶版纸
附件:DVD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根据青少年特点,对学习琵琶演奏入门所需掌握的知识,作了全面而科学的论述,并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对每种演奏技巧作了详尽而易懂的讲解,同时还辅以大量进阶进序、适合青少年弹奏的练习曲和乐曲,这些练习曲和乐曲多为青少年所熟悉的歌曲、乐曲改编而成,使练习不至枯燥,提高学习的兴趣。书后所附的独奏曲具有一定难度,是希望学习者在掌握了基本弹奏技巧后能进行演奏。书中另有琵琶曲编排,组合技巧和和声伴奏法,是以往琵琶演奏法书中所没有的,在学习琵琶演奏外能较全面地掌握音乐知识。

目录

第一节 乐器概述
第二节 乐器构造及各部位名称图
第三节 演奏姿势
第四节 定弦和常用调
第五节 把位
第六节 左右手指法的基本结构
一、左手指法的基本结构
二、右手手法的基本结构
例1 空弦练习
例2 第一把位指型练习(一)
例3 第一把位指型练习(二)
例4 第一把位指型练习(三)
例5 第一把位分指练习
例6 第一把位过弦练习
例7 第一把位活指练习(一)
例8 第一把位活指练习(二)
例9 第一把位活指练习(三)
例10 第一把位活指过弦练习
例11 分指轮练习(一)
例12 分指轮练习(二)
例13 分指轮练习(三)

第七节 左右手指法技巧介绍与练习
一、右手手法技巧介绍与练习
(一)弹挑型技巧与练习
例14 弹、弹挑组合练习
例15 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
例16 法国民歌《冬去春来》
例17 比肖普《可爱的家》
例18 C调活指练习
例19 日本歌曲《四季歌》
例20 乔治·卡拉克拉依奇《山啊,你披着绿装》
例21 贝多芬《欢乐颂》
例22 彝族民歌《快乐的口罗嗦、阿细跳月》
例23 舒伯特《摇篮曲》
例24 西孔达《多纳、多纳》
例25 第二把位活指练习(一)
例26 第二把位活指练习(二)
例27 第二把位活指练习(三)
例28 第二把位活指练习(四)
例29 第二把位活指练习(五)
例30 第二把位活指练习(六)
例31 第一、二把位音阶换把练习(一)
例32 第一、二把位音阶换把练习(二)
例33 茅沅《新春乐》
例34 新疆民歌《手挽手》
例35 贝利《在很久以前》
例36 山田耕笮《红蜻蜓》
例37 第一、二把位综合练习(一)
例38 第一、二把位综合练习(二)
例39 第一、二把位综合练习(三)
例40 第三把位练习(一)
例41 第三把位练习(二)
例42 第三把位练习(三)
例43 第三把位练习(四)
例44 第三把位练习(五)
例45 第三把位练习(六)
例46 D调音阶练习(一)
例47 D调音阶练习(二)
例48 D调音阶练习(三)
例49 D调音阶练习(四)
例50 D调音阶练习(五)
例51 D调音阶练习(六)
例52 D调音阶练习(七)
例53 换把练习
例54 巴赫《小步舞曲》
(二)轮指型技巧与练习
例55 冼星海《黄河船夫曲》
例56 任光《渔光曲》
例57 泷廉太郎《荒城之月》
例58 全轮、半轮音阶练习
例59 汤尼《小城故事》
例60 澳大利亚民歌《羊毛剪子咔嚓响》
例61 C调音阶练习(一)
例62 C调音阶练习(二)
例63 G调音阶练习(一)
例64 G调音阶练习(二)
例65 米山正夫《森林水车》
例66 曾寻《春光舞》
例67 过弦练习(一)
例68 过弦练习(二)
例69 严老烈《旱天雷》

(三)组合型技巧与练习
例70 贝多芬《欢乐颂》
例71 福建民歌《采茶灯》
例72 古曲《满江红》
例73 内蒙古民歌《森吉德马》
例74 朝鲜民歌《桔梗谣》
例75 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丫头们的舞蹈音乐》
例76 罗宗贤、时乐濛《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例77 奥德维《送别》
例78 德沃夏克《念故乡》
例79 日本民歌《樱花》
例80 A调音阶练习
例81 德国歌曲《两颗小星星》
例82 任光《彩云追月》
例83 法国歌曲《国民革命歌》
例84 刘明源《喜洋洋》
例85 沪剧曲调《紫竹调》
例86 弹挑轮练习
例87 江苏民歌《茉莉花》
例88 雷振邦《马兰花开》
例89 跳把练习(一)
例90 跳把练习(二)

二、左手指法技巧介绍与练习
例91 揉弦练习
例92 罗杰斯《薄雪花》
例93 刘雪庵《长城谣》
例94 墨西哥电影歌曲《叶塞尼亚主题》
例95 美国歌曲《真诚的爱》
例96 移指换把练习(一)
例97 移指换把练习(二)
例98 移指换把练习(三)
例99 移指过弦练习(一)
例100 移指过弦练习(二)
例101 移指过弦练习(三)
例102 菲律宾民歌《种稻》
例103 菲律宾歌曲《田野之歌》
例104 叙利亚民歌《你呀!你呀!》
例105 推、挽音练习
例106 周大风《采茶舞曲》
例107 唐壁光《浏阳河》
例108 快速跳把练习
例109 罗杰斯《孤独的牧羊人》
例110 贺绿汀《春天里》
例111 绰、注音练习
例112 叶佳修《外婆的澎湖湾》
例113 古曲《梅花三弄》
例114 印度尼西亚歌曲《宝贝》

三、非乐音类指法技巧介绍与练习
例115 京剧曲牌《夜深沉》
例116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例117 贺绿汀《游击队歌》
例118 新疆民歌《马车夫之歌》
例119 邱鹤俦《娱乐升平》

第八节 怎样编排与组合技巧
例120 龙飞《太湖美》
例121 分解和弦练习(一)
例122 分解和弦练习(二)
例123 快速练习(一)
例124 快速练习(二)
例125 快速练习(三)
例126 快速练习(四)
例127 快速练习(五)
例128 快速练习(六)
例129 快速练习(七)
例130 何占豪、陈钢《梁山伯与祝英台》
例131 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女战士刀舞》
例132 广东乐曲《绣红鞋》
例133 海尼斯《红翼鸟》
例134 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曲《打虎上山》

第九节 怎样进行和声伴奏
例135 玛休斯《当孩子出生的时候》
例136 彼尔彭特《铃儿响叮当》
例137 比克肖《妈妈》
例138 柯蒂斯《重归苏莲托》
例139 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
例140 舒曼《梦幻曲》
例141 卢冠廷《再回首》

第十节 乐曲八首
(一)寿亭侯
(二)阳春白雪
(三)三六
(四)顽童
(五)倒垂帘
(六)送我一枝玫瑰花
(七)海滨之歌
(八)苗家欢歌



华夏乐韵:琵琶入门与精进指南 书籍名称: 华夏乐韵:琵琶入门与精进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琵琶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实用的学习路径,无论您是初次接触琵琶的零基础爱好者,还是寻求进一步提升技巧的进阶演奏者,都能从中获益良多。我们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灌输,转而采用一种以实践为导向、注重音乐审美培养的全新教学理念。全书内容涵盖了从认识乐器到独立演奏复杂曲目的完整过程,力求让学习者在掌握精湛技艺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 第一部分:初识琵琶——缘起与基础构建 本部分是所有学习者的起点,我们将详细引导读者走进这件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弹拨乐器之王”。 第一章:琵琶的形制与文化溯源 1.1 琵琶的“前世今生”: 简述琵琶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的演变过程,探讨其在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与音乐角色。我们不会过多纠结于晦涩的年代考证,而是聚焦于其形制(曲项琵琶)的确定及其在宫廷、民间音乐中的功能差异。 1.2 结构解析: 详细介绍琵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面板、背板、品位、弦轴、弦眼等。重点讲解不同材质(如梧桐木、紫檀木)对音色产生的影响,帮助学习者建立对乐器“声音来源”的初步认知。 1.3 乐器选购与日常养护: 提供实用的选购指南,区分练习琴、演出琴的特点。强调正确的持琴姿势,并教授如何进行日常的湿度、温度控制以及弦线的更换与调试,确保乐器处于最佳发声状态。 第二章:指法与基本功的基石 本章是技术训练的核心,强调“慢练出真功,规范定未来”。 2.1 右手指法:弹、挑、勾、踢、轮的精细拆解: 详细图解每一个基本动作的手型、触弦点、力度运用和放松要领。例如,在讲解“轮指”时,我们会细致分析手指运动的轨迹、节奏的均匀性和指尖与弦的接触角度,并提供针对性的小练习来克服僵硬和不均匀感。 2.2 左手指法:按、滑、揉、颤、分、撮的力度与美感: 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指根的力量而非僵硬的指尖去按弦,以获得圆润、饱满的音色。对“揉弦”技巧,我们会区分不同流派在揉弦幅度、频率上的细微差别,并强调保持音高的准确性。 2.3 基础练习曲目与规范化训练: 选取一系列经典的初级指法练习曲,如《学弹快板》、《月儿高》(简化版)等,要求学习者在练习时始终保持节拍的稳定性和音色的统一性。着重训练双手配合的协调性。 第二部分:乐理入门与初级曲目实践 掌握了基本功,便进入到将指法转化为音乐表达的阶段。 第三章:琵琶音乐的语言系统 3.1 认识宫调与音阶: 讲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七声音阶,并将其对应到琵琶的把位上。通过在不同把位的“爬音阶”练习,让学习者熟悉指板的音高分布。 3.2 节奏与节拍的掌控: 系统学习二四拍、三四拍、快板等常见节拍记号,并引入中国传统板眼概念(如慢板、散板、过板)。 3.3 常用符号与谱式解读: 教授如何阅读简谱和传统的工尺谱(作为辅助理解),重点解读琵琶曲谱中特有的符号,如“小琶音”、“大琶音”、“推”、“挽”等标记的实际演奏要求。 第四章:初级曲目与风格初探 本章精选了兼具技术性和音乐性的初级曲目,旨在建立学习者的自信心。 4.1 传统小曲的韵味把握: 选取《光明行》(简化版)、《步步高》等曲目。在练习中,强调“意境”的表达,例如在《光明行》中如何通过力度变化来体现气势的逐步增强。 4.2 基础乐曲的规范演奏: 对《金蛇狂舞》等节奏性较强的曲目,要求达到速度稳定、节奏清晰的标准。我们会提供分段慢速示范,指导如何处理乐句的起承转合。 4.3 乐曲分析与背谱技巧: 教授简单的乐曲结构分析方法(如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并提供有效的记忆旋律和指法的方法,帮助学习者逐步脱离乐谱限制。 第三部分:进阶技艺与风格深化 本部分面向已经掌握基础演奏技巧,渴望进入更深层次音乐表现的演奏者。 第五章:强化技巧——突破瓶颈 5.1 轮指的深化与变化: 探讨“快轮”、“慢轮”、“渐强渐弱轮”等高级轮指技巧的应用场景。着重解决轮指“散”和“疲劳”的问题,引入手臂带动手指的整体发力概念。 5.2 左手技巧的精雕细琢: 深入研究“吟猱”的细腻变化,如何用不同的揉弦方式来表达“哭”、“笑”、“叹息”等情绪。对“推音”和“滑音”的准确度和音高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5.3 快速换把与高把位演奏: 系统训练快速、准确地从低把位移动到高把位,确保换把过程中的音色连贯性与平稳性。 第六章:曲目风格的多元探索 我们将视野扩展到不同流派和风格的经典作品中,理解“一曲一貌”。 6.1 叙事性曲目(文曲)的表达: 以《塞上曲》、《昭君出塞》为例,指导学习者如何通过音色色彩的变化、节奏的自由处理(如散板的运用),来描绘宏大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内心世界。重点在于“抒情性”的培养。 6.2 竞技性曲目(武曲)的掌控: 深入解析《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对演奏技巧要求极高的作品。不仅仅要求速度快,更强调“力度对比”和“层次感”。例如,在《十面埋伏》中,如何通过不同手指力度和触弦深度的控制,来区分“金戈铁马”与“刀光剑影”。 6.3 现代琵琶作品的尝试: 简要介绍现代作曲家如何运用传统技法创作新作品,引导学习者接触如《火彩》等融合了西方和声概念的作品,拓宽音乐思维。 第四部分:音乐审美与舞台呈现 技术是手段,音乐表达才是目的。本章关注演奏者的综合素养。 第七章:音乐的理解与再创造 7.1 乐曲的再创作性解读: 强调演奏者不应成为“复读机”。如何结合自身理解,对速度、力度、装饰音进行合理的微调,使演奏更具个人特色和生命力。 7.2 听力训练与模仿能力: 推荐不同流派(如浦东派、上元派等)代表演奏家的录音,进行精听练习,培养对不同音色风格的鉴别能力。 7.3 音乐的呼吸与连贯性: 教授如何处理乐句的“呼吸点”,避免演奏听起来像一连串孤立的音符,而是具有流畅的内在逻辑。 第八章:舞台实践与心态调整 8.1 舞台礼仪与形象塑造: 从着装、上台、鞠躬到曲目介绍,提供完整的舞台规范。 8.2 应对紧张情绪的技巧: 提供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习者在正式演出中稳定发挥,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音乐本身。 8.3 录音与自我评估: 鼓励学习者定期录制自己的演奏,并对照标准进行客观的分析和修正。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循序渐进,从“手”到“心”,从技巧到意境,全面提升琵琶学习者的专业能力与艺术修养。全书配有大量清晰的乐谱示例和动作分解图,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弹奏技巧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深入了解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导览手册。作者在讲解具体技法时,总是不经意地穿插介绍相关的历史典故和不同流派的风格差异。比如在讲到“扫、轮、推、拉”这些基本功时,它会提到这些技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演变和被重视的,这让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曲目风格赏析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十面埋伏》的紧张激烈和《月儿高》的清幽宁静,这种文字描述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听觉想象力。虽然我弹奏得还很初级,但光是阅读这些赏析,就已经让我对琵琶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DVD中的示范演奏不仅仅是慢速分解,更包含了对乐曲意境的完整表达,这对我树立一个清晰的、高质量的演奏目标至关重要。它教会了我,学乐器,不只是会“弹”,更要懂得“听”和“感”。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的音乐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乐器充满好奇,特别是那音色如泣如诉的琵琶,但苦于找不到一个既系统又易懂的入门指南。拿到这本书,首先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吸引住了。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乐理知识,而是循序渐进地讲解了琵琶的基本构造、持抱姿势,甚至连如何正确地坐姿都有图文并茂的说明,这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指法口诀的描述非常形象生动,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演奏中手型和力度的精髓。DVD的配套简直是点睛之笔,光看文字描述的“轮指”如何快速均匀地扫过琴弦,脑子里总是一团浆糊,但跟着视频,看着老师的手指动作慢放和特写,那种拨弦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瞬间就清晰明了。跟着DVD反复练习了几天,感觉自己的手指不再像以前那样僵硬不协调,至少能发出听起来像“音乐”的声音了,而不是噪音。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极其清晰,从最基础的指法到简单的练习曲目,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让人很有信心继续学下去。

评分

我是一个对视觉呈现要求很高的学习者,市面上很多教材的图示模糊不清,或者排版过于拥挤,让人一看就心生畏惧。但《青少年学琵琶》在装帧设计上简直是业界良心。纸张的质感非常棒,印刷色彩饱满,尤其是乐谱部分的字体和五线谱/工尺谱的对照清晰可见,完全没有反光的问题。更值得称赞的是,针对初学者最容易出错的持琴姿势和左右手造型,书里用了大量的高清、多角度的实物照片,甚至连手掌肌肉的受力点都有标注。这种细致入微的图解,比任何抽象的文字描述都来得直观有效。DVD的制作水准同样高,画面的清晰度极佳,几乎可以看清老师指尖触弦的每一个微小动作。而且,DVD的音质处理得非常专业,能清晰分辨出不同指法在音色上细微的差异,这对于培养初学者的“黄金耳朵”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套教材在视觉上传达信息的方式,做到了极致的友好和专业。

评分

坦白说,我尝试过几本其他出版社的琵琶教材,但它们要么太偏向于成人专业院校的教材,难度陡增,要么就是内容过于简单,很快就学完了,缺乏后续的进阶指导。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对“青少年”这个特定群体的深刻理解。它的练习曲目难度递进设计得非常科学,从最简单的指法组合练习,到模仿自然声音(如流水、鸟鸣)的小品,再到一些带有叙事性的练习曲,环环相扣,每学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我又进步了”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维持学习动力的关键。另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学习小窍门和常见错误分析,比如“如何避免轮指时声音忽快忽慢”、“如何解决推音时手指打滑”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其他教材中找不到的“实战经验分享”。DVD中针对这些难点的专项训练模块,更是直接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技术瓶颈。它提供了一条扎实、平稳、可持续的学习路径。

评分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的“陪伴感”。很多学习资料,学到一半就会束之高阁,但这一本,我经常会翻阅,即使不练习,也会看看里面的插图和文字。其中有一部分章节专门讨论了如何进行自我纠错和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的建议,这对于自学者或者刚开始上课的青少年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心理建设和方法论指导。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做”,更教你“怎么思考”一个音乐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素养。书中的一些小故事,比如某位琵琶大家的学琴经历,读来让人心生温暖和共鸣,明白了学习传统艺术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对美的执着追求。配套的DVD中,偶尔还会穿插一些幕后花絮,比如乐器维护的小知识,如何保养琴弦,这些细节体现了编者对使用者全方位需求的关怀。这本书用一种近乎朋友的姿态陪伴我走过最初的迷茫期,让我对未来学习琵琶的道路充满了积极的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