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德编著的这本《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包括(上)基础篇、(下)提高篇、乐曲篇三篇和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识和弦(1)基础和弦;选音型;配和弦;识和弦(2)延伸类、变化类和弦;综述;乐曲简介等。本书主要讲的是**步“识和弦、选音型”,重点是“看字母、识和弦”。以前弹钢琴的习惯是“看音符、弹琴键”,乐谱上有一个音符弹一个琴键,有几个音符弹几个琴键。现在开始你要习惯于“看字母、弹和弦”。看到一个字母要弹出至少三个以上的音来,而且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型组合。
序言
使用说明
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口诀表
【上】基础篇
第一章 识和弦【1】基础和弦
第一节 总纲
第二节 大三和弦
第三节 连和弦抄近路
第四节 小三和弦
第五节 三种伴奏音型
第六节 延伸类和弦【1】属七和弦
第七节 两手伴
第二章 选音型
第八节 敲和弦
第九节 弹节奏蓬嚓嚓
第十节 弹琶音【A】平稳型
第十一节 弹琶音【B】流畅型
第十二节 弹琶音【C】开放型
第三章 配和弦
第十三节 标和弦
第十四节 配和弦
【下】提高篇
第四章 识和弦【2】延伸类、变化类和弦
第十五节 延伸类和弦【2】七和弦
第十六节 变化类和弦【1】增和弦稍紧张
第十七节 变化类和弦【2】减和弦强刺激
第十八节 变化类和弦【3】半减七和弦
第十九节 延伸类和弦【3】六和弦
第二十节 变化类和弦【3】挂和弦五声调
第二十一节 和弦外音
第五章 综述
第二十二节 和弦分类
第二十三节 左右手巧安排
第二十四节 简谱的和弦标记
第二十五节 乐理知识
第二十六节 再学习
乐曲篇
乐曲简介
1.愉快的梦
2.平安夜
3.祝你圣诞快乐
4.我们走在大路上
5.我和你
6.红纱拉纺
7.月亮代表我的心
8.在水一方
9.军港之夜
10.在那遥远的地方
11.海滨之歌
12.喀秋莎
13.枫桥夜泊
14.普天同庆
15.波兰圆舞曲
16.森林水车
17.滚滚红尘
18.雪绒花
19.感谢你
20.大海啊,故乡
21.牧羊姑娘
22.哆来咪
23.温柔的倾诉
24.是否爱过我
25.蓝花花
26.爱的浪漫曲
27.幸福拍手歌
28.明天会更好
29.似水流年
30.小河淌水
31.樱花
32.听海
33.花样年华
34.趣味和弦练习
附录一 练习用主旋律和弦谱十首
1.隐形的翅膀
2.棋子
3.天路
4.菊花台
5.暗香
6.美丽的神话
7.天空之城
8.心有独钟
9.独角戏
10.可爱的蓝精灵
附录二 《通俗名曲大全》即兴伴奏练习三百首分类列表
附录三 和弦列表
作为一名长期在音乐教育领域工作的人,我深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一个潜在的创新点。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乐理书,更像是一本“活”的教材,能够让学习者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掌握一门实用的音乐技能。我设想,书中或许会先对《三字经》的经典内容进行简要的解读,然后再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钢琴伴奏的练习。比如,在讲解“父子恩,夫妇顺”时,是否会设计一些温柔、和谐的和弦进行,以及流畅的旋律线条?而在讲解“兄弟睦,孝慈中”时,又会如何通过音乐来体现亲情和孝道?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渐进式”的即兴练习,从最简单的单音旋律伴奏,到多声部的和声编配,再到更复杂的即兴创作。我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示范,以及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开放式”问题,鼓励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三字经》音乐。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运用钢琴的踏板、触键等技巧来增强音乐表现力的指导,那就更加完美了。
评分作为一个对音乐理论和即兴创作都有一定基础的人,我入手《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跨界融合的探索。我对《三字经》的文化底蕴早已熟稔,而即兴伴奏则是音乐表达中极具创造力的一环。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这样一本经典启蒙读物,与看似自由奔放的钢琴即兴伴奏联系在一起的。我推测,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三字经》的每一句配上一段旋律,更有可能是在探讨一种“意境”的转换。比如,如何在《三字经》中关于“孝、悌”的段落,通过和弦的色彩和旋律的走向,营造出一种温情、敬畏的氛围;又或者是在描绘“泛爱众”时,用舒展、宽广的音乐语言来体现“博爱”的精神。我更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即兴创作的“模进”思路,或者是一些基础的和声进行,能够让读者在理解《三字经》的含义后,能够尝试着自己去构建伴奏的骨架,再用一些即兴的动机去填充,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解读。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节奏型、旋律线条的构建方法,并且与《三字经》的文本节奏、语感相结合,那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我本身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钢琴是我一直想尝试却没能真正入门的乐器。所以,当看到这个结合体时,我内心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我脑海里勾勒出一种画面:在悠扬的钢琴声中,缓缓道来《三字经》的经典内容,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三字经》的智慧,同时也能够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并且能够将《三字经》的某些段落,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或者“苟不教,性乃迁”等,用相对简单的钢琴旋律来表现,这样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跟着书中的引导,尝试着去弹奏,去体会那种将文字转化为音符的奇妙过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操作指导,让我能够真正地“弹”起来,而不仅仅是“看”起来。
评分我是一位对古代文学和西方音乐都颇有研究的学者,所以《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这本书的名字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蒙学经典,其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是值得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去挖掘和表达的。我对于这本书是如何实现“即兴伴奏”的环节尤为好奇。是提供一些基础的和声模式,让读者在理解《三字经》的字句含义后,能够自主地进行和弦的选择和编配?还是提供一些旋律的框架,让读者在框架内进行即兴的填充和变化?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即兴伴奏的关键在于“自由”与“结构”的平衡。我推测,书中可能会选取《三字经》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段落,然后分析这些段落的内在逻辑、情感色彩,再将其转化为音乐上的和声走向、旋律线条,并提供一些“即兴”的提示,比如“当此处表达XX情感时,可以考虑使用XX和弦”或者“此处可以加入XX节奏型来烘托XX意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三字经》文本的音乐性,比如词语的抑扬顿挫、句式的长短节奏,如何转化为钢琴上的音乐元素。
评分我是一名古筝爱好者,偶然间看到了《钢琴即兴伴奏:三字经》这本书,虽然我弹奏的乐器是古筝,但对于音乐的跨界融合和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三字经》这样古老且富有哲理的文本,与钢琴即兴伴奏这种现代且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形式结合起来的。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提供一套固定的乐谱,更像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引导读者去体会《三字经》的意境,然后用钢琴去“翻译”这些意境。比如,对于“宠鸟hesis,欲善其事”这样的句子,是否会提供一些节奏感稍强、旋律线条清晰的和弦进行,来体现“工欲善其事”的积极向上?而对于“十三能载,二十学艺”这样的段落,又会如何通过音乐的流动性来展现学习的进程和年龄的增长?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主题发展”的提示,让读者能够围绕《三字经》中的某一个核心概念,展开一段或长或短的即兴音乐。同时,我也很好奇,如果书中能够提及一些能够与《三字经》的某些词汇发音产生共鸣的音程或旋律片段,那将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联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