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附光盘)

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湘 著
图书标签:
  • 民族音乐
  • 交响乐
  • 金湘
  • 中国音乐
  • 艺术
  • 音乐作品集
  • 古典音乐
  • 文化
  • 音乐
  • 光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2104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6951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3
字数:697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收录了作曲家金湘先生多部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包括《索》《离骚》《花季》《新大起板》等,都是近些年多次上演并大获好评的作品。金湘先生的作品集民族与现代与一体,立在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之上,广泛吸收多种创作技法,无论在学习、研究还是演奏等各领域都极具价值。本曲集也是目前民族乐器演奏家们急需的一套作品集,以便演奏使用。

作者简介

  金湘(1935-2015),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7岁开始学习钢琴。1947年入国立音乐学院幼年班(南京),主修大提琴和钢琴,开始接受专业基础训练,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功底,1952年7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天津)。1952年9月转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任见习研究员,开始广泛搜集、整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两年,其根植于中华美学传统的观念逐步形成。1954年9月被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作曲系,5年时间全面学习并掌握作曲“四大件”技艺,1959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但因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随即下放新疆20年——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饱尝人间冷暖、洞悉社会百态,这为他中年后开始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1979年2月平反后任北京歌舞团交响乐队指挥5年,重新开始中断了20年的音乐生涯。1984年12月转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兼作曲教研室主任。1990年起走出国门访问考察,1990年7月赴美国西雅图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一年,1991年9月转至美国首都华盛顿歌剧院任驻院作曲一年,1992年转至美国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考察访问一年半。1994年起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2004年、2006年起分别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
  金湘的音乐实践广泛而丰富,在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其活动涉及音乐的创作、指挥、评论、教育等各个领域。
  金湘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从大型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各种室内乐直至影视音乐,共有一百余部作品问世,并在各大歌剧院、音乐会、电台、电视台多次演出和播放。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当代审美意识,以及东方关学精神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的有机结合,赢得了广大中外观(听)众的赞赏。主要代表作有:歌剧《原野》《楚霸王》《杨贵妃》《八女投江》《热瓦普恋歌》《红帮裁缝》《日出》,交响三部曲之-《天》,交响大合唱《金陵祭》,交响组歌《诗经五首》,小交响曲《巫》,交响叙事曲<塔西瓦依》,琵琶协奏曲《琴瑟破》,大管协奏曲《幻》,交响音画《塔克拉玛干掠影》,音诗《曹雪芹》《红楼浮想》,弦乐队与竖琴《湘湖情》等。其中多部作品已被灌制激光唱盘:出版作品(乐谱)有《金湘艺术歌曲集》《原野》《天》《金陵祭》《诗经五首》《琴瑟破》《金湘合唱曲集》《湘湖情》《歌剧情》《金湘艺术歌曲集》和《金湘室内乐选集》《雪莲:金湘钢琴作品选集》《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等。
  其歌剧《原野》, 继1987年9月在北京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上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后,又于1988年8月在美国康纳狄克州尤金奥尼尔戏剧中心以“舞台阅读”形式演出再获成功;1989年12月,又在联邦德国慕尼黑第三届国际音乐戏剧研讨会上获“特别荣誉证书”奖;而该作在1992年1月至2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由华盛顿歌剧院进行的美国首演以及随后于1993年2月至3月在中国台湾的公演,1997年8月在德国、瑞士的欧洲首演,更获得国际上的一致好评。(美国媒体高度评价:“歌剧‘原野’震撼了美国乐坛,是第一部叩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东方歌剧。”“歌剧.原野,的诞生与登上世界舞台,是20世纪末叶歌剧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金湘本人亦被誉为“跨文化事业的先锋” “一代旋律大师” “东方的普契尼”“当代东方新浪漫主义的代表”)1993年,其作在国内被评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9年获“文华奖”。
  金湘的指挥富有激情,结构感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即在新疆、北京、广州、上海、长春等地与各交响乐团、歌剧院、电影乐团、歌舞团合作,进行了大量演出及录音活动。20世纪90年代期间,更多次在国际乐坛指挥演出其本人作品。

内页插图

目录

1 冥
2 索
3 花季
4 龙凤缘
5 新大起板
6 曹雪芹
7 离骚
瀚海文澜: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赏析 一、引言:寻觅文化之根,体味人文之思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养着世代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本选集《瀚海文澜: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赏析》汇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重要领域进行深入考察与精妙解读的文章。我们旨在穿越历史的烟尘,探寻那些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气质与思维方式的核心价值、艺术形态与哲学思想。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艺术门类(如民族交响乐)的聚焦,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细腻的文化图景,涵盖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多个层面,以期带领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永恒魅力。 二、哲学基石:儒释道的交融与演进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其深邃的哲学思想体系。《瀚海文澜》的开篇部分,深入剖析了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如何构筑了古代社会伦理的骨架,以及它在治国安邦、修身养性中的实践意义。我们不仅重温了孔孟之道对个体责任与社会和谐的强调,更关注了荀子“性恶论”对人性与制度关系的深刻反思。 紧接着,本书将笔触转向道家思想的自然无为与逍遥物外。老庄哲学所倡导的“道法自然”不仅是一种宇宙观,更是一种生活哲学。选集中收录了数篇关于《道德经》与《庄子》中“水德”、“齐物论”等核心概念的现代诠释,旨在帮助读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详尽论述了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佛教思想如何巧妙地融入并改造了中国本土文化。从禅宗对个体觉悟的强调,到净土宗对大众救赎的承诺,佛教在艺术、文学乃至日常生活习俗中留下的深刻印记被细致地梳理出来,展现了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革新力。 三、文学殿堂:诗词歌赋中的生命哲思 文学是中国文化最直观、最富情感的载体。《瀚海文澜》辟出专章,聚焦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各个高峰。 在诗歌方面,本书追溯了《诗经》的淳朴现实主义,感受周代劳动与爱情的原始生命力;解析了《楚辞》中屈原浪漫主义的瑰丽与悲怆。随后,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唐诗宋词的巅峰时期,探究李白“天马行空”的浪漫与杜甫“沉郁顿挫”的家国情怀之间的分野,以及苏轼豪放、李清照婉约的风格差异,如何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在散文与小说领域,本书侧重于“文以载道”与“世情洞察”的结合。对“唐宋八大家”的议论散文进行了精要点评,探讨其逻辑结构与批判精神。而在古典小说方面,我们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故事复述,而是深入分析了《红楼梦》中对封建贵族阶层衰亡的深刻预言,以及《三国演义》中对权谋与历史必然性的构建,揭示这些文本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与道德困境。 四、艺术表现:笔墨丹青与器物之美 中国传统艺术是哲学思想物化的重要途径。本书对中国艺术的探讨,着重于其“意在笔先”的审美取向。 书法部分,探讨了篆、隶、楷、行、草五体书的演变历史及其对书写者性情的反映。重点分析了王羲之的韵致、颜真卿的雄浑,以及米芾的恣肆,强调书法中的“气韵生动”并非纯粹的技法,而是精神的高度自由的体现。 中国画的赏析部分,着力于山水画的“可游可居”理念。我们分析了“南宗”与“北宗”的区别,并详细解读了文人画对笔墨情趣的追求,如何将自然山水视为自我精神的寄托,而非单纯的景象摹写。 此外,本书对传统工艺美术也有所涉猎,例如陶瓷艺术中对釉色和器形的极致追求,以及园林艺术中“天人合一”的空间哲学体现,使读者认识到,即便在日常器物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密码。 五、民俗生活:礼仪、节庆与民间智慧 传统文化并非只存在于庙堂与书斋,更深深植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瀚海文澜》的后半部分,将焦点转向传统民俗。 我们详述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礼”在家族和社会结构中的维系作用,以及这种规范对个体行为的深远影响。 在传统节庆的解读中,本书超越了简单的习俗介绍,探究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在天文历法、祖先崇拜与季节更替中的文化意义,揭示它们如何成为维系家族情感与文化认同的仪式。 最后,本书关注民间智慧的结晶,如传统医学中的整体观、农耕文化中的时令观念,以及民间故事和戏曲中蕴含的道德教化功能,展现了普通民众在漫长历史中积累下的生存经验与朴素哲学。 六、结语:古典的回响与现代的对话 《瀚海文澜: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赏析》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连接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思考。我们相信,深入理解这些文化基因,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为当代社会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提供一份源自自身文明的独特参照与精神力量。本书旨在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而非提供标准答案,鼓励每位读者在文化的瀚海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透着一股典雅与厚重,封面上的金色字样在墨色的背景下格外醒目,仿佛预示着内涵的丰富与价值的不菲。《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这本书,我刚拿到手里就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不仅是纸张的厚实,更是其中蕴含的艺术积淀。我并非音乐家,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我被书中对金湘先生民族交响乐作品的介绍深深吸引。那些名字,如《山谷的回声》、《天涯》等,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令人遐想联翩。书中对作品音乐元素的解读,虽然用了不少专业的术语,但通过作者的阐述,我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东方韵味与西方技法的完美结合。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强调了金湘先生在作品中融入的中国传统戏曲、民歌以及民间器乐的精髓,这使得他的交响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阅读这本书,就好像与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他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评价四: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艺术作品总是充满了期待,而《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恰恰满足了我这份期待。本书以其精美的设计和详实的内文,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金湘先生民族交响乐世界的大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作品情感内涵的挖掘,那些关于家国情怀、人生感悟、自然风光的主题,通过交响乐的语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我仿佛能听到《长城》的雄浑壮阔,《江南雨》的温婉细腻,以及《丝绸之路》的悠扬辽远。书中的文字,不仅仅是对音乐形式的描述,更是对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的解读。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听者的心灵产生共鸣。金湘先生的音乐,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民族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音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一次令人惊喜的发现。《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不仅仅是一份音乐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回溯与创新。金湘先生作为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总是能巧妙地将民族的根脉与现代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而这本书则集中展现了他在这方面的卓越成就。我尤其被书中对作品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的细致阐述所吸引。它让我明白,那些优美的旋律并非凭空而降,而是源于对中华民族深厚历史的体悟,对民间音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捕捉。书中提到的许多作品,如《思念》、《节日》等,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甚至能想象到,当这些音乐在音乐厅中响起时,定能唤醒听者心中沉睡的民族记忆,激荡起一股股自豪与激昂的情感。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民族交响乐发展的重要窗口,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如何在现代艺术的土壤中绽放。

评分

评价一: 翻开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勃勃生机,讲述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深沉情感。金湘先生的名字,在民族音乐的殿堂里熠熠生辉,而这本《中华情》更是将这份光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并非音乐专业人士,但书中描绘的音乐景象,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些充满力量的旋律,时而磅礴大气,如同一江春水奔腾向前;时而细腻婉转,又似山涧溪流低语呢喃。我能想象到,在指挥棒的挥舞下,交响乐团奏响的每一个乐章,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对人民的深情,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书中的文字,不仅仅是对音乐作品的介绍,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金湘先生的创作心路,感受他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现代交响乐的独到匠心。那些关于民族器乐的巧妙运用,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再现,都让我对“民族交响乐”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音乐作品集,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的史诗。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书签的指引下,跟随那些美妙的旋律,去感受那份“中华情”的厚重与绵长。

评分

评价五: 这本《中华情: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选集》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的宝藏。我平常的阅读习惯可能更偏向于文学和历史,但偶尔接触到一些与艺术相关的书籍,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启发。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金湘先生的民族交响乐作品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并非专业乐评人,但我能感受到书中描述的音乐所具有的强大的表现力。无论是那些描绘壮丽山河的乐章,还是那些抒发深沉情感的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气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作品创作意图的阐述,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例如,当读到关于《黄河》的描述时,我能联想到那奔腾不息的河水,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民族音乐与现代交响乐结合的可能性,也让我对中国音乐的创新发展充满了希望。即使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也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