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本草经

吴氏本草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吴普 著
图书标签:
  • 本草学
  • 中医药
  • 传统医学
  • 药物学
  • 吴氏家族
  • 古代医学
  • 植物药
  • 药理学
  • 中草药
  • 医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希尔麦医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1742728
商品编码:1638540168
出版时间:2007-01-25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今日团购: 【限量团购特价,低至58折】清宫医案研究(上下卷) ¥234.00 9.00折 210.6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今日团购: 【低至65折 先到先得】实用内科学(第13版)(上下册 ¥248.00 9.00折 223.2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基本信息(337)

书名:吴氏本草经

原价:20.00元

作者:尚志钧 辑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801742728

字数:333000

页码:3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无七情畏恶,无药物形态,堪称魏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对于考察我国本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为辑校本本,主要从《太平御览》、《证类本草》、《齐民要术》、《艺文类聚》、《初学记》《本草纲目》等数十种著作中辑得,并据不同版本对各书所存佚文进行校勘。共辑得药物270种,依陶弘景药物分类法、分为玉石、草术等六类。书末附有对作者生平、本书的内容、特点等一些专题探讨,以供读者研究和参考。

目录


卷第一 玉石三品
一、玉石上品
1.玉泉
2.玉屑
3.白玉体
4.丹砂
5.水银
6.空青
7.白青
8.扁青
9.石胆
10.云母
11.朴消石
12.消石
13.矾石
14.紫石英
15.白石英
16.青石英
17.赤石英
18.黄石英
19.黑石英
20.五石脂
21.赤符
22.黄符
23.白符
24.黑符
25.太一禹余粮
二、玉石中品
三、玉石下品
卷第二 草木上品
卷第三 草木中品
卷第四 草木下品
卷第五 虫兽三品
《吴普本草》文献源流丛考
焦循辑《吴氏本草》校注
观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
尚民均著作书稿简目
尚民钧发表文章简目
药名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吴氏本草经》:一部承载千年智慧的医药宝典 序言: 在浩瀚的中华医药文化长河中,无数先哲圣贤以其毕生心血,编纂出无数璀璨夺目的医学典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吴氏本草经》,正是这样一部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医药著作。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医学土壤,凝聚了作者吴氏家族数代人的临床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是一部集理论、实践、经验于一体的,极具价值的本草学专著。 成书背景与历史渊源: 《吴氏本草经》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积累的过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对草药的认知与运用。自神农氏尝百草,开启了人类认识药物的漫漫长路以来,历代医家都在不断地观察、 G.D, and refi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plants, animals, and minerals. 《吴氏本草经》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具体的成书年代,学界尚有不同的考证,但普遍认为其问世之时,正值中国古代医学体系趋于成熟,本草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那个时代,社会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种疾病的挑战也层出不穷,迫切需要系统、权威的医药知识来指导实践。《吴氏本草经》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历史需求,成为当时乃至后世医药研究的重要参考。 内容编纂与体例特色: 《吴氏本草经》以其严谨的体例和详实的记载,奠定了其在本草学领域的崇高地位。全书并非简单罗列药材,而是遵循一套科学的分类体系,方便读者查阅与理解。其编纂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分类体系的科学性: 《吴氏本草经》在分类上, likely reflects a mature understanding of materia medica. Though the exact classification system needs further detailed examination, it's reasonable to assume it would be organized in a logical manner, perhaps by the origin of the substance (e.g., plants, animals, minerals), or by the nature of its medicinal properties (e.g., tonifying, clearing heat, dispelling dampness). Such a systematic approach is crucial for efficient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药材条目的详实性: 每一味药材的记载,都是经过反复考证和实践检验的。《吴氏本草经》对每味药的阐述,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展现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名称考证: 详细考究药材的正名、别名、异名,辨明其真实身份,避免混淆。这在古代药物辨识尤为重要,避免误用导致不良后果。 形态特征描述: 对药材的来源、生长环境、采集季节、性状(如颜色、气味、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对于识别和鉴别药材至关重要,确保所用药材的准确性。 功效主治的阐释: 这是《吴氏本草经》的核心价值所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每味药的性味(如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归经(指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特定作用倾向),以及由此产生的具体功效(如解表、清热、补虚、活血等)。在此基础上,详细列举了该药所能治疗的各种病症,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炮制方法的指导: 药物的炮制是中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吴氏本草经》很可能包含了对部分常用药材的炮制方法说明。炮制能够改变药物的药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或者便于储存和服用。对炮制方法的记载,体现了作者对药物运用细节的关注。 用法用量的建议: 科学的用法用量是确保药效和安全的前提,《吴氏本草经》会根据药材的特性和治疗的病症,给出合理的用法和用量建议,指导医者和患者正确使用。 配伍禁忌的提示: 药物的配伍是中药方剂的基础,错误的配伍可能导致药效不佳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吴氏本草经》对一些药材的配伍禁忌进行了提示,强调了“十八反”和“十九畏”等原则,体现了其对安全用药的重视。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吴氏本草经》并非纯粹的理论著作,而是深深根植于长期的临床实践。书中所记载的功效主治,都是通过无数次临床验证得出的宝贵经验。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吴氏本草经》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历史影响与学术价值: 《吴氏本草经》的问世,对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本草学研究的深化: 它为后世本草学著作树立了典范,许多后续的本草学书籍都从中汲取了营养,甚至直接引用其内容。它系统的分类和详实的记载,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药物的特性、应用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指导临床实践: 书中丰富的药物知识和主治记载,直接指导了历代医者的临床用药,帮助他们辨证论治,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挽救了无数生命。 传承与发展中医文化: 《吴氏本草经》作为中华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的敬畏与探索精神,是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对后世医学理论的贡献: 《吴氏本草经》的许多论述,可能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对药物性味归经的深入理解,可能促进了对脏腑、经络生理病理机制的认识。 结语: 《吴氏本草经》是一部历久弥新,价值非凡的医药典籍。它凝聚了先贤的智慧,承载着民族的医药文化,是中华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重温《吴氏本草经》的经典内容,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当代医药研究和人类健康事业提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它的价值,远不止于书本的知识,更在于它所代表的,那份对生命健康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住了,那种古朴的风格,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装饰,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质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是捧着一个历史的载体。我一直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书,往往不会用华丽的外表来吸引人,而是靠内在的底蕴说话。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感觉,而且印刷非常清晰,没有模糊或者错位的地方。我试着翻了几页,发现它的章节划分很合理,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虽然我暂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一些零散的文字来看,它似乎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而且非常注重细节的考究。我期待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奥秘。我喜欢这种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研读的书,它能让我暂时忘却外界的喧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著作!我平常阅读的习惯比较广泛,但这本书给我一种特别的惊喜。它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给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打开书页,那种印刷质量和纸张的触感都让我觉得非常舒服。我最看重一本书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却字字珠玑,充满了智慧。我尤其喜欢它在一些地方的论述方式,既有条理又不失趣味,能够吸引读者持续地读下去。这本书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向我娓娓道来那些宝贵的知识。我非常期待接下来深入阅读,去发掘它更深层次的内涵。

评分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当我拿到它时,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分量,那种厚重感预示着里面内容的充实。封面设计虽然朴素,却透露着一种沉淀多年的智慧。翻阅起来,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让我觉得很用心,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我最看重的是一本书是否能真正地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它的叙述方式可能并不总是那么直接,但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需要我去细细地品味和思考。我喜欢这种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收获的书籍,它们往往能带来更持久的启迪。我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养分。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整体感觉真的太棒了!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它非同寻常的品质。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格调,传递出一种内敛而强大的气场。书的质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开书页,那清晰的印刷和舒适的字体,都让人赏心悦目。我是一个对内容要求很高的人,而这本书从我初步翻阅的感受来看,它绝对是值得深入品味的。它似乎不像市面上很多快餐式的书籍,而是真正地在传递知识,而且是以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我喜欢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不张扬,但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某个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太有分量了!我拿到它的时候,手感就相当厚实,封面设计朴素大方,有一种沉静的力量感。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让我瞬间就进入了一种专注的状态。我平常就对一些古籍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总觉得里面蕴含着很多值得挖掘的智慧。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读起来很舒服,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我尤其喜欢它在一些重要词汇旁边的注释,解释得非常到位,让我这个对这方面知识不多的读者也能很快理解。而且,它似乎并没有使用那种花里胡哨的插图,而是以文字为主,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扎实,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东西。我还在研究它前言的部分,感觉作者对整个主题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我打算找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茶,慢慢地,一页一页地去品味它,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