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医集》为元代医家朱震亨撰。全书收集8种,即:《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益》《金匮钩玄》《丹溪心法》《丹溪手镜》《脉因诊治》《丹溪治法心要》。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倡滋阴降火学说,自成一家,颇有影响。本书底本精良,校勘精审,系**古籍整理规划项目之一,体现了古今研究成果。
 《丹溪医集》是元代**医家朱丹溪一生著述的 辑集、点校本。朱丹溪,名朱震 亨,字彦修,元婺州义乌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朱 氏一生著述颇丰,据文 献记载,具名丹溪撰者不下二十余种。经考证,其中 有其门人所撰,或其 私淑者编写,有的则属托名之作。今将丹溪本人自撰 ,和门人、私淑者整 理的著作,凡八种,编辑点校,勒成一册,名日《丹 溪医集》,以飨读者。
     丹溪自撰三种。
     《格致余论》,一卷。撰于元至正七年(公元 1347年),是丹溪晚年见 解甚深之作。收医论四十一篇,倡导“阳常有余,阴 常不足”的论点,治疗 上注意“滋阴降火”,为反映朱氏学术思想的代表作 。
     《局方发挥》,全书凡一卷,以问答题例讨论了 三十多个问题,力辟滥 用温补燥热之非,阐述“滋阴降火”学术见解,系针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泥成方治疗各种疾病,用药偏于温燥弊端之作。
     《本草衍义补遗》,凡一卷。为朱氏撰,方广增 订。主要是对寇宗爽 《本草衍义》的补遗和阐发。原收药物一百五十三种 ,经方广增订后又增 入药物四十三种。是书对学习和研究药物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丹溪门人及私淑者编纂五种。
     《金匮钩玄》,又名《平治会萃》。署元朱丹溪 撰,明戴元礼补校。全书 共三卷。集丹溪多年临证经验于一书,包括内、外、 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 一百三十八种,杂证近百条。书中“戴云”者,即戴 元礼所附,并附专题论文六篇。
     《丹溪心法》,系朱氏弟子根据丹溪学术经验纂 辑而成,共五卷,分列 内、外、妇、儿诸科病。每卷首冠丹溪原论,次为戴 元礼辨证,次列方剂、 附录。附有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戴良《 丹溪翁传》,是研究丹溪 生平的重要史料。
     《丹溪手镜》,原题朱丹溪撰,明吴尚默订。全 书凡三卷,共一百六十 篇。主要依据《伤寒》、《金匮》明辨类证,对内、 外、妇、儿、五官、杂证辨 析,以示辨证论治之典范。
     《脉因证治》,原题朱丹溪撰。全书分上下二卷 。计内、外、妇等疾病 七十篇,系后人采集《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 书的精要而成,故能反映 丹溪学术精华。
     《丹溪治法心要》,题朱丹溪述,实系门人整理 ,明高叔原校正重刻。
    全书共八卷,分述内、外、妇、儿各种病证一百五十 四种,论述病因、证治, 文字简洁,内容全面。
     《丹溪医集》共收朱氏医书八种,集中体现朱氏 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 观点,和“相火论”之说,以及气、血、痰、郁论治 心法。其滋阴说在我国医 学史上独树一帜,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较深远的影 响。书末附有编校后 记,对丹溪医著、学术观点进行缜密分析,客观的评 说,有较高的学术价 值。因此,本书是研究朱丹溪学术思想,研究金元时 期学术争鸣特点的必 读之书,也是研究祖国医学的难得的参考书。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本草衍义补遗
金匮钩玄
丹溪心法
丹溪手镜
脉因证治
丹溪治法心要
编校后记
附朱丹溪年谱
拿到这本《丹溪医集》的时候,就被它充满历史感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打开后,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纸墨香,让人瞬间回归到那个古典的年代。我本身对中医的方剂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像丹溪这样在医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医家,他的经验方剂绝对是值得深入学习的。这本书的整理和校勘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很多疑难的字词和句子都有详细的注解,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读其中的一些经典方剂,比如针对“相火”论治的方子,感觉在理解上比之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精彩,通过具体的病例,生动地展示了丹溪先生的辨证施治思路,这比单纯的理论阐述要容易理解得多。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细细品味的医学经典。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惊喜的宝藏,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市面上众多古籍整理中的一本,没想到打开后,却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中医师,但对中医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温病学派的论述,总觉得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挖掘的智慧。《丹溪医集》虽然篇幅不少,但语言却并不晦涩难懂,许多地方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勉强窥探其中的精髓。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痰湿”和“瘀血”的论述,觉得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阅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停下来,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网络上的资料去对照思考,感觉茅塞顿开。这本书不像是那种枯燥的理论教材,更像是一场与古代名医的对话,让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中医素养。
评分翻开这本《丹溪医集》,一股古朴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我一直都对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深感着迷,尤其是丹溪先生提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对我理解人体生理的微妙变化有着重要的启示。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方,纸张触感温润,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原文的解读,那些详细的注释和引经据典,让我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丹溪先生的医学思想。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理论,在导读的帮助下,也能逐渐理清思路。这本书不愧为中医古籍整理中的精品,它不仅是一本珍贵的文献资料,更是一部能够启发思考、提升中医认知水平的优秀读物。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医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人,我一直都很推崇那些用心整理古籍的出版机构。这次收到的《丹溪医集》让我感到非常满意,它的排版精良,印刷清晰,而且在文字的校勘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许多地方都能够与不同的传世本进行对照,这对于学术研究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书中收录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仅是理论性的阐述,更包含了大量的医案和方剂,这些都是了解朱丹溪思想体系最直接的材料。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湿”的辨证论治部分,觉得在当今社会,湿邪所致的疾病非常普遍,丹溪先生的论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我对中医古籍的渴求,更让我对朱丹溪这位医学巨匠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本《丹溪医集》的装帧实在令人惊喜,翻开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厚重感,纸张的质地相当考究,带着一丝古朴的墨香,而不是现代印刷品那种刺鼻的油墨味。我一直对明代医家朱丹溪的学说颇感兴趣,尤其是他提出的“相火论”,觉得对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有着独到的见解。这本书的字体清晰,排版也很疏朗,阅读起来丝毫不费力,即使是那些古老的方剂和医案,也能在细细品味中领悟其中奥妙。我尤其喜欢它对于原文的注释和校勘部分,很多地方都引用了不同的版本进行比对,这对于深入研究文本的准确性非常有帮助。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深知古籍整理的艰辛,能够有这样一本质量上乘的《丹溪医集》呈现在眼前,实属不易。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穿越时空,亲近丹溪先生的思想精华。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先贤的敬畏之心,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心生钦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