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西哲经典系列:柏拉图哲学

傅佩荣西哲经典系列:柏拉图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佩荣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柏拉图
  • 西方哲学
  • 傅佩荣
  • 古典哲学
  • 思想史
  • 古希腊哲学
  • 政治哲学
  • 形而上学
  • 伦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611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6139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傅佩荣西哲经典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还没有一本书能如此系统地介绍过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傅佩荣西哲经典系列:柏拉图哲学》堪称填补学界空白之经典力作。
  傅佩荣教授精通英文、法文、德文、希腊文、拉丁文等多国语言,兼具中西文化的深厚学养。他从柏拉图的原始文本出发,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打造出这本还原柏拉图思想真谛的力作。翻阅此书,有如亲聆柏氏的教诲;深研其味,正可对话圣哲之灵魂。

内容简介

  

  作为对西方乃至世界影响至深的思想家,柏拉图为众人所熟知。在他的《对话录》中,柏氏为西方哲学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哲学所关心的各个主题,如理型、知识、灵魂、幸福、厄洛斯、神、艺术、教育、政治等诸多方面。
  《傅佩荣西哲经典系列:柏拉图哲学》在全面介绍柏氏的思想时,充分使用了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原文,使读者得以切近地欣赏柏氏的行文风格,感受其敏锐心智。在较为严肃的思辨之后,能够回应现实人生的要求,从而兼顾了哲学探讨与现实关怀两个方面。要想对柏拉图及其思想体系有完整而清晰的认识,绝不可错过傅佩荣教授这本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和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哲学与人生》《儒道天论发微》《儒家哲学新论》《易经与人生》《傅佩荣解读论语》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生平
第二章 著作
第三章 思想的转折点——《自诉篇》赏析
第四章 知识
第五章 理型
第六章 灵魂
第七章 厄洛斯
第八章 神明
第九章 艺术
第十章 快乐
第十一章 教育
第十二章 政治
附录一 苏格拉底简介
附录二 希腊哲学重要术语
柏拉图年表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前言/序言


西方哲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柏拉图的智慧与探索 在人类思想的长河中,柏拉图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他所构建的哲学体系,犹如一座巍峨的精神殿堂,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散发着不朽的智慧光芒。他的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更渗透到政治、伦理、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至今仍是我们理解世界、反思自身的重要启示。 从苏格拉底的弟子到思想的巨匠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出生于雅典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接触政治和军事的可能。然而,一场更为深刻的精神召唤,引导他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他最重要的人生转折点,无疑是遇到了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言传身教,以其独特的诘问法(Socratic method)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深深地吸引了年轻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对城邦的批判、对道德的探求,以及最终因“亵渎神明”和“腐蚀青年”的罪名而被处死,这对柏拉图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也成为了他哲学探索的强大动力。他立誓要为老师辩护,更要超越老师的局限,建立一个更稳固、更符合正义的哲学体系。 在苏格拉底去世后,柏拉图开始了漫长的游历,足迹遍布希腊的各个城邦,甚至可能前往埃及和意大利。这些经历让他接触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流派,为他日后构建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学成归来后,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学园”(Academy),这被认为是西方世界第一所高等学府。在学园里,他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学者和学生,进行了长期的哲学探讨和教学活动,为后世培养了大批思想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亚里士多德。 理型论: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基石 理解柏拉图的哲学,必须从他的“理型论”(Theory of Forms/Ideas)说起。这是柏拉图哲学中最具原创性、也最具争议性的理论。柏拉图认为,我们日常感知的现实世界,只是一个不断变化、不完美、充满偶然性的“影子的世界”。在这个变化的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完美真实的“理型世界”。 什么是理型?柏拉图认为,理型是事物的本质、是完美的范本。例如,我们看到的各种桌子,形态各异,材质不同,总是有瑕疵的。但存在一个“桌子之理型”,它是所有桌子的完美原型,是所有桌子所共有的本质。同样,我们感知到的“美”的事物,其美是相对的、短暂的。但存在一个“美本身之理型”,它是绝对的、永恒的美的源泉。 理型世界与感官世界的关系,柏拉图常以“洞穴比喻”(Allegory of the Cave)来阐释。他描绘了一群人,从出生起就被锁在洞穴中,只能看到洞穴后壁上的影子,他们将影子误认为真实。而当其中一个人挣脱束缚,走到洞穴外,看到真实的事物和太阳,他才认识到之前所见皆为虚幻。这个走出洞穴的人,就如同追求哲学的哲人,他通过理性认识到理型世界,并试图将这种认识带回感官世界。 柏拉图认为,感官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理型的“模仿”或“参与”。我们之所以能认识和理解感官世界的事物,是因为我们的灵魂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已经在理型世界中“看见”或“认识”了这些理型,而感官世界的事物只是唤醒了我们灵魂中对理型的“回忆”(Anamnesis)。因此,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灵魂对理型世界的“回忆”。 认识论:从意见到知识的飞跃 理型论直接引出了柏拉图的认识论。他区分了两种认识层次: 意见(Doxa): 这是我们基于感官经验获得的认识,是对感官世界事物的看法。意见是不可靠的、变化的,因为它所依据的感官世界本身就是不牢固的。 知识(Episteme): 这是我们通过理性获得的认识,是对永恒不变的理型的认识。知识是稳定、确定的,因为它所依据的是真实、永恒的理型。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只能是对理型的认识。哲人通过理性思维,超越感官的欺骗,直观或通过逻辑推理,把握事物的本质——理型。他将知识比喻为“数学知识”,因为数学的定理和公理是永恒不变的,不依赖于具体的感官对象。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正义的城邦与灵魂的和谐 柏拉图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是围绕着“善”和“正义”展开的。他认为,最高之善就是“善之理型”(The Form of the Good),它是所有理型的源泉和统帅,如同太阳照亮万物一样,善之理型使其他理型得以被认识,并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 在伦理学上,柏拉图认为,个体的灵魂也存在着三个部分: 理性(Reason/Logistikon): 负责思考、判断和追求真理。 激情/意志(Spirit/Thymoeides): 负责勇气、荣誉和情感。 欲望(Appetite/Epithymetikon): 负责身体的各种需求和欲望。 个体的德性,在于这三个部分的和谐与平衡,由理性主导,激情和欲望受到约束,从而实现灵魂的“正义”和“幸福”。 在政治哲学上,柏拉图在他的杰作《理想国》(The Republic)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城邦模型。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像一个正义的灵魂一样,由三个阶层组成,分别对应灵魂的三个部分: 统治者(Philosopher-Kings): 哲学家国王,他们拥有最高的智慧和对“善”的认识,能够理性地治理城邦。他们不追求个人财富和权力,而是以城邦的整体利益为重。 护卫者(Guardians/Auxiliaries): 勇士,他们拥有勇气和坚定的意志,负责保卫城邦的安全。 生产者(Producers): 手工艺者、农民等,他们满足城邦的物质需求。 柏拉图强调,正义的城邦,在于每个阶层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受干扰,从而实现整个城邦的和谐与繁荣。他反对民主制,认为多数人的意见往往被感官和欲望所左右,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他更倾向于精英统治,即由最贤明、最有智慧的人来治理。 其他重要哲学思想 除了理型论、认识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柏拉图的思想还触及了广泛的领域: 宇宙论: 在《蒂迈欧篇》(Timaeus)中,柏拉图描绘了一个由“工匠神”(Demiurge)依照理型创造的宇宙。宇宙并非永恒,而是具有开端,其结构体现了数学的秩序和理性。 爱情论: 在《会饮篇》(Symposium)和《斐德若篇》(Phaedrus)中,柏拉图探讨了“爱”(Eros)的本质。他认为,真正的爱,是从对具体美丽的身体的爱,上升到对所有美丽事物的爱,再进一步升华到对“美本身之理型”的爱,是一种追求永恒、超越感官的哲学之爱。 艺术与模仿: 柏拉图对艺术持谨慎甚至批判的态度。他认为,艺术作品是对感官世界事物的模仿,而感官世界本身是对理型的模仿,因此艺术是“模仿的模仿”,距离真实更远。他担心艺术会煽动情感,败坏灵魂,因此主张对艺术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 柏拉图的遗产与影响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犹如一颗播撒的种子,在西方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他的理型论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基督教神学(例如奥古斯丁)。亚里士多德虽然在许多方面对柏拉图提出了批评,但其哲学体系也深受柏拉图的影响,并在对柏拉图的批判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 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理想国》中对理想城邦的构想,虽然不乏乌托邦的色彩,但其关于正义、统治者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等论述,至今仍是政治哲学家们讨论的焦点。 对教育的影响: 柏拉图创办的“学园”,奠定了西方高等教育的模式。他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以及强调理性训练的教育理念,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西方语言的影响: 许多哲学概念,如“理想”、“形式”、“理念”等,都源自于柏拉图的理型论。 柏拉图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哲学家。他用清晰的语言,深刻的洞察,引领我们思考宇宙的本源,认识的界限,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美好、更公正的社会。他的著作,不仅是哲学研究的宝贵财富,更是引导我们审视自身、认识世界、追求智慧的永恒指南。阅读柏拉图,就是与一位伟大的心灵对话,开启一场关于真理、美德与正义的深刻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摆脱了那种学院派特有的僵硬和居高临下的姿态。作者的笔触带着一种近乎诗意的流动感,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关于美德、正义和理想国度的部分时,文字的张力和画面感非常强。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比喻和排比句,它们不仅仅是用来解释理论的工具,本身就蕴含着一种令人心悦诚服的力量。这种优美的文笔,使得复杂的伦理思辨也变得富有音乐性,读起来不再是一种智力上的负担,而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和滋养,让人不禁感叹,伟大的思想本就该配得上优美的表达。

评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对话”这一形式的把握。它不是简单地转述柏拉图的对话录,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一种互动的张力。在关键的逻辑转折点,作者会适当地插入一些“如果...那么...”的设想,或者提出反问,仿佛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下一步的推导。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主动性,我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更像是一个旁听者,甚至偶尔觉得自己就是对话中的一员。这种参与感是其他单纯的理论概述书籍难以提供的,它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即时的思考和辨析,是真正意义上的“思辨训练”。

评分

这套书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字体选择得非常考究,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纸张的触感温润而不失韧性,长时间阅读下来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一点对于深度阅读哲学著作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那种在书页边缘看到作者和译者留下的细微批注感,虽然这些批注是虚构的,但它们营造出一种仿佛置身于一个老学者的书房,和他们一同探讨古老智慧的氛围。阅读体验的提升,往往就藏在这些不易察觉的细节里,它让原本可能枯燥晦涩的文本变得亲切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无论是装帧的设计感还是阅读过程中的舒适度,都体现出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与用心,这在当今快餐式阅读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从整体的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极其严密,仿佛一栋精心设计的建筑,每一章都是承上启下、密不可分的一环。它没有采用简单的年代顺序或者主题堆砌,而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哲学问题层层递进地展开,先奠定知识论基础,再过渡到伦理学实践,最后落脚于政治哲学构想。这种结构设计,极大地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知识框架,使得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能够互相勾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我读完最后一章时,能够清晰地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全貌,而不是只记得几个孤立的著名论断,这份清晰和条理,是功力深厚的体现。

评分

我对这类经典导读的期望值通常不高,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肤浅,要么就是堆砌术语,难以真正触及核心。然而,这本书在处理概念的引入上展现出惊人的克制与精准。它没有急于抛出那些拗口的“理念论”或“洞穴寓言”,而是先从古希腊的社会背景和苏格拉底的提问方式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需要哲学。这种叙事上的铺陈,犹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向导,不急不躁地带领初涉者走入迷宫的入口,而不是直接把人扔进深处。它成功地将那些抽象的形而上学问题,落地到人类永恒的困境和追求上,使得读者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思想的震撼力。

评分

作者很有名,但是我没有看过,所以我只想说字“我不知道”

评分

很好的书~有深度~

评分

西方两千年哲学史无疑是柏拉图的注脚,虽然有些观点较为极端,但理论只有推向极致才能引人思考

评分

还不错,一直在京东买书籍!

评分

不错,好好学习,天天想向上?

评分

《傅佩荣西哲经典系列:柏拉图哲学》在全面介绍柏氏的思想时,充分使用了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原文,使读者得以切近地欣赏柏氏的行文风格,感受其敏锐心智。在较为严肃的思辨之后,能够回应现实人生的要求,从而兼顾了哲学探讨与现实关怀两个方面。要想对柏拉图及其思想体系有完整而清晰的认识,绝不可错过傅佩荣教授这本经典之作。作为对西方乃至世界影响至深的思想家,柏拉图为众人所熟知。在他的《对话录》中,柏氏为西方哲学建立了完整而难以超越的思想体系,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哲学所关心的各个主题,如理型、知识、灵魂、幸福、厄洛斯、神、艺术、教育、政治等诸多方面。

评分

内容很好,值得一读,不错!

评分

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解读书,出于好奇心买的

评分

作者很有名,但是我没有看过,所以我只想说字“我不知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