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极地区:国际合作问题:第二卷
定价:99.00元
作者: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作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12517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其他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第二卷分四部分:**部分“北极交通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合作”,共有5篇文章(《有效开发北极地区》《俄罗斯北极地区海上交通发展的可能性评估》《北方的海路:问题与前景》《北极和北极路线的交通潜力。北极交通基础设施现状》《俄罗斯的核动力破冰船舰队。北方海路的发展前景》)。第二部分“合作开发北冰洋底部的核、矿物等自然资源”,共有6篇文章(《环北冰洋地区石油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前景》《北方地区和北极地区对于俄罗斯地缘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俄罗斯联邦西北冰洋地区跨境管理海洋矿物资源的法制模式》《北极大陆架煤矿开发的国外经验》《开
目录
北极交通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合作《有效开发北极地区》《俄罗斯北极地区海上交通发展的可能性评估》《北方的海路:问题与前景》《北极和北极路线的交通潜力。北极交通基础设施现状》《俄罗斯的核动力破冰船舰队。北方海路的发展前景》合作开发北冰洋底部的核、矿物等自然资源《环北冰洋地区石油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前景》《北方地区和北极地区对于俄罗斯地缘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俄罗斯联邦西北冰洋地区跨境管理海洋矿物资源的法制模式》《北极大陆架煤矿开发的国外经验》《开发北极资源的新方式》《北极资源》在北极保护环境、合理管理生物资源方面的合作《
作者介绍
伊·谢·伊万诺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北极研究和开发工作,是一位专家。也是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特聘专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在于其对“合作困境”的坦诚剖析。它不像某些乐观主义的论著那样,将国际合作描绘得过于理想化。相反,作者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不同国家在长期战略利益、短期经济利益以及国内政治压力之间产生的摩擦。我读到关于渔业配额谈判的部分时,深感那种“一寸领土一寸金”的现实压力,即便是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威胁,个体利益的权衡依然是主导因素。这种批判性的视角是极其宝贵的,它使得我们对北极治理的未来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约束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合作的成功,更在于系统地分析了合作失败或受阻的症结所在,这对于未来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关于北极圈国际合作的著作,其深度与广度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将叙事局限于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具体的国际协定细节。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原住民权利和环境保护议题的处理,那种平衡了主权国家利益与生态责任的视角,在当前的学术讨论中显得尤为可贵。书中对过去几十年间,各国科学家如何在极地气候研究上达成共识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这部分内容简直就是一部微观的国际关系史。读来让人感受到,即便是面对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人类的理性合作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尽管书本内容厚重,涉及许多法律和外交术语,但编排的逻辑性极强,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循序渐进地把握住核心的合作机制和冲突点。整本书的论证过程扎实,引用的数据和案例都极具说服力,无疑是研究当代极地治理的必备参考书。
评分翻阅这套书(即便只读了其中的一卷),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深厚的跨学科功底。这里的“合作问题”绝不只是外交部和国防部官员之间的对话,它渗透到了海洋法、资源经济学、环境科学的交叉点上。例如,书中对北极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议的解读,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科学数据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范。作者对这些复杂文本的解读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抽丝剥茧,直达条款的核心意图。它让我认识到,北极的稳定,是建立在无数个技术性、专业性的协议和监测机制之上的,而非仅仅依靠政治宣言。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仿佛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由宏观到微观、再由法律到科学的探险之旅,其严谨性令人肃然起敬。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概括为一种思维上的“拓展疆域”。它并非那种只停留在政策层面空谈的理论性著作,而是充满了鲜活的案例和实地考察的细节。例如,书中对“北极理事会”内部决策流程的剖析,那种充满微妙权力拉锯的描述,比很多宏大的国际关系理论模型要来得生动得多。特别是关于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张力,作者并未给出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呈现了一种复杂、多方利益交织的现实图景。我发现自己不止一次地停下来,去查阅书中提到的那些具体的海域勘探许可和环境评估报告的背景资料。这种引导读者深入挖掘的能力,是优秀学术作品的标志。它强迫你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去理解那些在冰雪覆盖下的复杂谈判桌上,每一个用词、每一个否决权背后的深层考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非常老练,阅读起来有一种层层递进、拨云见日的畅快感。它没有被冗余的背景介绍所拖累,开篇便直奔主题,聚焦于特定合作议题的演变。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处理敏感的军事化议题时所采取的克制而审慎的态度,既不回避现实的战略竞争,又突出了非军事领域合作的韧性。读完后,我对“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和实际通航风险有了远超以往的理解。那些关于破冰船的规格、保险条款的差异,这些看似枝节的内容,恰恰是构建实际合作框架的基石。全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严谨,但保持了极高的可读性,没有陷入学术术语的泥潭,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通往专业领域知识的坚固桥梁,让专业人士和对国际事务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