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启蒙篇
定价:25.00元
作者: 李昌镐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122170842
字数:
页码:1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启蒙篇》是一套较好的儿童围棋入门读物,讲解了各种围棋技巧,并且本着循序渐近的原则,每册书在之前一册的基础上都有的难度提升。书中选取了很多难度适宜的练习题,并进行详细的解答。本书同时配有卡通插画和围棋故事,语言切、幽默,非常适合5~12岁的儿童阅读。
内容提要
《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启蒙篇》是《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套书第二册。在册的基础上,继续介绍围棋的常用术语,重点介绍了基础吃子方法、死活棋形、劫争、中局的下法等,并给出定式、大场、形势判断、官子等概念,使儿童接触到棋局的各个阶段,力求使其形成完整棋局的概念。
目录
章 常用术语
一、镇
二、尖冲
三、吊和飞吊
四、跨
五、渡
1. 直接渡过
2. 尖渡和飞渡
六、顶和尖顶
1. 顶
2. 尖顶
七、封
围棋小故事:谢安下棋定军心
小练习
第2章 吃子
一、接不归
二、乌龟不出头
三、倒扑和双倒扑
1. 倒扑
2. 双倒扑
四、倒脱靴
五、金鸡独立
六、软征子
围棋小故事:李世民一子定乾坤
小练习
第3章 死活:死活题初步
一、死活之杀棋
二、死活之做活
围棋小故事:一子解双征
小练习
第4章 劫争
一、利用劫做活
二、利用劫杀棋
三、利用劫吃子
围棋小故事:金枕之争
小练习
第5章 中盘
一、连接
1. 什么是连接
2. 连接的方法
二、分断
1. 基本的分断——断
2. 冲断
3. 挖断
4. 尖断
三、弃子
1. 简单的弃子——倒扑、倒脱靴
2. 对方来进攻时的弃子
四、打入
1. 什么是打入
2. 打入的变化
五、角部侵分
1. 侵分单子——星位
2. 侵分守角
围棋小知识:日本超棋士——林海峰
小练习
第6章 官子
一、双方先手官子
1. 双先一路扳粘
2. 双先二路尖+扳粘
二、单方先手官子
1. 单先一路扳粘
2. 单先冲挡
3. 单先伸腿
三、双方后手官子
1. 双后手一路扳粘
2. 双后手打拔一子
3. 双后手冲挡
围棋小故事:宋太宗赵光义和贾玄
小练习
第7章 形势判断
一、局部判断
1. 无忧角
2. 拆二
3. 无忧角 + 拆二
二、黑白双方交错的局部
三、有子之后,都不确定
1. 两边有子的拆二
2. 两边有子的无忧角
3. 被拦截的拆边
4. 旁边有子的星位小飞守角定式
围棋小知识:特立独行——徐奉洙
第8章 对杀技巧
一、紧气
二、外气
三、外气+公气
1. 公气
2. 两口以上公气——很可能双活
四、眼里的气——内气
1. 有眼杀无眼
2. 长气杀有眼
3. 双方都有眼
五、大眼的气数
1. 直二
2. 直三、曲三
3. 丁四、方四
4. 刀五、梅花五
5. 梅花六
围棋小故事:朱元璋、徐达和刘基
小练习
第9章 手筋
一、“尖”的手筋
二、“跳”的手筋
三、“顶”的手筋
四、“夹”的手筋
围棋小故事:佳人戏棋圣
小练习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在案例选取上的独到眼光。很多入门教材为了追求“快”,会直接引用一些高段棋手的经典对局片段,但这些片段对于一个连基本禁入点都还未完全掌握的初学者来说,往往是晦涩难懂的。然而,这本书似乎另辟蹊径,它大量采用了针对儿童思维特点设计的“模拟对局”和“情景演练”。比如,在介绍“征吃”这一概念时,书中设计的案例不是复杂的连环劫争,而是两个小孩在玩耍中,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来“围堵”对方的一块棋。这种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抽象的战术概念瞬间变得生动具体,孩子们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更令人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基础的“形状”判断,比如“团块”、“板直”等,都配上了形象的比喻,比如把一个形状比作“一块美味的蛋糕”,把另一个形状比作“坚固的堡垒”,这种感性的连接,远远比枯燥的几何分析更深入人心。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案例设计哲学,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深厚功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温润的米黄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标题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用料很实在,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劣质纸张,内页的纸张厚度适中,摸起来很光滑,这对经常翻阅的书籍来说非常重要,毕竟孩子翻书的频率很高,好的纸张更能经受得住考验。更值得称赞的是,里面的插图印刷质量简直是业界良心。那些对弈的场景,无论是棋子的颜色还是棋盘的纹理,都处理得极其细腻,色彩过渡自然,丝毫没有廉价印刷品的粗糙感。特别是那些辅助学习的图形符号,线条干净利落,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一眼分辨出它们的含义。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在初步翻阅时就感受到了作者和出版方对“匠心”的理解——他们明白,给孩子看的书,首先在物理层面就得是高质量的载体,让人愿意拿起,更愿意仔细品味。整个版式的设计也十分大气,留白得当,不会让人感觉内容过于拥挤而产生阅读压力,即便是长篇的文字说明,也因为排版的舒适感而被自然地消化吸收。我对这种“内外兼修”的出版物一向有好感,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的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我发现它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点堆砌在一起,而是在构建一个完整、层层递进的学习地图。首先,它没有急于介绍复杂的定式或手筋,而是花费了大量篇幅去讲解围棋的基本精神和规则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抢占角部,为什么要注重实地与厚势的平衡。这种从宏观理念入手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对这项古老智力游戏的畏惧感。随着章节的深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抽象的棋理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练习题。比如,在讲解“眼位”概念时,书中不仅画出了标准的一眼活、两眼活的形状,还配上了大量的“死活题”变体,且每道题目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总能让人在“啊,原来如此!”的顿悟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对我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似乎深谙儿童的学习心理,总能用一种鼓励性的语言来引导读者,而不是生硬的命令,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让人感觉这是一位耐心且睿智的老师在身边陪伴。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它所传递出的对围棋文化的一种深度尊重,它远超出了教授赢棋技巧的范畴。在一些小小的角落,比如在介绍“打入”策略时,穿插了一段关于古代文人如何以棋会友的典故;或者在讲解“胜负观”时,引用了古代棋谱中关于“棋品重于棋力”的箴言。这些看似“题外话”的内容,却无形中为冰冷的规则和计算增添了一层人文的厚度。它潜移默化地告诉小读者,围棋不仅仅是竞争,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一种与对手达成精神默契的方式。这种对“道”的强调,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升华,它培养的不仅仅是棋手,更是未来懂得尊重规则、懂得耐心思考的健全人格。这种对基础素养的重视,使得这本书在众多的启蒙读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心中值得长期珍藏的佳作。
评分从实操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且易于执行的教学框架。它不仅仅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更像是一本写给辅导者的“操作手册”。每个章节的末尾都设计了“家长/老师小贴士”环节,里面详细说明了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复习,以及在讲解某个难点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的肢体语言或者提问方式来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弃子争先”时,它建议家长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思考“如果我不丢掉这颗棋子,下一手我还能争取到什么更重要的位置?”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指导,对于那些虽然热爱围棋但缺乏专业教学经验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教会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怎么教”以及“如何与孩子互动”,从而将亲子共学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参与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