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做守信的家长,培养自律的孩子
定价:49.90元
售价:32.4元,便宜17.5元,折扣64
作者:刘朝莹 刘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596105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4所中小学名校校长、特级教师推荐: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京史家小学、北京小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试行本书内容“行为契约”后赞誉不绝,纷纷表示已经或即将列作家长课堂教材!!!
★OTO线上线下服务无限升级的家教心理学前沿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入选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来自全国上千份案例表明:凡是参加本书倡导的“行为契约”活动后的家长,7天后亲眼见证孩子各方面自律的奇迹!!!
★来自于江苏卫视《*强大脑》、喜马拉雅FM精品畅销栏目《180天,养成*强大脑》科学团队品质保证;
★北师大心理学名师多年心血结晶:
刘嘉教授:中国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北师大心理学部部长、“*强大脑”科学总策划;
刘朝莹博士:北师大心理学院快乐学习中心主管、3000多小时咨询经验、帮助100余名厌学青少年重返校园。
★随书赠送:
在线无限升级“好父母”银卡、手机AR熊猫乐园智能游戏、行为契约模板、24张神奇心愿卡、执行记录表
内容提要
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孩子写作业拖延怎么办?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孩子情绪爱失控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作息不规律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超常的学习能力和面对各种困难的情绪管理能力……
这是一本有效解决孩子上学后让家长头疼问题的书,更是一本使用后让家长和老师迅速见证孩子奇迹的书。本书源自作者对上述众多家长苦恼至极问题的归纳总结,并全方位采用了“BOOK ”的概念——书籍 实用工具 APP,以综合性的服务更全面地帮助家长。通过和孩子签订行为契约,共同执行,进而帮助孩子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事实确实如此,“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好的拿出来。”
目录
作者序
推荐序
前言
章、给孩子万贯家财,不如帮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一、行为契约的魔力
1. 行为契约法为什么在亲子教育中魔力无穷
2. 行为契约能够帮助孩子自发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3. 行为契约能够避免家长无意识言语的负面影响
4. 行为契约能够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
5. 行为契约能减少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6. 行为契约能预防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如何给孩子制定“行为契约”
1. 行为契约模板
2. 填写“目标行为”时家长和孩子要注意什么
3. 商定“奖惩”清单时家长和孩子要注意什么
4. 父母和孩子签字承诺时要注意什么
5. 填“执行记录表”时家长和孩子应该怎么做
6. 家长签订契约后更要严守承诺
三、签“行为契约”前先测测家长说话算数的指数
四、如何营造说话算数的家庭氛围
1.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立木为信”,不签空头支票
3. 像对“客户”一样对待我们的孩子
五、本章【练习】
第二章、目标要明确——你想培养孩子哪些行为习惯
一、如何设置好的契约目标?
二、为什么行为契约的目标要“少而精”
1. 先想好要通过这个契约改变什么
2. 一份契约以改变一种行为为主
3. 三个目标完成了两个,算完成吗
4. 目标的难度如何把握
三、为什么行为契约的目标要“可量化”
1. 可量化可以减少争吵,规范行为
2. 如何把行为契约的大目标量化、细化
四、为什么行为契约的目标要“向前一小步”
1. 坚持小改变,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2. 目标要怎样设定才能向前一小步呢
3. 不要快速地增加目标任务量
第三章、行为契约中的奖惩要有吸引力
一、什么样的奖惩才能吸引孩子
1. 在奖惩上做了哪些改变,让奇迹发生
2. 妈感受
3. 孩子的感受
4. 惩罚和奖励都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5. 奖惩为什么如此有效
二、对孩子,要“投其所好”
三、对孩子,要“物质与精神奖励并用”
1. 物质奖励在契约初期效果明显
2. 在运用金钱奖励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3. 家长要常用精神奖罚方法,作用相对持久
4. 送你一套心愿卡
5. 心愿卡要怎么用呢
四、对孩子,要“及时奖惩”
五、行为契约要“切实可行”
1.“不是为了罚你,是为了培养你”
2. 契约的奖惩要量化
3. 运用“双60 分原则”制定行为契约
4.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签订协议
六、给行为契约打分
第四章、执行行为契约要有力度
一、怎样激励孩子提前完成作业
二、执行行为契约要温和而坚定
1. 和孩子“温和沟通”的心理学智慧
2. 孩子违约耍赖的时候,要坚定拒绝
3. 拒绝之后,要好好安抚孩子的情绪
三、找准定位,家长只是辅助者
四、父母的角色就是榜样
五、帮孩子巧妙创造“同伴影响力”
六、打卡图的力量—完形心理
第五章、行为契约可以培养孩子终生的自律力
一、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控能力
二、行为契约的目标——让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名家推荐
作者介绍
刘朝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主攻家庭治疗方向,“强大脑”科学团队成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美国催眠治疗师学会(AAH)认证催眠治疗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快乐学习中心主管。
刘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特殊津贴。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才学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现代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我最近读完后,感觉像是找到了解决育儿路上那些棘手问题的“秘密武器”。它没有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家庭教育的核心——信任与规则的建立。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书中探讨的许多场景,我都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对应,这让我感觉格外亲切和真实。特别是关于如何设定界限而不扼杀孩子天性的那部分,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我过去总是在“严厉”和“溺爱”之间摇摆不定,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自律并非来自压迫,而是源于内在的责任感和对规则的理解与认同。它强调的“守信”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承诺,更是父母自身言行一致的体现,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发现很多时候,我的不一致恰恰是孩子行为失控的根源。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系统性地构建一个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家庭环境。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为孩子教育感到迷茫的家长,它不仅仅是提供技巧,更是帮助我们重塑育儿理念,实现从“管教”到“引导”的转变。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汗牛充栋,很多读起来都是大同小异,但这一本却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充满了积极、建设性的力量。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其对“家长榜样作用”的深刻剖析。它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抱怨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我们自己未解决问题的投射。这种坦诚的态度让人无法回避,必须正视自身的不足。书中关于如何通过“积极倾听”来赢得孩子的信任,从而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这套技巧是我实践以来收效最快的部分。当我们真正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而不是急于给出评判或解决方案时,他们内心的那道防线就开始松动了。这本书构建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双向奔赴的:家长通过守信赢得孩子的尊重,孩子通过自律赢得成长的自由。它不是一套僵硬的教条,而是一套动态的、可以根据孩子成长阶段调整的原则。如果你想让你的家庭教育更有效率、更充满爱与尊重,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投资的。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之旅。我原以为这是一本教我如何“管理”孩子的书,结果发现,它首先要求我管理好“自己”。作者对“家长信誉”的强调令人警醒。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诚实守信,却很少去深究,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言出必行?书中的许多观点直指现代家庭教育的痛点:功利性的教育、过度的保护以及缺乏规则意识的模糊地带。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工具箱,帮助我们重建家庭内部的信任链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契约精神”的讨论,它将抽象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了具体的、可执行的家庭协议。这种将家庭关系透明化、契约化的做法,极大地减少了不必要的冲突和权力斗争。孩子一旦明白了规则是双方共同遵守的,他们对规则的内化速度就快了很多。对于那些感觉家庭内部常常陷入“命令-反抗”怪圈的家庭,我强烈建议阅读此书,它能帮助你跳出这个循环,建立一种更健康、更具建设性的互动模式。
评分这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温度的教育作品。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它的视角更为宏大,不仅仅关注眼前的行为纠正,更着眼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长远的适应能力。书中对“自律”的定义是那么的富有远见——它不是束缚,而是通往自由的阶梯。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分析,巧妙地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融入日常的家庭场景中,使得理论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触手可及。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延迟满足”的讨论,书中揭示了如何通过日常小事,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管理冲动、规划未来的能力。这对我这个“急性子”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过去总急于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本书教会我耐心和远见,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一场慢功夫。它鼓励父母成为孩子人生的“设计师”而非“监工”,在提供足够支持的同时,给予孩子探索和犯错的空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实践。
评分我一直认为,培养一个有责任感、能自我管理的孩子,是父母能给到的最宝贵的礼物,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却是许多人感到困惑的“世界性难题”。这本著作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它没有落入“心灵鸡汤”的俗套,而是基于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自律养成路径”。我尤其欣赏它对“后果承担”这一概念的阐述,它教导我们如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自己行为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惩罚或奖励。这种基于尊重的教育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亲子间的沟通质量。以前,我总爱用唠叨和提醒来“控制”孩子的行为,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孩子表面顺从,内在却充满了抵触。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放手”,并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书中案例的丰富性也令人称道,无论面对的是学业拖延还是生活习惯问题,总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思路。对于那些渴望从“权威式”教育过渡到“合作式”教育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让我们看到了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