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产科医生教你轻松坐月子》
定价:29.80元
作者:王玉萍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27113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由产科医生根据编写的产后护理书。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为大家提供了科学的护理指导方法,以及专业的新生儿护理知识,让家人照料产妇和宝宝游刃有余,让新妈妈和宝宝健康、轻松坐月子。
内容提要
宝宝的降生,让新手父母开始面对很多个*次,怎样给宝宝喂奶?宝宝哭是饿了还是不舒服?新妈妈为什么恶露不尽?怎样预防炎的发生?本书就是新手父母*好的帮手,帮助大家解决坐月子以及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让新妈妈轻松坐个好月子。
目录
上篇 | 妈妈篇
01 新妈妈产后护理技巧 … 002
新生儿的正确抱姿 / 002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 003
产后早开奶 / 005
预防乳头皲裂 / 006
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 / 007
如何促进乳汁分泌 / 008
母乳是否充足的判断方法 / 010
产后乳汁不足怎么办 / 011
哪些宝宝需要混合喂养 / 013
哪些宝宝需要人工喂养 / 014
乳房胀痛、乳头疼痛的护理方法 / 015
感冒了还能喂奶吗 / 017
生病了怎么给宝宝喂奶 / 018
夜间哺乳的技巧 / 019
哺乳期用药原则 / 020
产后伸腕肌腱炎和腕管综合征 / 021
春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2
夏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3
秋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5
冬天坐月子需要注意什么 / 027
02 顺产产妇护理要点 … 030
自然分娩产后24小时活动原则 / 030
顺产产妇侧切后伤口的护理 / 031
应促进尽快恢复 / 033
自然分娩妈复原操 / 034
自然分娩后的心理恢复 / 038
预防产后足跟痛 / 039
03 剖宫产产妇护理要点 … 040
重视伤口的护理 / 040
剖宫产后24小时活动原则 / 042
剖宫产后的复原操 / 043
剖宫产后的心理恢复 / 044
剖宫产妈哺乳注意事项 / 045
产后失眠怎么办 / 046
产后不可盲目 / 047
如何预防产后皮肤松弛 / 050
04 新妈妈产后饮食调养方案 … 052
产后餐要吃对 / 052
产后2~3天怎么吃/ 053
产后周以开胃为主 / 055
产后第2周以补血为主 / 055
产后第3~4周开始催奶 / 056
产后饮食应均衡 / 058
作者介绍
王玉萍,中日友好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擅长产前诊断、孕期及产后保健、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深受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好评。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在分娩前后的基础护理,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孕期全景指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产后身体恢复问题上的细致入微。比如,关于盆底肌修复,市面上很多书只会轻描淡写地提一下“要锻炼”,但这本书却非常专业地解释了盆底肌损伤的原理,并配上了详细的图示,区分了不同阶段可以进行的锻炼强度和注意事项。我之前一直担心自己产后会面临漏尿等尴尬问题,但对照书里的指导一步步进行,现在感觉恢复得比我想象中快得多。此外,对于新手妈妈最恐惧的“喂养难题”,它也没有提供僵硬的模板,而是根据不同的母乳情况、宝宝的吃奶反应,提供了多种灵活的解决方案。这种“因人而异”的指导哲学,让我这个追求完美的新手妈妈放下了很多不必要的执念,学会了更坦然地接纳身体和宝宝的不完美。它真正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做到完美”,而是如何“科学应对不完美”。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怀孕的时候我就开始四处搜罗各种育儿和孕期书籍,说实话,市面上的书太多了,内容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泛泛而谈,真正能落地到实操层面的干货少之又少。直到我翻到这本书,立刻就被它那种亲切又专业的语气吸引住了。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邻家长辈在跟你娓娓道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孕期营养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要吃什么、不要吃什么”,而是结合了不同孕期妈妈可能出现的实际反应,比如孕吐严重时如何巧妙地补充能量,水肿了该怎么调整饮食结构。而且,它对情绪健康的关注也做得特别到位,现代女性压力大,孕期激素变化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很容易被忽视,这本书花了大量篇幅教我们如何识别这些情绪波动,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自我调节小技巧,让我感觉自己在这段旅程中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后盾在支持着我。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好,很多关键信息都做了图文并茂的展示,阅读体验极佳,我甚至愿意在睡前把它当作放松读物来翻阅,而不是一件“任务”。
评分翻阅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沉稳可靠的“大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它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好,不会让你觉得信息量太大而消化不良。它把坐月子这个看似庞大且充满禁忌的过程,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轻松完成的小任务。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产后恢复的长期性”的强调。很多书只关注了坐月子这短短的四周,但这本书却着眼于未来半年甚至更久,提前为我们规划了体能重建和心理调适的长期路线图。比如,它提到了产后腹直肌分离的自我检测方法,这通常是产后六个月后才会被重视的问题,但这本书在早期就埋下了伏笔。这种前瞻性的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避免了因为早期不注意而留下后遗症的风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那种只在特定时间点有用一次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可以陪伴女性从孕期稳定过渡到育儿初期的全周期伴侣,阅读体验充满了安全感和掌控感。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那些“育儿大拿”写的书,我总觉得和我的生活状态相去甚远。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罕见的烟火气,特别接地气。它不谈那些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直击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头疼的那些小事。举个例子,关于宝宝的黄疸处理,我当时在医院和家里都听到了不同的说法,心里慌得不行。这本书里对黄疸的成因、不同程度的监测指标,以及家庭护理的红线(什么时候必须立刻就医)划分得极其清晰,逻辑性强到让人一下子就安定下来了。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就焦虑的书,而是让你感觉“哦,原来这都是正常的,我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我甚至发现,这本书在谈论家庭关系时也颇有建树,它引导丈夫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月子期的照护中,打破了传统上将所有压力都压在产妇身上的局面。这对于构建和谐的产后小家庭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格局显然比一般只谈生理护理的书要大得多。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其知识结构的严谨性和更新速度。我之前读过一些老版本的育儿书,里面的很多建议现在看来已经不太适用了,比如某些特定的辅食添加时间点或者疫苗接种的流程。这本书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明显参考了近期的医学指南和临床实践,让读者感到这些信息是“活的”,是与时俱进的。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部分印象深刻。它详细列举了婴儿哭闹背后的不同原因,从简单的肠绞痛到需要警惕的感染迹象,并配有清晰的“观察清单”。作为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我们很容易把所有不适都归结为“是宝宝太娇气了”,而这本书则教会我们如何保持警觉,在不过度惊慌的前提下,科学地判断宝宝的需求。这种细致到令人发指的程度,让我对作者的专业素养深信不疑,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本高水平的初级医疗顾问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