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起马局战术运用——象棋大师实战集锦
定价:21.00元
作者:方长勤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096148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起马局战术运用:象棋大师实战集锦》是当前全国大赛中流行的布局之一。它大打散手仗,没有的规范,战略战术灵活,变化深奥,出奇不意的攻击随时出现。为了更好地掌握这种布局,现从象棋大师们近年来的对局中选出典型局例,加以述评,通过对局中的得失,使读者更好地吸取其精华,在实战中发挥得更加出色。
目录
章 起内马局 对各种应法( ~150局 )
 局 李来群胜张元启
 第2局 庄玉庭胜宇兵
 第3局 陈寒峰胜龚晓民
 第4局 刘宗泽负柳大华
 第5局 吕钦胜陈寒峰
 第6局 孙庆利负张致忠
 第7局 程吉俊胜王新光
 第8局 吕钦胜于幼华
 第9局 陶汉明负于幼华
 0局 吕钦胜胡荣华
 1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
 2局 吕钦和徐天红
 3局 吕钦和许银川
 4局 郑一泓负胡荣华
 5局 吕钦负陶汉明
 6局 陶汉明负蒋川
 7局 陶汉明胜刘星
 8局 刘伯良和李来群
 9局 胡荣华胜蔡忠诚
 第20局 陈孝坤和黄勇
 第21局 刘国华负吕钦
 第22局 侯昭忠负林宏敏
 第23局 赵汝权和李来群
 第24局 陈孝坤负吕钦
 第25局 王平胜李望祥
 第26局 胡荣华胜赵国荣
 第27局 陶汉明胜柳大华
 第28局 许波负黄勇
 第29局 胡远芳负温兴远
 第30局 赵丰负王嘉良
 第31局 王玉才胜马迎选
 第32局 胡荣华胜傅光明
 第33局 黎惠东负邓颂宏
 第34局 吕钦胜胡荣华
 第35局 李来群胜刘伯良
 第36局 翁德强胜杨国璋
 第37局 阎文清负宗永生
 第38局 赵汝权胜蔡福如
 第39局 陶汉明胜冯明光
 第40局 方艺负刘忆慈
 第41局 张惠民胜李定威
 第42局 刘殿中负王嘉良
 第43局 钱宗祥负邬正伟
 第44局 陈富杰和吕钦
 第45局 陈孝坤负葛维蒲
 第46局 李鸿嘉负蒋川
 第47局 王大勇负徐天红
 第48局 赵庆阁胜蒋志梁
 第49局 胡庆阳负林宏敏
 第50局 陈启明和张江
 第51局 谢丹枫负谢岿
 第52局 张强负赵国荣
 ……
第二章 起边马对各种应法(51~183局)
作者介绍
  方长勤,北京市人,12岁从师北京名棋手张德魁,曾获北京市象棋比赛第二名、第三名等成绩,从而成为北京名手。从事象棋理论研究和排局研究,曾任《北京象棋》杂志排局编辑。曾和全国冠亚军李来群、臧如意著《象棋大师争战谱》、《象棋先手布局策略》、《世界象棋斗炮战》等。
  他还是收集宋代青铜象棋子的收藏家,收有一副宋徽宗御制“瘦金书”体的青铜象棋,为世上罕见。有人说,这副棋子在棋史上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近年筹款准备建立公益事业“北京少年象棋图书馆”。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正在努力提升我的中局战斗力,尤其是那种需要在复杂局面下快速计算出多个分支的可能性。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符合我的学习习惯。它不像有些书籍那样一上来就丢给你一堆眼花缭乱的定式,而是很有层次地将不同的战术主题进行划分,比如“弃子取势的艺术”、“空间压制的长期价值”等等。这种结构化的学习路径,让我可以针对性地攻克自己的弱项。更棒的是,每盘棋的讲解都不是简单的“黑方赢”或者“白方优”,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步棋背后的思考逻辑——为什么这个看似平淡的调动,却是为后续的致命一击做铺垫?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棋局的演变过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招法记忆上。这种深度的剖析,对于提高实战中的应变能力,无疑是醍醐灌顶。
评分作为一个喜欢研究布局理论的棋友,我对书籍的引证和参考价值非常看重。这本书在引用历史经典对局时,处理得非常得体。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而是将那些古老的智慧巧妙地融入到现代象棋的语境中,让人看到不同时代棋风的传承与发展。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收录每一盘棋时所做的背景介绍,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双方的地位、比赛的背景,这为理解棋局的战略意图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精选的“象棋史诗画廊”,每一页都定格了一个时代的精华。我甚至发现了一些在其他热门棋谱中很少被提及的、但却极具启发性的开局变化,这无疑为我自己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让我对未来的棋局对抗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称道,但真正让我感到物超所值的,是它在文字表达上的那种内敛而有力的风格。作者的文笔非常克制,没有过多的渲染和夸张的赞美,所有论述都紧紧围绕棋局本身展开,逻辑清晰,论证严密。在讲解那些需要深度计算的残局时,作者的叙述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先给出结论,再逐步拆解计算路径,像剥洋葱一样,让你层层深入,直至看清全局的奥秘。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这本书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我经常在晚上静下心来,泡一杯茶,伴着这本书慢慢品味,感觉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中,这不仅仅是学习象棋,更像是一种对思维极限的挑战和享受。
评分说实话,我对那些过度神化的“绝妙陷阱”类的书籍不太感冒,我更偏爱那些真正反映顶尖高手在压力下如何稳定发挥、精妙控局的实战记录。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收录的对局,很多都是在分量很重的比赛中产生的,棋手们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信息密度极高。通过阅读这些对局,我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高压的赛场之上,去体会方方面面都是对手的压力。书中对于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比如,当棋面陷入僵持时,高手是如何通过细微的子力调动,一点点挤压对方空间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往往决定了胜负的走向。我发现,很多我过去认为“无聊”的防守着法,其实蕴含着深厚的后手潜力,这本书让我对“稳健”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金色的烫金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沉稳的感觉。我本来还担心象棋理论书籍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但这本书的排版却非常讲究,棋谱的清晰度极高,每一个走子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能清晰地看到大师们的布局变化,简直太重要了。而且,书中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翻阅起来非常顺滑,不会有廉价书籍那种涩涩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特定局面的引言部分,作者似乎很擅长用简短而富有哲理的话语来概括一个棋局的核心矛盾,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研究接下来的变化。从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起,我就能感受到编者在细节上倾注的心血,这绝不是随便拼凑出来的“大师精选”,而是一部真正用心打磨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