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陪你走過這十年——一位博士媽教育手劄 |
| 作者 | 劉蘋 |
| 定價 | 35.00元 |
| 齣版社 | 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4350949 |
| 齣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分四篇:我愛你,寶貝;甜蜜三人行;陪你看世界;你一言,我一語;主要記錄瞭作者如何平衡工作與傢庭的心得體會,展示作者如何應對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童年及少年時期齣現的不同問題,更用細膩的筆觸描寫瞭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旅行的點點滴滴,從中可以窺見一位充滿耐心與愛心的母親的育兒曆程,以及一位天真、樂觀、溫暖、富有創新的孩子對人對事妙趣橫生的看法。文中既有育兒的細緻體驗,也有海外居住、旅行的有趣見聞,適閤親子閱讀、幼兒教育以及職場人士。 |
| 作者簡介 | |
| 劉蘋——女博士、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副縣長、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中國項目開發中心“管理先鋒”首批培訓師、美國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四川大學青年骨乾教師、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後輩人纔、四川省海外留學高層次人纔,曾獲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奬、四川省社科成果三等奬、四川大學青年教師“十佳標兵”、四川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奬、四川大學小班化教學比賽二等奬等奬項和稱號,但是,重要的是,她是一個古靈精怪的“熊孩子”的媽媽(苗媽)。 |
| 目錄 | |
| 目錄 001 篇 我愛你,我的寶貝 003 備孕大戰 007 苗媽懷孕日記 020 姍姍來遲的寶貝 025 母乳的煩惱 029 科學育兒守則 032 人生步 035 第二篇 甜蜜三人行 037 震後餘生 044 電影與傢人 048 與苗苗的智鬥記 056 教育這件大事兒 066 赤子之心可貴 071 天生文藝範兒 078 失去更懂得珍惜 082 傢長會後 086 有一種愛是為瞭分離 093 第三篇 陪你看世界 095 星條旗下的母女時光 137 法蘭剋人的渡口 147 塞納河畔的月色燈影 154 在巴塞羅那與高迪邂逅 160 挪威峽灣之行 169 锡蘭的山與海 180 馬爾代夫的海與星光 191 第四篇 你一言,我一語 271 後 記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是一位母親送給十歲女兒的生日禮物,是孩子成長的生活實錄,是傢庭生活的喃喃細語,是職業女性的內心獨白。相親?女研究生?武裝直升機飛行員? 兩個職業身份迥異的年輕人相識相愛,軍婚、雙城,都不是問題,作者告訴我們,因為愛情,所以堅守。高齡産婦?産後抑鬱?女兒苗苗的齣生是上帝恩賜的禮物,從艱辛的備孕之路到小天使邁齣人生*步,苗媽悉心傳授新手父母的戰鬥經驗。事業?傢庭?嬌俏可人的女兒,求知若渴的學生,辛苦的科研,繁重的培訓,且看多重身份的苗媽如何尋求平衡,保持自我,不忘初心。星條旗下的親子時光,塞納河畔的月下燈影,馬爾代夫的海與星光……陪伴女兒跨過萬水韆山,尋找旅行的意義,苗媽說:生活不隻是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是一本愛的珍藏,從苗爸苗愛情故事,到女兒苗苗成長的點點滴滴,陪伴是*長情的告白,我們且聽作者娓娓道來。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讀完整本書,我感覺仿佛經曆瞭一場為期十年的馬拉鬆,但終點卻不是一個具體的奬杯,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自我和解。作者的文字有一種奇特的魔力,她總能用看似最日常的場景,引齣最深刻的哲思。比如她寫到接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路邊的一棵樹,從春天的新綠到鞦天的枯黃,然後她將這種生命的周期性與孩子成長的階段性做瞭對比。那種細膩的觀察力,讓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常瞬間被賦予瞭詩意。更讓我欣賞的是,她始終堅持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她似乎從未忘記,在“教育”這個宏大的框架之下,站著的首先是一個獨立的、有血有肉的孩子。書中對於“尊重個體差異”的論述尤為精闢,她舉瞭好幾個例子,說明當環境和期望與孩子的天性發生劇烈衝突時,我們應該選擇退讓,去構建一個能讓孩子自然生長的生態係統,而不是費力去修剪一棵注定會長成鬆樹的柳樹。這種境界,需要極大的智慧和耐心,也讓我對未來如何平衡“期望”與“接納”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從文學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是值得稱道的。它避免瞭教育類書籍常見的刻闆說教腔,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飽含生活氣息的口語化敘事,但絕不失深度。讀起來,你會覺得這位作者不僅是位用心良苦的母親,更是一位具備敏銳洞察力的觀察者。她對教育“工具箱”的介紹部分非常實在,但有趣的是,她總是在介紹完一個工具後,立刻附帶一個“反思”環節,比如她提到某個時興的學習法,運用後的效果可能並非預期中那麼完美,這時候她會冷靜地剖析原因,是方法不適閤孩子,還是自己執行不到位。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寫作風格,極大地增強瞭內容的可靠性。我甚至在某些章節看到瞭對教育史的一些隱晦的引用,顯示齣作者深厚的知識底蘊,但她處理得非常巧妙,將這些“大道理”巧妙地融入到傢庭教育的微觀實踐中,讓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腳下堅實的土地。
評分這本厚厚的書,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光是封麵那種質樸的米黃色調就讓人覺得踏實。我其實對“教育手劄”這類書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會是些枯燥的理論和生硬的說教。然而,翻開第一頁,那種撲麵而來的真誠感立刻抓住瞭我。作者的敘事就像是老友在茶餘飯後,帶著點兒笑意和感慨,娓娓道來她這十年來的心路曆程。她沒有把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的聖人,反而坦誠地分享瞭無數次自我懷疑和崩潰的瞬間。比如,她提到有段時間孩子對閱讀毫無興趣,她是怎麼從最初的焦慮到最後選擇放下功利心,轉而用“遊戲化”的方式引導,那種細節的描述,簡直就像是把鏡頭拉近,讓我們看清瞭一個普通母親如何在教育的迷霧中摸索前行。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關於“挫敗感”的處理。她沒有迴避孩子考試失利帶來的傢庭低氣壓,而是描繪瞭他們如何共同麵對,如何將失敗轉化為下一次嘗試的燃料。這種真實感,遠比那些包裝得完美的“成功案例”更能打動人心,讓我覺得,原來在追求教育的路上,允許自己不完美,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它所體現齣的“陪伴的力量”。這“十年”的跨度,不僅僅是孩子在成長,更是作者自身在重塑。其中有幾段關於親子溝通的描寫,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案例展示。她講述瞭如何處理青春期初期孩子突如其來的叛逆和沉默,她沒有采取強硬壓製,而是選擇瞭“空間給予”和“非結構化傾聽”。她描述瞭自己如何放下“權威傢長”的架子,試著去理解孩子視角下的世界,即使那個世界在她看來充滿瞭不成熟的想法。這種放下身段的姿態,最終換來瞭孩子更深層次的信任和依賴。讀到這些,我意識到,教育的真諦或許不在於我們教會瞭孩子多少知識點,而在於我們是否在關鍵時刻,給予瞭他們足夠的情感安全感,讓他們知道,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這個傢永遠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這種由內而外的力量,纔是任何教材和課程都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把握得相當成熟,絕不是那種一氣嗬成的流水賬。作者巧妙地將時間綫打散,穿插著不同年份的教育心得和感悟。這使得閱讀體驗像是在品鑒一部多維度的紀錄片,你能清晰地看到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變化,以及作者自身心智的迭代升級。我特彆喜歡她對“焦慮”的解構。在如今這個“雞娃”盛行的時代,焦慮似乎成瞭父母的標配。作者沒有鼓吹“消除焦慮”,而是教我們如何“管理”焦慮,甚至是如何“利用”焦慮這股能量。她將焦慮比作一個靈敏的警報器,它提醒我們關注問題,但絕不能被它挾持。這種理性的、去情緒化的分析,對我這個常常被社交媒體上各種“曬娃”信息轟炸的傢長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提供瞭一種平衡的視角,告訴我們,在跟風前行之前,更重要的是停下來,傾聽自己和孩子的真實聲音,這纔是十年育兒長跑中最寶貴的定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