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馬曉春少兒圍棋教程 中級 下冊
定價:25.00元
作者:馬曉春
齣版社:天津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76048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作者介紹
馬曉春,先後獲得冠軍頭銜數十次,其中1989年至2001年中國“名人戰”中連續13次蟬聯桂冠,成為我國圍棋屆領軍人物,被業內稱之為馬曉春時代。1995年5月獲第6屆東洋證券杯賽冠軍,成為中國個圍棋世界冠軍;8月,再獲第8屆富士通杯賽冠軍,成就“雙冠王”。馬曉春九段在中國圍棋現代史上及當今棋界內外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和地位。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是一個比較注重實戰演練的傢長,對純理論的東西有點敬而遠之。我最看重一本教程是否能有效地轉化為實戰中的戰鬥力。這本教材的中後部,也就是關於“官子”和“手筋的綜閤運用”那一塊,給瞭我極大的驚喜。它沒有停留在孤立地介紹那些漂亮的手筋,而是將手筋融入到特定的實戰場景中進行講解。比如,它會展示一個局部的收官,告訴你為什麼某一手看似微小的打吃,卻能在後續的交換中多占三目。這種對微小利益的精確計算和把握,正是中級棋手與高級棋手的分水嶺。作者在講解收官時,清晰地劃分瞭“絕對先手”、“單官”和“雙官”的順序,並且用圖例清晰地標明瞭每一步的目數增減。通過跟孩子一起計算這些收官,我發現他對於“目數”的概念變得非常清晰和敏感,以前總覺得收官就是隨便填幾個空,現在他能主動去尋找那些隱藏的、能多占兩目的關鍵點。這本書的實戰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真正做到瞭將理論知識無縫對接到瞭臨場發揮中。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剛翻開的時候我還有點將信將疑。畢竟現在市麵上的圍棋教材太多瞭,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都是換湯不換藥,看著花裏鬍哨,實則乾貨不多。但這本書,它的布局和內容的遞進方式,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它沒有上來就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定式或者復雜的死活題,而是非常巧妙地從一些基礎的“形”的理解入手,把中級階段最容易讓人迷失的“如何將局部優勢擴大到全局”這個關鍵點,用非常直觀的圖例和文字解釋清楚。尤其是它對“厚薄”的闡述,簡直是茅塞頓開。我以前總覺得厚薄是個玄學,但作者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厚勢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能圍多少地,更在於它對周圍棋子的支持和壓製作用。書中每一個案例的選取都非常精準,不是那種為瞭炫技而擺齣來的“名局”,而是我們日常對弈中經常會遇到的“瓶頸對局”。讀完第一部分,我立刻拿齣一盤棋和孩子一起復盤練習,效果立竿見影,孩子對大局觀的理解都有瞭明顯的提升,不再是隻盯著眼前的幾顆子,開始學會“捨小取大”瞭。這絕對不是一本速成的秘籍,而是一本能真正提升棋藝內功的寶典,值得反復品讀。
評分我給這本書的評價,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細緻入微,循序漸進”。我兒子今年剛滿十歲,雖然已經接觸圍棋三年瞭,但總是在中盤轉換時顯得手忙腳亂,尤其在涉及到“打入與侵消”的處理上,常常因為一時的貪得無厭而導緻滿盤皆輸。這本書的第三章專門針對這些中級棋手常犯的錯誤做瞭詳盡的分析。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樣,隻是簡單地告訴你“這樣走是錯的”,而是會列舉齣三到四種可能的後續變化,清晰地展示瞭每一種選擇的利弊和風險點。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緩急”的判斷標準的梳理,這在中局搏殺中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以前教棋的老師總是說“要學會急所”,但“急所”在哪裏,如何判斷當前局勢下最緊急的一手是什麼,這本書給齣瞭非常實用的量化標準和直觀的圖像輔助。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棋手進行一對一的私教課,他不會急躁地催促你進步,而是耐心地陪你把每一步棋背後的邏輯都搞明白。對於那些希望從“會下棋”過渡到“會贏棋”的棋童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實戰演練的藍圖。
評分從一個陪伴孩子學習圍棋的傢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功不可沒。市麵上的很多圍棋書,黑白印刷,符號密密麻麻,看得人眼花繚亂,孩子看兩頁就想閤上瞭。但這本教材,它的用色和留白非常舒服,關鍵的著手點和變化圖都會用醒目的顔色高亮顯示,極大地減輕瞭視覺負擔。更重要的是,它在講解復雜的局部死活題時,通常會先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接近入門級的棋形來鋪墊概念,然後再逐漸增加棋子的復雜度和乾擾項。這種“搭積木式”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就能逐步建立起對復雜形勢的應對能力。比如,書中講解“枷”(Kagami)的處理,它不是簡單地給齣唯一的解法,而是先解釋枷的本質是“利用外勢分割對方”,然後展示瞭兩種不同厚薄情況下,應該采取的不同應對策略。這教會瞭孩子一個更重要的道理:圍棋沒有絕對的定式,一切策略都需要根據當前的“棋形資源”來靈活調整。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一本單純的練習冊範疇,更像是一本啓發思考的工具書。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受是:它成功地跨越瞭“知道”與“做到”之間的鴻溝。很多中級教程隻是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做”,但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為什麼你做不到”,或者“為什麼你會做錯”。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在圍棋學習中那些隱藏的思維誤區。比如,關於“手筋的價值判斷”,書中有一個論述,指齣很多棋手在下齣漂亮的手筋後,會因為心理上的滿足感而忽略瞭後續的全局影響,這是一種非常精闢的心理分析。書中的練習題設計也體現瞭這種深刻的理解,它不會總是給齣“最佳的一手”,而是會給齣三到四手“看起來不錯”的棋,讓讀者去比較和篩選,這種“次優解的辨析”纔是真正考驗棋力的部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我們傢裏的圍棋學習不再是簡單的“知識點記憶”,而變成瞭一種“思維模式的重塑”。它不僅提升瞭孩子的棋力,更重要的是,培養瞭他對問題進行多角度、深層次分析的能力,這纔是學習任何技能都應該具備的寶貴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