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春兰花开
定价:49.00元
作者:陈祖德 总纂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1010567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编辑推荐
春兰杯在中国围棋史以及世界围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秋,中国棋手终于在第六届春兰杯上爆发了,进入半决赛的,是清一色的中国棋手,如此辉煌,实属空前。越是难得开放的花,越是灿烂如霞。春兰之花终于盛开,开得空前精彩,如此,多少弥补了以前的遗憾。精彩的历史自当记录下来。于是,《春兰花开》这本书问世了。
本书将第六届春兰杯的所有对局都收集在内。凡是内容较精彩的以及较有代表性的都加以解说。此外,还加上围绕这次赛事的相关资料,使本书更充实、更多彩,更让人共享花开春兰。
内容提要
《春兰花开——第六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对局集》由棋界名宿陈祖德先生主持编纂,古力、周鹤洋、孔杰、王磊、胡耀宇等一线棋手撰写棋评,灵光闪现,精彩纷呈。全书以“向来痴”、“从此醉”和“春兰开”为题分成三个部分,将本届春兰杯中国棋手夺冠历程作全景展示,将众多世界棋手的精彩过招一一呈现。书中另配精彩照片、鲜为人知的幕后花絮和相关媒体的报道,可读性与文献价值兼备。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部对局集,其中还包含着中国棋手对围棋文化的思考和体悟。
目录
序一 责任与使命
序二 春兰花开否去泰来
向来痴
轮
崔哲瀚 谢赫
朴永训 陈耀烨
第二轮
赵治勋 周鹤洋
李世石 罗洗河
胡耀宇 依田纪基
陈耀烨 李昌镐
古力 河野临
羽根直树 谢赫
高根台 彭荃
常昊 结城聪
从此醉
八强赛
彭荃 周鹤洋
李世石 谢赫
李昌镐 古力
常昊 胡耀宇
半决赛
彭荃 常昊
谢赫 古力
春兰开
三四名决定赛
彭荃 谢赫
决赛局
古力 常昊
决赛第二局
常昊 古力
浓浓的春兰情
春兰杯的意义不可估量
春兰杯:世界体育与文化交流的平台
春兰杯:开创了中国围棋新时代
八年拼搏古力夺冠——第六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圆满谢幕
附一 第六届春兰杯对局集
附二 历届春兰杯综述
作者介绍
陈祖德,1944年生,上海人。“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1964年、1966年、1974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1982年被授予九段。在中日围棋比赛中,他是我国位分先战胜日本九段的棋手。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曾被评为建国以来的杰出运动员和教练员,两次获得体
文摘
序言
坦白说,初看之下,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略高,开篇大量运用了晦涩的哲学思辨和象征性的意象,使得开头的几页阅读体验略显晦涩难懂,我甚至一度想放下。然而,如果能够坚持读过前三分之一的铺垫,你会发现,作者用这种看似绕远路的方式,实际上是在为后续情节的爆发积蓄能量。一旦人物间的矛盾被点燃,那种压抑已久的张力便会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极其震撼。作者对悲剧的刻画尤为擅长,笔力沉雄,哀而不伤,即使是描绘绝望的境地,也总能透出一丝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珍视。特别是书中对于“时间”这一概念的处理,令人拍案叫绝,它不是线性的流逝,而是可以被记忆扭曲、被情感反复重塑的维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痛苦的自我审视,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下的巨大主题,如宿命、自由与救赎,被抽丝剥茧般地展示在眼前,发人深省。
评分这本厚重的典籍,初翻阅时,那墨香与纸张的微涩感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我拉入了一个遥远的、充满历史烟云的年代。书中的叙事节奏犹如长江之水,时而湍急,波澜壮阔地铺陈开来,讲述着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起落沉浮;时而又变得极其舒缓,如同江南烟雨中的小桥流水,细致入微地描摹着人物的内心挣扎与细腻情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环境背景的构建能力,那些古老的城池、萧瑟的边塞、繁华的市井,都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读者仿佛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时的风霜雨雪,闻到泥土与炊烟的味道。书中的对白设计更是匠心独运,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物,其口吻、用词都截然不同,极富生活气息和时代烙印,绝非是生硬的模板化语言。仅仅是阅读那些对话片段,便能从中洞察出人物的性格底色与隐藏的动机。它探讨的主题宏大而深邃,关乎权力、信仰与人性的复杂纠葛,让人在掩卷沉思之时,不禁反思自身在相似困境中的选择,是一部需要静心品读、值得反复咀嚼的佳作。
评分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舒服”的书,它的语言风格极其流畅自然,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温柔的文学按摩。作者似乎偏爱使用简洁、明快的句式,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堆砌,但每一个用词都恰到好处,精准地传达了情境或情绪。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几个普通人展开,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遭遇,只是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与黯淡。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那种含蓄而微妙的情感交流,特别是那些欲言又止的瞬间,被捕捉得极其到位,让人联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温柔或遗憾。虽然情节的张力不如那些史诗巨著那样咄咄逼人,但它胜在“真实感”,让人觉得书中发生的一切,可能就发生在隔壁的街角。这本书如同清晨薄雾中的一缕阳光,不刺眼,却能暖透人心,适合在需要片刻宁静时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近乎“冷酷”的客观记录性,它仿佛是一份没有感情的田野调查报告,以一种近乎生物学观察者的角度,审视着特定社群的生存法则和道德体系。书中几乎没有明确的“好人”或“坏人”,所有的行为逻辑都建立在特定环境下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之上。作者极其擅长运用对比手法,将极端环境下的个体选择与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进行碰撞,引发强烈的思辨。阅读过程中,我反复被书中对“规则”与“非正式秩序”的描述所吸引,它揭示了人类社会运作的底层代码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功利和残酷。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强劲有力,逻辑清晰,几乎没有冗余的描述,每一个句子都像是一块精确切割的砖石,共同构筑起一个坚实而冰冷的思想殿堂。它不提供慰藉,只提供洞察,是一部需要理性思维才能充分领略其精妙之处的力作。
评分拿到这书,第一印象是它的封面设计极具现代感和抽象性,与我预想中传统文学作品的风格大相径庭,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跳跃,经常在不同人物的意识流中快速切换,这种手法极具挑战性,也带来了非凡的阅读体验。它不像传统的线性叙事那样按部就班,而是像一幅被打碎又重新拼凑起来的马赛克画卷,需要读者主动去填补空白,去构建起故事的完整脉络。这种“主动参与”的阅读过程,极大地调动了我的思考积极性。书中对于某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简直是精准到令人心惊的地步,仿佛作者拥有穿透灵魂的透视眼,将那些潜藏在笑容下的不安、在沉默中的呐喊,毫不留情地剖析出来。虽然有时候叙事节奏的破碎感会让人略感迷失,但只要抓住其中关键的意象和反复出现的主题,便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碎片化的美感。整体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前卫和令人兴奋的阅读尝试,它拓宽了我对“讲故事”方式的理解边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