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貼貼肚臍能治病
定價:29.80元
作者:秦麗娜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8010462
字數:
頁碼:22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臍療保健 流傳韆年
集中一點 調理全身
居傢小病 可防可治
簡便易行 健康
內容提要
臍療是中醫的傳統自然療法,具有“簡、便、驗、廉”的特色,一直為廣大群眾熟悉並應用。 本書精選臍療方100多首,除針對一些常見病癥,如感冒、嘔吐、腹瀉、痛經、哮喘、失眠等進行辨證施治外,還對諸如慢性疲勞綜閤徵、鼕病夏治調理、辨體質調理、肌膚養護等也提齣瞭臍療保健的方案。書中對臍療操作方法、臍療處方及製備、臍療禁忌等也作瞭介紹,並適當配備瞭插圖,利於理解和應用。適閤大眾讀者閱讀使用。
目錄
章 細說中醫的治病瑰寶——貼臍療法 1
說說貼臍療法的悠久曆史 2
貼臍療法的源頭 2
秦漢時期的貼臍療法 26
唐宋時期的貼臍療法 2
明清時期的貼臍療法 3
全方位視角,探尋貼臍療法的科學原理 4
通過經絡來傳導 4
通過皮膚來滲透 4
通過神經來調節 5
通過藥物來助力 5
肚臍貼雖小,作用卻很大 6
肚臍貼的優點多多 8
應用前必須瞭解的基本方法 9
貼臍療法離不開的基本膏方 10
鮮藥泥 10
鮮藥汁 10
藥液 10
藥糊 11
藥膏 11
膏藥 11
藥丸 12
藥散 12
藥餅 12
藥袋 12
貼肚臍齣現不良反應,彆驚慌 13
疼痛 13
水皰 13
過敏 13
貼臍注意事項 147
第二章 貼臍療法,辨證論治是王道
15何為辨證論治 16
貼臍療法之八綱辨證 18
陰陽辨證 18
錶裏辨證 18
寒熱辨證 18
虛實辨證 18
貼臍療法之髒腑辨證 19
搭配貼臍的輔助治療方法推薦 20
臍部艾灸法 20
臍部按摩法 21
第三章 瞭解肚臍貼的“黃金搭檔”——藥材 23
肚臍貼的用藥特點知多少 24
宜用對皮膚刺激性大、作用強的藥物 24
宜用芳香走竄類藥物 24
宜用溫熱類藥物 24
宜用引經藥物 25
宜用油類之物 25
貼臍前,需瞭解一物性能 26
藥有四性 26
藥有五味 27
升降沉浮,藥物又一性能 28
五髒六腑,藥物之歸經所在 29
貼臍療法常用的中藥材 30
芳香類藥材 30
礦物類藥材 31
動物類藥材 32
植物類藥材 32
天然草藥同樣可以入臍貼 34
第四章 內外有彆貼肚臍,小病小痛不纏身 41
◆ 內科疾病這樣貼
感冒常見快貼臍 42
咳嗽不止太難熬 44
遠離支氣管哮喘的麻煩 46
胃痛要趁早緩解 49
多汗也是一種病 52
沒完沒瞭的拉肚子 55
便秘不齣真是事兒 58
想睡睡不著真難熬 60
對付糖尿病有良方 63
頭痛莫撞牆 66
讓血壓慢慢降下來 69
改善中風後遺癥 72
停不下來的打嗝聲 75
眩暈不用慌 78
◆ 外科、骨科疾病這樣貼
坐骨神經不再痛 80
無“痔”之人更輕鬆 83
貼肚臍,腰不痛 86
貼臍療法改善風濕痛 89
脫肛“提”上來 92
貼臍趕走腳氣 94
······
作者介紹
秦麗娜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中醫綜閤治療區負責人,副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博士。北京針灸學會臨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閤學會會員、中國針灸學會會員、《中國現代醫生》審稿專傢。
文摘
現代醫學已發現,穴位、經絡與神經末梢、神經束、神經節等有著密切的聯係,所以將藥物直接作用於穴位,必然會刺激到大腦神經。從這一角度看,藥物貼臍,會使臍部皮膚上的神經末梢處於活躍狀態,從而調節人體神經與體液,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發揮自主神經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不論是中醫內治還是中醫外治,藥物都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藥物的作用達到調理著人體陰陽平衡以及髒腑氣血的盛虧等。清代名醫5徐大椿曾說過: “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腠理,通經貫絡,或托而齣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 ”這說明,藥物貼臍
療法,藥物中的有效成分透過臍部皮膚的滲透與吸收作用得以進入人體內部,從而遍布全身,使有害物質排齣或直接被消滅。具體來說,藥物可發揮以下三大作用:
,通過藥物刺激,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局部周圍組織的營養得以改善,有助於消炎祛腫。但此時需要控製刺激量,若刺激性較強,會使局部高度充血,損害身體的正常組織;若是刺激性太弱,則達不到預期的療效。
第二,藥物貼臍,透過皮膚使藥物成分滲透至皮下組織內,對局部産生較強的藥理作用,從而激發全身的經氣,通過微小血管的吸收與輸送,使其發揮齣大程度的藥效。
第三,不同的藥物貼敷臍部將會産生不同的藥用效果。比如,辛香藥物除瞭本身所具備的藥用價值外,還可削弱臍部錶皮角質層的屏障作用,加強藥物的滲透力度,加水調和後藥物與皮膚的貼閤作用會更強。
序言
章 細說中醫的治病瑰寶——貼臍療法 1
說說貼臍療法的悠久曆史 2
貼臍療法的源頭 2
秦漢時期的貼臍療法 26
唐宋時期的貼臍療法 2
明清時期的貼臍療法 3
全方位視角,探尋貼臍療法的科學原理 4
通過經絡來傳導 4
通過皮膚來滲透 4
通過神經來調節 5
通過藥物來助力 5
肚臍貼雖小,作用卻很大 6
肚臍貼的優點多多 8
應用前必須瞭解的基本方法 9
貼臍療法離不開的基本膏方 10
鮮藥泥 10
鮮藥汁 10
藥液 10
藥糊 11
藥膏 11
膏藥 11
藥丸 12
藥散 12
藥餅 12
藥袋 12
貼肚臍齣現不良反應,彆驚慌 13
疼痛 13
水皰 13
過敏 13
貼臍注意事項 147
第二章 貼臍療法,辨證論治是王道
15何為辨證論治 16
貼臍療法之八綱辨證 18
陰陽辨證 18
錶裏辨證 18
寒熱辨證 18
虛實辨證 18
貼臍療法之髒腑辨證 19
搭配貼臍的輔助治療方法推薦 20
臍部艾灸法 20
臍部按摩法 21
第三章 瞭解肚臍貼的“黃金搭檔”——藥材 23
肚臍貼的用藥特點知多少 24
宜用對皮膚刺激性大、作用強的藥物 24
宜用芳香走竄類藥物 24
宜用溫熱類藥物 24
宜用引經藥物 25
宜用油類之物 25
貼臍前,需瞭解一物性能 26
藥有四性 26
藥有五味 27
升降沉浮,藥物又一性能 28
五髒六腑,藥物之歸經所在 29
貼臍療法常用的中藥材 30
芳香類藥材 30
礦物類藥材 31
動物類藥材 32
植物類藥材 32
天然草藥同樣可以入臍貼 34
第四章 內外有彆貼肚臍,小病小痛不纏身 41
◆ 內科疾病這樣貼
感冒常見快貼臍 42
咳嗽不止太難熬 44
遠離支氣管哮喘的麻煩 46
胃痛要趁早緩解 49
多汗也是一種病 52
沒完沒瞭的拉肚子 55
便秘不齣真是事兒 58
想睡睡不著真難熬 60
對付糖尿病有良方 63
頭痛莫撞牆 66
讓血壓慢慢降下來 69
改善中風後遺癥 72
停不下來的打嗝聲 75
眩暈不用慌 78
◆ 外科、骨科疾病這樣貼
坐骨神經不再痛 80
無“痔”之人更輕鬆 83
貼肚臍,腰不痛 86
貼臍療法改善風濕痛 89
脫肛“提”上來 92
貼臍趕走腳氣 94
······
【XH】 貼貼肚臍能治病 序章:身體的低語,肚臍的秘密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神奇的“能量之門”,它位於我們身體的中心,連接著生命的源泉,古老智慧稱之為“神闕穴”,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肚臍。這個小小的凹陷,承載著我們最初的生命印記,也隱藏著調養身體、激發自愈潛能的奧秘。長久以來,我們似乎遺忘瞭它,將它視為身體上一個無關緊要的部位,但事實並非如此。肚臍,這個被忽視的角落,正默默地嚮我們傳遞著身體的信號,等待我們去傾聽,去迴應。 《XH》這本書,並非要講述一個虛無縹緲的奇跡故事,也不是要推銷某種快速無效的療法。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與身體對話的邀請,一次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巧妙融閤的實踐指南。它將帶領讀者一同揭開肚臍的神秘麵紗,理解肚臍與我們身體內部運作的深刻聯係,並在此基礎上,探索一種古老而有效的養生方法——“貼貼法”,如何能夠溫和而深刻地改善我們的健康狀況。 這本書的誕生,源於對生命本源的追尋,對身體智慧的尊重。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疲憊、壓力、不規律的生活習慣而忽略瞭身體發齣的警告。疾病如同潛伏的陰影,悄悄地侵蝕著我們的健康。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對抗疾病的癥狀,卻鮮少深入探究其根源。然而,身體本身就具備強大的自愈能力,隻是我們常常不知道如何激活它。《XH》正是希望成為連接你與身體智慧的橋梁,教會你如何通過最簡單、最自然的方式,重新喚醒身體的內在力量,達到“未病先防,已病則治”的理想境界。 本書並非否定現代醫學的價值,而是倡導一種 complementary (互補的)養生理念。它提倡在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的幫助,同時,通過日常的自我調養,為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減輕疾病的痛苦。我們將一起學習如何通過對肚臍的溫和刺激,來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促進氣血的暢通,溫養髒腑,進而改善一係列與身體失衡相關的健康問題。 這本書的每一頁,都蘊含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健康的期盼。它將帶你走進一個全新的養生視角,讓你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發現肚臍這個被遺忘的寶藏,並學會利用這份寶藏,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準備好瞭嗎?讓我們一同踏上這場關於身體、關於健康、關於“貼貼”的探索之旅,傾聽身體的低語,解鎖肚臍的秘密,開啓屬於你的健康新篇章。 第一篇:肚臍——生命的臍帶,健康的開關 在生命的最初階段,肚臍是我們與母親之間唯一的生命紐帶,它輸送著生命所需的營養,也承載著我們最初的能量。即使在齣生後,臍帶剪斷,這個曾經連接母體的點,依然在我們體內留下瞭深刻的印記。中醫認為,肚臍(神闕穴)是先天之氣匯聚之處,與我們的五髒六腑、經絡氣血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它不僅是一個穴位,更是一個重要的能量節點,是身體“先天”能量的儲存和釋放中心。 肚臍的解剖學與生理學基礎: 肚臍周圍的皮膚相對薄弱,皮下血管豐富,神經末梢也相對集中。這些生理特點使得肚臍區域對於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也更容易吸收藥物和能量。我們並非要進行侵入性的操作,而是通過溫和的“貼貼”,來利用這種敏感性。 肚臍與內髒器官的連接: 肚臍與脾、胃、小腸、大腸等消化係統緊密相連。中醫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而肚臍作為連接先天與後天的關鍵點,對脾胃功能的強弱有著直接的影響。一個健康的肚臍,能夠更好地支持消化吸收,將食物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物質。 肚臍與經絡氣血: 肚臍是任脈的循行部位,任脈主管一身的陰脈,與身體的多個髒腑和經絡都有聯係。通過對肚臍的溫和刺激,可以調和任脈氣血,進而影響到全身的經絡運行,促進氣血的充盈和暢通。氣血的順暢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礎。 肚臍的“先天之本”: 肚臍承載著我們從母體帶來的先天之氣,這股氣是我們生命力的源泉。雖然隨著年齡增長,先天之氣會逐漸消耗,但通過正確的調養方法,可以溫養和鞏固這股能量,延緩衰老,增強體質。 肚臍的“能量之門”: 肚臍可以被視為身體的一個“能量之門”,它既能接收外界的能量和信息,也能將體內淤積的濁氣排齣。通過“貼貼”這個動作,我們就是在主動地開啓或引導這個能量之門,讓身體內部的能量流動更加順暢。 肚臍失衡的信號: 當身體齣現不適時,肚臍往往會發齣信號,例如腹部脹氣、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甚至是一些慢性疼痛。這些信號是身體在告訴你,肚臍區域的能量流動可能齣現瞭問題,需要你的關注和調理。 從“臍”到“心”的連接: 肚臍的“臍”字,也與“心”字有著內在的聯係。古人認為,人心有靈,能夠感知身體的呼喚。關注肚臍,也是在關注身體最深層的需求,是與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 理解肚臍的這些基本原理,是進行後續“貼貼”養生法的基礎。它讓我們明白,我們並非在進行盲目的操作,而是通過一種科學而富有智慧的方式,去觸及身體最核心的健康密碼。 第二篇:傾聽肚臍的聲音——身體的常見信號與肚臍的關聯 身體就像一位忠誠的朋友,它總會通過各種方式嚮我們傳遞信息,隻是我們常常因為忙碌和忽視而錯過瞭這些寶貴的“低語”。肚臍,作為身體的中心樞紐,尤其容易顯露齣身體內部的失衡狀態。在這一篇,我們將學習如何“傾聽”肚臍的聲音,理解它所發齣的各種信號,並初步認識這些信號可能指嚮的身體問題。 腹部脹氣與肚臍: 如果你經常感到腹部脹氣,尤其是在用餐後,即使沒有進食過多的産氣食物,肚臍區域也可能感到膨脹不適。這可能錶明你的脾胃功能略顯不足,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導緻食物在腸道內積滯發酵。肚臍的溫和刺激,能夠幫助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緩解脹氣。 消化不良與肚臍: 食欲不振、容易飽脹、餐後不適、甚至惡心嘔吐,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常見癥狀。當消化係統運作不暢時,肚臍區域常常會感到沉重或隱隱作痛。通過“貼貼”,可以溫和地激發脾胃的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能力。 腹瀉或便秘與肚臍: 腸道是身體排泄廢物的重要通道,當腸道功能紊亂時,無論是腹瀉還是便秘,肚臍周圍都可能感到不適。腹瀉時,肚臍區域可能感到冰冷;便秘時,則可能感到脹滿疼痛。肚臍的調養,能夠幫助調節腸道蠕動,促進排泄的順暢。 月經不調與肚臍: 對於女性而言,肚臍與子宮、卵巢等生殖係統有著密切的聯係。痛經、月經量過多或過少、月經周期不規律等問題,很多都與體內寒濕內生、氣血瘀滯有關。肚臍區域的溫養,能夠幫助驅散寒濕,調和氣血,從而改善月經問題。 畏寒怕冷與肚臍: 肚臍區域的“暖意”是身體內部陽氣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錶現。如果你經常感到四肢冰冷,尤其是在腹部感覺不到溫暖,即使在溫暖的環境中也容易畏寒,這可能提示你的身體陽氣不足。肚臍的溫養,是補充陽氣、驅散寒邪的有效途徑。 疲勞乏力與肚臍: 長期感到疲勞,精力不濟,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這往往是身體能量不足的錶現。而肚臍作為“先天之本”的匯聚之處,其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身體的整體能量水平。通過對肚臍的養護,能夠幫助提升身體的元氣,改善疲勞感。 睡眠質量差與肚臍: 很多失眠、多夢、睡不安穩的狀況,與身體的陰陽失衡、心神不寜有關。肚臍區域的溫和刺激,能夠起到安神定誌的作用,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皮膚狀態不佳與肚臍: 身體內部的失調,也常常會反映在皮膚上,例如麵色晦暗、長痘、易過敏等。這些問題,有時也與脾胃功能、氣血運行不暢有關。通過調養肚臍,能夠從內裏改善身體狀況,進而提升皮膚的光澤和彈性。 識彆和理解這些信號,是開始“貼貼”養生的第一步。它提醒我們,身體並沒有停止與我們溝通,隻是我們需要學會傾聽,並找到迴應的方式。肚臍,就是那個最直接、最容易被我們觸及的溝通窗口。 第三篇:【XH】貼貼法——溫和有效的肚臍養生之道 在瞭解瞭肚臍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能發齣的信號後,我們將正式進入《XH》這本書的核心——“貼貼法”。這是一種基於古老智慧,並結閤現代理解的溫和而有效的肚臍養生技術。它無需復雜的器械,也無需深厚的功底,隻需要你一顆願意關愛自己身體的心,以及一些簡單的材料。 “貼貼法”的原理: 所謂“貼貼法”,顧名思義,就是將特定的物質溫和地貼敷在肚臍(神闕穴)及其周圍區域。其核心原理在於: 1. 溫養: 通過貼敷物的溫熱效應,溫煦肚臍及周圍的經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驅散寒邪。 2. 滲透: 貼敷物中的天然成分,能夠通過肚臍區域相對薄弱的皮膚,溫和地滲透至體內,發揮其特定的調養作用。 3. 刺激: 貼敷物對肚臍穴位的溫和刺激,能夠調動身體的先天之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 4. 封藏: 貼敷的動作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封藏”作用,幫助身體更好地留住和利用能量。 “貼貼法”的優勢: 溫和無創: 與針灸、艾灸等方式相比,“貼貼法”更為溫和,對身體幾乎沒有損傷,適閤各種年齡段和體質的人群。 操作簡便: 無需專業指導,在傢即可輕鬆操作,大大降低瞭養生的門檻。 隨身攜帶: 方便快捷,可以在居傢、旅行、甚至工作間隙進行。 針對性強: 通過選擇不同的貼敷材料,可以針對身體的具體問題進行調理。 經濟實惠: 相較於昂貴的醫療費用或保健品,“貼貼法”是一種性價比極高的養生方式。 “貼貼法”的基本操作流程: 1. 準備工作: 保持肚臍區域的清潔乾燥。選擇優質、安全的貼敷材料。 2. 貼敷位置: 核心是神闕穴(肚臍中央),根據具體調理需求,可適當嚮上、下、左、右擴展覆蓋區域。 3. 貼敷時間: 通常建議在睡前或休息時間進行,持續一定時長(具體時長將在後續章節詳細說明)。 4. 取下與清潔: 按照建議時間取下貼敷物,並用溫水清潔肚臍區域。 5. 觀察反應: 留意貼敷過程中和取下後的身體感受,作為調整依據。 “貼貼法”的常見應用場景: 日常保健: 長期堅持,可以提升身體的整體免疫力,延緩衰老。 緩解不適: 針對腹部脹氣、消化不良、畏寒等不適,起到快速緩解作用。 輔助調理: 作為中醫或西醫治療的輔助手段,增強治療效果,縮短康復周期。 特殊人群: 針對女性生理期調理、産後恢復、老年人保健等。 《XH》獨傢貼敷配方(示例): (此處不直接提供具體配方,而是描述其構成理念) 本書將提供一係列基於天然食材、草本植物,經過科學配比的“貼貼”配方。這些配方並非簡單的藥物堆砌,而是遵循中醫“君臣佐使”的原則,例如: 溫陽散寒配方: 可能包含生薑、肉桂等溫熱藥物,用於改善畏寒、腹瀉等癥狀。 健脾和胃配方: 可能包含山藥、茯苓、白術等,用於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活血化瘀配方: 可能包含當歸、艾葉等,用於改善痛經、血瘀型不適。 安神助眠配方: 可能包含遠誌、酸棗仁等,用於改善睡眠問題。 基礎調理配方: 適閤日常保健,側重於溫養和提升整體能量。 我們將詳細解析每種配方的藥理作用,以及它們為何能夠通過肚臍發揮功效,並提供清晰的製作和使用方法。 “貼貼法”是一種將古老智慧與生活實踐相結閤的藝術,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藥,但它是一種安全、有效、可持續的自我健康管理方式。通過學習和實踐,你將發現,原來守護健康,可以如此簡單而美好。 第四篇:精選【XH】貼貼配方——針對性調理與日常保健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瞭解瞭“貼貼法”的基本原理和優勢。現在,我們將進入本書的核心內容——一係列精選的【XH】貼貼配方。這些配方均以天然、安全、有效的原則為指導,針對不同的健康需求進行設計,旨在通過溫和的肚臍調理,幫助您改善身體狀況,重拾健康活力。 配方一:【暖陽生機】——改善畏寒、腹瀉、陽氣不足 核心成分: 精選新鮮生薑(富含揮發油和薑辣素,能溫中散寒,迴陽通脈)、上等肉桂(溫腎助陽,溫通血脈)、少量乾薑(進一步加強溫中散寒之力)。 原理闡述: 生薑和肉桂是中醫常用的溫陽藥物,它們能夠有效地溫煦脾胃,驅散體內的寒濕之氣。貼敷於肚臍,可以深層溫養身體的陽氣,對於因陽氣不足而導緻的畏寒怕冷、腹部冷痛、腹瀉(尤其為黎明前腹瀉,即“五更瀉”)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乾薑的加入,能夠增強整體的溫陽散寒效果。 適用人群: 容易手腳冰涼、腹部怕冷、胃脘隱痛、大便稀溏、精神不振,以及長期受寒濕睏擾的人群。 製作與使用方法: 1. 將新鮮生薑榨汁,取其薑汁。 2. 將適量肉桂粉和乾薑粉與薑汁混閤,調成膏狀。 3. 將膏狀物均勻塗抹在神闕穴及周圍約2-3厘米的區域。 4. 覆蓋一層醫用紗布,然後用醫用膠帶固定。 5. 建議每晚睡前貼敷,持續6-8小時,次日早晨取下。 6. 初次使用可縮短貼敷時間,觀察身體反應。 配方二:【運化通暢】——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 核心成分: 炒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茯苓(健脾滲濕,寜心安神)、山藥(健脾益氣,補中益氣,固精養陰)。 原理闡述: 脾胃為後天之本,負責消化吸收。炒白術、茯苓、山藥是健脾益氣的經典組閤,能夠有效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白術健脾祛濕,茯苓滲濕,山藥補益脾胃。貼敷於肚臍,能夠溫和地刺激脾胃經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腸道蠕動,從而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餐後腹脹、腹部沉重感等問題。 適用人群: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容易腹脹、大便不成形、身體容易疲勞、麵色萎黃的人群。 製作與使用方法: 1. 將炒白術、茯苓、山藥打成細粉。 2. 取適量藥粉,用少量溫水或蜂蜜調成稀稠適中的糊狀。 3. 將藥糊均勻塗抹在神闕穴及周圍約2-3厘米的區域。 4. 覆蓋一層醫用紗布,然後用醫用膠帶固定。 5. 建議每日一次,每次貼敷2-4小時,或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配方三:【月事舒暢】——緩解痛經、月經不調(寒濕型) 核心成分: 艾葉(溫經散寒,止血調經)、小茴香(溫腎散寒,理氣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原理闡述: 寒濕內侵是導緻痛經和月經不調的重要原因之一。艾葉具有強大的溫經散寒作用,小茴香能溫腎暖宮、理氣止痛,當歸則能補血活血,調和氣血。這三者結閤,通過肚臍貼敷,能夠有效地溫通經絡,驅散子宮和卵巢的寒濕,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緩解經期腹痛、腰酸、經血暗紅有塊等癥狀。 適用人群: 經期腹痛明顯、經血暗紅夾雜血塊、小腹冷痛、月經量偏少、畏寒肢冷等屬於寒濕型月經不調的女性。 製作與使用方法: 1. 將曬乾的艾葉打成細粉,小茴香炒後打粉,當歸打粉。 2. 按比例(如艾葉3份、小茴香2份、當歸1份)混閤均勻。 3. 取少量混閤藥粉,用溫黃酒或溫水調成糊狀(黃酒可增強活血化瘀效果)。 4. 將藥糊均勻塗抹在神闕穴及周圍約2-3厘米的區域。 5. 覆蓋一層醫用紗布,然後用醫用膠帶固定。 6. 建議在經期前一周開始貼敷,每日一次,每次4-6小時。經期結束後停止。 配方四:【安神寜心】——改善失眠、多夢、心神不寜 核心成分: 遠誌(安神益智,祛痰開竅)、酸棗仁(養心補肝,寜心安神)、閤歡花(舒肝解鬱,理氣開胃)。 原理闡述: 失眠、多夢往往與心肝血虛、心神不安有關。遠誌能夠交通心腎,安神益智;酸棗仁是養心安神的常用藥,能滋養心肝,使心神得安;閤歡花則能舒緩情誌,緩解焦慮。貼敷於肚臍,通過其溫和的滲透作用,能夠間接作用於心神,幫助調節神經係統,達到寜心安神的功效,改善入睡睏難、睡眠淺、多夢易醒等情況。 適用人群: 入睡睏難、睡眠質量差、夜間易醒、白天精神萎靡、容易焦慮或煩躁的人群。 製作與使用方法: 1. 將遠誌、酸棗仁、閤歡花打成細粉,混閤均勻。 2. 取適量藥粉,用溫水調成糊狀。 3. 將藥糊均勻塗抹在神闕穴及周圍約2-3厘米的區域。 4. 覆蓋一層醫用紗布,然後用醫用膠帶固定。 5. 建議每晚睡前貼敷,持續4-6小時。 配方五:【基礎養生】——日常保健,提升整體能量 核心成分: 艾葉(溫通經絡,艾灸之母,能溫養全身)、生薑(溫中散寒,助陽氣)。 原理闡述: 這是最基礎也是最普適的養生配方,旨在通過溫和的溫養作用,促進全身氣血的流通,提升身體的整體能量水平,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艾葉的溫通之性,結閤生薑的溫陽之力,能夠溫養脾胃,驅散體內微寒,讓身體充滿活力。 適用人群: 所有人,尤其適閤作為日常保健,作為“貼貼法”的入門選擇。 製作與使用方法: 1. 將曬乾的艾葉打成細粉。 2. 將少量生薑磨成泥,擠齣薑汁,留少量薑渣。 3. 將艾葉粉與少量薑渣混閤,用少許薑汁或溫水調成糊狀。 4. 將藥糊均勻塗抹在神闕穴及周圍約2-3厘米的區域。 5. 覆蓋一層醫用紗布,然後用醫用膠帶固定。 6. 建議每周2-3次,每次貼敷2-4小時,或根據個人感覺調整。 重要提示: 個體差異: 每個人的體質和反應不同,初次使用時,請先小範圍嘗試,觀察身體反應,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使用。 過敏測試: 首次使用任何一種藥材前,建議先在手臂內側進行小範圍皮膚過敏測試。 孕婦及特殊人群: 孕婦、哺乳期婦女、有嚴重皮膚疾病或急性炎癥者,在使用前請谘詢專業醫生。 非醫療建議: 本書提供的配方及方法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診斷和治療。如遇嚴重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 材料選擇: 務必選擇正規渠道購買的、質量可靠的藥材和輔料。 通過掌握這些精選的【XH】貼貼配方,您就擁有瞭一套簡單而強大的自我健康管理工具。堅持實踐,您將感受到身體悄然發生的變化,解鎖屬於自己的健康密碼。 第五篇:【XH】貼貼法的進階與融閤——讓養生更上一層樓 掌握瞭基礎的【XH】貼貼法以及一些經典的配方後,我們並非止步於此。身體的養護是一個持續進化的過程,如同生命本身一般。本篇將帶領您進入【XH】貼貼法的進階階段,探討如何根據身體的反饋進行調整,如何與其他養生方式融閤,讓肚臍的溫養效果更加顯著,您的健康之路也更加豐富多彩。 傾聽身體的反饋——微調是關鍵: 溫熱感: 適度的溫熱感是正常的,錶示藥材在發揮作用。如果感覺過於灼熱難忍,說明藥量或貼敷時間過長,需要減少。 酥麻感: 偶爾齣現的酥麻感,可能提示氣血正在疏通,是好的跡象。 瘙癢感: 如果齣現輕微瘙癢,可能是皮膚對藥材的正常反應,可以用溫水輕輕擦拭。若瘙癢嚴重,則可能是過敏,需立即停止。 身體變化: 留意貼敷後的睡眠質量、精力狀況、消化情況、情緒變化等。這些細微的改變,都是身體在迴應您,也是您調整配方和時長的重要依據。例如,如果貼敷“暖陽生機”後,腹瀉消失,但口乾加重,可能需要減少肉桂的用量,增加一些滋陰的成分(如少量生地黃粉)。 “一寒一溫”的智慧——平衡陰陽: 正如前麵提到的,很多健康問題源於陰陽失衡。對於體內寒濕偏盛的人,可以周期性地使用“暖陽生機”等溫熱配方。而對於體內內熱較重(錶現為口乾舌燥、便秘、煩躁等),則可以考慮在“運化通暢”或“安神寜心”配方中,適當加入一些清涼滋潤的成分,如生地黃、麥鼕等(需謹慎,且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更重要的是,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肚臍區域的“溫潤”,而非過度的“燥熱”或“冰冷”。“貼貼法”的溫和性,恰好契閤瞭這種平衡之道。 穴位拓展——“中脘”與“關元”的協同: 中脘穴(胃經): 位於肚臍上方約4寸(約四個手指並攏的寬度)。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是十二經脈和任脈的交會點,主治胃病、消化係統疾病。將貼敷範圍適當嚮上延伸至中脘穴,能更好地溫養脾胃,促進消化,緩解胃脹、胃痛。 關元穴(任脈): 位於肚臍下方約3寸(約三個手指並攏的寬度)。關元穴是任脈上的重要穴位,是元陰元陽的總開關,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功效。貼敷範圍嚮下延伸至關元穴,能更好地溫補腎氣,固精益髓,尤其對女性調經、男性固精有益。 操作建議: 可以選擇在貼敷肚臍的同時,也用少量藥糊輕輕覆蓋在中脘或關元穴(根據具體調理需求選擇),或交替貼敷。 與其他養生方式的融閤: 藥浴與泡腳: 在使用“貼貼法”的同時,結閤溫和的藥浴或泡腳,能從全身和下肢進一步調動氣血,促進循環,增強整體的溫養效果。例如,用艾葉、生薑泡腳,與肚臍貼敷“暖陽生機”相輔相成。 飲食調養: 任何養生方法,都離不開健康的飲食。在進行“貼貼法”調理期間,請注意均衡飲食,避免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多食溫熱、易消化的食物,更能鞏固貼敷的效果。 適度運動: 規律適度的運動,如散步、八段錦、太極拳等,有助於氣血的流通。避免在劇烈運動後立即進行貼敷,以免影響藥效。 情誌調養: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思慮、焦慮,對於安神寜心的調理尤為重要。 艾灸的輔助: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結閤溫和的艾灸,如隔薑灸或隔鹽灸,與貼敷法協同作用,增強溫熱效果。但要注意,艾灸的火力較強,需謹慎操作,並注意通風。 長期堅持與療效: “貼貼法”並非一蹴而就的“速效藥”,它是一種溫和而持久的調養。其效果的顯現,需要時間和耐心。建議根據自身情況,製定長期堅持的計劃。 例如,基礎保健型配方,可以每周持續進行;針對特定不適的配方,可以在癥狀齣現時集中使用,待癥狀緩解後,轉為鞏固調理。 隨著身體狀況的改善,您可能會發現,所需的貼敷時間越來越短,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越來越強,最終達到一種“不貼自愈”的健康狀態。 《XH》貼貼法,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鼓勵我們放慢腳步,關注身體的內在需求,與身體和諧共處。通過進階的學習和實踐,您將能夠更自如地運用這份古老的智慧,為自己和傢人的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屏障。 結語:生命的圓,健康的循環 我們生命的起點,是那條連接母體的臍帶;而我們生命的中心,是肚臍——這個承載著生命最初印記的神闕。當我們將關注的目光重新投嚮它,當我們學會傾聽它發齣的低語,當我們用最溫和、最自然的方式去滋養它,我們就是在重新連接生命的能量源泉,就是在激活身體最深層的自愈潛能。《XH》這本書,就是一次關於重新發現、重新連接的旅程。 本書所倡導的“貼貼法”,並非什麼玄之又玄的秘術,而是對古老智慧的傳承與實踐。它將復雜的養生理論,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操作,讓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成為自己健康的守護者。我們通過簡單的貼敷,溫養瞭肚臍,就如同溫養瞭身體的“先天之本”,進而促進瞭脾胃的運化,調和瞭氣血的運行,平衡瞭陰陽的走嚮。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由錶及裏的、循序漸進的自我療愈過程。 我們分享的每一個配方,都凝聚瞭對天然草本的理解和對身體需求的洞察。我們鼓勵您在理解原理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感受,去靈活調整和運用。因為每一個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最瞭解您身體需求的,永遠是您自己。而【XH】貼貼法,正是為您提供瞭一套與身體對話的工具,一份與健康共舞的指南。 健康,並非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由每一個微小的、持續的善意行動所纍積。從一次簡單的貼敷開始,您就在為自己的身體注入一份溫暖,一份關愛。當這種溫養成為一種習慣,當身體的信號被您清晰地解讀,當內外的調養形成良性循環,您將發現,健康不再是您沉重的負擔,而是您生命中最自然、最圓滿的狀態。 正如肚臍本身象徵著生命的圓滿與連接,《XH》貼貼法也旨在幫助您構建一個健康的生命圓,讓身體的能量在其中生生不息,循環往復。願這本書,成為您開啓健康之門的鑰匙,願您在探索與實踐中,收獲身心的喜悅與安寜。 生命之圓,始於臍,終於圓。願您,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