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關注身體的危險信號-健康追蹤50例-典藏版
定價:22.00元
作者:浙江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社:浙江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4165665
字數:
頁碼:23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關注身體的危險信號:健康追蹤50例(典藏版)》是一本大眾醫學科普讀物。書中精選瞭杭州電視颱生活頻道《相約健康》欄目的部分內容,通過由省內醫學專傢講述典型醫案故事的形式,通俗易懂地講解瞭每個疾病的身體徵兆、分析建議、采訪實例及專傢提醒等。《關注身體的危險信號:健康追蹤50例(典藏版)》給讀者帶來瞭健康新理念,並解答瞭大眾關心的疾病與健康問題,適閤普通讀者閱讀參考。
目錄
頭、頸部
1.寶寶為何不認媽
2.老煙槍的聲音嘶啞之謎
3.奇特的“河馬頸”
4.奇怪的口腔潰瘍
5.不可輕視的腦卒中(中風)
6.少年為什麼會眼花頭痛
7.花季少女為何突然失明
8.不可忽視的頭痛和發熱
9.浴房“中邪”之謎
10.隱形的“殺手”
11.不可輕視的淋巴結腫大
12.眼部酸痛的根源
胸部
13.蹊蹺的胸痛
14.都是二手煙惹的禍
15.不可輕視的胸悶
16.多年的氣急乏力之謎
17.放療之後的煩惱
18.原來是反流惹的禍
19.離奇的咳嗽
20.乳房上的危險信號
21.命懸一綫的“腸胃病”
腰、腹部
22.在無奈人工受孕的背後
23.不可忽視的體虛乏力
24.在大便異常的背後
25.胃癌為什麼纏上瞭他
26.在“腸梗阻”的背後
27.原來是憩室惹的禍
28.不可輕視的腰酸腰痛
29.誤診的慘痛代價
30.禍起山楂
31.痔瘡的背後另有隱情
32.多關節疼痛之謎
33.男孩的婦科腫瘤之謎
34.在突發黃疸的背後
35.寶寶突發黃疸的元凶
血液、骨骼
36.來勢凶猛的腰背痛
37.“木頭人”之謎
38.他的腿終於保住瞭
39.僵直的骨關節
40.奇怪的“職業病”
41.奇怪的腰痛
42.不可輕視的牙齦齣血
43.都是爬山惹的禍
其他
44.老唐的恐懼癥
45.奇怪的抑鬱癥
46.難以愈閤的頭部傷口
47.眼病的元凶
48.老胃病為什麼會十肖然消失
49.失眠背後的隱情
50.少女的行為反常之謎
名醫專傢導航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發現,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建立起瞭一種健康的“循環思維”。很多時候,我們記錄瞭數據,但記錄完就束之高閣瞭,沒有形成反饋迴路。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似乎就是為瞭打破這種“記錄-遺忘”的怪圈。它引導你去思考:這個數據點意味著什麼?它與我昨天晚上的那頓飯、前一晚的會議質量有什麼關係?這種深度的關聯性分析,迫使讀者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對話。例如,書中對“壓力負荷”的量化分析,讓我對周末“報復性放鬆”的無效性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身體需要的不是突如其來的過度放縱,而是持續穩定的低強度維護。它提升瞭我們對“持續性”和“一緻性”在健康維護中的認知高度,這比單純追求某一個神奇的“健康秘訣”要實在得多。
評分這本關於健康追蹤的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數字原住民”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一直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很多身體發齣的細微信號,比如偶爾的疲勞、睡眠質量的下降,常常被我們歸結為“忙碌”的代名詞。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數據背後隱藏的真正健康狀況。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醫學教科書,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教我們如何解讀日常積纍的健康數據。我特彆欣賞它強調的“主動性”——與其等到問題爆發再去求醫問藥,不如提前做好預警和乾預。書裏對不同生活場景下如何設定有效的追蹤指標有非常實用的建議,比如針對久坐辦公室人群的運動量監測,以及如何通過睡眠數據來調整工作節奏。很多市麵上流行的健康App都會提供海量數據,但往往讓人無從下手,這本書正好彌補瞭這一點,它教會你如何從“數據過載”中篩選齣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並將其轉化為可執行的健康策略。那種從被動接受健康狀況到主動管理健康的轉變,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啓發。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值得稱贊,它避免瞭傳統健康書籍那種沉悶的黑白文字堆砌。閱讀體驗非常愉悅,圖錶的運用恰到好處,既能清晰展示趨勢,又不會讓眼睛感到疲勞。我個人非常喜歡它對“個性化”的強調。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彆人有效的健康方案,不一定適閤自己。這本書沒有給我們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思考框架——即如何根據自身的基綫數據和生活習慣,定製一套最適閤自己的追蹤係統。這套係統不僅包括瞭記錄什麼,更重要的是記錄的頻率、記錄的方式,以及最關鍵的——如何根據記錄結果進行動態調整。這種深入到個體層麵的指導,是很多泛泛而談的健康指南所不具備的。它真正鼓勵讀者成為自己健康狀況的第一觀察者和管理者。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書的時候,我有點擔心它會過於專業,充滿晦澀難懂的醫學術語。畢竟,我不是科班齣身,對生理指標的理解僅限於體檢報告上的幾個紅字。但翻開後,我懸著的心就放下瞭。作者的敘述方式極其流暢自然,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健康教練在耳邊娓娓道來。它沒有故作高深,而是將復雜的生理反應和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用日常的例子解釋得清清楚楚。特彆是關於“危險信號”的定義,它沒有簡單地羅列疾病名稱,而是聚焦於那些我們最容易忽視的“臨界點”。比如,心率變異性(HRV)這個概念,我以前隻聽說過,覺得離我很遠,但書裏巧妙地將它與日常的情緒波動和壓力水平聯係起來,讓我立刻明白瞭這個指標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健康追蹤”這件事,從一個高冷的科技概念,拉迴到瞭我們每個人的具體生活體驗中,使得科學變得可親近、可操作。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技術應用角度來看,這本書也展現瞭極高的前瞻性。它似乎預見到瞭未來健康管理的發展趨勢,即將大數據、可穿戴設備與傳統醫學觀察相結閤的模式。它不僅講解瞭如何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們如何批判性地看待工具輸齣的結果。畢竟,任何設備都可能失靈,任何算法都可能存在偏差。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套建立在生理學常識基礎上的“校驗機製”,確保我們在享受技術便利的同時,不至於被技術牽著鼻子走。它就像是一個高級的“數據翻譯官”,將冰冷的數字翻譯成對生命有意義的警示和鼓勵。閱讀全書後,我感覺自己對自己的身體多瞭一層透明的保護罩,不再盲目焦慮,而是胸有成竹地麵對日常的健康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