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防癌抗癌饮食宜忌全真图解:大字大图版
定价:19.80元
售价:14.5元,便宜5.3元,折扣73
作者:南远顺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35965509
字数:
页码: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大字大图版,图文更清晰
改变饮食习惯,对抗癌症更增胜算
内容提要
《防癌抗癌饮食宜忌全真图解(大字大图版)》是一本针对预防癌症、对抗癌症的饮食宜忌速查宝典。本书介绍了数十种宜吃食物、十余种不宜吃食物,涵盖五谷杂粮、蔬菜、水果、海鲜水产类、肉类及其他食品,并分析了每种宜吃食物的防癌抗癌功效、*佳搭配食材等。全书通俗易懂,实用可读,图文并茂,为广大群众自我食疗保健、患者及其家属辅助治疗提供了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防癌抗癌常见食材宜忌 1
五谷杂粮 1
小米 1
糙米 2
燕麦 3
荞麦 4
薏苡仁 5
黄豆 6
绿豆 7
黑豆 8
杏仁 9
蔬菜 11
白萝卜 11
胡萝卜 12
黄豆芽 13
茄子 14
西红柿 15
南瓜 16
苦瓜 17
白菜 18
圆白菜 19
芥菜 20
菠菜 21
菜花 22
莴笋 23
芦笋 24
洋葱 25
大蒜 26
姜 27
甘薯 28
山药 29
牛蒡 30
水果 31
苹果 31
橘子 32
柠檬 33
木瓜 34
葡萄 35
无花果 36
哈密瓜 37
猕猴桃 38
草莓 39
蓝莓 40
海产及菌藻 41
香菇 41
金针菇 42
海带 43
作者介绍
南远顺,男,2003年至2008年在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8年至今任香河县人民医院临床外科主治医师。擅长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及救助,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文摘
序言
章 防癌抗癌常见食材宜忌 1
五谷杂粮 1
小米 1
糙米 2
燕麦 3
荞麦 4
薏苡仁 5
黄豆 6
绿豆 7
黑豆 8
杏仁 9
蔬菜 11
白萝卜 11
胡萝卜 12
黄豆芽 13
茄子 14
西红柿 15
南瓜 16
苦瓜 17
白菜 18
圆白菜 19
芥菜 20
菠菜 21
菜花 22
莴笋 23
芦笋 24
洋葱 25
大蒜 26
姜 27
甘薯 28
山药 29
牛蒡 30
水果 31
苹果 31
橘子 32
柠檬 33
木瓜 34
葡萄 35
无花果 36
哈密瓜 37
猕猴桃 38
草莓 39
蓝莓 40
海产及菌藻 41
香菇 41
金针菇 42
海带 43
这本厚重的书拿到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扎实的质感,纸张的选用似乎也比一般科普书籍要考究一些,让人在翻阅时有一种庄重感。我通常对这种大部头的健康类书籍抱有一种敬畏,毕竟涉及“防癌抗癌”这样的沉重主题,作者的严谨态度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排版确实如书名所示,采用了大字和大量图解的方式,对于我这种上了年纪,或者说视力不如从前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医学术语和复杂的营养学概念,如果只是单纯的文字堆砌,很容易让人望而生畏,但在书中那些直观的图示帮助下,哪怕是初次接触这些知识的人,也能大致勾勒出食物与身体机制之间的关联。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不同食物的“宜”与“忌”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致入微,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清单,似乎还能感受到背后蕴含的膳食平衡哲学,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的指南。翻开目录,选题的覆盖面非常广,从日常的谷物蔬菜,到特定的药食同源食材,都有涉及,感觉作者是想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饮食防御体系。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我就被其详尽的分类系统所吸引。它似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日常生活中可能被我们忽视的角落。比如,书中对“烹饪方式”的探讨就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往往是很多饮食书中容易被一带而过的地方。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说“蒸煮优于油炸”,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温度和媒介对食物中活性成分的影响,甚至对比了不同油品的烟点和抗氧化能力,这对于追求精致生活、注重细节的读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它的实用性很强,很多配方和建议都不是那种需要异国情调食材才能完成的,而是立足于我们普通家庭的厨房条件,这让“防癌抗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目标,而是可以融入每日三餐的切实行动。每当我准备下一顿饭时,总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启发,哪怕只是调整了一下烹饪时间或者更换了一种调味品,都会让人感觉自己正在积极地参与到健康管理中去。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讨论“个体化差异”这一部分时所流露出的谦逊态度。它没有宣称任何一种饮食方案是普适性的“万灵药”,而是反复强调,人体的反应是多变的,受到遗传、生活习惯和病理状态的共同影响。书中对一些公认的“超级食物”也进行了客观的评估,指出了它们的潜在局限性,比如某些高纤食物可能对肠道敏感人群造成不适,或者某些矿物质的过量摄入可能带来的风险。这种不偏不倚、全面客观的视角,让人对其产生深厚的信赖感。它更像一位经验丰富、但又恪守学术规范的营养师,在与你进行一次深入而平等的对话。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吸收知识,不如说是在系统地重塑自己对食物价值的认知框架,逐渐摒弃那些似是而非的养生迷思,转而建立起一套基于科学原理的、可持续的健康饮食习惯。这对于我这种追求长期健康管理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图文编排策略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尤其是针对“大字大图版”这一定位,它做到了信息密度与阅读舒适度之间的完美平衡。很多关于疾病与营养关系的阐述,往往需要参照大量的临床数据或者流行病学研究,但这本书很巧妙地将这些复杂的图表进行了简化和视觉优化,用色块和箭头指引读者视线,而不是让读者被数据淹没。例如,在讨论慢性炎症与饮食的关系时,书中通过一个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促炎性食物和抗炎性食物是如何在体内作用于信号通路,这种可视化教学方法,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更难得的是,它在呈现这些知识时,语气始终保持着一种尊重读者的姿态,不贩卖焦虑,而是提供工具和知识,让读者自己去建构适合自己的饮食地图。读完一章,我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不是被一堆专业术语轰炸后的疲惫感。
评分我不得不说,市面上关于健康饮食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充斥着夸张的宣传或者不负责任的断言,让人看了之后心生疑虑,甚至不知道该相信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它传递出来的是一种沉稳、理性的信息流。我试着对比了其中几个我比较关注的食物类别,比如十字花科蔬菜和某些深海鱼类,书中的论述并不是那种“吃了就能治百病”的口号式宣传,而是非常谨慎地阐述了它们可能起到的支持作用和适用范围,并且清晰地标明了不同人群(比如正在接受特定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注意的剂量和搭配禁忌。这种分寸感的把握,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可信度。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某些营养成分的生化作用时,用图示将抽象的分子变化具象化,这比干巴巴的化学名称要容易理解得多,也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它似乎在教导我们如何“科学地吃”,而不是盲目地追随某个网红食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