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是好的良方-抽动症患儿康复指南
定价:45.00元
售价:28.4元,便宜16.6元,折扣63
作者:海夫人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552407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爱动的天使”是抽动症患儿的另一种称呼。作者详细介绍了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和康复方法,回答了抽动症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讲解了抽动症的并发症和应对方法,列出了多个抽动症患儿情绪疏解心力增强康复的案例,讲述了富有心理学背景和人本主义情结的家庭教育理念。
目录
作者介绍
海夫人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调好了自己孩子的抽动症,也在实战中摸索出了系统性的行之有效的康复抽动症的理念和方法。2009年1月开始在网络上分享经验和心得;2009年5月建立沐浴阳光群;2010年1月开通新浪海夫人,从此不断用文字的方式与广大抽动症患儿家长、包括成年妥瑞症患者交流并分享;2015年5月公众微信号(HFRCDWX)开通;2015年12月12日沐浴阳光个抽动症分享交流会在青岛举办;2015年12月优酷视频(青岛海夫人)开通。 海夫人一直致力于分享传播正确面对抽动症的理念和方法,多年来接触了无数个例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让许多家庭受益,已成为中国民间研究抽动症(妥瑞症)的先驱。
文摘
序言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选材也颇为用心,它有一种天然的、令人信服的权威感,但这种权威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建立在无数真实案例的沉淀之上的。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家长心声”的片段,那些文字充满了挣扎、泪水,但最终都导向了希望,这极大地增强了共鸣感。它让人明白,在通往康复的路上,没有人是孤单的,大家都在同一个“战壕”里摸索前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非语言沟通”的探讨。在很多家庭中,抽动带来的刻板印象和外界的异样眼光,已经让亲子间的话语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充满了指责。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沟通模式,它教你如何通过眼神、肢体接触、共同的活动来重建信任和安全感,这比任何语言上的安慰都来得有效。它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长期积累的误解和隔阂,让家长和孩子重新学会如何“看见”彼此,而不是只关注那些外显的“症状”。
评分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的精髓,那便是“赋能”。它不是一本“告诉你怎么做”的工具手册,而是一本“让你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信念之书。它巧妙地平衡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的关怀性。在探讨症状管理时,作者毫不回避现实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情绪“急救包”——当孩子突然爆发或出现强烈自我意识时,家长应该如何反应才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兄弟姐妹关系”的章节,这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痛点。如何让健康的兄弟姐妹理解并接纳患有抽动症的同伴,避免产生嫉妒或疏离感,书中给出的建议既具有操作性,又充满了保护手足之情的智慧。这种对家庭系统整体健康的关注,显示出作者视角的高度和广度,它明白,一个孩子的康复,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家庭共同进化的过程。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对这类主题的书籍通常抱持着审慎的态度,总担心它会流于表面,或者过度承诺效果。但这本书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深度,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那种一笔带过地告诉你“多陪陪孩子”的泛泛之谈,而是深入剖析了抽动症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但用词却极其考究,避免了不必要的专业术语恐吓。真正让我觉得“醍醐灌顶”的是关于“环境优化”的那几个章节。作者详细描述了如何调整家庭的日常作息、学习压力设置,甚至是如何与学校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剧本”式建议。这些建议是如此的贴合实际,以至于我能立刻想象出,在实施这些调整后,孩子脸上的放松和家里的争吵会减少多少。书中对于“行为干预”的介绍也十分到位,它没有推崇激进的强制性训练,而是将行为的渐进式改善融入到亲子游戏和日常任务中,这让“训练”本身变成了一种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一种负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哲学,体现了作者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评分这本“爱是好的良方-抽动症患儿康复指南”的标题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医学术语堆砌感,反而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初翻阅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真诚与耐心。整本书的叙事风格,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坐在你面前,用最朴实、最温暖的语言,将那些看似复杂难懂的育儿困境,层层剥开,慢慢梳理。它没有急于给出所谓的“万能药方”,而是更侧重于建立一种正确的、支持性的家庭氛围。书里大量篇幅探讨了父母的情绪管理,这一点非常触动我。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比孩子更焦虑,更轻易地被外界的眼光裹挟,这本书却在提醒我们,首先要稳住自己,因为家长的稳定,才是孩子最好的“定海神针”。书中对一些日常互动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让人感觉仿佛正在经历一样,这使得理论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可以直接套用在生活中的实用技巧。我特别欣赏它强调的“接纳”大于“纠正”的理念,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一味追求“正常化”的执念,让人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找到了一个更柔软、更坚韧的着力点。
评分这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大的、长远的人生观,而非短期的症状缓解策略。它引导父母跳出“治病”的狭隘框架,转而思考如何帮助孩子构建强大的内在心理韧性,以应对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挑战。书中关于“兴趣引导”和“天赋挖掘”的部分,简直是雪中送炭。它鼓励家长们去寻找那些能让孩子暂时忘记抽动、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活动,从而建立起正向的自我价值感。这种通过“做什么”来确认“我是谁”的路径,比单纯地压制症状来得有效和持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应对危机的“救火队员”,而是一个有策略、有远见的“家庭规划师”。这本书没有承诺奇迹,但它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一张清晰、充满希望的地图,指引我们如何在充满挑战的旅途中,与孩子并肩,走得更稳、更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