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其实你不懂孩子在想什么
定价:32.00元
售价:19.2元,便宜12.8元,折扣60
作者:刘丽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68173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目 录
章 爱孩子,要先懂孩子
1.跟孩子聊聊天,别再做命令型家长  /  002
2.倾听孩子的心声,你要全神贯注  /  007
3.向孩子敞开心扉,孩子会更懂事  /  012
4.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理解孩子的心  /  018
5.拥有家长积极关注的孩子不孤独  /  024
6.聪明的家长不会“重成绩轻心理”  /  028
第二章 培养孩子的个性其实不难
1.逆反:我只是在用行为告诉你“我正在长大”  /  036
2.注意这些表现,你的孩子正在自卑  /  042
3.告别独来独往,让孩子成为合群的交际高手  /  050
4.不要忽视孩子的嫉妒心,让孩子学会喝彩  /  056
5.心理太脆弱怎么办,孩子可以一边受伤一边坚强  /  06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太让我惊叹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了解孩子的妈妈,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我之前对孩子内心的理解,不过是冰山一角。作者刘丽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敏感、困惑和渴望。她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孩子会做什么,更深层次地挖掘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那些我们成年人常常忽略,甚至误读的信号。书中举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我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孩子,也能看到我曾经那个小小的自己。比如,孩子因为一件小事大发脾气,我们常常会觉得他们无理取闹,但作者却引导我们去思考,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焦虑、疲惫,甚至是挫败感。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我的孩子,不再急于评判,而是尝试去倾听和接纳。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度连接的心灵指南,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孩子内心世界的人。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深思,又难以释卷的书。我拿到它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希望找到更有效教育方法”的心情。然而,它给我的远不止于此。刘丽老师在书中展现出的深刻洞察力,让我对“孩子”这个概念本身产生了新的认识。她提出的观点,很多都颠覆了我原有的刻板印象。比如,她强调孩子的“独立意识”并非是反抗,而是自我认同的萌芽;孩子的“不听话”往往是他们试图探索边界和建立规则的表现。她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人人都能理解的生活道理。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会眼眶湿润,因为我回想起自己曾经因为不理解孩子而造成的误会,现在想来,那是多么深的遗憾。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给你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而是给你一种“思考方式”,一种“同理心”。它鼓励我们去看见孩子脆弱的一面,去理解他们隐藏的痛苦,从而用更包容、更支持的态度去陪伴他们成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技巧都来得重要和持久。
评分这是一次非常独特且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这本书没有采用那种说教式的语言,也没有提供一成不变的育儿公式。相反,刘丽老师以一种非常细腻、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带我们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对孩子“情绪爆发”的解读。我以往会觉得这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现,需要被制止。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情绪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也可能是对环境的过度刺激。她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压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育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灵上的沟通和陪伴。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开始尝试用更耐心、更灵活的方式去回应孩子的各种行为。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一次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标题——“其实你不懂孩子在想什么”——简直太精准了!我以前总以为自己对孩子了解得很透彻,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害怕什么。结果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井底之蛙”。作者刘丽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了许多我们可能忽视的细节。比如,孩子玩游戏时那种全神贯注的样子,我们可能觉得是“不务正业”,但书中却揭示了这是孩子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比如,孩子有时会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我们可能认为是“叛逆期”,但作者却让我们看到,这可能是孩子在处理内心复杂的情绪,需要的是理解而非打压。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充满了对孩子的深深的爱意和尊重。它不是教我们如何“控制”孩子,而是教我们如何“看见”孩子,如何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和支持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与孩子的距离好像一下子拉近了许多,那种曾经的隔阂感,也渐渐消融。
评分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阅读这本《其实你不懂孩子在想什么》的,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书名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我怎么可能不懂自己的孩子呢?可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作者刘丽的深刻洞察所震撼。她笔下的孩子,是那么真实,那么立体,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当然的孩子行为,在作者的解读下,竟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例如,孩子对某个玩具的执着,我们可能觉得是“小孩子脾气”,但书中却剖析了这可能是孩子寻求安全感和掌控感的一种方式。再比如,孩子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我们通常会责怪他们“不够努力”,但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关注孩子是否经历了挫折,是否缺乏自信。这本书教会我,与其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不如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每一个“为什么”。这种理解,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最坚实的基础,也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