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
定价: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宋可力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08461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20几岁的你,初出茅庐,如何调整心态,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搏击职场,如何应对压力,脱颖而出获得晋升?遭受挫折,如何走出低谷,拾起勇气重新出发?邂逅爱情,如何把握你生命中的Mr.&Mrs.Right;,让爱情之花永远盛开?……拿起这冬书,答案就在你手中。
沉醉于幸福中,就真的会幸福下去吗?
怎样才能给想要成功的心“松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你的胃怎么也跟着“难过”?为什么有人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感到恐慌?为什么很多人一到秋季就莫名地感伤?为何我们对他人总是既爱又恨?暴露弱点为何也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如何用一滴蜂蜜去赢得他人的心?为何偏偏喜欢你,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新相亲时代,如何把握生命中的Mr.&Mrs.Right;?……20几岁想要成功,先读点心理学吧!
不得不说,读完《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之后,我对人际交往的理解简直是焕然一新!以前觉得跟人打交道,就是凭感觉、凭情商,很多时候因为说错话、做错事而感到懊恼,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情商太低。这本书就像是一本“人际交往的说明书”,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比如“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伤害对方的感情。 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倾听”的技巧,它指出我们常常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脑子里就已经在想怎么反驳了,而不是真正去理解对方的意思。书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倾听方法,比如复述对方的话、提问来确认理解等等,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发现效果真的立竿见影。以前觉得难以沟通的朋友,现在反而能聊到一起去了,一些小小的误会也减少了很多。这本书让我明白,人际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回应他人,这其中蕴含着许多可学习的智慧。
评分《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非常实在,它不是那种读完让人“醍醐灌顶”却不知道如何行动的书,而是充满了各种可以落地的小方法,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去实践,然后看到改变。我特别欣赏它在谈论“压力管理”时,并没有回避压力,而是教会我们如何与压力共处,如何把它转化为动力。 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放松技巧,比如简单的腹式呼吸练习,以及如何通过正念冥想来缓解焦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讲到了如何识别和应对“职场PUA”和“人际关系中的不健康模式”。这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太及时了。它教会我们如何设定界限,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何不被他人所操控。这本书让我明白,心理健康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觉察和练习来不断提升的。
评分说实话,《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可能在于它让我对“未来”的看法更加积极和有建设性了。20几岁,是规划未来的关键时期,但很多人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往哪里飞。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选择什么行业”或者“你应该如何成功”,而是着重于培养我们的“成长型思维”。 它解释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以及后者如何帮助我们在面对挑战和挫折时,保持韧性和学习的动力。书中有很多关于“心理资本”的构建的内容,比如如何通过培养好奇心、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来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特别喜欢它关于“风险管理”的讨论,不是让我们规避风险,而是让我们学会如何评估风险,并做出明智的决策。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不再那么害怕未知,而是对未来充满了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评分这本《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因为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或者过于学术化,让人难以消化。然而,当我翻开它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心理学概念,而是将心理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了20几岁这个人生阶段的各种典型困境和迷茫中。 我特别喜欢它探讨“自我认知”的部分,在这个年纪,我们常常在寻找“我是谁”、“我擅长什么”、“我想要什么”的过程中徘徊。这本书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工具,比如它讲到的“SWOT分析法”在自我评估上的应用,让我第一次能够系统地、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书中还通过很多生动的案例,比如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困惑、初入职场的社交障碍,来展现这些心理学理论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它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做”,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这种体验非常棒,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交流,而不是在接受枯燥的知识灌输。
评分《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几年来读过最能“共情”的一本书了。它真的太懂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了!20几岁,好像什么都想要,又好像什么都抓不住,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充满了焦虑。这本书就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那些不敢承认的脆弱和恐惧。 它详细地剖析了“拖延症”的心理根源,而不是简单地批判我们懒惰。书中提到,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这个解释让我豁然开朗,我意识到自己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想做,而是害怕开始。书里给出的应对策略,比如“番茄工作法”的微调,以及如何设定更小的、可执行的目标,都非常有操作性。而且,它在谈论“情绪管理”的时候,也是从根源入手,教我们如何识别和接纳负面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压抑。读这本书,我感觉不再是孤单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人理解我的挣扎,并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