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簡譜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教程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李重光 |
| 齣版社: | 湖南文藝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40447496 |
| 齣版年份: | 2011年1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總頁數: | 366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39.5元 |
| 實際重量: | 739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簡譜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教程》:
該教程將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兩門音樂共同基礎課閤二為一。
每課為四部分:樂理知識,讀譜提要,聽覺訓練.視唱練習。有講、有練、有說明,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也可以自學。
課
一、樂理知識
(一)音及音的性質
(二)樂音與噪音
(三)記譜法
(四)簡譜怎樣記錄音的長短
(五)簡譜怎樣記錄音的高低
(六)簡譜怎樣記錄音的休止
(七)節拍與節奏
(八)小節綫與小節
(九)拍子與拍號
(十)鋼琴黑鍵上的“5、6、1、2、3”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敲拍子,練節奏
(二)聽音模唱
四、視唱練習(1-7)
第二課
一、樂理知識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敲拍子,念節奏
(二)聽音模唱
(三)聽辨和模唱
四、視唱練習(1-6)
第三課
一、樂理知識
(一)四三拍子
(二)單拍子
(三)附點二分音符
(四)“V”換氣記號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彈唱鏇律短句
(二)多音模唱
四、視唱練習(1-5)
第四課
一、樂理知識
(一)相鄰的同名音
(二)反復記號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聽音模唱
(二)聽辨模唱鏇律短句
四、視唱練習(1-7)
第五課
一、樂理知識
(一)連譜號
(二)音樂節奏的記譜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聽辨模唱
(二)聽辨模唱
四、視唱練習(1-7)
第六課
一、樂理知識
(一)附點與附點音符
(二)連綫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聽寫節奏
(二)聽寫鏇律短句
四、視唱練習(1-5)
第七課
一、樂理知識
(一)四四拍子
(二)復拍子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聽音模唱
(二)敲拍子,念節奏
四、視唱練習(1-5)
第八課
一、樂理知識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彈唱節奏
(二)彈唱鏇律短句
四、視唱練習(1-6)
第九課
一、樂理知識
(一)切分音
(二)切分節奏
(三)切分效果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聽辨和模唱
(二)聽辨和模唱
四、視唱練習(1-5)
第十課
一、樂理知識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一)聽辨五聲
(二)聽辨節奏
四、視唱練習(1-10)
第十一課
一、樂理知識
(一)主音
(二)調式
(三)五聲調式
二、讀譜提要
三、聽覺訓練
聽辨和模唱
四、視唱練習(1-8)
說實話,在遇到這本書之前,我對視唱練耳的理解還停留在“跟著唱、跟著聽”的初級階段,總覺得這玩意兒光靠死記硬背是沒用的,得靠“天賦”。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訓練方法論,讓我明白,天賦固然重要,但科學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訓練纔是通往精通的唯一途徑。特彆是關於聽覺想象力的培養部分,它不僅僅是讓你識彆已知的音程或和弦,更引導你去構建一個完整的聽覺畫麵感。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練習步驟,每天堅持半小時的精聽和視唱,一個月下來,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對音樂結構的敏感度提升瞭一個檔次。以前聽復雜的復調音樂時,總感覺像一團亂麻,現在卻能清晰地分辨齣各個聲部的獨立綫條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這種質的飛躍,讓我對作者的教學理念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哪是教材,分明是一份精心打磨的武功秘籍啊!
評分作為一個非科班齣身,半路齣傢準備考研的“跨界選手”,我最大的障礙就是基礎知識體係的缺失和時間緊迫性。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的“速成寶典”——當然,這裏的“速成”指的是效率高,而非膚淺。它的結構安排非常符閤應試需求,前置的樂理講解為後續的視唱練耳練習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兩者互為錶裏,缺一不可。我特彆喜歡它在每個章節末尾設置的“考點精煉與自測”環節,它直接提煉瞭高頻考點,幫助我在復習時能快速抓住重點,避免在瑣碎的知識點上浪費時間。而且,這本書的字體和紙張質量都非常適閤長時間閱讀,久看不纍眼,這一點對於高強度的備考階段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理關懷。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學習體驗的優化。
評分我是一個對細節有近乎偏執要求的學習者,尤其在涉及到樂理的精確性時,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本書最讓我稱贊的一點,就是它對每一個知識點的闡述都做到瞭極緻的嚴謹和清晰。比如,在講解變化音程和等音現象時,它不僅給齣瞭定義,還配上瞭非常詳盡的五綫譜和簡譜對照圖示,甚至連在不同調性下的實際發聲感覺都做瞭細緻的區分。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同時掌握兩種記譜法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發現,很多市麵上的教材為瞭圖方便,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一帶而過,結果就是我們在理解上留下瞭“知識盲區”。但這本書不同,它像是手把手地帶著你走過每一個泥濘的沼澤,確保你每一步都踏得穩穩當當。那些被我標記瞭無數遍的重點和難點,現在迴頭看去,都因為這本書的細緻講解而豁然開朗瞭。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份量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作為一名音樂專業的學生,我深知基礎功的重要性,尤其是視唱練耳這塊,感覺像是武俠小說裏的內功心法,紮實瞭纔能在更高層次的武學上有所建樹。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嚴謹,從最基礎的音高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復雜的節奏型和調式轉換,簡直就是一張詳盡的地圖,指引著我們這些初學者如何穩紮穩打地前進。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樂理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方法,比如用建築學的結構來比喻和聲的邏輯,讓那些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而且,書中的例題設計得非常巧妙,既有基礎的辨識訓練,也有更高階的聽覺記憶和模唱練習,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對於準備考研的同學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個寶庫,它不僅涵蓋瞭考試大綱要求的核心內容,更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體現瞭編者的深厚功底,讓人在翻閱過程中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標價,尤其對於那些希望係統性提升自己音樂聽覺能力的愛好者而言。它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並沒有將視唱練耳僅僅局限於枯燥的音符識彆,而是巧妙地將美學感受融入其中。在講解調性色彩時,作者似乎是一位充滿激情的音樂評論傢,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齣大調的明快、小調的憂鬱,甚至是各種調式所蘊含的地域文化氣息。這種將“硬知識”與“軟審美”結閤的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的興趣,讓我從“不得不學”轉變為“渴望去探索”。現在,當我再次欣賞古典音樂或者嘗試即興創作時,我能更深層次地去感受那些潛藏在音符背後的情感張力與結構美感。這本書,確實是打開音樂世界大門的一把非常可靠且充滿智慧的鑰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