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七级
练习曲
1 双弹轮练习(众手浇开幸福花)
2 快速七声音阶练习(《海鸥》片断)
3 两志部练习(橄榄树)
4 快速三连音齐竹练习
5 右手快速独立性练习
乐曲
1 苏武牧羊
2 渔舟唱晚
3 木兰辞变奏曲
4 思(扬琴与打击乐)
5 映山红
6 拉萨行
7 哀思
8 土家摆手舞曲
乐曲说明
第八级
练习曲
1 两声部练习(哆来咪)
2 两声部练习(摇篮曲)
3 两声部练习(牧童短笛)
4 双手快速分解练习
5 综合练习(音乐会练习曲)
乐曲
1 离骚
2 汩罗江随想曲
3 川江音画
4 山寨风情
杨琴又名洋琴,在传入我国近四百年的历史长洁中,历经演变和积淀,已经成为色彩鲜明的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其音色悠扬典雅,擅长于弹奏轻快活泼和清丽委婉的曲调、音乐创作、音乐创作、理论研究和乐器改良诸方面已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社会音乐普及教育和考级活动的开展,扬琴乐苑更加呈现出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海内外学习演奏扬琴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原来编选的《海内外扬琴考级教程》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筛选和修订,审慎地新编了这套教材。
本教材共分九级,其中一、二、三级为初级,四、五
作为一位业余学习者,我最大的困惑是自学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不同级别之间风格的递进关系。以往的教材往往只是简单地增加音符数量或速度,但忽略了“审美”上的成长。这套扬琴教程在这方面做得极为高明。从一级那种注重竹子控制和基本音色的练习,到九级的需要融合多种演奏法并表达复杂情感的曲目,每一个跨越的门槛都被精心设计。比如,从五级向六级过渡时,教程开始引入更多的“颗粒性”演奏要求,而不是一味追求连贯的“水流音”,这实际上是在引导学习者思考声音的质感变化。这种对音乐语言的“语法”教学,远超出了普通考级曲目的机械重复。它教会我如何用扬琴讲故事,如何让竹子发出具有生命力的声音。如果你想真正理解中央音乐学院对扬琴演奏人才的选拔标准,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这套书提供的知识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基石。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买这套教材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教程”很多都挂着羊头卖狗肉,内容空泛,纯粹是为了应付市场需求。但是这套《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扬琴教程》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不仅仅是曲谱的简单集合,更像是一部结合了多年教学实践精髓的武功秘籍。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高难度技巧时的细腻之处。例如,在讲解那些需要高速、精准交替的扫弦段落时,它没有停留在“多练”这种空洞的建议上,而是拆解了动作的最小单位,分别指导手腕、手指和竹子的接触角度,这种深入到物理层面的剖析,让我瞬间茅塞顿开。我以前卡在某个难点上好几个月都过不去,用了书里的方法后,仅仅几天时间就有显著突破。另外,编者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把握也极为精准,比如在演奏江南丝竹风格的乐曲时,它会特别提醒注意“润腔”和“收放”的平衡,而不是机械地完成音符,这种对音乐性的强调,才是真正体现了一套教程的专业高度。
评分我把这套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深刻体会到了编者团队对于扬琴教学体系的深刻理解和系统规划。它不是简单的把历年考题汇编一下了事,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自洽的扬琴技术发展蓝图。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中国传统乐曲的“地方特色”处理方式。例如,在讲解某些带有民族舞曲色彩的曲目时,教材会特别指出某些滑音或颤音的处理,需要模仿特定地域的演奏习惯,这在其他教材中是极为少见的细节关注。这说明编写者不仅仅是精通演奏,更是深入研究了民族音乐学。对于那些准备参加国际交流或希望未来从事专业音乐研究的人来说,这套教程提供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演奏规范,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价格。它为扬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树立了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标杆,实属难得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套教材简直是扬琴学习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在海外,想系统学习中央音乐学院考级曲目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之前在网上找了好久,零零散散的资料堆了一桌子,有的版本陈旧,有的讲解含糊不清,真不知道从何入手才能达到国内的专业标准。拿到这套书,首先被它扎实的系统性所震撼。从基础的指法运用到复杂的演奏技巧,每一级的内容都编排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就像是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扬琴大师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导。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不仅罗列了考级曲目,更深入地解析了每首曲目的音乐内涵和演奏要求,光是看那些详尽的文字说明和乐谱上的细微标记,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功力。比如对“轮竹”这种基础技法的不同阶段要求,书里都有非常具体的示范和纠错指导,这一点对于自学者来说太关键了,避免了走弯路,让我的练习效率直线上升。这套书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海外扬琴学习资源匮乏的空白,绝对是值得所有准备考级的琴童和成人爱好者珍藏的宝典。
评分这套教材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让人眼前一亮,这在学习资料中其实并不常见。纸张厚实,不易反光,长时间对着谱子练习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主旋律清晰可见,伴奏声部留白得当,即便是复杂的复调段落,也能一眼看出各个声部的走向,大大减轻了初学者识谱的压力。我记得我以前用的其他教材,常常把谱子印得密密麻麻,一个音符后面紧挨着下一个,看着就让人头疼,练起来也容易出错。但这里的编辑显然是下了大功夫,每一个技术提示、每一个速度标记都用不同的字体或颜色做了区分,学习者可以迅速找到重点。尤其是那些专门为考级设计的“难点解析”章节,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竹位和力度下的声音效果对比,这对于那些无法时常面见名师指导的地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每次翻开它,都感觉自己正在与最顶级的教育资源进行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