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片
关于计算机音乐
01 计算机音乐的用途
02 计算机音乐和MIDI
03 GM GS XG SMF格式
04 学习计算机音乐的基本条件
制作设备的基本配置
05 硬件方面
06 软件方面
制作的基本步骤
前期工作(MIDI制作)
07 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
08 软件的界面
09 个性化的设置
10 鼠标输入/MIDI键盘输入
11 常用的编辑方法
12 快速的操作
13 旋律声部的输入
14 和声铺垫声部的输入
第二片
01 和声节奏声部的输入
02 节奏声部的输入
03 低音声部的输入
04 乐曲中间的变化
05 MIDI音轨的总体调整
06 MIDI的编辑
07 Sonar软件与CakeWalk软件
后期工作(音频制作)
08 把MIDI缩混为音频文件
09 人声及特色乐器的录音
10 音频的处理
11 母盘刻录
第三片
制作技巧的应用
01 音色的人性化处理
02 管弦乐队的编组
03 为歌曲配伴奏的要领
04 应用自动音乐软件制作MIDI音乐
05 把钢琴作品改编为MIDI音乐
06 和视频同步制作MIDI音乐
乐曲制作示范
07 《Take Five》爵士音乐
08 《碟中谍》电影主题曲
09 《与狼共舞》电影音乐片段
10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片段
《音乐制作自学速成》中,宁佐良老师就音乐制作过程中制作设备的配置、制作的主要步骤以及各类制作技巧的掌握、运用等都作了详尽地讲授,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做了具体、生动地制作示范。通过学习,将帮助你走上音乐制作的成功之路。
老实说,我手里已经有不少关于乐理和键盘演奏的书籍了,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有能把“演奏示范”和“理论解析”结合得如此紧密且富有层次感的。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从“理解”到“实践”的完整闭环。每当介绍一个新的和弦进行或节奏型时,作者总会立即给出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演奏范例,让你不是在真空里学习理论,而是在真实音乐的语境中去消化知识。我特别欣赏它在曲集编排上的匠心独运,那些精选的爵士小品,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合理,你可以在完成前一课的学习后,立即看到自己进步的成果,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我的不仅仅是弹奏技巧,更是一套系统性的、可以迁移到任何其他爵士曲目上的分析和学习方法论。这比单纯学会几首曲子要有价值得多。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半路出家的音乐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爵士乐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种老派、醇厚的“OLD JAZZ”风味,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入门指导。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就是零散的技巧堆砌,根本找不到一个能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的清晰路径。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种扎实的教学态度所吸引。它没有急着抛出复杂的和弦指法,而是先花了很大篇幅来梳理爵士乐的历史脉络和基础和声概念,这种宏观的视野非常重要,能让你真正理解你正在演奏的音乐背后的文化和情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非常注重“感觉”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机械模仿。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段落时,都非常注重如何用钢琴去“讲述”故事,如何通过节奏的细微变化来展现爵士乐的律动感,而不是生硬地跟着节拍器走。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弹奏,更是在学习如何“听”和“感受”爵士乐。这本书的排版和选曲也极其用心,每一首曲目都不是随随便便挑来的,它们都是爵士黄金时代的经典代表作,通过学习它们,我能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爵士曲库和演奏风格。
评分我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想找点能放松心情的音乐爱好来调节一下,正好听朋友推荐了这套教程。我原本以为学习音乐制作会是一件非常枯燥且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事情,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完全是另一种体验。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更像是身边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尤其是在示范部分,讲解者对于每一个和弦转换的犹豫、每一个音符的强调,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你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背后的思考过程。我发现,通过跟着书中的示范去模仿和练习,我的手指灵活性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的“乐感”似乎也被打开了。以前我弹琴总是像在完成任务,现在却能从中找到一种流畅的乐趣。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我愿意花更多时间去钻研,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轻松但又不失深度的学习氛围,正是忙碌的现代人最需要的。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速成”类的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速成”往往意味着肤浅。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循序渐进得让人感到惊喜。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让初学者望而生畏的属七、九和弦等高难度内容,而是从最基础的布鲁斯音阶和简单的三和弦进行开始,每一步都配有清晰的示范说明,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构建爵士乐骨架的能力。我特别喜欢它对“即兴”部分的讲解方式。很多教程讲即兴,无非就是让你背诵音阶,但这本书更侧重于“动机发展”和“旋律构建”。它会教你如何从一个简单的动机出发,通过重复、移位、节奏变化等手法,将它发展成一段流畅且富有音乐性的即兴乐句。这种教学思路,真正抓住了爵士乐即兴的灵魂——对话与创造。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练习中了,感觉自己的演奏不再是简单的“照谱弹奏”,而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声音在里面跳动。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爵士乐有着执念的人,我对于那些过于现代或电子化的音乐制作教程感到提不起兴趣。这本书,从标题到内容,都紧紧围绕着“OLD JAZZ”的核心精神,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它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用现代DAW软件进行录音或混音,而是深入探讨了那个时代钢琴手的演奏习惯、音色的选择,以及如何在数字时代重现那种温暖、饱满的“模拟感”。比如,书中对于踏板的运用和触键力度的控制有着非常细腻的描述,这些细节恰恰是决定“老派”味道的关键所在。我甚至觉得,光是研究它对老式钢琴音色特性的分析,就已经受益匪浅了。它让我明白,音乐制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声音纹理的细致打磨。它引导我去思考,在没有现代效果器辅助的情况下,那个时代的音乐家是如何通过精湛的技巧来塑造听感的,这比单纯学习几个混响参数要深刻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