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
:35.00元
作者: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5993303
字数:
页码: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是一部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思潮的研究报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术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核心,拨乱反正,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自此突飞猛进,而中国文化及其艺术,也随着思想解放的浪潮,呈现一派活跃繁荣的创作景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对这个课题进行探寻和思考,把握中国的美术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内在文化脉络。
目录
导言
上篇 重建现代性
一、对现实主义的再认识
1.“真实”与“典型”
2.重返历史
3.重提写实
二、对形式问题的再讨论
1.个性化与形式美
2.自我表现与本体语言
3.笔墨论争
4.非主题性创作
下篇 重建“宏大叙事”
一、个体性、形式意味及边缘叙事
二、近三十年创作中的转型案例
1.罗中立:1980年-2006年
2.韦尔申:1984年-1994年
3.吴山明:1987年-1995年
4.周京新:1984年-1999年
结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让我肃然起敬——《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光是“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这几个字,就透着一股官方的、系统性的研究味道,仿佛一卷厚重的史书,承载着国家对艺术发展的梳理和总结。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宏大且充满活力的主题。改革开放,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社会各个层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个年代各种风格的画作,从写实到抽象,从批判现实到浪漫主义,百花齐放,甚至有些时候,思想的碰撞比笔触的挥洒更令人心潮澎湃。这本书,我猜想,一定是对这段时期内,画家们的思考、批评家们的论述、以及各种艺术流派的兴衰,进行了一次深入且全面的挖掘。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作品,更重要的是梳理那些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思想根源,探究它们是如何孕育、发展,又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我会很期待它能够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将零散的美术现象串联起来,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美术发展的逻辑和轨迹。
评分拿到这本《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我第一眼就被它严谨的标题所吸引,立刻联想到它应该是一部非常权威、系统的学术著作。我一直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术史充满好奇,因为那段时期是中国社会转型最剧烈的时期,艺术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必然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探索。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个思想逐渐解放的年代,艺术家们是如何打破旧有束缚,大胆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观念的?那些曾经被压抑的、被边缘化的艺术声音,是如何在这个时期重新焕发生机的?这本书,我想它不仅仅是关于画笔和色彩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思想的史诗。它会像一本侦探小说,带领我一层层剥开那些艺术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语境,去理解为什么某些思潮会在那个特定时期出现,又为什么它们会以某种方式发展。我希望它能提供详实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浪潮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美术的走向,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艺术面貌。
评分读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这个书名,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学术的厚重感和历史的使命感。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更是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而美术作为一种直观的艺术形式,其变革往往是最能引起社会共鸣的。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美术家们是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既保持本土特色,又吸收外来养分的?他们是如何在各种思潮的冲击和融合中,探索出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这本书,我想它一定是对这段时期内,中国美术界思想脉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深入解读。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分析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艺术事件,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展览,以及那些引领潮流的艺术流派。它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越时空,去亲身体验那个充满探索、实验和变革的艺术时代,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美术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评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充满了研究的深度和历史的价值。改革开放,对于中国艺术界而言,无疑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和创作的解放。我一直对那个时期美术的发展轨迹充满好奇,特别是各种思潮的涌现和演变,它们是如何在社会巨变的背景下孕育而生,又是如何影响了无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这本书,我设想它应该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会对那个时期出现的各种美术思潮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它是否会深入探讨,在对外开放的窗口下,西方各种艺术理念是如何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发生碰撞,最终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揭示他们创作背后的理论依据和哲学思考。它或许会像一个大型的艺术沙盘,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图景,细致地呈现在我眼前,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那个时代的美术思潮是如何推动中国艺术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的。
评分对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思潮》这本书,我的期待值相当高。我一直认为,艺术的进步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支撑,而改革开放无疑为中国的艺术创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新思潮。这本书,我想它应该是一份珍贵的文献,记录下了那个时代艺术界思想碰撞的火花。我特别想了解,在经历了一段相对沉寂的时期后,艺术家们是如何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他们是如何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又努力寻找中国自身的文化根基?那些关于“写实主义”的争论,关于“抽象艺术”的引入,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探讨,书中是否都有深入的阐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将这些分散的艺术现象和思潮有机地联系起来,让我看到它们之间的演变和相互影响。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可能会引用大量当年艺术家的访谈、评论家的文章,甚至是当时的学术会议记录,这一定会让内容更加生动和真实,仿佛我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艺术年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