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世界500强员工都在用的创造力培训用书)
定价:42.00元
作者:(美)艾德华,张索娃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317308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 世界500强员工都在用的创造力培训用书
● 一本关于开发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实用操作手册
● 教你五天左脑换右脑,让绘画像骑单车一样容易
● 特别设计了简单开发右脑的练习:画线条,练,画情绪,倒着画,画脸,画手,画阴影等等
内容提要
《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学会画画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开发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实用操作手册。作者认为很多人不能画出好的画像,不是因为没有技能,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过早的放弃。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擅长逻辑和思维,对事物的调理敏感,右脑擅长感性和观察,对事物的细节敏感。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成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观察能力要强。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左脑的理智会很容易压制右脑的感性。只要我们懂得了右脑思维的重要性并尝试在适当的时候转换思维,我们画出的东西可以像我们看到的一样好,一样真实。书中特别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开发右脑的练习,如画线条,练,画情绪,倒着画,画脸,画手,画阴影等等,只要你在画画的时候充分运用右脑思维,短短5天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突然间获得了灵感,画出了一幅让自己惊讶的漂亮画。总之,你需要的不是埋头苦练,而是需要重获一种观点或视角。
目录
序 在黑暗中绘画
用一种不同的语言来思考(Ⅶ)
部分 看事物的新艺术
1.创造力到底是什么?
按照寻宝图的指引作画 创造过程的各阶段 没有天赋?“我们等着
瞧” 绘画就像阅读,学习它需要有天赋吗? 如果你能用一支铅笔
写好你的名字,你就能学会绘画
2.用心中闪烁的微光作画
斯贝瑞的先锋性报告:思维的左与右 平衡支票薄:线性、逻辑性、以
语言为基础的左脑模式思维 高速驾驶:针对视觉、空间、相互关系
的右脑模式思维 协同工作:一只手按住衣服,一只手穿针引线
冰山一角:大脑深处的意识 绘画通常被当成是一种创造的形式:给人的大脑“换挡” 三个小实验:控制大脑的转换 学前绘画作品学生们的画像 颠倒作画:哄左脑模式放弃工作 从挫折中产生的灵感:课堂上所有人都画得很好 用一根脑筋作画一个突然的启发和幸运的突破 扭转受左脑模式控制的局面 颠倒着绘画 颠倒着绘画,颠倒着思考
3.如何才有创造力
让我困惑的脑筋急转弯题 通过绘画远离单一答案 看与不看
尝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之间的联系上
4.根据解说作画
“我看到(明白)了” 与绘画有关的线索 类似情况 感
知技巧的价值 易于理解的两个阶段 神秘的三个阶段
一个假设结构 摆在一旁:一个不同的逻辑
第二部分 让思绪看得见
5.用有可比性的语言作画
词汇和图像的两面性 绘画是阅读的孪生兄弟
6.你每天都在使用线条:“画”
画出你的名字 解读你自己的线条 把线条从心中释放出来
解读线条的语言 画一条线就要看到一条线 通过线条进入创
造的步
7.画情绪:画出真相
用画模拟内心深处的想法 视觉词汇:在众多类似地方中存在着的无限的变化 用口头词汇“连接”图像 语言和绘画的含义结构的含义 喜悦的类比画 水平线传达出来的平和涵义 低沉的沮丧 表现人类能量的线条温柔的线条和交叉的形状 形状叠着形状
8.用直觉作画
用类比的形状画人像 学生们画的人像类比画 生成新的
印象
9.用初的灵感绘画,并找出问题
通过类比形式把问题画出来 突然冒出来的信息 信息的含
义 来自于生活的绘画:学生的问题类比画 有用的
工具往往是简单的 学生们对类比画的反应
10.画出事物的内涵
“解读”问题类比画 颠倒着思考 解读颠倒过来的类比画
类比画是一面镜子,但不是魔镜 留意的问题
第三部分 我的新绘画原则
11.绘画的游戏规则
向内看,向外看 看事物的五个策略 看事物,一个可
教授、可学习的技巧 看事物的五项基本技巧 与阅读
能力相似的绘画能力 从组成技巧到整体技能:让它们变成一种自
动自发的行为 累积及之后的策略
12.根据新视角作画
什么是真正地看事物 什么不是真正地看事物 两种模式
之间不稳定的平衡 半斤和八两同意平息战争 哄左脑
模式退出这项任务
13.肢体的修饰:画出优雅的姿态
像暴风一样绘画 用头脑风暴法打开思绪的大门
14.以蜗牛的速度作画
慢速度绘画 画出感知思维作出的类推
15.抛开我们的假设来作画
把空间看成一些形状 不是空白,而是充满着无关紧要之事
持有两种观点的大脑设置 通过空间的边线来想象它们
的形状 陌生的形状 组合起来:空间和形状
用创造性思维评价阴形 现在回到正在研究的问题
16.看事物不仅仅是转动眼球
把大脑的程序丢在一旁 幅画:已经编排好的反应 第二
幅画:概念与感知的冲突 第三幅画:让事实溜进大门
根深蒂固的概念 给系统带来一个小障碍 充满矛盾的图
像:幅,酒杯/人脸的幻象 第二幅:回动的“内克立方体”
第三幅:鸭子/兔子的矛盾 第四幅:两个不明确的图
像 渴望结论的大脑 开拓视域(观察):一个有用的小
障碍 用小望远镜找出误解 两个关键问题 看见与
相信:同时进行的系统
17.观察画面的前提、比例和相互关系
观察就是相信眼前的事物 显像板 埃莉诺的发明:一个移
动的丢勒装置 记录下显像板上看到的图像 把两组信息
相连 丢勒装置的演进 绘画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荷
尔拜因能这么做…… 如果丢勒能这么做…… 下一个步骤:
只有你、画纸和你的铅笔 绘画的技术性 根据比例关系和
透视关系思维 恒量 观察,让你看到事物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找出一个能够更改感知误差的大脑小故障 观察是绘画的语
法
18.阴影指明绘画的方向
达芬奇的装置 绘画的神奇咒语 画出光亮和黑暗的图案
用少的信息画出图像 从下往上画阴影 这只不过是些光线
逻辑! 用逻辑推论来绘画 把整个过程倒过来:把阴影放在
光线下 画出从阴影中感知的问题 整体地看问题
19.慢慢接近那个神奇的时刻
过程的图案 把线索拼凑起来 孵化:可长可短的阶段
它能思考 把信件投入信箱 有步骤地进入孵化阶段
启发阶段:一个兴奋的时刻
20.心中的绘画动力
可长可短的验证阶段 再一次画出美好的元素 接近尾声
把绘画当成一种提升能力的方式
◆ 译后记
作者介绍
贝蒂·艾德华博士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艺术教授,她初对于绘画的贡献及她的作品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广泛赞扬,曾受到《洛杉矶时报》、《西雅图时报》、《读者文摘》、《时代》杂志等深度报道。她教授的以绘画思考的方式开发右脑、激发创造力的课程,广受世界500强企业认同,并将之纳入企业创意培训课程中。
贝蒂·艾德华博士的《五天学会绘画》被译成14种语言文字,畅销全球。在所有教授绘画的书籍中,该书被广泛采用。此外,她的著作也成为IBM、通用电气、苹果电脑、迪斯尼等企业的创造力培训课程用书。
文摘
序言
这本《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简直是一股清流!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手残党”,画画这件事对我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技能,更别提什么创造力了。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它不是那种教你描摹大师作品、死记硬背技巧的书,而是从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角度,告诉你如何“玩”起来。书中有很多小练习,看似简单,但却能巧妙地激发你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它会让你盯着一个日常物品看半天,然后用最简单的线条把它画出来,强调的不是形似,而是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开始我还有点不适应,总想把东西画得“像”一点,但慢慢地,我发现这种“不像”反而带来了一种释放感。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却勾勒出了我眼中物品的“灵魂”。而且,书里关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论述也特别到位,它鼓励你去大胆尝试,不怕画得丑,甚至认为“丑”也是一种独特的创造。这种轻松的氛围,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放下了对完美的执念,开始真正享受绘画的过程。我开始尝试用它教的方法记录我的生活碎片,以前我只会用文字,现在我可以用几笔简单的线条,加上几个符号,就能把当时的心情和场景捕捉下来,这比单纯的文字记录要生动有趣得多。
评分收到《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这本书,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技巧指南,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以一种非常有趣且极具互动性的方式,引领我踏上了一段探索创造力的旅程。书中没有复杂的术语,也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让我自己去发现和体验创造力的源泉。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章节,它引导我观察身边的环境,并尝试用不同的视角去“重塑”它们,比如想象一棵树可以变成一座房子,或者一片云可以变成一只动物。这种“移情”和“转化”的练习,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创造力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之中。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我能够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并将它们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仅提升了我的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更敏锐地感知世界,如何更灵活地解决问题。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沉睡已久的创造力之门。
评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非常“理性”的人,擅长逻辑分析,但对于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力不从心,总觉得与“创造力”这个词绝缘。《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出乎意料的方式,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它没有直接告诉你“如何画”,而是先让你“如何看”,然后“如何想”。书中那些看似基础的绘画练习,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启发。比如,它会让你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去描绘同一个物体,体会不同线条所带来的不同情感和视觉效果。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开始发现生活中被我忽略的细节。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鼓励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拥抱那些“不合理”的想法。它让我明白,很多伟大的发明和艺术作品,最初都是源于那些看似“异想天开”的念头。通过书中的练习,我发现自己也能够产生一些新奇的点子,并且能够用简单的图画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创造和输出。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次关于自我发现和能力提升的“心理按摩”。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最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开发创造力”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虚,而且“快速绘画”总让我联想到速写,我以为就是教你如何快速把东西画下来。但这本书的惊喜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给你灌输那些晦涩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实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你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书中的很多练习都非常具有启发性,比如让我尝试将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结合起来,然后画出它们的“混血儿”。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当我真的动手去画的时候,脑海里竟然冒出了一些奇妙的点子。它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让我意识到,创造力并非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能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激活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打破常规”的章节,它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证明那些伟大的创新者是如何挑战既有认知的。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日常接触到的世界,以前我只会看到一个杯子,现在我可能会思考“这个杯子还可以变成什么?”、“它还能有什么别的功能?”。这种思考模式的转变,也延伸到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让我觉得整个人都变得更有活力和灵感了。
评分我是一名对艺术领域充满好奇但缺乏实践的上班族,平时工作忙碌,总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绘画。偶然间翻到《快速绘画:开发创造力》这本书,它的标题和副标题都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世界500强员工都在用的创造力培训用书”这句话,让我觉得它可能真的能帮我实现“短时间、高效率”地激发创造力。读完之后,我的感觉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绘画,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看见”和“如何思考”的指南。书中并没有强调绘画的“像不像”,而是更侧重于捕捉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它提供了一些非常简单易行的练习,比如用最少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动态,或者将生活中常见的图案进行变形和组合。这些练习让我摆脱了对“画不好”的恐惧,更关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发现,当我不去纠结于技法的时候,我的思绪反而变得更加活跃。我开始尝试在工作会议中用一些简单的涂鸦来辅助表达我的想法,这比单纯的口头描述更能让大家理解我的意图。而且,这本书也让我对“失败”有了新的认识,它鼓励我们拥抱错误,从错误中学习,这对于我这种过去很害怕犯错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解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