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成长,这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家长要应对和处理好。比如,孩子害羞,不懂得问候别人,与别人打交道,家长就要主动让孩子多接触别人,接触社会,训练孩子在这一方面的弱点,使其慢慢改变现状,向着好的一面转变。
周礼,1979年生,当红作家,**教师,现居四川安岳。《百花园》《启迪与智慧》等签约作家,曾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至今已在《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小小说月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两千余篇。已出版著作:《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家是一盏温馨的灯》《宰相与船夫》。
第1章 成 人 篇(32节)
1.游戏中的小知识 … 002
2.人前不教子 … 004
3.孩子,请闭眼 … 007
4.对孩子你别“哄” … 009
5.孩子吵闹,应对有艺术 … 012
第2章 成 长 篇(32节)
1.*好的教育是陪伴 … 082
2.别把听话作为教育孩子的指挥棒 … 084
3.有些话不妨反着说 … 087
4.教育孩子,不看脸色看“聊效” … 089
第3章 成 才 篇(28节)
1.家庭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 … 159
2.善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 … 161
3.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 163
4.教育孩子请将“你不要”换成“你能行” … 166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给无数在育儿路上感到迷茫的父母带来了一盏明灯。作者以极其细腻和深刻的笔触,剖析了儿童成长的关键心理机制,让我豁然开朗。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界限”的阐述所打动。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管教就是严苛的命令和惩罚,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清晰而坚定的界限,恰恰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石。它不是限制,而是指引,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从而在规则中学会自我约束。我还被书中关于“正面鼓励”的篇章深深吸引。它不是简单地表扬“你好棒”,而是引导我们去发现孩子努力的过程,肯定他们的尝试,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这种鼓励方式,更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我开始尝试在孩子画画时,不直接评价画得好不好,而是问他“你用了什么颜色?这个部分你是怎么想的?”,孩子变得更愿意分享他的创作过程,也更能从自己的作品中找到乐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逻辑性也很强,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朋友交流。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平等、充满爱的关系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阅读过最令人振奋的一本!我一直是个有点焦虑的父母,总是在想我做得够不够好,我的孩子会不会被我“养废”。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育儿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是那种教你“操纵”孩子,让他们听话的技巧书,而是真正从孩子的内心出发,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共同解决问题”的理念。以前我总是习惯性地扮演“法官”的角色,现在我明白了,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听听他们的想法,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不仅能解决眼下的问题,更能建立更深厚的亲子关系。书中有很多非常生动的案例,让我觉得作者非常理解我们父母的困境,并且给出的建议是切实可行、接地气的。我尝试了几种方法,比如在孩子发脾气时,不是立刻制止,而是先安抚情绪,然后和他们一起讨论是什么让他们不开心,以及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怎么做。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孩子的情绪变得更稳定了,沟通也变得更顺畅了。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孩子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仆人”,而是真正能引导和陪伴他们成长的“伙伴”。这本书让我对育儿这件事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
评分这本著作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育儿大门。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管教孩子”,更是一场关于“理解孩子”的深度探索。我之前常常陷入“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听话”的困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误解。作者以科学的心理学原理为支撑,解释了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比如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渴求。当我开始用这种视角去观察我的孩子时,我发现很多之前让我头疼的行为,其实都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书中提出的“积极的承诺”和“责任感培养”等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它鼓励我们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可控的范围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比一味地命令和禁止,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尝试着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自己决定睡前读哪本书,虽然一开始有些小小的混乱,但渐渐地,我看到了他们眼神中的自信和独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培养一个有责任感、有自信、内心强大的孩子,而不仅仅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提供无数“绝招”的育儿秘籍,没想到它却带我踏上了一场关于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旅程。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应该怎么做”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以及“我作为父母,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爆发,并非无理取闹,而是他们缺乏处理复杂感受的能力,而我们成年人,往往也在情绪的风暴中迷失方向。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帮助我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以一种冷静、支持的方式回应,而不是被他们的情绪所裹挟。我尝试着在孩子发脾气时,先深呼吸,然后用平静的语气问他“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这个简单的改变,竟然让孩子的反应变得温和了许多。它让我明白,教育孩子,与其说是“管”,不如说是“教”,教他们如何理解自己,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引导者”,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心态转变。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拾育儿乐趣的宝典。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重新认识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我的孩子。作者用一种充满爱与尊重的语言,引导我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的独特光芒,而不是将他们视为需要被“塑造”的物品。书中的“非暴力沟通”原则,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教育”,实际上却是在制造隔阂。这本书教我如何用“倾听”和“理解”来化解矛盾,如何与孩子建立真诚的对话。我开始尝试着在孩子表达不满时,先说“我听到你很不开心”,而不是立刻反驳“你怎么可以这样?”。这种微小的改变,却带来了巨大的积极效应,孩子变得更愿意向我敞开心扉,亲子之间的信任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本书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控制”的战争,而是一场“陪伴”的旅程。它鼓励我放下焦虑,享受与孩子共度的每一个瞬间,并从中发现成长的喜悦。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