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 董俊佐 编著 2018年02月出版 临床诊疗 978753

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 董俊佐 编著 2018年02月出版 临床诊疗 9787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婴幼儿护理
  • 穴位按摩
  • 按抚
  • 育儿
  • 0-3岁
  • 健康
  • 临床医学
  • 董俊佐
  • 图解
  • 中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世墨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797063
商品编码:29965198006
出版时间:2018-05-02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
            定价 43.00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开本
作者 董俊佐
装帧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535797063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四部分,力图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提供实操实用的帮助。问答部分,主要列举一些临床诊疗时经常被问到的儿科问题,为读者答疑解惑。穴位部分,重点介绍 53 个特定穴的辨穴定位,以免读者盲目取穴或穴位补泻辨证不清。常见病诊疗部分,提供 14 种婴幼儿常见***的配穴方案和手法操作,以便父母快速准确地帮助孩子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脏腑闭结,扶正祛邪。日常保健部分,体现了按抚的辅助功能,针对视力保护、增高、助眠等提出了相应保健方案。



目录

1 章 你问我答—— 小儿按抚31问
3 简单说什么是小儿按抚疗法?该疗法是我国的吗?
3 按抚疗法的历史,在我国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4 历史上有名的小儿推拿著作留存有哪些?
4 这种疗法在年轻父母中的接受度为什么越来越高?
4 按抚适合所有孩子吗?3岁以前会不会太小?又有哪些禁忌证?
5 小儿按抚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5 小儿年龄是如何分期的?
6 孩子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形气未充”,谈怎么解释?
6 除脏腑娇嫩之外,小儿还有什么生理特点?
6 孩子五脏六腑的形气皆属不足吗?各脏腑间有没有什么差别?
6 “肝常有余”“心常有余”又要如何理解?
7 五行相生相克中,土生金,而脾(土)肺(金)常不足,是互相影响的吗?
7 某些孩子有“五迟五软”的问题,这与肾气有关吗?
8 孩子的体质分哪几种,体质对疾病防治影响大吗?
8 小儿有哪些病理特点?
8 儿科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9 如何从孩子的神情看出问题 ?
9 小儿的面部五部分和五脏的关系是什么?
9 体现在孩子面部气色上的青、赤、黄、白、黑,该如何解读?
10 可以从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动静姿态及变化,了解其身体状况吗?
10 “神者,目中光彩”,可以从孩子的眼睛中判断出健康状况吗?
11 有些孩子睡觉时眼睑半开半闭,是病吗?眼睑可以传递出哪些信息?
11 舌诊是诊察疾病时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大致了解哪些内容?
12 舌苔是直观的显现,如白腻苔、黄厚苔都是很常见的舌象,中医怎么解释?
13 有哪些二便问题真正值得重视?
14 形色、气味变化不大的小便,其中隐藏哪些健康隐患?
15 去看医生时,儿科医生通常会查看孩子的指纹 ,是有什么依据?
16 指纹显露发生变化时,指向何种身体问题?
16 孩子的啼哭声是否也有区别?
16 我们常说的斑和疹,有什么区别?
17 小儿易患的湿疹和手足口病,能简单介绍下吗?
19 第二章 借我一双温柔手——手法与53个常用特定穴
21 节 手法
25 第二节 小儿按抚 53 个常用特定穴
26(一)头面部常用穴位
坎宫 天门 牙关(颊车) 百会 囟门 耳后高骨 天柱骨 太阳 迎香
32(二)胸腹部常用穴位
腹 中脘 天枢 天突 胁肋
36(三)腰骶背部常用穴位
脊柱 肩井 大椎 肺俞 脾俞 肾俞 七节骨 风门
42(四)上肢部常用穴位
脾经 肝经 心经 肺经 肾经 胃经 大肠 小肠 四横纹 板门 小天心(鱼际交) 内八卦 掌小横纹 总筋 外劳宫 一窝风(乙窝风) 膊阳池(外间使) 天河水 三关 六腑 二扇门 二马穴(二人上马) 威灵 精宁 五指节 运土入水(补法) 肾顶
63(五)下肢部常用穴位
箕门 足三里 丰隆 涌泉
67第三章 父母是孩子的医生——家庭防治14种常见病
70 感冒:就像打不败的小怪兽
78 发热:别怕,妈妈做你的守护天使咳嗽:咳咳咳,就是咳不停
84 咳嗽:咳咳咳,就是咳不停
95 哮喘:妈妈,我有点憋得慌
101 鹅口疮:得了鹅口疮,竟是因为太过干净呕吐:脾胃,难伺候的“小主子”
107 呕吐:脾胃,难伺候的“小主子”
114 疳积:无积食不成疳,你真的喂太多了
120 腹泻:一言不合就腹泻,要如何是好
128 便秘:就要多喝水?套路不是万金油
135 惊风:这是一种什么风
142 盗汗:汗被偷走是大事儿吗
148 夜啼:天惶惶地惶惶,这是一个夜哭郎
153 遗尿:我又尿床了,是不是很笨
163 小儿肌性斜颈:好好的小树苗,怎么就“歪了脖”
169第四章 愿你茁壮——小儿6套日常保健法
172 增高助长不烦忧
177 吃嘛嘛香壮宝宝
180 紧张焦虑胆小鬼
184 我家有个夜猫子
190 孩子眼里有太阳
195 捏捏背脊身体棒
200附 小儿标准经络穴位图




中医儿科经典与现代实践:儿科疾病的辩证论治与临床策略 本书精选汇编了历代中医儿科大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儿童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系统阐述了常见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具体的治疗方案。本书旨在为广大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一本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极强操作性的参考用书。 第一部分: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的深化与应用 一、小儿形神生理的特殊性探讨: 本书首先深入剖析了中医理论中“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小儿生理特点。重点阐述了肝、心、脾、肺、肾五脏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及相互制约关系。例如,对“脾常不足”在消化系统疾病(如厌食、腹泻、呕吐)中的病机影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探讨了如何从脾胃功能入手进行调护。对“肺主一身之气”与小儿呼吸道感染易感性的关系,也提供了多维度的解读。 二、病因病机与辨证思维的建立: 系统梳理了导致小儿发病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饮食劳倦等外感与内伤因素。本书强调,对于小儿疾病,必须将外因与小儿内在的禀赋特点相结合,才能准确把握病机的传变规律。特别设立章节,详细讲解了“积、滞、疳、膨”等中医儿科特有病理概念的现代临床意义,指导读者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属性,建立中医辨证的核心思维框架。 三、治则治法的灵活运用: 全面总结了中医儿科常用的核心治则,如“急惊宜熄风开窍,宜清热泻火;久咳宜润肺止咳,宜健脾益气;泄泻宜固涩止泻,宜运脾和胃”。书中不仅罗列了传统治法,更侧重于阐述在特定年龄段、特定体质患儿应用这些治法时的剂量、疗程的调整原则,强调了“贵在调和,贵在顾护胃气”的儿科用药总纲。 第二部分:常见儿科疾病的临床诊疗精要 本书核心部分,聚焦于临床中最常见、最棘手的儿科疾病,以辨证论治为纲,提供详尽的治疗方案。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施治: 外感咳嗽: 细致划分了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寒包火等多种证型,针对不同证型,提供了如苏叶汤加减、桑菊饮变方、清燥救肺汤化裁等具体方药组合,并探讨了针对迁延性咳嗽的脾虚湿困、阴虚燥咳的论治思路。 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 重点论述了“发作期”重在祛邪,“缓解期”重在扶正的策略。对哮喘的“寒哮”、“热哮”的鉴别诊断和快速控制方案有深入阐述;对反复感冒患儿,详述了捏脊、穴位贴敷配合内服方药以“固卫气”的综合疗法。 二、脾胃系统疾病的调理与康复: 小儿泄泻与便秘: 针对湿热泻、寒泻、伤食泻、虚寒泻等不同病因,提出了区别对待的治疗原则。例如,在治疗湿热泻时,强调用清热化湿药,同时注意保护脾胃;在治疗虚寒泻时,则以温中散寒、固涩为主。对顽固性便秘,结合推拿和药浴的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厌食与疳积: 详细分析了疳积的形成机制,强调其与脾胃虚弱、肝火偏旺、相火偏亢的关系。提供了健脾消食、清肝泻火、滋阴降火的渐进式治疗方案,并特别强调了病后期的“养正”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三、皮肤与感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 湿疹与荨麻疹: 强调“治湿为先”。对急性期的风热湿盛、慢性期的血虚风燥、脾虚湿盛等证型,分别采用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健脾化湿的策略。书中配有大量图片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类型湿疹在皮损形态上的细微差异及其对应的治法选择。 发热病的应对: 系统归纳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要点,特别关注高热惊厥的早期识别与中医急救措施。对麻疹、水痘等出疹性疾病,强调了顺其自然,助邪透达,结合清热解毒的原则。 第三部分:中医特色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本书不仅关注方药,更注重非药物疗法在儿童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一、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规范: 系统介绍了50余种常用推拿穴位(如天门、眼、耳背静脉、脾经、胃经等)的操作手法、作用机理及适应症。特别强调了在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中,如何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风解表、健脾和胃的治疗效果,并附有详细的部位定位图解。 二、针灸、刮痧与拔罐的安全应用: 针对儿童经络穴位敏感的特点,阐述了浅刺、捏脊法、温针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患儿的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疗法,以及在急症(如哮喘急性发作、惊风先兆)中的辅助急救作用。 三、膏方与药浴的个体化调护: 系统介绍了根据不同体质(如气虚、阳虚、阴虚、痰湿)配制小儿膏方的原则和常用药材配伍。同时,对针对夜惊、遗尿、皮肤瘙痒等问题的药浴方剂进行了汇编,强调药浴的安全温度与浸泡时间控制。 本书特色: 本书强调将传统理论与现代临床观察相结合,注重疾病的整体观和个体化治疗。全书语言严谨,逻辑清晰,图文并茂,是指导中医师、西医师及相关专业人士提升儿科诊疗水平的实用性参考典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医养生一直很感兴趣的人,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时,简直眼睛一亮!我一直觉得,中医的智慧在小儿推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温和有效地调理宝宝的身体。这本书的内容,恰好印证了我的想法。董俊佐教授的编著,从临床诊疗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穴位按摩变得简单易懂,非常适合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学习和实践。我最看重的是它对穴位位置的准确描绘,每一个穴位都配有详细的标注和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准确地找到穴位,避免误操作。而且,书中不仅讲了穴位,还详细讲解了按摩的手法、时机和注意事项,非常有指导意义。我特别喜欢它按照症状分类介绍按摩方法,比如针对宝宝常见的腹泻、感冒、咳嗽等问题,都有专门的章节,让我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解决方案。我曾经尝试过给宝宝按揉“合谷穴”来缓解感冒症状,效果真的让我惊喜!宝宝的鼻塞有所缓解,精神也好了很多。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来照顾宝宝,不仅仅是喂养和哄睡,还可以通过这种充满智慧的传统医学方式,来增强宝宝的体质,预防疾病。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中医智慧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真是意外的惊喜!作为新手妈妈,在孩子哭闹不止、胀气难受的时候,总觉得束手无策,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心疼不已。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操作性不强,或者讲的都是一些很笼统的建议。这本《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简直就是我育儿路上的及时雨!它完全是以实际操作为导向的,每一页都配有清晰精美的插图,准确地标注了穴位的位置,以及按摩的手法和力度。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症状的针对性指导,比如腹胀、感冒、咳嗽、便秘等等,都有专门的章节讲解,步骤清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以前总担心自己按摩的手法不对,反而会伤到宝宝,但这本书的图解实在是太直观了,甚至连我这样手残党都能照着做。而且,董俊佐教授的专业背景也让人很安心,知道这是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方法,不是空穴来风。我尝试着给宝宝按抚了几天,真的看到了效果,宝宝的胀气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晚上睡得也更安稳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育儿路上的一位得力助手,让我更加自信和从容地应对宝宝成长中的各种小状况。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新手父母的福音!作为一个刚刚步入育儿大军的爸爸,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尤其是当宝宝出现不适的时候,那种焦虑和无助感简直无法形容。在网上搜罗了很多育儿经验,也看了不少书籍,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实用。直到我发现了这本《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我才找到了“救星”。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图解”二字,真的做到了一目了然。每一个穴位都有非常清晰、逼真的插图,甚至连宝宝的皮肤纹理都描绘得非常细致,让我能够非常准确地找到穴位。而且,每一个穴位的按摩手法、力度、频率,都讲解得非常详细,我作为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跟着书里的指导,轻松上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疾病的针对性讲解,比如宝宝肚子胀气、便秘、睡眠不好等等,都有专门的章节,配有详细的穴位和按摩方法。我尝试着给宝宝按揉“天枢穴”来缓解腹胀,效果非常明显!宝宝不再哼哼唧唧,睡得也更安稳了。这本书让我感觉,照顾宝宝不再是件那么“凭感觉”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效。它不仅帮助我缓解了宝宝的痛苦,也让我更有信心和耐心面对育儿生活。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对我这个“老母亲”的巨大救赎!说实话,带孩子真的太累了,尤其是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无力感和焦虑感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之前也看过不少育儿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讲道理居多,到了实际操作就有点模糊不清了。而这本《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做到了真正的“图解”二字。我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地翻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非常写实的、清晰到每一个细节的插图,把穴位的位置、按摩的方向、力度的大小,都描绘得一清二楚,仿佛董俊佐教授就站在我旁边手把手教学一样。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每一个穴位的功能和适用症状的详细说明,不是那种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到“缓解鼻塞”、“改善睡眠”、“安抚情绪”等等,非常实用。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个方法,比如给宝宝按揉“内关穴”来缓解呕吐,给宝宝按揉“足三里”来增强免疫力,每次操作都能感受到宝宝身体的积极反应。更重要的是,这种非药物的疗法,让我感到很安心,不用担心给宝宝带来副作用。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它本身的印刷成本,对我来说,它是一个能够切实帮助孩子,也能让我更加了解和照顾孩子的小宝库。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育儿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中医理论很感兴趣,但又苦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平时给孩子弄点小毛病,也只能听之任之或者乱用药。看到这本《0-3岁婴幼儿穴位按抚图解》,我感觉像是找到了宝藏。首先,它非常注重实践性,每一页都充满了精美的插图,把穴位的位置、形状,甚至是宝宝的骨骼走向都描绘得清清楚楚,让我这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轻松辨认穴位。其次,它讲解得非常细致,对于每一个穴位的按摩手法、力度、方向、时间和频率,都做了详尽的说明,几乎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学,让我感觉非常安心。我最喜欢的是它按照宝宝的常见病症来分类讲解,比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等等,针对性非常强,让我能够快速找到应对方法。我之前给宝宝按揉“足三里”来调理肠胃,效果真的出乎意料的好,宝宝吃饭更香了,便便也更顺畅了。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穴位按抚来缓解宝宝的不适,更让我对中医育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信心。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手册,更是我通往科学、温和育儿之路的启蒙之书,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技巧地呵护我的孩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