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家庭系统排列:核心原理、作实务与案例解析 心理学 书籍 |
| 作者: | 周鼎文 |
| 定价: | 49.8 |
| 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122307729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家庭系统排列是一门透过现象“看到”真相的学问,同时,也是一种直达问题核心、根源的心理方法,在欧美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各地系统排列工作坊的开展也是如火如荼,但水平层次不齐。 本书由知名系统排列导师周鼎文教授执笔,亲授如何培养排列师备的四大核心能力,从知识、技巧、观察感知与实下手,其中选出华人家庭常见的议题,编写成具体可作的技术模板,让所有准排列师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有效掌握系统排列的作,在排列中逐渐呈现问题的根源,找到真相,解决问题,对家庭系统排列技术的提升有一定帮助。 |
| 目录 | |
章 系统排列概论 一、系统排列简介 002 二、系统排列的历史与发展 003 三、系统排列与中国文化 004 四、系统排列的工作方式 005 五、系统排列的信息场域 006 六、系统排列的应用领域 008 七、系统排列的四大意义 009 八、谁属于我们的家庭系统 009 (一)血缘关系系统 011 (二)非血缘关系系统 011 九、绘制属于自己的家族图? 012 第二章 排列师如何养成 一、排列师心态养成 014 (一)排列师七大戒律 014 (二)助人心态“八大问” 014 (三)排列师“八大德行” 018 二、排列师备的四大核心能力 020 (一)知识 021 (二)观察与感知 021 (三)实作 022 (四)经验 022 第三章 系统排列核心知识 一、良知 024 (一)罪恶感与清白感 024 (二)良知的分类与作用 025 1.个人良知 025 2.集体良知 026 3.灵性良知 026 (三)个人良知如何运作 027 (四)集体良知如何运作 028 1.完整性 028 2.平衡性 029 3.层级顺序 029 (五)灵性良知如何运作 030 二、生命五大法则——灵性灵知的运作法则 032 (一)整体法则 032 (二)序位法则 033 (三)平衡法则 034 (四)事实法则 035 (五)流动法则 036 三、认同与牵连纠葛 038 (一)什么是认同与牵连纠葛 038 (二)牵连纠葛的来源 039 (三)牵连纠葛的解除 040 四、情绪模式 041 (一)原始情绪 041 (二)替代情绪 041 (三)承接情绪? 041 (四)情绪 042 第四章 系统排列核心技术 一、作的四大步骤 046 步:“起” 046 第二步: “承” 047 第三步:“转” 048 第四步: “合” 049 二、转化阶段的十大技法 050 (一)鞠躬尊重法 050 (二)语言引导法 051 (三)情绪转化法 051 (四)面质挑战法 052 (五)回归序位法 052 (六)案主面对法 053 (七)联结祖先能量法 054 (八)提法 055 (九)敲击震动法 056 (十)面对事实法 057 三、排列师作时心中“五要问” 059 一要问:“是否要开始这个排列?” 059 二要问:“解 |
| 编辑 | |
| 1.由知名系统排列导师、道石系统排列学院(TAOS) 创办人周鼎文亲自执笔。 2.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原理、实,一本备。 3.大量案例的排列作与解析,呈现了亲子、家庭、婚姻、关系等华人家庭中的常见问题,使家庭系统排列本土化。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看之下,就带着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视觉冲击。柔和的色彩搭配,似乎预示着一种深入探索内在世界的旅程,而书籍的标题,则直击要害,“家庭系统排列”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神秘感,但随之而来的“核心原理、实务与案例解析”则让人感到一丝踏实,仿佛为这场探索指明了方向。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淡淡的几何图形,它们错落有致,又仿佛彼此联系,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书中可能会探讨的家庭成员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网络。拿到书的那一刻,厚重感也传递了一种内容的扎实,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普及读物,而是真正深入研究的基石。作为一名对心理学领域,特别是与家庭互动相关的理论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家庭关系背后的“系统”到底是怎么运作的,那些“原理”又是如何构建起我们对家庭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书名本身就传达了一种权威性和专业性,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期待。
评分我被书中“案例解析”部分所呈现的深度和广度深深震撼。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个案,而是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分析,从“排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的信号,到最终的“解读”和“疗愈”路径,都剖析得鞭辟入里。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案例时,那种既客观又充满同理心的笔触。她能够清晰地指出问题的根源,但同时也能够理解当事人在那个情境下的感受和局限。这让我感到,即使是面对最棘手的家庭问题,也总有解决的可能,总有被理解的可能。书中提到的一些“阻碍”和“限制”的识别,对我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是与家人之间的沟通,有了全新的视角。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整个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是否顺畅。
评分当翻到“实务”部分时,我立刻被一种行动的力量所感染。作者不仅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她详细地拆解了“家庭系统排列”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我尤其欣赏她对于“代表”选择、站位以及“感觉”传递的细腻描述。那种严谨而又充满人性化的指导,让我即使是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这项技术是如何进行的,并且能够想象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书中提供的“实务案例”更是像一股清流,将那些理论和方法落地,让我看到了“家庭系统排列”在真实生活中的强大疗愈力量。那些案例中的人物,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最终释然,都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仿佛能看到他们穿越层层迷雾,最终找到内心平静的过程,这种真实的改变,比任何空洞的理论说教都要来得有说服力。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启迪。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这个概念,以及我在这个“家”中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不失温暖的人性关怀。她用一种非常包容和理解的方式,带领读者去探索那些可能隐藏在心底深处的家庭创伤,并且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去化解它们。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接纳”和“放下”的强调,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卸下了很多无形的重担,对未来与家人的相处,充满了更加平和和积极的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书籍,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爱与被爱的生活指南,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心理学花园。我尤其被作者在介绍“核心原理”时的叙述方式所吸引。她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艰涩的概念,而是循序渐进,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例如,在解释“归属感”时,作者描绘了一个形象的场景,让我瞬间体会到了在系统中被接纳的重要性,以及一旦这种归属感缺失,会给个人带来怎样的心理创伤。书中对“序位”的论述也让我茅塞顿开,我常常会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原来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家庭冲突,都与不恰当的“序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小小的思考题,引导读者将理论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地参与到这场关于家庭的认知探索中,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照镜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