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涂鸦日记 比文字更有力的心理疗愈法
定价:49.00元
作者:芭芭拉·加宁(Barbara Ganim)、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54327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你是否怀疑过自己值不值得被爱?是否在取悦别人的过程中压抑或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求?是否经常因承受压力而焦虑不已,再也无法通过文字或语言进行排解?
研究证实,图画是身体与大脑交流的首要途径,并且是所有个体与生俱来都擅长的一种内部语言。因此,即使你没有艺术天赋或绘画经验,*简单的点、线、面组成的涂鸦也能传达你内心的声音。打开《涂鸦日记》这部疗愈数百万人的彩色涂鸦书,使用芭芭拉和苏珊开创的涂鸦日记——通过涂鸦、图画和图像的方式记日记,投入为期6周的练习,不但可以帮助你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需求,看清困扰自己的创伤和问题,而且还能发现症结的根源,找到治愈和修通的方式。
在这部既有理论依据和实操步骤,又有大量涂鸦作品的书中,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滋养灵魂的内在智慧,并*终认识到我们没必要去讨好每个人,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我们活着的目标就是成为*好的自己,进而让这个世界对每个人而言都变得更好。
目录
引言 如何用图画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信息
补充阅读:如何应对畏缩和自我怀疑
你不需要成为艺术家
涂鸦日记会使你变得更加智慧
使用言语反馈解读图画
章 比文字更深入地表达灵魂的声音
语言阐释感受
图画揭示感受
你了解自己图画的内涵
情感表明需要
第二章 开启美妙的涂鸦之旅
补充阅读:荣格的影响
为涂鸦之旅做准备
需要购买的材料
建立涂鸦日记工作室
涂鸦日记的四个基本步骤
步:设定清晰的意图
第二步:将意识聚焦于身体,让思维平静
第三步:在观想导引的指导下使用内心视觉观察事物
补充阅读:人们如何观想图画
第四步:画出你的内在意象
补充阅读:不要评判你的观想意象或画作
第三章 让涂鸦日记成为每天的必修课
六周课程导读
周:亲近并表达你的情绪
补充阅读:长期保持记录涂鸦日记习惯的小窍门
通过动作和声音获取图画
建立属于自己的四个步骤
补充阅读:涂鸦日记的渐进展开
第四章 治疗因压力引发的情绪
压力性情绪如何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周:亲近、排解并转化压力性情绪
补充阅读:当前没有压力,你该怎么做
补充阅读:当文字同图画一起出现时
让涂鸦日记不再局限于日记页面之内
发现尚未治愈的情感创伤
第五章 与图画对话
第三周:让你的图画说话
补充阅读:与图画进行对话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答
与前两周的图画进行对话
将图画及其回应视作符号信息
能唤起故事的问题
补充阅读:关于故事阐释的几点建议
整理盘点:写作故事的不同方法
第六章 源自心灵的艺术
本章选取了一些日记记录者的画作,并以彩色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每幅图画都附有文字描述,以表明创作者在完成图画后获得的有意义的思考和震撼心灵的启发。这些图画及文字描述是通向创作者私密而宝贵的内心世界的窗户。只有敢于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恐惧、愿望和梦想,我们才有资格鼓励他人自由地表达心灵的秘密。
第七章 战胜你的恐惧
发现恐惧的教训
第四周:战胜恐惧
补充阅读:当你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时该怎么做
关于坚持进行定期签到练习的提醒
帮助你消除恐惧的练习
每个人的恐惧图画都是不同的
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恐惧
使我们畏惧之物将再度出现
第八章 借助灵魂的智慧解决内心冲突
内心冲突因何而起
觉察内心冲突
恐惧如何驱动我们的内心冲突
什么会引发内心冲突
内心冲突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第五周:解决内心冲突
导致内心冲突的问题
借助练习消除其他内心冲突
相信灵魂解决内心冲突的方法
第九章 扩展你的涂鸦日记实践
第六周:作为终身实践的涂鸦日记
加强与自身灵魂的联结
洞悉灵魂的目的
案例:象征灵魂目标的符号
与灵魂的目的保持一致
使用更大的版面和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
图像和个人能量符号
加入团体的好处
建立自己的涂鸦日记小组
六周课程结束之后
致谢
作者介绍
芭芭拉·加宁,美国萨乌瑞吉纳大学表达艺术学院主任、表达性艺术治疗师、具有执业资格的整体健康咨询师。在学校教授表达性艺术治疗课程之余,芭芭拉还利用艺术、图像和观想的方法帮助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除了本书,她还出版了《艺术与治疗:应用表达艺术治愈身体、心灵和精神》。
苏珊·福克斯,美国萨乌瑞吉纳大学表达艺术学院教师、美国罗德岛州整体发展中心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师和联合创始人、具有执业资格的整体健康咨询师。除了教学外,苏珊在私人领域专注于利用艺术进行情感、身体和精神治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情绪的宣泄和整理,光靠言语是远远不够的,它可能过于理性,过于受限于语言的表达能力。而“涂鸦”这种方式,似乎更加原始、直接,能够触及内心深处那些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情感。我很好奇,这本书究竟是如何将“涂鸦”这种看似随意、甚至有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行为,转化成一种有力的心理疗愈手段的。它会提供具体的指导吗?比如,什么样的涂鸦能对应什么样的情绪?是不是有什么特定的工具或技巧是需要掌握的?或者,它更像是一种理念的普及,鼓励人们打破束缚,自由地表达?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让我能够真正地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毕竟,心理疗愈最终是要落到实处的,要能够帮助我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比我之前读过的许多关于心理自助的书籍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富有个性化的选择。
评分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擅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情绪时,常常会感到无助。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处理我的内心世界。我最喜欢的是书中介绍的“情绪拼贴”和“梦想蓝图”的练习。通过搜集图片、剪裁、粘贴,我能够把那些抽象的想法和渴望具象化,甚至还能发现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愿望。这种将内心世界“摆出来”的过程,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晰和踏实。我不再需要纠结于如何用完美的词语来形容我的感受,而是可以通过图像、色彩、形状来直接呈现。这不仅大大缓解了我的表达焦虑,更重要的是,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我真正想要的方向。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原来疗愈可以如此有趣,如此充满创造性。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涂鸦”作为“心理疗愈”工具持有一丝怀疑的态度。在我看来,心理疗愈应该是严肃的、专业的,而涂鸦似乎更像是小孩子的游戏。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非常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了涂鸦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在触及潜意识、释放压抑情感方面的强大作用。书中提出的“无意识涂鸦”概念,让我明白,即使是不带任何目的、随意的涂抹,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我们梳理混乱的思绪。我尝试着在感到压力巨大的时候,拿起笔,不受控制地在纸上挥洒,结果发现,那些原本盘踞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烦恼,在画完之后,似乎变得清晰了一些,甚至有些能找到解决的苗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内心深处往往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和智慧,而涂鸦,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艺术创作,尤其是简单的涂鸦,真的可以成为一种如此有效的自我探索和情感疏导工具。在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们。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出口。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情绪色块”练习,让我能够通过颜色的选择和涂抹,直观地表达出当下内心的感受,而不需要去分析、去定义,只是纯粹地感受和呈现。这种不加评判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释放。而且,书中的案例分享也非常贴近生活,让我觉得那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看到了涂鸦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可能性。我尝试了书里的一些小练习,比如在感到焦虑的时候,拿起笔乱画,竟然真的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逐渐回升。这让我觉得,原来疗愈并不一定需要多么专业的技巧,有时候,最简单的方式反而最有效。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艺术疗法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那些专业的艺术疗法课程门槛有点高,而且需要专业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真的让我看到了普通人也能轻松入门的希望。它没有使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发现涂鸦的潜力。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是教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为什么画”。书中解释了不同线条、形状、颜色在心理层面可能代表的含义,但又不像填鸭式教学,而是鼓励读者去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解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地图”的构思,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成可视化的图画,这对于我这种不擅长语言表达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开始在我的笔记本上画下我每天的心情,从最初的支离支吾的线条,到后来逐渐能够用图形和色彩来描绘出内心的复杂感受。这种自我觉察的过程,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