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论语解读辞典
定价:68.00元
作者:何士明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32643363
字数:
页码:4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论语》是儒家主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代都是研究和诵读的对象。关于《论语》的注释,古来不下三千余家,见仁见智之处颇多。但由于该类书言简意赅,不仅其本义仍有诂之达的问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其引申义和价值判断亦有很多需要生发和重新评估的地方。故对《论语》进行重新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
  《论语解读辞典》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提示四部分,书末附有《论语》人物表(以出场先后为序)。作为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之作,作者精到解读了《论语》的原文,译文平实,浅白流畅,能依照先秦汉语的习惯解字析词,而不蔓生枝节,也不多作引申;注释注重字音词义及名物制度的考证,所作结论既集古今学者之大成,又具个人新见,是难得的《论语》解读佳作。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论语解读辞典》: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道之”三句:道,通“导”,引导,疏导。这里是带领、领导的意思。两个“之”,连同以下三句中的“之”,均代词,指老百姓。政,政令,政策。齐,整治,治理。刑,刑罚。免,逃避。而,表示转折。耻,作名词用,羞愧之心。
  (2)“道之以”三句:德,道德、仁德。礼,参见1.12(1)。格,来,至。这里指别国的百姓前来归顺。
  
  孔子说:“用政令领导百姓,用刑罚整治百姓,百姓(会)逃避(刑罚),却没有羞愧之心;用仁德领导百姓,用礼义治理百姓,(百姓会)有羞愧之心,并且(别国的百姓会)来归顺。”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吾十”句: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而,连同以下各句中的“而”,均连词,连接语意相承成分。志,作动词用,立志。于,动词后缀。志于学,立志学习,立志做学问。十五及三十等,均表示从这个年龄开始。
  (2)“三十”二句:立,成就,建树。三十而立,意谓从三十岁开始(有了立身处世的基础)有所作为了。不惑,不疑惑,意思是对事物有了判断能力。
  (3)“五十”二句:天命,一指自然界的必然性,即客观规律;二指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这里指后者。天命观念初产生于殷商时期,当时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称自己是“天子”,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天帝的命令,称之为“天命”,是神圣不可违抗的。当时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已对“天命”有所怀疑,但“天命”观念长期存在。孔子一方面不相信鬼神,另一方面信仰“天命”。五十而知天命,意谓人生五十,成是成,败是败,天命使然,已成定局。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六十而耳顺,意谓从六十岁开始,智慧和判断能力更高了,认识事物能明察秋毫。
  (4)“七十”句:意谓从七十岁开始,做什么事情能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愿做事,做事合乎自己的心愿)。从心,随心,顺遂自己的心愿。
  (5)不逾矩:逾,超出,。矩,规矩,这里当规律解。不逾矩,总括“吾十有五……从心所欲”是做学问人生的一条规律。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开始)有所作为,四十岁(开始对事物)不疑惑.五十岁(开始)知道(安心接受)天命,六十岁(开始)对事物明察秋毫,七十岁(开始做事)随心所欲。(做学问人生)不超出(这个)规律。”
  
  (1)本章难点“耳顺”,在《论语》中首见,历来注家颇感难解。古代郑玄、何晏有一说:“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今注家多解读为“好话坏话都听得进”;杨伯峻先生的解读与郑玄、何晏相似:“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2)“不逾矩”,今注家多以为承接“七十而从心所欲”,译成:“七十岁时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不会把事情做错”;“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又从不超出规矩”;“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从不越出规矩”;“到七十,我只放任我心所欲,也不会有逾越规矩法度之处了”。
  ……
序言
从环保和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选材也体现了极高的职业操守。我注意到纸张虽然偏厚实,但似乎采用了某种有利于长期保存的无酸纸,这对于珍藏经典文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封面材质的选择也很有意思,它提供了一种自然的摩擦力,使得书本不容易从手中滑落,即便是双手略微有些汗湿时也能保持稳定的握持感。而且,这本书的整体色调非常和谐,无论是封面到内页的过渡,还是字体与背景的对比度,都经过了精心的调校,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不少。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装订和印刷,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阅读体验工程,从拿取的瞬间到合上的那一刻,都充满了愉悦和舒适感,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典范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实在太棒了,拿到手上沉甸甸的,就知道里面内容必然是厚重的。我通常比较注重一本书的“第一印象”,而这本《论语解读辞典》在外形上就给我打下了极高的分数。从纸张的选用来看,那种略带米黄的色调,不仅护眼,更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年代感,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而是一部需要静心研读的经典宝典。特别是它侧边切口的细致打磨,光滑而平整,体现了出版社在制作工艺上的高标准。我甚至有些舍不得马上翻开它,而是先把它放在书架上,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供奉。这种仪式感,对于一个阅读爱好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出版物,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传承”与“尊重”,让人对书中的智慧产生更强的亲近感和期待感,相信作者和编者一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学术圈边缘徘徊的业余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种既能满足我对知识的深度渴求,又能在阅读体验上做到极致平衡的书籍。这本书的触感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首先,它采用了那种略带纹理的封面材质,不是那种冰冷的覆膜,而是摸起来有一种类似布料的温和感,非常亲切。书本的重量拿在手里恰到好处,既有分量感,又不会笨重到让人望而却步。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内页的印刷质量,油墨的渗透度和清晰度都非常出色,即便是最小的注脚也清晰可辨,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查阅的“辞典”来说至关重要。我欣赏这种对细节的苛求,它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负担。这种用心的制作,本身就是对经典内容的一种最高致敬。这本书放在桌面上,本身就是一种低调的品味象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中透着典雅的气质,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所以在书店里看到它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拿了起来。装帧的质感非常好,纸张的厚度和韧性都达到了我的预期,翻阅起来有一种很舒服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朗有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看到扉页上那几行小楷的题字,更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闪烁着低调而沉稳的光芒,这一切都预示着里面内容的价值非凡,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敬畏。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心里就在想,这绝对是我近期购书清单中最满意的一笔投资了。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带有“辞典”性质的出版物,往往抱有一种既期待又害怕的态度——期待它的全面性,又害怕它排版僵硬、阅读枯燥。然而,当我拿起这本《论语解读辞典》时,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首先是它的开本选择,非常适宜单手持握,无论是窝在沙发里,还是捧在手中在书房里踱步思考时,都不会感到累赘。书脊的精装工艺非常扎实,即使是反复翻开查阅某个特定词条,书页也不会松垮或损坏,显示出极强的耐用性。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边距处理得当,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的呼吸感,又没有浪费宝贵的版面空间。这种平衡的把握,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读者体验的深刻理解,让人感觉这是一本真正“活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本冰冷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