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孩子的画如何看怎么教(畅销数十年的划时代早教经典)
定价:35.00元
作者:(日)鸟居昭美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407501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孩子的成长及绘画的作用
1.1 的画和孩子的画有何不同
被误解的儿童画
教孩子画画的误区
对孩子唯命是从的父母
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孩子画不出画的原因
培养人类创造力的关键期
孩子就是艺术家
如果孩子央求你给他画画怎么办
的画与孩子的画有什么不同
人不可能独自生存
和一位失聪青年的偶遇
通过绘画在孩子的心中建立对他人的尊重
1.2 如何参与孩子的绘画活动
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培养孩子画画
语言引导为什么能够激起孩子对绘画的积极性
把语言与文字过早产生联系的孩子
形式化和真实感受混杂在一起的画
画中没有融人真实感受的部分
画中真情实感令人感动的部分
感动能克服形式化的绘画方式
让孩子画画的是印象而不是绘画技巧
1.3 造型游戏培养什么
要在幼儿期手指上的“蛀牙”
如果科学工作者的手上也长了蛀牙
培养手的基本能力很重要
品德教育与造型游戏的关系
第二章 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其绘画的鉴赏方法
2.1 绘画能力的发展规律
猿类是不是更擅长画画
“一根绳式”的教育观
文字和绘画,先出现的是哪个
文字从绘画发展而来
不会画画的悲剧
孩子的身心发展有适应性和规律可循
2.2 一到三岁孩子的发展规律及其绘画的鉴赏方法
从手开始
手的劳动产生涂鸦
捏的动作从两岁开始
眼睛给线条带路
令绘画有内容的是语言
在绘画方面发生从猿到人的本质飞跃
2.3 保护孩子的涂鸦与绘画热情
绘画积极性退的孩子
情感是行动的动力
“三无主义”扭曲了孩子的情感
情感转化为热情
不喜欢一个人画画的孩子们
要保证孩子有游戏伙伴
请给孩子准备好绘画环境
2.4 四到九岁孩子的发展规律及其绘画的鉴赏方法
语言能力的发展与绘画能力的发展
丰富与语言相对应的印象
凭印象画画的四岁儿童
五六岁开始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浓厚兴趣
六岁左右基底线登场了
开始关心事物的变化及排列顺序
是正面描绘的“展开式画法”
能从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的七岁儿童
迈向阶段步的九岁儿童
第三章 亲眼见证孩子的绘画发展过程
后记
作者介绍
鸟居昭美1928年生于爱知县,爱知学芸大学(现爱知教育大学)毕业。做过儿童辅导员、小学和中学的美术教师,具备极其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后任高知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授教育学、美术教育学、发展论等。现任高知平和美术会会长、高知儿童文化研究所负责人、佐川环境问题研究会会长。
6岁孩子的母亲,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曾在儿童美术教育机构工作,对儿童美术教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做“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孩子的画如何看怎么教”,但读完后,我发现它所传递的核心理念早已超越了“画画”本身,触及到了孩子早期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更像是一本心灵的指南,教会家长如何真正“看见”孩子。书中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场景,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深刻的教育意义。我尤其被作者对孩子“犯错”的解读所打动,不再将那些所谓的“错误”视为学习的阻碍,而是理解为孩子探索世界的必然途径,是他们建立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石。这种看待孩子成长的方式,让我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焦虑,也更愿意去倾听和理解孩子内心的声音。书里没有生硬的理论说教,更多的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致的观察,让家长们体会到陪伴孩子成长的乐趣和智慧。它鼓励我们放下“标准答案”的思维,拥抱孩子独特的个性和节奏,在每一次互动中,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懂他的伙伴。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教孩子画画的书,更是关于如何做一个真正懂得孩子、尊重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挑战。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如何教孩子画画”。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观察”对于育儿的重要性。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要学会“看”孩子的画,不仅仅是看表面的线条和色彩,更要看懂画背后的动机、情感和思考。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多的是在“管理”孩子,而不是真正地“观察”和“理解”他们。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学会去捕捉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去解读他们通过画面传递的信号。比如,孩子在反复涂抹某个颜色时的情绪,孩子在构图上的选择所反映的逻辑,甚至孩子在落笔时的犹豫或果断,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通过这种深入的观察,我发现自己竟然能比以前更了解我的孩子,也能更精准地回应他们的需求。这不仅仅是关于绘画,更是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懂孩子的父母。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识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潜力的孩子。
评分读完这本《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的颠覆了我之前对“教导”孩子的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所谓“教育”就是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让他们变得“优秀”。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更在于“引导”和“赋能”。作者用一种极其细腻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展现了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内心世界。那些在大人看来“不成比例”、“色彩混乱”的涂鸦,在作者的解读下,都变成了孩子情感表达、逻辑思维、甚至对周围世界的独特观察的生动记录。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太容易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是不是太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反而扼杀了他们宝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提醒,让我们慢下来,蹲下身来,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孩子的心去感受世界。它教会我如何在不干涉、不破坏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自然而然地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能力。这种“无为而为”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让我对如何培养一个独立、自信、有创造力的孩子,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有点担心自己对孩子的“引导”是否过于功利,总想着让他们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但读完《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本书的核心在于“过程”,而非“结果”。作者用极其生动和有说服力的案例,展示了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所经历的思考、尝试、甚至挫败。她并没有鼓励我们去追求绘画技巧的精进,而是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学会的观察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对自身创造力的肯定。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家长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去“教”孩子成为一个绘画天才,而是去呵护他们内心的火花,鼓励他们去尝试,去表达,去探索。书中对于“失败”的定义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终点,而是学习的起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陪伴式”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和踏实。它鼓励我放下对孩子“成功”的执念,转而关注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享受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进步的快乐。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虽然点明了“画画”,但它所蕴含的教育哲学,却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育儿书籍中最具启发性的。作者并非教导家长如何去“速成”孩子的绘画技能,而是引导我们如何通过绘画这个载体,去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并最终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人格。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蹲下来”的视角,真正地以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那些在成人世界里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孩子的眼中却可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他们的逻辑、他们的世界观。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示范了如何去捕捉这些细节,如何去回应这些表达,如何在不破坏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情况下,给予恰当的引导。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不是塑造,而是成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教”与“学”的关系,认识到作为家长,我们更重要的角色是成为一个观察者、一个倾听者、一个支持者,而不是一个指挥者。这本书让我对如何培养一个独立、自信、富有创造力的孩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坚定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