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1、潮流的绿色饮食
近几年沙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因为沙拉符合时下饮食潮流,更因为沙拉食品的安全与天然,本书精选经典的蔬菜、水果沙拉,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更能享受到绿色食物带来的健康体验。
2、健康养生,瘦身排毒
沙拉的瘦身功效已经众所周知,如果无需瘦身还坚持每天吃一餐沙拉,那就是健康养生的境界了。本书全世界经典的蔬菜、水果沙拉,同时配有沙拉酱。可不要小看这一碟沙拉酱,它能把沙拉的风味推向!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达到排毒瘦身的功效。
3、简单易学,速食当道
《这些美味沙拉征服了我》详细讲解了制作沙拉所使用的材料、调料,烹饪步骤清晰,制作要点详略得当,图片精美、直观,为了迎合年轻人饮食习惯,每道沙拉均能在七分钟内完成。
4、内容全面,知识点丰富
《这些美味沙拉征服了我》并附有营养档案和小贴士两个知识板块,让你全方位了解沙拉食材的营养和妙用。
海报:
内容简介
《这些美味沙拉征服了我》从沙拉的文化、食材、常用工具、制作方法和烹饪技巧讲起,并附有12种经典沙拉酱的配制方法,为你制作心仪的沙拉做好充分准备。接着按照香甜的水果沙拉、清爽的蔬菜沙拉两大类别分别详细介绍了近300道沙拉的烹调方法,非常实用,可以极大地丰富你的餐桌。材料、调料、做法面面俱到,烹饪步骤简便快捷,分步详解图片一目了然,所涉及的食材和工具也贴近生活,能轻易从市场买到,手把手地教你在自家厨房利用简单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营养的沙拉。《这些美味沙拉征服了我》中除了详尽的制作步骤,我们还精心编写了营养档案和小贴士两个知识板块,让你全方位了解沙拉食材的营养和妙用,涵盖中西,兼顾各种风味,无论你多么挑剔,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沙拉,并将之化为自家厨房的珍藏。
作者简介
甘智荣,中国烹饪大师,菜品鉴高级顾问,多次参与电视台美食类节目,《厨师》第二季深圳赛区评委,荣获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大厨奖,荣获环球厨神国际挑战赛银奖,深圳饮食协会名厨委员会专家委员。
从事烹饪工作多年,专业造诣深厚,精通粤、鲁、湘、赣、闽等诸多菜系美食的烹调,擅长冷热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工艺,特别是对新派菜品的研发独具天赋,能将当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调味工艺及烹饪技法完美组合。被多家大型酒店聘任为策划师和技术顾问,担任多所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主任及烹饪讲师,创办智荣厨艺网)。多年来,培养专业人才成果显著,并长年开设家常菜家庭厨艺、食品雕刻、厨师进修等各类长短期培训及远程教学课程。
精彩书评
★嫌麻烦?怕运动?既贪吃,又怕胖?这本书帮你统统甩掉这些烦恼,精选的蔬菜、水果沙拉,热量控制的刚刚好,做法简单易操作,五分钟一道美味沙拉就能端上桌,难道你能不爱它?
——美容教主A大
目录
01
沙拉大观
014 沙拉文化漫谈
015 制作沙拉的常用工具
016 制作沙拉的窍门
017 制作沙拉的注意事项
018 减少沙拉中热量的方法
019 沙拉酱的概述
020 自制沙拉酱
023 常食沙拉好处多
02
水果沙拉
026 蓝莓鲜果沙拉
028 莲雾菠萝沙拉
030 什锦西瓜盏
032 水果什锦沙拉
034 草莓梨子沙拉
035 金橘蔬果沙拉
036 菠萝苹果沙拉
037 草莓提子沙拉
038 苹果柚子核桃沙拉
039 什锦水果沙拉
040 苹果西柚沙拉
041 西柚油菜沙拉
……
03
蔬菜沙拉
130 卷心菜沙拉
132 希腊沙拉
134 双花玉米沙拉
136 莴笋木瓜沙拉
138 紫甘蓝红薯沙拉
140 彩椒白菜心沙拉
142 胡萝卜菊苣沙拉
……
精彩书摘
制作沙拉的窍门
制作沙拉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窍门。了解这些窍门,能帮助你更好地制作出美味的沙拉。
窍门一
制作水果沙拉时,可在普通的蛋黄沙拉酱内加入适量的甜味鲜奶油,使制出的沙拉奶香味浓郁,味甜可口。
窍门二
水果的种类和数量可根据个人口味酌情增减。水果沙拉原料要选新鲜水果,水果切后装盘,摆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其美观,也会使水果的营养流失。
窍门三
调制沙拉酱要用上等的色拉油和新鲜的鸡蛋黄,两者的比例约为1∶1。
窍门四
如果觉得商场买回来的沙拉酱偏酸,可以加入一些炼乳,两者比例约为3∶1,即3份沙拉酱,1份炼乳。
窍门五
在沙拉酱内调入酸奶,可调稀固态的蛋黄沙拉酱,用来拌水果沙拉味道更好。
窍门六
蔬菜沙拉用的咸沙拉酱在调制的过程中还要加入适量的芥末油、胡椒粉、食盐、味精等。水果沙拉用的甜沙拉酱,则要在调制的过程中加入炼乳、黄油、糖、鲜柠檬汁和少许食盐。
窍门七
水果沙拉虽容易做,却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酸奶要选低脂的品种。高脂酸奶往往太稠,做出来的沙拉不好看,也与水果清爽的特点不符。第二,所选水果不能是那种切成丁要出很多汁水的水果,因为这会使酸奶稀释,以至酸奶裹不住水果丁。
……
前言/序言
沙拉是西方饮食习惯中较具营养价值的食品。沙拉是将各种凉透了的熟料或是可以直接食用的生料加工成较小的形状后,再加入调味品或浇上各种冷沙司、冷调味汁拌制而成的。它主要以新鲜蔬菜或水果为主,富含各种维生素。美国的一项针对成年人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吃大量沙拉或生蔬菜的人的血液中,一些重要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便每天只吃一份生蔬菜,也会使人体的维生素A、维生素E、B族维生素及叶酸含量更接近**量。
在早期,沙拉是农人们的食物。当时的沙拉中的材料已经十分多变,包括了许多在仍然十分受欢迎的蔬菜等。早的沙拉食谱出现在1399年。1699年,JohnEvelyn写了一本关于沙拉的专著,记录了一些沙拉材料如芹菜,还记录了来自荷兰和意大利的沙拉食谱。随着饮食的发展,的沙拉不再只是冷食、前菜、配菜的角色,也不仅仅有绿色的蔬菜,更多的材料被应用在这种世界各地都有的美食中,依照不同的物产、文化、风俗习惯、用餐场合等,呈现不同的组合风味。
沙拉的原料选择范围很广,各种蔬菜、水果、海鲜、禽蛋、肉类等均可用于沙拉的制作。但要求原料新鲜细嫩,符合卫生要求。沙拉大都具有色泽鲜艳、外形美观、鲜嫩爽口、解腻开胃的特点。
一碗好沙拉,是满口生香的味觉体验,是天然健康的营养美食,更包含着爱与幸福的浓浓情意。也许你是一位多情的食客,对每款沙拉都心怀向往,想通过不同口味体验出不同的心情。为了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口味读者的需求,让健康沙拉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我们精心编写了此书。
本书从沙拉的文化、食材、常用工具、制作方法和烹饪技巧讲起,并附有12种经典沙拉酱的配制方法,为你制作心仪的沙拉做好充分准备。接着按照水果沙拉、蔬菜沙拉两大类别,介绍了200多道沙拉的烹调方法,非常实用,可以极大地丰富你的餐桌。材料、调料、做法面面俱到,操作步骤简便快捷,分步详解图片一目了然,所涉及的食材和工具也贴近生活,能轻易从市场买到,手把手地教你在自家厨房利用简单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营养的沙拉。沙拉材料涵盖中西,兼顾各种风味,无论你多么挑剔,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沙拉,并将之化为自家厨房的珍藏。
健康是从餐桌上开始的,而吃一顿沙拉,就能更好地满足人体营养的需求。翻开书,动动手,自拌制一碗让全家人胃口大开的沙拉吧,让你与你的家人吃得美味,吃得放心,吃出健康,一起享受团聚时光,同时感受沙拉带给我们的舌尖上的幸福。
舌尖上的探险:探索全球风味与健康生活的《风味万象录》 书籍简介 《风味万象录》并非一本单纯的食谱集,而是一场跨越五大洲、深入不同文化腹地的味觉探险,一则关于如何将日常膳食提升至艺术境界的详尽指南。本书致力于解析全球饮食文化中那些被时间沉淀、被地域塑造的独特风味组合,探索食材的本源、烹饪哲学的演变,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读者在自己的厨房中,重构和创新属于自己的“风味地图”。 本书的叙事结构围绕“风土、技艺、平衡”三大核心支柱展开,每一部分都以深入的田野调查和严谨的食材科学为基础。我们拒绝平庸的、千篇一律的烹饪建议,转而探究那些真正能带来惊喜和持久满足感的饮食智慧。 第一篇:风土的低语——食材的地理学与历史 本篇是全书的基石,我们将目光投向构成风味的原始要素:土地、气候与传承。我们相信,真正的美味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食物的“身份”与其产地密不可分。 一、海洋的馈赠与山脉的沉淀: 我们将详细剖析地中海沿岸的橄榄油体系,探究特级初榨油的等级标准、不同产区的风味侧重点(从克里特的辛辣到托斯卡纳的圆润),以及它们在生食与熟制中的化学变化。接着,我们将远赴安第斯山脉,揭示藜麦和马铃薯(非传统意义上的“土豆”)如何从生存必需品转变为全球健康饮食的明星,重点分析其蛋白质结构和矿物质的生物利用度。 二、香料的帝国之路: 历史上的香料贸易塑造了全球格局,本书将追溯几种核心香料的商业路线和文化意义。例如,我们将详细对比斯里兰卡的肉桂(Cinnamomum verum)与越南的桂皮,阐述它们萜烯含量的差异如何影响最终风味;探究印度的“马萨拉”(Masala)配方是如何随地区湿度和家庭传统而不断演变的,并提供一套“基础香料轮”的构建方法,指导读者进行个性化调配,而非仅仅遵循既定比例。 三、发酵的魔法与时间的艺术: 发酵是人类对抗时间的智慧结晶。本部分将重点介绍亚洲的酱油酿造过程——从曲种的选择到“天吊”与“地缸”工艺的区别,分析酱油中产生的数百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如吡嗪类化合物)。同时,我们会触及欧洲的酸面包(Sourdough)文化,解释野生酵母菌群如何赋予面包独特的酸度曲线和内部组织结构,强调微生物在风味深度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篇:技艺的精炼——从基础到创新的烹饪科学 风味需要通过精湛的技艺来释放和固定。《风味万象录》将烹饪过程解构为一系列可量化、可复制的科学步骤,同时保留对直觉和经验的尊重。 一、热量传递的艺术: 我们深入探讨了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的触发条件——精确的温度控制和水分活度。书中不满足于“煎或烤”,而是细致分析了“高温快速锁水煎”(Searing)与“低温慢烤”(Confit)在蛋白质变性和糖类焦糖化程度上的差异,并展示如何利用现代工具(如红外测温仪)来实现对锅底温度的毫秒级控制。 二、乳化与悬浮的稳定结构: 成功的酱汁是风味的载体。本章将详尽解析蛋黄卵磷脂、芥末中的胶体颗粒以及大豆卵磷脂在形成稳定油水乳液中的作用。我们将提供不同粘稠度流体(如法式蛋黄酱、西班牙蒜泥蛋黄酱)的稳定剂临界点数据,帮助读者避免“油水分离”的窘境,并探索使用植物基替代品(如腰果奶或鹰嘴豆水)实现完美乳化的技术。 三、萃取与穿透: 调味不仅仅是撒盐,更是风味分子的提取过程。书中详细阐述了冷浸泡(Cold Infusion)与热浸泡(Hot Infusion)在不同溶剂(油、酒精、水)中对风味化合物溶解度的影响。例如,如何通过低温浸泡初榨油,最大限度地保留罗勒中娇嫩的青草香气,而不是在高温下将其氧化破坏。 第三篇:平衡的哲学——构建持久的味觉体验 最顶级的料理,其魅力在于整体的和谐。《风味万象录》的第三部分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具有张力和收尾的味觉体验。 一、五味光谱的动态平衡: 传统的酸甜苦咸鲜不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引入了“收敛性”(Astringency,源于单宁)和“辛辣度”(Pungency,源于辣椒素或姜辣素)作为重要的平衡元素。书中提供了一张“动态味觉矩阵图”,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增加轻微的酸度来提升甜味的感知,或利用单宁的涩感来“切割”油腻感,使口感更加清爽。 二、口感的层次感(Mouthfeel): 口感是风味被大脑接收的物理载体。我们探讨了脆度、黏稠度、颗粒感和温度对比如何影响整体满意度。例如,如何在同一道菜中结合极热的炖肉和冰镇的酸奶油,利用温度的冲突来强化味觉的感知深度。书中特别关注了“断裂点”(Break Point)的研究,即食物在口中破裂时释放风味的速度和强度。 三、风味的“留存”与“尾韵”(Finish): 一道菜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在食后留下的记忆。我们分析了哪些风味分子(如某些酚类化合物)具有更长的挥发时间,能在口腔中停留更久。通过精确调配后段香料(如胡椒或丁香)的使用时机和剂量,读者可以学会设计出具有优雅尾韵的餐点,确保每一次品尝都引人深思。 结语:厨房即实验室,餐桌即世界 《风味万象录》的目标是激发读者对食材本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烹饪过程的科学理解,最终实现从被动接受食谱到主动创造风味的飞跃。这不是关于速成,而是关于深度理解食物的语言,让每一次下厨都成为一次充满发现的旅程。本书适合对食物科学、跨文化饮食、以及追求极致风味体验的严肃美食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