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葡萄酒绿指南(2016-2017)

法国葡萄酒绿指南(2016-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贾静茹... 编
图书标签:
  • 葡萄酒
  • 法国葡萄酒
  • 绿指南
  • 葡萄酒指南
  • 品酒
  • 葡萄酒产区
  • 葡萄酒文化
  • 2016-2017
  • 葡萄酒爱好者
  • 美食与美酒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
ISBN:9787805019208
商品编码:10877926440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法国葡萄酒绿指南(2016-2017)
  • 作者:法国葡萄酒评论品鉴团队|译者:贾静茹
  • 定价:299
  •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
  • ISBN号:9787805019208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7-01
  • 印刷时间:2016-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749
  • 字数:1500千字

内容提要

法国葡萄酒评论品鉴团队所著的《法国葡萄酒绿 指南(2016-2017)》介绍了法国1000多家优质酒庄 和7000多种葡萄酒。酒庄信息丰富,包括酒庄名称、 生产者、所属产区、酒庄级别、酒标、酒庄介绍、酒 评、酒款及评分、葡萄园面积和种植品种、产量、生 产者联系方式、参观时间及国内经销商等。全书以产 区划分,共分为12个地区,每个地区又分为若干小产 区,均严格按照法定产区划分,每个产区的酒庄按照 品质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级别:3星到0星,星级酒庄在 各个产区都有同样的价值。评分标准基于酒庄风土的 潜力、庄主的经营能力以及该年份的统一性。评分是 同一个产区相对的等级,把不同产区的同一分数的酒 相比较则无可比性。
     这本指南里所有的酒(除波尔多期酒之外)均源 于本书的9位作者于2015年3月至6月间在RVF巴黎总部 的盲品记录,所有的酒样均由生产者直接提供,部分 不愿专门提供酒样的酒庄,作者会采用其他机会品尝 的记录作为补充。其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尽可能详尽地 介绍法国葡萄酒的精华。在欧洲,这本书已经成为葡 萄酒爱好者及消费者的选酒参考。即便在中国,也有 不少人已经知道了这本指南,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这次中文版的推出,无疑对很 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福音,也必将让*多人选到心仪的 酒款。
    

目录

出品人序
编者按
推荐序
译者序
使用说明
评选标准与方法
凡例
如何阅读酒庄说明
获奖榜单
2016年新庄
2016年升级酒庄
星级酒庄
特优葡萄酒
法国葡萄酒年份表
品鉴收藏建议
存放葡萄酒的十个建议
饮用葡萄酒的十个建议
葡萄酒产区
阿尔萨斯
波尔多
勃艮第和博若莱
香槟
汝拉
朗格多克-鲁西荣
卢瓦尔河谷和中部
普罗旺斯和科西嘉
罗纳河谷
萨瓦
西南
索引


法国葡萄酒的千年风华:一部探索勃艮第与波尔多的深度指南 图书名称: 法国葡萄酒的千年风华:一部探索勃艮第与波尔多的深度指南 ISBN 978-7-5327-6987-4 作者: 让-皮埃尔·杜邦 (Jean-Pierre Dupont) 译者: 李明 孙静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 简介: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法国葡萄酒的鉴赏家、收藏家、侍酒师以及渴望深入了解这个世界顶级产区的人士的权威著作。 《法国葡萄酒的千年风华:一部探索勃艮第与波尔多的深度指南》并非仅仅是一本产区名录或年份参考手册。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深度文化考察,一次对法国葡萄酒核心精神的哲学探讨,聚焦于其两大支柱——勃艮第(Bourgogne)的细腻风土(Terroir)哲学与波尔多(Bordeaux)的宏大庄园体系。 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叙事笔触,带领读者剥开层层迷雾,直抵法国葡萄酒制作工艺、历史演变及其复杂哲学思想的内核。我们摒弃了对市场热度的盲目追逐,转而深入研究那些塑造了伟大葡萄酒的永恒要素:土壤的矿物组成、微气候的细微变化、世代相传的酿酒哲学,以及人文精神对自然的驯服与合作。 第一部分:勃艮第的哲学:风土的微观宇宙 勃艮第,被誉为“葡萄酒界的圣杯”,其核心在于“风土”二字,这是一种近乎宗教般对地理细微差别的执着。本书用大量的篇幅,系统性地解构了勃艮第的“小世界”: 1. 识别土地的语言:从村庄到特级园的层级体系 我们详尽分析了从特级园(Grand Cru)到一级园(Premier Cru)、再到村庄级(Village)乃至地区级(Régionale)的复杂划分。这不是简单的地图标注,而是对每一块风土(Parcelle)历史溯源的考据。例如,深入剖析了默尔索(Meursault)的粘土富集如何赋予其霞多丽(Chardonnay)坚实的骨架,以及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ée)的侏罗纪石灰岩如何孕育出黑皮诺(Pinot Noir)无与伦比的复杂香气和幽深结构。 2. 黑皮诺与霞多丽的“自然神学” 本书花费大量篇幅探讨勃艮第葡萄酒的“素食主义”倾向。我们探讨了为何勃艮第坚守对葡萄品种的绝对忠诚,以及酿酒师如何通过极简的干预,让葡萄藤成为风土的“传声筒”。详细考察了不同年份对黑皮诺成熟度的影响,以及优质霞多丽在陈年过程中展现出的榛果、蜂蜜与烤面包的复杂层次变化,这些变化源自于微生物群落而非刻意的橡木桶强化。 3. 历史的重量:修道院的遗产与现代传承 追溯了十六世纪以来,熙笃会和本笃会修道士如何通过世代相传的观察和记录,奠定了现代风土划分的基石。我们采访了数位坚持传统酿造的家族酒庄的第五代、第六代传人,记录他们面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化压力时,如何坚守对自然节律的敬畏。 第二部分:波尔多的辉煌:体系、结构与跨越世纪的宏伟 波尔多代表着法国葡萄酒的结构美学和商业智慧。本书的第二部分将重心放在左岸(Rive Gauche)的赤霞珠主导力量与右岸(Rive Droite)梅洛的柔美平衡之上,重点解析其庄园制度的严密逻辑。 1. 左岸的基石:赤霞珠的骨骼与砾石的秘密 重点解析了上梅多克(Haut-Médoc),特别是玛歌(Margaux)、波亚克(Pauillac)和圣埃斯泰夫(Saint-Estèphe)的地理差异。我们通过土壤学家的视角,解释了砾石(Graves)如何影响排水和根系深度,从而赋予赤霞珠葡萄酒强劲的单宁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陈年潜力。详细对比了拉菲(Lafite)的优雅细腻与拉图(Latour)的坚实厚重,分析其酒窖管理和陈年策略的差异。 2. 右岸的诱惑:梅洛的柔情与黏土的滋养 聚焦于圣埃美隆(Saint-Émilion)和波美侯(Pomerol)。右岸的黏土和铁质土壤赋予了梅洛葡萄独特的丝滑质感。书中深入分析了圣埃美隆特级A组的严格标准,以及酒庄间对于“副牌酒”(Second Wine)策略的差异化运用,这体现了法国顶级酒庄的风险控制和品牌维护艺术。 3. 1855分级制度的批判性考察与演变 我们不仅重述了1855年分级的历史背景,更对其在现代葡萄酒世界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评估。本书引入了多位波尔多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观点,探讨了近年来圣埃美隆分级制度频繁调整背后的权力博弈与风土价值重估。 第三部分:跨越产区的对话:陈年、侍酒与收藏的艺术 最后,本书将视野从勃艮第和波尔多延伸至两者哲学观点的交汇点。 橡木桶的艺术: 探究法式与美式橡木桶在结构塑造上的根本不同,以及新桶与旧桶对不同品种(黑皮诺、霞多丽、赤霞珠)风味物质转化的影响模型。 陈年潜力的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化学分析,建立一套非量化的、基于感官体验的陈年潜力评估框架,帮助读者理解一款酒的“生命曲线”。 侍酒的现场感: 提供了针对勃艮第(需要柔和温度与精致杯型)和波尔多(需要较大杯口以充分氧化)的实战侍酒指南,强调侍酒不仅是服务,更是对酒体结构与风土意图的最终诠释。 《法国葡萄酒的千年风华》旨在成为一本不随时间褪色的参考书。它不提供简单的购买建议,而是教会读者如何“阅读”一款酒,理解其背后的风土、历史与酿酒师的灵魂。每一次开启这本书,都是一次对法国葡萄酒黄金时代的深度沉浸。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次“穿越”回法国葡萄酒产区的美妙体验。虽然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24年了,距离它出版的2016-2017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我依然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浓郁的法式风情。翻开书页,仿佛就能闻到波尔多葡萄园里成熟的浆果香,听到勃艮第乡村酒庄里回响的欢声笑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各个产区风土的细致描绘,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更像是把当地的气候、历史、人文都融入了文字之中,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了解葡萄酒,更是在了解法国的文化。那些关于不同葡萄品种的特性分析,比如梅洛的柔顺、赤霞珠的骨架,或者黑皮诺的细腻、霞多丽的百变,都写得格外生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仿佛每一款酒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虽然书中的价格信息可能已经有些滞后,但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葡萄酒,又对法国葡萄酒的源头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它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我甚至会根据书中的描述,在脑海里勾勒出那些古老的酒窖,想象着橡木桶里陈酿的美酒,那种感觉,远比单纯的数据和分数来得更加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对法国葡萄酒的认知,不再是停留在酒标上的几个大区名字,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的连接。

评分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指南,更像是一次“味蕾的探险”。虽然我拿到这本书时,已经错过了它出版的最佳时效,但书中的内容依然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唬”我,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带我走进了法国葡萄酒的奇妙世界。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葡萄品种的描述,仿佛能让我“尝到”黑皮诺的精致、佳美的奔放,还有霞多丽的多样变化。书中的一些产区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法国葡萄酒就是波尔多和勃艮第,但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像阿尔萨斯这样以干白闻名的地区,也了解到卢瓦尔河谷葡萄酒的多样性。而且,它在介绍酒庄的时候,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还会穿插一些关于酿酒师的故事,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坚持,都让这些酒变得更加鲜活。虽然书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无法完全匹配当下的市场,但我相信,它所传递的对葡萄酒的理解,对品质的追求,以及那种对法兰西土地的热爱,是不会过时的。这本书让我觉得,品鉴葡萄酒,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关于“品鉴”的全新视角。我一直以为品鉴葡萄酒是一件非常专业、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事情,需要很多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技巧。但当我翻开这本书,却发现它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引导我去感受葡萄酒的魅力。它没有过于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品鉴的过程,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理解和实践的步骤。比如,它在描述一款酒的香气时,会用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比如“新鲜的黑莓”、“烤面包的香气”、“一丝丝烟草味”等等,让我能够更容易地在脑海中建立起与酒的连接。而且,它对不同葡萄品种的描述,不仅仅是它们的酸度、单宁、酒体,更像是描绘它们各自的“性格”。我尤其喜欢它对勃艮第黑皮诺的解读,那种细腻、复杂、优雅,让我觉得每一口酒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虽然书中的评分和评价可能已经过去,但它所教会我的,是如何去“读懂”一款酒,如何去欣赏它在不同层次上的变化,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觉得,品鉴葡萄酒,不仅仅是评价好坏,更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一种对酿酒师匠心独运的致敬。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葡萄酒世界还处于“入门级”的玩家来说,这本《法国葡萄酒绿指南(2016-2017)》的出现,无异于及时雨。我一直觉得法国葡萄酒的世界太庞大,信息也太分散,常常感觉无从下手。这本书就像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向导,把我领入了法国葡萄酒的迷宫。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清晰、条理分明的逻辑结构,让我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了航标。比如,它对不同产区的划分,从耳熟能详的波尔多、勃艮第,到一些我之前可能不太了解的卢瓦尔河谷、阿尔萨斯,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而对每个产区内葡萄酒的风格、主要葡萄品种、以及一些代表性的酒庄的描述,都非常到位,既有宏观的概览,又不失细节的深度。我喜欢它在介绍酒庄时,不仅仅是列出名字和年份,而是会提到酒庄的家族历史、酿酒理念,甚至是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这些都让我对这些葡萄酒有了更立体、更人性化的认识。虽然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有些早,但它所传达的关于法国葡萄酒的“精髓”,那种对品质的执着、对风土的尊重,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褪色的。对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让我之后再接触其他葡萄酒信息时,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评分

这本《法国葡萄酒绿指南(2016-2017)》,可以说是我踏入法国葡萄酒世界的一本“启蒙书”。我常常觉得,法国葡萄酒的体系太庞杂,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各有各的特色,又彼此关联。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地图”,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这个家族的不同成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酒庄和年份,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每个产区的“灵魂”。比如,它对波尔多左岸和右岸的对比,对勃艮第特级园和一级园的区分,都非常细致入微,让我一下子就能抓住不同产区最核心的区别。而且,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小众”产区的介绍,那些可能不像波尔多、勃艮第那样声名赫赫,但同样拥有独特风土和酿酒传统的地区,这本书都给了它们足够的关注。它让我了解到,原来法国葡萄酒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虽然书中的信息截止到2017年,但它所传达的那种对土地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品质的不懈追求,这些核心的价值观,是永恒不变的。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里面藏着无数关于法国葡萄酒的精彩故事,等待我去慢慢发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