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葡萄酒评论品鉴团队所著的《法国葡萄酒绿 指南(2016-2017)》介绍了法国1000多家优质酒庄 和7000多种葡萄酒。酒庄信息丰富,包括酒庄名称、 生产者、所属产区、酒庄级别、酒标、酒庄介绍、酒 评、酒款及评分、葡萄园面积和种植品种、产量、生 产者联系方式、参观时间及国内经销商等。全书以产 区划分,共分为12个地区,每个地区又分为若干小产 区,均严格按照法定产区划分,每个产区的酒庄按照 品质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级别:3星到0星,星级酒庄在 各个产区都有同样的价值。评分标准基于酒庄风土的 潜力、庄主的经营能力以及该年份的统一性。评分是 同一个产区相对的等级,把不同产区的同一分数的酒 相比较则无可比性。
这本指南里所有的酒(除波尔多期酒之外)均源 于本书的9位作者于2015年3月至6月间在RVF巴黎总部 的盲品记录,所有的酒样均由生产者直接提供,部分 不愿专门提供酒样的酒庄,作者会采用其他机会品尝 的记录作为补充。其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尽可能详尽地 介绍法国葡萄酒的精华。在欧洲,这本书已经成为葡 萄酒爱好者及消费者的选酒参考。即便在中国,也有 不少人已经知道了这本指南,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这次中文版的推出,无疑对很 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福音,也必将让*多人选到心仪的 酒款。
出品人序
编者按
推荐序
译者序
使用说明
评选标准与方法
凡例
如何阅读酒庄说明
获奖榜单
2016年新庄
2016年升级酒庄
星级酒庄
特优葡萄酒
法国葡萄酒年份表
品鉴收藏建议
存放葡萄酒的十个建议
饮用葡萄酒的十个建议
葡萄酒产区
阿尔萨斯
波尔多
勃艮第和博若莱
香槟
汝拉
朗格多克-鲁西荣
卢瓦尔河谷和中部
普罗旺斯和科西嘉
罗纳河谷
萨瓦
西南
索引
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次“穿越”回法国葡萄酒产区的美妙体验。虽然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24年了,距离它出版的2016-2017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我依然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浓郁的法式风情。翻开书页,仿佛就能闻到波尔多葡萄园里成熟的浆果香,听到勃艮第乡村酒庄里回响的欢声笑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各个产区风土的细致描绘,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更像是把当地的气候、历史、人文都融入了文字之中,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了解葡萄酒,更是在了解法国的文化。那些关于不同葡萄品种的特性分析,比如梅洛的柔顺、赤霞珠的骨架,或者黑皮诺的细腻、霞多丽的百变,都写得格外生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仿佛每一款酒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虽然书中的价格信息可能已经有些滞后,但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葡萄酒,又对法国葡萄酒的源头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它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我甚至会根据书中的描述,在脑海里勾勒出那些古老的酒窖,想象着橡木桶里陈酿的美酒,那种感觉,远比单纯的数据和分数来得更加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对法国葡萄酒的认知,不再是停留在酒标上的几个大区名字,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指南,更像是一次“味蕾的探险”。虽然我拿到这本书时,已经错过了它出版的最佳时效,但书中的内容依然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唬”我,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带我走进了法国葡萄酒的奇妙世界。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葡萄品种的描述,仿佛能让我“尝到”黑皮诺的精致、佳美的奔放,还有霞多丽的多样变化。书中的一些产区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法国葡萄酒就是波尔多和勃艮第,但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像阿尔萨斯这样以干白闻名的地区,也了解到卢瓦尔河谷葡萄酒的多样性。而且,它在介绍酒庄的时候,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还会穿插一些关于酿酒师的故事,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坚持,都让这些酒变得更加鲜活。虽然书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无法完全匹配当下的市场,但我相信,它所传递的对葡萄酒的理解,对品质的追求,以及那种对法兰西土地的热爱,是不会过时的。这本书让我觉得,品鉴葡萄酒,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关于“品鉴”的全新视角。我一直以为品鉴葡萄酒是一件非常专业、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事情,需要很多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技巧。但当我翻开这本书,却发现它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引导我去感受葡萄酒的魅力。它没有过于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品鉴的过程,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理解和实践的步骤。比如,它在描述一款酒的香气时,会用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比如“新鲜的黑莓”、“烤面包的香气”、“一丝丝烟草味”等等,让我能够更容易地在脑海中建立起与酒的连接。而且,它对不同葡萄品种的描述,不仅仅是它们的酸度、单宁、酒体,更像是描绘它们各自的“性格”。我尤其喜欢它对勃艮第黑皮诺的解读,那种细腻、复杂、优雅,让我觉得每一口酒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虽然书中的评分和评价可能已经过去,但它所教会我的,是如何去“读懂”一款酒,如何去欣赏它在不同层次上的变化,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觉得,品鉴葡萄酒,不仅仅是评价好坏,更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一种对酿酒师匠心独运的致敬。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葡萄酒世界还处于“入门级”的玩家来说,这本《法国葡萄酒绿指南(2016-2017)》的出现,无异于及时雨。我一直觉得法国葡萄酒的世界太庞大,信息也太分散,常常感觉无从下手。这本书就像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向导,把我领入了法国葡萄酒的迷宫。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清晰、条理分明的逻辑结构,让我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了航标。比如,它对不同产区的划分,从耳熟能详的波尔多、勃艮第,到一些我之前可能不太了解的卢瓦尔河谷、阿尔萨斯,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而对每个产区内葡萄酒的风格、主要葡萄品种、以及一些代表性的酒庄的描述,都非常到位,既有宏观的概览,又不失细节的深度。我喜欢它在介绍酒庄时,不仅仅是列出名字和年份,而是会提到酒庄的家族历史、酿酒理念,甚至是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这些都让我对这些葡萄酒有了更立体、更人性化的认识。虽然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有些早,但它所传达的关于法国葡萄酒的“精髓”,那种对品质的执着、对风土的尊重,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褪色的。对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让我之后再接触其他葡萄酒信息时,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评分这本《法国葡萄酒绿指南(2016-2017)》,可以说是我踏入法国葡萄酒世界的一本“启蒙书”。我常常觉得,法国葡萄酒的体系太庞杂,就像一个庞大的家族,各有各的特色,又彼此关联。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地图”,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这个家族的不同成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酒庄和年份,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每个产区的“灵魂”。比如,它对波尔多左岸和右岸的对比,对勃艮第特级园和一级园的区分,都非常细致入微,让我一下子就能抓住不同产区最核心的区别。而且,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小众”产区的介绍,那些可能不像波尔多、勃艮第那样声名赫赫,但同样拥有独特风土和酿酒传统的地区,这本书都给了它们足够的关注。它让我了解到,原来法国葡萄酒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虽然书中的信息截止到2017年,但它所传达的那种对土地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品质的不懈追求,这些核心的价值观,是永恒不变的。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里面藏着无数关于法国葡萄酒的精彩故事,等待我去慢慢发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