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葡萄酒評論品鑒團隊所著的《法國葡萄酒綠 指南(2016-2017)》介紹瞭法國1000多傢優質酒莊 和7000多種葡萄酒。酒莊信息豐富,包括酒莊名稱、 生産者、所屬産區、酒莊級彆、酒標、酒莊介紹、酒 評、酒款及評分、葡萄園麵積和種植品種、産量、生 産者聯係方式、參觀時間及國內經銷商等。全書以産 區劃分,共分為12個地區,每個地區又分為若乾小産 區,均嚴格按照法定産區劃分,每個産區的酒莊按照 品質從高到低分為四個級彆:3星到0星,星級酒莊在 各個産區都有同樣的價值。評分標準基於酒莊風土的 潛力、莊主的經營能力以及該年份的統一性。評分是 同一個産區相對的等級,把不同産區的同一分數的酒 相比較則無可比性。
這本指南裏所有的酒(除波爾多期酒之外)均源 於本書的9位作者於2015年3月至6月間在RVF巴黎總部 的盲品記錄,所有的酒樣均由生産者直接提供,部分 不願專門提供酒樣的酒莊,作者會采用其他機會品嘗 的記錄作為補充。其目的是嚮讀者介紹盡可能詳盡地 介紹法國葡萄酒的精華。在歐洲,這本書已經成為葡 萄酒愛好者及消費者的選酒參考。即便在中國,也有 不少人已經知道瞭這本指南,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 有這方麵的需求,因此這次中文版的推齣,無疑對很 多人來說都是一個福音,也必將讓*多人選到心儀的 酒款。
齣品人序
編者按
推薦序
譯者序
使用說明
評選標準與方法
凡例
如何閱讀酒莊說明
獲奬榜單
2016年新莊
2016年升級酒莊
星級酒莊
特優葡萄酒
法國葡萄酒年份錶
品鑒收藏建議
存放葡萄酒的十個建議
飲用葡萄酒的十個建議
葡萄酒産區
阿爾薩斯
波爾多
勃艮第和博若萊
香檳
汝拉
朗格多剋-魯西榮
盧瓦爾河榖和中部
普羅旺斯和科西嘉
羅納河榖
薩瓦
西南
索引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關於“品鑒”的全新視角。我一直以為品鑒葡萄酒是一件非常專業、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事情,需要很多專業的術語和復雜的技巧。但當我翻開這本書,卻發現它用一種非常親切、易懂的方式,引導我去感受葡萄酒的魅力。它沒有過於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將品鑒的過程,拆解成一個個可以理解和實踐的步驟。比如,它在描述一款酒的香氣時,會用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意象,比如“新鮮的黑莓”、“烤麵包的香氣”、“一絲絲煙草味”等等,讓我能夠更容易地在腦海中建立起與酒的連接。而且,它對不同葡萄品種的描述,不僅僅是它們的酸度、單寜、酒體,更像是描繪它們各自的“性格”。我尤其喜歡它對勃艮第黑皮諾的解讀,那種細膩、復雜、優雅,讓我覺得每一口酒都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雖然書中的評分和評價可能已經過去,但它所教會我的,是如何去“讀懂”一款酒,如何去欣賞它在不同層次上的變化,這纔是最寶貴的財富。這本書讓我覺得,品鑒葡萄酒,不僅僅是評價好壞,更是一種與自然的對話,一種對釀酒師匠心獨運的緻敬。
評分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指南,更像是一次“味蕾的探險”。雖然我拿到這本書時,已經錯過瞭它齣版的最佳時效,但書中的內容依然讓我受益匪淺。它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來“嚇唬”我,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帶我走進瞭法國葡萄酒的奇妙世界。我尤其喜歡它對不同葡萄品種的描述,仿佛能讓我“嘗到”黑皮諾的精緻、佳美的奔放,還有霞多麗的多樣變化。書中的一些産區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法國葡萄酒就是波爾多和勃艮第,但這本書讓我認識瞭像阿爾薩斯這樣以乾白聞名的地區,也瞭解到盧瓦爾河榖葡萄酒的多樣性。而且,它在介紹酒莊的時候,不僅僅是羅列數據,還會穿插一些關於釀酒師的故事,他們的熱情、他們的堅持,都讓這些酒變得更加鮮活。雖然書中的信息可能已經無法完全匹配當下的市場,但我相信,它所傳遞的對葡萄酒的理解,對品質的追求,以及那種對法蘭西土地的熱愛,是不會過時的。這本書讓我覺得,品鑒葡萄酒,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葡萄酒世界還處於“入門級”的玩傢來說,這本《法國葡萄酒綠指南(2016-2017)》的齣現,無異於及時雨。我一直覺得法國葡萄酒的世界太龐大,信息也太分散,常常感覺無從下手。這本書就像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嚮導,把我領入瞭法國葡萄酒的迷宮。我特彆欣賞它那種清晰、條理分明的邏輯結構,讓我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瞭航標。比如,它對不同産區的劃分,從耳熟能詳的波爾多、勃艮第,到一些我之前可能不太瞭解的盧瓦爾河榖、阿爾薩斯,都進行瞭詳盡的介紹。而對每個産區內葡萄酒的風格、主要葡萄品種、以及一些代錶性的酒莊的描述,都非常到位,既有宏觀的概覽,又不失細節的深度。我喜歡它在介紹酒莊時,不僅僅是列齣名字和年份,而是會提到酒莊的傢族曆史、釀酒理念,甚至是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這些都讓我對這些葡萄酒有瞭更立體、更人性化的認識。雖然這本書齣版的時間有些早,但它所傳達的關於法國葡萄酒的“精髓”,那種對品質的執著、對風土的尊重,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褪色的。對我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幫助我建立瞭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讓我之後再接觸其他葡萄酒信息時,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評分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次“穿越”迴法國葡萄酒産區的美妙體驗。雖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2024年瞭,距離它齣版的2016-2017年已經過去瞭好幾年,但我依然能從中感受到那份濃鬱的法式風情。翻開書頁,仿佛就能聞到波爾多葡萄園裏成熟的漿果香,聽到勃艮第鄉村酒莊裏迴響的歡聲笑語。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各個産區風土的細緻描繪,不僅僅是地理位置和土壤類型,更像是把當地的氣候、曆史、人文都融入瞭文字之中,讓我覺得不僅僅是在瞭解葡萄酒,更是在瞭解法國的文化。那些關於不同葡萄品種的特性分析,比如梅洛的柔順、赤霞珠的骨架,或者黑皮諾的細膩、霞多麗的百變,都寫得格外生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而是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仿佛每一款酒背後都有一個鮮活的故事。雖然書中的價格信息可能已經有些滯後,但對於我這樣一個熱愛葡萄酒,又對法國葡萄酒的源頭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它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我甚至會根據書中的描述,在腦海裏勾勒齣那些古老的酒窖,想象著橡木桶裏陳釀的美酒,那種感覺,遠比單純的數據和分數來得更加打動人心。這本書讓我對法國葡萄酒的認知,不再是停留在酒標上的幾個大區名字,而是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情感的連接。
評分這本《法國葡萄酒綠指南(2016-2017)》,可以說是我踏入法國葡萄酒世界的一本“啓濛書”。我常常覺得,法國葡萄酒的體係太龐雜,就像一個龐大的傢族,各有各的特色,又彼此關聯。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地圖”,讓我能夠清晰地認識這個傢族的不同成員。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酒莊和年份,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瞭每個産區的“靈魂”。比如,它對波爾多左岸和右岸的對比,對勃艮第特級園和一級園的區分,都非常細緻入微,讓我一下子就能抓住不同産區最核心的區彆。而且,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小眾”産區的介紹,那些可能不像波爾多、勃艮第那樣聲名赫赫,但同樣擁有獨特風土和釀酒傳統的地區,這本書都給瞭它們足夠的關注。它讓我瞭解到,原來法國葡萄酒的世界,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多元。雖然書中的信息截止到2017年,但它所傳達的那種對土地的熱愛、對傳統的堅守,以及對品質的不懈追求,這些核心的價值觀,是永恒不變的。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裏麵藏著無數關於法國葡萄酒的精彩故事,等待我去慢慢發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