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与调养》的目的是唤醒广大群众,人人都要学习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认识高血压病危害、了解治疗高血压病手段、采用预防高血压病方法。减少因高血压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衰竭等的主要危害,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和病残率。
《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与调养》共分三章:第一章为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基础知识,主要讲述了高血压病诊断和防治基本知识。第二章高血压病个体化药物治疗,介绍了高血压病的个体化治疗、单药治疗与联合用药、常用药分类、中药治疗、并发症治疗及特殊人群的治疗。第三章为高血压病个体化生活调养,包括心理调养、饮食调养、运动调养、自我管理与生活调养。该书的特点是科学性、新颖性、通俗性相结合,突出老百姓急需知道的高血压病防治实用知识,看得懂、用得上、效果好。
《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与调养》适合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群众,是一部家庭防治高血压病的优秀读物,也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与调养》分为三章,第一章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基础知识,主要介绍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第二章高血压病个体化药物治疗,介绍了高血压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包括单味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并发症及特殊人群的治疗。第三章高血压病个体化生活调养,包括心理调养、饮食调养、运动锻炼、生活环境等。《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与调养》内容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突出老百姓急需知道的防治高血压病知识,看得懂、用得上、效果好,是一本防治高血压病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基础知识
一、高血压病防治基本知识
(一)高血压病是怎么回事
(二)人体血压的有关知识
(三)高血压病的危害何在
(四)高血压病的分级和分期
(五)儿童青少年也患高血压
(六)直立性与白大衣高血压
(七)哪些肾脏病和药物会引起高血压
(八)老年高血压病有哪些特点
(九)高血压病可引起的并发症及危害
二、高血压病的病因有哪些
(一)遗传因素有什么根据
(二)肥胖是主要危险
(三)食盐过多引发高血压
(四)环境与职业因素
(五)烟酒与精神紧张
(六)年龄因素与高血压
三、高血压病的诊断
(一)高血压病有哪些症状
(二)高血压病自我诊断
(三)高血压病临床诊断
四、坚持定期检查与认识高血压病
(一)为何要定期检查
(二)如何认识高血压
五、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六、重视高血压病自我管理
(一)养成定期测血压、定期检查的习惯
(二)强化生活管理,自觉调整心态
七、高血压病中药治疗
(一)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
(二)中医辨证用药的优势
(三)消除中医用药的四个误区
(四)中医怎样分型治疗高血压病
(五)中医外用降压药推荐处方
(六)治疗高血压病的中成药
八、高血压病的预防
(一)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
(二)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
(三)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
第二章 高血压病个体化药物治疗
一、高血压病的个体化治疗
(一)什么是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
(二)高血压病个体化用药的原则
(三)高血压病治疗中的标准化与个体化
(四)中医辨证施治与个体化治疗
(五)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新进展
(六)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的方案
(七)特殊性高血压个体化治疗
二、高血压病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
(一)高血压病用药的学问
(二)高血压病联合用药
(三)分清情况联合用药
(四)治疗高血压病的几种错误
(五)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地治疗高血压病
三、抗高血压病的药物分类
(一)六大系列抗高血压药
(二)短、中、长效降血压药的特点
(三)降血压药物选用的原则
(四)临床常用的降血压药物
(五)降血压药物“阶梯治疗”方案
四、高血压病中医药个体化治疗
(一)高血压病的中药治疗
(二)中医的非药物自然疗法
五、特殊人群个体化治疗
(一)儿童高血压的防治
(二)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
(三)男性高血压病的治疗
(四)女性绝经期高血压的治疗
(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
(六)青春期高血压的治疗
第三章 高血压病个体化生活调养
一、高血压病个体化心理调理
(一)高血压病心理调理的重要性
(二)介绍两种高血压病心理调理方法
(三)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法
(四)高血压病心理调节方法
二、高血压病个体化饮食调养
(一)高血压病患者的合理膳食
(二)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建议
(三)高血压病患者四季饮食调养
(四)高血压病的药膳疗法
(五)高血压病的茶疗方
(六)高血压病病人如何减肥
三、高血压病个体化运动调养
(一)运动降压的原因、目的、步骤和禁忌
(二)适合高血压病的运动有哪些
(三)为什么提倡适量运动
四、高血压病个体化自我管理
(一)社区高血压病个体化管理
(二)高血压病病人的家庭照顾
五、高血压病病人个体化生活起居调养
(一)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起居十要点
(二)高血压病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三)高血压病病人突发急症的家庭抢救
附件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介)
精彩书摘
(二)人体血压的有关知识
1.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咋回事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性的,因此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和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呈现厨期性波动。动脉血压一般由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平均动脉压组成。动脉内这种压力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动脉血管搏动,称为脉搏。心室收缩时,血液射人动脉,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动脉扩张,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高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动脉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前进,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低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脉搏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个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简略计算,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2.正常血压与异常血压值如何区分
(1)正常血压:即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为正常。就血压对人体的影响而言,这是人最理想的血压水平,又称为“绿色血压”。
(2)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这个水平高于正常血压,是高血压的“灰色地带”,已经接近高血压水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明显增大,称为“灰色血压”
(3)异常血压:即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收缩压<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60毫米汞柱,就是低血压。无论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是对身体有害,是“红色血压”。
3.血压值随昼夜更迭而变化血压容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如体力活动的量度、情绪紧张的程度、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生理、病理状况等。但对血压值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之一,是每一天时辰的变化。
健康人如果处于一般正常生活节奏中,血压清晨开始呈上升趋势。早晨起床活动后迅速上升,如果此时血压过高,称为“黎明现象。”在上午8:00~10:00达到高峰(第1峰);然后血压轻度下降,12:00~14:00呈现“午间谷”,下午16:。0~18:OO可再次轻度升高(第2峰);从18:00起开始缓慢下降,夜间睡眠时血压下降可达209/6左右,称为“夜间谷”,夜间0:OO~3:OO处于最低谷。血压峰谷压差高达40~50毫米汞柱。24小时血压波动趋势呈“双峰单谷”的“勺型”。但有部分表现为“双峰双谷”(12:00~14:00时呈现午间谷)时相,这可能与睡眠习惯有关。
这种昼夜24小时的血压波动,主要与人体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有关。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波动与血压波动是平行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高,神经抑制有效时其血压波动就小,反之,血压波动就大。通常认为“中午血旺,血压最高”的说法是错误的。白天血压高于夜晚,夜间血压下降,其值大于白天血压值的109/6,呈勺形曲线,这对适应机体的活动、保护心脑血管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压力反射敏感性较低,血压波动就较大。睡醒时血压可上升5毫米汞柱左右,起床走动后血压进一步升高,此时最易诱发冠心病。
……
前言/序言
目前,我国有两亿高血压病患者,占全球高血压病总人数的1/5。高血压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各器官(心、脑和肾)的损害。可使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容易造成脑出血、脑卒中;形成动脉瘤,一旦破裂即有生命危险。高血压使心脏负荷加重,发生心室肥大,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所以,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是全人类的大敌。在我国心肌梗死、脑梗死已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高血压人群存在有:①三高。患病率高,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致残率高,我国每年有150万人新发脑卒中,脑卒中患者已有600万,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40 9/6重度致残。死亡率高,心脑血管病占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因素构成41 9/6,北京已达51%。②三低。知晓率低:城市为36.3 9/6,农村为13.7%。服药率低:城市17.4 9/6,农村5.4%。控制率低:血压控制到<140/90毫米汞柱者,城市4.2 9/6,农村0.9%。③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宁用降压帽、降压手表、降压腰带。血压不高不服药:没有症状不服药,血压正常就停药。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按道听途说服药。对个体化治疗、联合用药,知之甚少。
编写《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与调养》一书的目的是唤醒广大群众,人人都要学习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认识高血压病危害、了解治疗高血压病手段、采用预防高血压病方法。减少因高血压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衰竭等的主要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和病残率。
该书共分三章:第一章为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基础知识,主要讲述了高血压病诊断和防治基本知识。第二章高血压病个体化药物治疗,介绍了高血压病的个体化治疗、单药治疗与联合用药、常用药分类、中药治疗、并发症治疗及特殊人群的治疗。第三章为高血压病个体化生活调养,包括心理调养、饮食调养、运动调养、自我管理与生活调养。该书的特点是科学性、新颖性、通俗性相结合,突出老百姓急需知道的高血压病防治实用知识,看得懂、用得上、效果好。该书适合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群众,是一部家庭防治高血压病的优秀读物,也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作 者
《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与调养》:一本为你量身打造的健康指南 序言 高血压,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专利”的疾病,如今已悄然年轻化,并且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人群日益庞大。它如同潜伏的“沉默杀手”,常常在无声无息中损害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高血压并非不可战胜。科学、规范、个体化的治疗与调养,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延缓甚至阻止并发症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重归宁静与健康。 《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与调养》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诞生。它并非一本空泛的说教手册,更不是一份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案。它是一本真正为你量身打造的健康指南,旨在 empowering 每一位高血压患者,让他们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的主导者。本书将带领你深入理解高血压的本质,洞悉其复杂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为你揭示一套灵活多变、因人而异的治疗与调养策略。 第一部分:深度解析——认识你的“敌人” 高血压的“前世今生”: 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高血压的演变,了解它如何从一种罕见的疾病演变成当今普遍存在的健康挑战。我们将探讨导致这一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高血压的根源。 不止是“血压高”: 高血压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值问题,它涉及复杂的生理病理机制。本书将深入浅出地阐述血压的正常生理调控机制,以及在高血压状态下,这些机制是如何失衡的。我们将详细介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内皮功能异常等关键环节,让你不再是被动接受诊断,而是真正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 你是哪种“类型”?——高血压的分型与危险评估: 并非所有的高血压都相同。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如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性、内分泌性、血管性等),以及妊娠期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等特殊类型。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个体化危险评估的重要性,从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心脏、脑、肾、眼等)、合并症、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帮助你和医生共同评估你面临的整体健康风险,从而制定最适合你的治疗策略。 警惕“沉默的信号”: 很多时候,高血压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其对身体的损害却在悄然进行。本书将详细列举高血压可能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包括头晕、头痛、耳鸣、心悸、乏力等,同时也会强调这些症状的非特异性,提醒你切勿忽视定期的血压监测和体检。 数据背后的故事: 血压计上的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本书将教你如何正确理解你的血压监测数据,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意义,以及不同时间段、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波动。我们将引导你认识到“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等现象,让你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血压情况。 第二部分: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构建 “对症下药”的艺术: 治疗高血压,绝非“一刀切”。本书将强调个体化治疗的核心理念——基于你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经济承受能力以及个人意愿,与医生共同制定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精雕细琢”: 药物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但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如何调整剂量,才是关键所在。本书将详细介绍当前主流的降压药物类别,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等,并深入分析它们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常见副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我们将着重讲解如何根据你的年龄、合并症(如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等)、种族等因素,进行药物的选择与联合。 非药物治疗的“基石”作用: 药物并非万能,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控制高血压的根本。本书将从科学严谨的角度,为你呈现一系列经过验证的非药物治疗策略。 饮食篇: “吃”对高血压至关重要。我们将详细介绍“DASH饮食”的原则,强调低盐、低脂、高钾、高镁、高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我们会提供具体的食物选择建议,列举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食材,以及需要限制或避免的食物。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酒精、咖啡因等饮品的摄入对血压的影响,并提供合理的建议。 运动篇: 适度的运动是降压的“良药”。本书将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和喜好,推荐适合的运动类型,如慢跑、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我们将详细讲解运动的频率、强度、时长以及注意事项,帮助你科学有效地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并避免运动损伤。 体重管理: 肥胖是高血压的“帮凶”。本书将分享科学减重的方法,强调循序渐进,健康减脂,而非盲目节食。我们将提供热量计算、食物交换份等实用工具,帮助你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 戒烟限酒: 烟草和过量酒精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本书将深入剖析吸烟和饮酒对血压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戒烟和限酒策略,帮助你逐步摆脱不良习惯。 心理调适: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本书将介绍各种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正念练习、规律作息等,帮助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监测与随访: 治疗高血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本书将强调规律血压监测的重要性,指导你如何在家中准确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变化。我们将为你解释定期复诊的意义,以及在随访中需要与医生沟通的关键信息,确保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与优化。 第三部分:生活智慧——让健康融入日常 常见合并症的管理: 高血压常常与其他疾病“结伴而行”。本书将聚焦于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脑卒中后遗症等,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建议。我们将强调不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整体的健康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特殊人群的关怀: 不同人群在高血压的治疗与调养上存在差异。本书将为老年人、孕妇、儿童、职业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指导。例如,老年人如何安全有效地服用降压药,孕妇如何管理妊娠期高血压,儿童如何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等。 “一带一路”上的健康同行: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本书将探讨旅行、加班、轮班工作等特殊情况下,如何维持血压的稳定。我们将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你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 倾听身体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发出细微的信号,提示我们健康状况的变化。本书将教会你如何识别这些信号,例如,胸闷、气短、肢体麻木、视力模糊等,并指导你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如何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积极心态的力量: 战胜疾病,不仅在于身体的治疗,更在于内心的力量。本书将强调积极心态对高血压康复的重要性,鼓励读者保持乐观、自信,积极参与生活,与家人朋友共享健康的美好时光。 结语 《高血压个体化治疗与调养》并非要让你成为一个“患者”,而是要让你成为一个“健康管理者”。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你建立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体系,让你在应对高血压的过程中,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 血压的控制,生活的调养,是一个需要耐心、智慧和毅力的过程。但请相信,通过科学的知识和持续的努力,你一定能够掌握自己的健康,拥抱更加健康、精彩的人生。 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个性化的健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