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树木志

雷州半岛树木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维栋,陈杰 等 著
图书标签:
  • 雷州半岛
  • 树木
  • 植物志
  • 岭南植物
  • 广东植物
  • 生物多样性
  • 生态学
  • 植物学
  • 地方志
  • 雷州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3423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505226
品牌:墨点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雷州半岛树木志》作者韩维栋、陈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记录雷州半岛木本植物区系135科549属1053种2亚种37变种,其中野生种类103科317属543种2亚种19变种,栽培94科286属510种18变种;分析研究了区系特征及其驱动力,提出进一步加强对其区域树种资源保护的建议,为当地树种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也可为林学、园林、森林保护、生物和植物保护等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韩维栋,出生年月:1963年10月出生地:江西省会昌县学历学位:理学博士职称(务):林学教授(三级)1981年9月—1985年7月: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学习,毕业并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8年7月: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毕业并获农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2002年7月:厦门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项目、荷兰政府援助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20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9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1部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主持完成的2项科研成果获得湛江市人民政府科技奖。广东海洋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经理学副博士生导师、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学组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植物学会理事、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
  陈杰,出生年月:1990年10月出生地:江西省南昌市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2007年9月—2011年6月:赣南师范学院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学习,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2014年6月:广东海洋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在广东省湛江市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

目录

第一章 雷州半岛自然地理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质地貌与土壤
1.3 年气候特征
1.4 土地利用与森林植被

第二章 野生木本植物区系特征
2.1 区系组成
2.2 区系特征
2.2.1 科的分布区类型
2.2.2 属的分布区类型
2.2.3 种的分布区类型
2.3 区系变迁驱动力分析
2.3.1 地质地貌驱动力分析
2.3.2 气候驱动力影响
2.3.3 植被变迁与人类活动驱动力影响
2.4 木本植物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
2.4.1 保护现状
2.4.2 建议

第三章 裸子植物
G1.苏铁科Cycadaceae
G3.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G4.松科Pinaceae
G5.杉科Taxodiaceae
G6.柏科Cupressacae
G7.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G8.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G9.红豆杉科Taxaceae
G11.买麻藤科Gnetaceae

第四章 被子植物
4.1 双子叶植物
A1.木兰科Magnoliaceae
A3.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A8.番荔枝科Annonaceae
A11.樟科Lauraceae
A13.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
A14.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A15.毛茛科Ranunculaceae
A19.小檗科Berbefidaceae
A21.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A23.防己科Menispermaceae
A24.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A28.胡椒科Piperaceae
A30.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
A36.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
A57.蓼科Polygonaceae
A61.藜科Cheopodiaceae
A63.苋科Amaranthaceae
A67.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
A69.酢浆草科Oxalidaceae
A72.千屈菜科Lythraceae
A74.海桑科Sonneratiaceae
A75.安石榴科Punicaceae
A81.瑞香科Thymelaeceae
A83.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
A84.山龙眼科Proteaceae
A85.五桠果科Dilleniaceae
A88.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
A91.红木科Bixaceae
A93.大风子科Flacoutiaceae
A94.天料木科Samydaceae
A98.柽柳科Tamaricaceae
A101.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
A104.秋海棠科Segoniaceae
A106.番木瓜科Caficaceae
……
第五章 主要引证树木标本信息

前言/序言


雷州半岛的绿色脉络:一场关于本土植物的深度探索 雷州半岛,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孕育着独特而丰富的植物生命。从海岸的红树林到内陆的丘陵,从湿润的河谷到干旱的坡地,不同的生境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植物。它们不仅是构成这片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着雷州人民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植物名录,而是试图深入挖掘这些本土树木与雷州半岛这片土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一幅生动而详实的植物画卷,带领读者走进雷州半岛的绿色脉络。 一、 探寻根脉:雷州半岛的植物起源与演化 雷州半岛地理位置独特,地处华南地区,又受到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这使得其植物区系具有多样的成因。本书将从植物地理学角度出发,追溯雷州半岛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我们将考察该地区植物区系与周边地区,如海南岛、大陆华南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联系,分析气候变化、地质构造、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对植物群落形成和演变的影响。通过对植物化石证据、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将勾勒出雷州半岛本土树木在漫长地质年代里的迁徙、适应与分化,理解它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形成如今的格局。 二、 生境织锦:多样的生态环境与植物的生存智慧 雷州半岛的地貌多样,从绵延的海岸线到起伏的丘陵,再到冲积平原和火山岩地带,孕育了丰富的生境类型,每一种生境都挑战着植物的生存极限,也激发了它们独特的适应策略。本书将深入探讨这些生境对本土树木的影响,并聚焦于植物的生存智慧。 海岸卫士——红树林生态系统: 紧邻北部湾的漫长海岸线,是红树林欣欣向荣的理想之地。我们将详细介绍雷州半岛典型的红树林树种,如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无瓣海茄苳等,阐述它们如何适应潮汐的涨落、高盐度的海水以及贫瘠的土壤。我们将深入剖析它们特殊的生理和形态适应机制,例如板状根、支柱根、胎生现象、泌盐组织等,以及它们在维护海岸线、净化海水、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等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还将探讨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以及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必要性。 湿润沃野——河谷与平原的馈赠: 纵横交错的河流滋养了雷州半岛肥沃的平原和河谷地带,这里是许多大型乔木和经济树种的摇篮。我们将聚焦于生长在这些区域的代表性树种,如樟树、榕树、乌桕、木棉等,分析它们对土壤水分、养分的需求,以及它们在农林复合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将描绘这些树木如何与当地的水文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 旱地韧者——丘陵与坡地的坚守: 在远离水源的丘陵和坡地上,植物需要承受干旱的考验。我们将介绍那些能够适应瘠薄土壤、耐旱性强的树种,如朴树、枫树、某些种类的松树等,分析它们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方面的贡献,以及它们在构成阳坡和阴坡植物群落时的差异。我们将揭示这些“旱地韧者”如何在恶劣环境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火山遗韵——特殊土壤的植物适应: 雷州半岛的火山活动塑造了一些独特的土壤类型,如 basaltic soil。我们将探讨这些土壤对植物生长带来的挑战,以及一些本土树木如何适应这些富含矿物质但排水性可能不佳的土壤。 三、 物种漫谈:雷州半岛代表性树木的详细图谱 本书的核心内容将是对雷州半岛最具代表性、最具地方特色的本土树木进行详细的介绍。我们将以植物学分类为基础,但更侧重于它们的生态学特性、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与当地环境的互动。 乔木巨匠: 深入介绍那些高大挺拔的乔木,如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不仅描绘其作为传统药材和香料的价值,更探讨其作为城市绿化和生态防护林的意义;榕树(Ficus spp.),尤其关注其气生根的奇特形态,以及它们在热带景观中的重要地位;木棉(Bombax malabaricum),以其壮丽的花朵和纤维闻名,展现其在生态和经济上的双重价值。 特色灌木与亚乔木: 关注那些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灌木和亚乔木,例如金合欢(Acacia confusa),它们在固氮、改良土壤方面的作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某些种类的海桐(Eurya spp.),以及在当地传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植物。 水生与湿生植物: 除了红树林,还将介绍生长在淡水湿地、溪流沿岸的树木,例如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强调它们对维持水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每一物种的介绍都将包含: 1. 学名与中文名: 清晰准确的植物命名。 2. 形态特征: 详细描述其树高、树冠、树皮、叶片、花、果实的形态,辅以清晰的插图或照片(在此仅为文字描述)。 3. 生态习性: 生长环境偏好(光照、水分、土壤)、耐旱、耐盐、耐寒等特性。 4. 地理分布: 在雷州半岛的分布范围和生境类型。 5. 生物学特性: 繁殖方式、生长速度、寿命等。 6. 生态功能: 在固碳、释氧、保持水土、提供栖息地、调节微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7. 经济与文化价值: 木材用途、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在当地民俗、传说、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 共生共荣:树木与人,历史与未来 雷州半岛的本土树木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建立了深刻的联系。本书将超越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探讨树木与人文之间的互动。 传统利用与智慧: 深入挖掘雷州人民如何利用本土树木,例如将某些树木的木材用于建筑、造船、家具制作;利用树叶、树皮、果实作为食物、染料、燃料;以及利用植物的药用价值。我们将追溯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展现先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乡土情结与文化符号: 探讨某些树木在雷州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它们可能与地方神话、宗教信仰、节庆习俗紧密相连,成为维系乡土情感的重要纽带。例如,某些古老的榕树可能承载着 village elders 的记忆,成为社区的标志。 现代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现代化进程,雷州半岛的本土树木也面临新的挑战,如城市化扩张、农业集约化、外来物种入侵等。本书将分析这些挑战,并探讨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策略。我们将关注生态修复、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以及如何将本土植物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为雷州半岛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五、 守护绿色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呼唤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唤起读者对雷州半岛本土树木的关注和珍视。我们将强调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更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通过科学的描述和人文的关怀,本书希望成为一本引导读者认识、了解、热爱雷州半岛本土树木的入门读物,并激励更多人参与到这片土地的绿色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来,让雷州半岛的绿色脉络得以世代延续。 本书所呈现的,并非一份静态的图鉴,而是一段生动的叙事,一曲自然的赞歌,一种对土地的深情回望。它邀请您一同走进雷州半岛的葱茏世界,倾听每一棵树木的故事,感受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它们与这片土地休戚与共的命运。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试着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因为我本身并非林学家,只是对家乡的自然环境感到好奇。坦白讲,起初我担心全是术语看不懂,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可读性渗透性”。它巧妙地将硬核的科学知识包裹在流畅易懂的叙述中。比如,关于某种红树林的介绍,它不仅讲了光合作用的机制,还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树如何在滩涂上“用气生根”的故事,那种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结构创新”,读起来比看小说还引人入胜。它成功地激发了我走出城市,去亲身探寻那些书本上记载的植物的冲动。它不再是高悬在象牙塔里的知识,而是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呼吸的身边现实。对于任何想重新认识自己所生活地域自然脉络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启迪的发现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是很少有学术专著能达到的水准。从触感上来说,纸张的选择兼顾了耐用性和视觉效果,即便经常翻阅,也不容易出现磨损或褪色。我尤其想提一下排版——那种留白的处理和字体字号的选择,体现出一种克制而高雅的审美。它没有堆砌过多的信息图表去轰炸读者的视觉神经,而是通过精心的布局,让每一页都有呼吸感。对比起那些充斥着密密麻麻小字和模糊插图的传统图谱,这本《志》在设计上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间接反映了编撰团队对所记录对象——雷州半岛的树木——所抱有的那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当我将它放在书架上时,它散发出的那种沉稳和厚重感,本身就是对这片土地自然遗产的最好致敬。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与野外工作打交道的技术人员,我最看重的是工具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在这方面,《雷州半岛树木志》的表现堪称卓越,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程度。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不仅有传统的拉丁学名索引,还收录了大量的方言俗名索引,这在实际的野外调查中简直是救命稻草,极大地便利了与当地向导或村民的沟通。更关键的是,书中对树木的生理解剖和病虫害识别的部分,描述得极为细致,提供的诊断流程图清晰明了,即便是经验尚浅的初级技术人员也能快速定位问题。而且,作者对于不同季节树木特征变化的记录也极其到位,比如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微小差异都被纳入考量。这本书绝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它处处体现着对一线工作人员实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关怀,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宝典”,我准备立刻将我的旧版工具书替换成它。

评分

这部《雷州半岛树木志》简直是林业研究者和植物爱好者的福音!我拿到书后立刻被其详尽的编排和精美的插图所吸引。首先,从内容组织上看,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树木名录,更像是一部关于雷州半岛生态系统的微观史诗。作者对当地植被的分类系统梳理得极为清晰,每种树木的描述都深入到物种起源、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甚至包括它们在当地文化和经济中的角色。特别是对于那些濒危或特有物种的记载,文字充满了敬畏与关切,让人在阅读中深切感受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迫切性。书中的手绘插图和高清摄影图片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色彩的还原度和细节的捕捉能力都令人叹服,即便是对植物学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视觉材料迅速建立起对不同树种的初步认知。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树木的地理分布时,结合了精确的坐标和区域气候条件的分析,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视角,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这本书无疑为我们理解雷州半岛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个极其可靠和深入的参考框架。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对一本地方性的树木志抱持着一种“可能内容会比较枯燥”的预期,但《雷州半岛树木志》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巧妙,它成功地将严谨的科学数据与引人入胜的地域故事结合起来。我发现书中很多章节读起来就像是精彩的博物学散文,那种行文的流畅度和情感的投入感,让我在炎热的午后捧着它,仿佛真的置身于那片充满热带气息的林地之中。作者似乎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个人情感,他们在介绍某些古老树木时,往往会穿插当地世代相传的民间传说或历史典故,使得冰冷的物种名称瞬间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种叙事策略,极大地降低了专业知识的阅读门槛,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津津有味地沉浸其中。它不仅仅是在记录“是什么”,更是在讲述“为什么会是这样”,这种对自然现象背后人文和历史脉络的追溯,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深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