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讀就懂的心理學(第二版)給你瞭解自己,洞悉他人的智慧!
你想瞭解人們行為背後所隱含的真實意圖嗎?
你想瞭解自己和彆人的性格嗎?
你對日常人際關係感到苦惱嗎?
你想知道你愛的人在想什麼嗎?
你想知道怎樣成就事業嗎?
......
那麼不要再猶豫,從本書開始,一起去瞭解心理學吧!
內容簡介
《 一讀就懂的心理學(第二版)》是一本有關心理學知識的通俗讀本,可以幫助你瞭解和掌握心理學的一般知識。《一讀就懂的心理學(第二版)》從人的性格、情緒、認知、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兩性心理、自我發展、潛意識等多個角度介紹瞭心理學中的精彩內容。閱讀《一讀就懂的心理學(第二版)》,可以幫助讀者加深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一讀就懂的心理學(第二版)》在介紹專業知識時,就像在與好朋友聊天,不失通俗性與趣味性,相信讀者一定能夠從中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耿興永 心理學博士,著名心理谘詢師,心理學學會會員。長期勤於筆耕,著有《潛意識:寫給自己的心理學讀本》《一讀就懂的心理學(第1版)》《彆把心理健康不當迴事》等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朋友喜愛!
內頁插圖
目錄
目錄
第一章透視自己和他人的性格——性格心理學
1為什麼要瞭解自己 02
2性格是什麼 04
3性格決定命運嗎 05
4人有哪些基本的性格類型 07
5性格是遺傳的嗎 12
6覺得自己的性格有缺點該怎麼辦 14
7評價性格的六個關鍵因素 16
8行為強化實驗 —— 堅持可以改變性格 20
9A型性格和B型性格 22
10心理測試能測齣一個人的性格嗎 25
11投射測驗 —— 讓你意想不到的性格測試 26
12神秘的印刻效應 30
13為自己做一次心理分析 32
第二章掌控自己的情緒——情緒心理學
1人都是理智的嗎 36
2情緒與色彩有關係嗎 38
3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40
4什麼是情緒化 43
5控製情緒的五步法 45
6心理年齡影響情緒嗎 —— 測測心理年齡 47
7共振效應 —— 為什麼人很容易受彆人的影響 51
8情緒ABC理論 54
9人除瞭智商,為什麼還要有情商 57
10情商很重要嗎 59
11高情商者的十項特徵 60
12總是感到心情很壞該怎麼辦 63
第三章人有多少能力——能力與認知心理學
1智商是什麼 66
2瑞文推理智力測驗 68
3智力是遺傳的嗎?是不是一齣生人的智力就不變瞭 70
4智商“低”—— 還有辦法改變嗎 72
5智商決定一切嗎 74
6智力隻有一種嗎 ——人有多少種智能 75
7神秘的直覺 —— 第六感真的有嗎 78
8等待實驗 —— 意誌力對一個人的影響 79
9思維定式會影響一個人的智力 81
10禪學與元認知 —— 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84
11可怕的錯覺 —— 可能會讓你産生認知偏差 87
12情商和智商哪一個更重要 89
13學會動手纔能改變自己 91
第四章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心理學
1狼孩的啓示 ——人際關係很重要 94
2潛意識 —— 為什麼看到有的人你會不高興 95
3總是和彆人相處不好該怎麼辦 96
4五種人際風格類型 98
5做一個心理測試來評價你的人際關係類型 101
6沉積效應 —— 霍剋斯情結與人際關係 102
7什麼是心理暗示,它在人際關係中有什麼作用 104
8人際關係影響心理健康嗎 105
9你有人際關係障礙嗎 106
10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的六個基本原則 108
11漸進效應 —— 從小事入手改變自己 112
12中國式的人際關係 116
第五章 關愛自己——關於心理健康的心理學
1國際心理學聯閤會關於判斷心理健康狀況的五個建議 120
2抑鬱癥是怎麼一迴事 124
3孤獨癥 —— 現代人的常見病 126
4彆生活在自卑的影子裏 129
5完美主義與強迫癥 133
6勿做工作狂 135
7依賴型性格 138
8偏執型性格 141
9彆被生活所控製 —— 恰當調整自我期望 143
10雙重性格 146
11擺脫心理衝突 148
12讓靈魂跟得上身體的腳步 —— 警惕心理亞健康 151
13心理壓力是怎麼一迴事 154
第六章愛是什麼——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心理學
1你到底愛的是誰 —— 俄狄浦斯情結 158
2用投射測驗測齣你的“愛的原型” 161
3你已經很努力瞭,為什麼他 / 她還是不滿意 164
4關於男人女人性格的心理學 167
5為什麼壞男人反而招人愛 —— 心理學中的逆反效應 171
6學會相互關心很重要 —— 安全感是情愛的基礎 173
7責任感 —— 學會錶達你的愛 176
8刺蝟理論 —— 為什麼個性反而會傷人 178
9怎樣看待性與愛 181
10為什麼有的人在愛情中容易不專一 184
11學會經營你的感情 186
第七章職業的選擇與發展——職業心理學
1匹配原理 —— 選擇適閤你的職業 190
2目標效應 —— 讓目標引導你 193
3碎石定律 —— 把小事做好 195
4聚焦原理 —— 保持專注 197
5嘗試錯誤原理 —— 敢於嘗試 198
6漸進效應 ——凡事不可能一步達成 200
7特長定律 —— 要有一技之長 201
8定式效應 —— 學會適時改變 202
9纍積效應 —— 經驗很重要 204
10協作效應 —— 閤作纔能成功 206
11迴視效應 —— 不犯同樣的錯誤 208
12最小機會原理 —— 任何時候努力都不晚 210
第八章解密催眠——自我激勵心理學
1無處不在的催眠現象 214
2催眠可以治療疾病 216
3催眠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情緒狀態 218
4催眠能夠幫助你自我激勵 220
5愛情中也存在催眠現象 223
6動物也會被催眠嗎 224
7催眠四步法 225
8怎樣進行自我催眠 228
第九章不曾發掘的能量——潛意識心理學
1冰山理論 —— 隱秘的潛意識 232
2潛意識的三種成分 235
3潛意識的投射作用 237
4積極地利用潛意識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238
5能夠自我肯定 239
6運用暗示的力量 241
7學會麵對挫摺 242
8打開封閉的心理空間 243
9排除消極的體驗 244
10成就情結——發現挑戰自我的力量 246
11正確認識潛意識,你將獲得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250
12打開潛意識,釋放你的能量 251
參考文獻 254
前言/序言
前言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有一個圓球,厭倦瞭枯燥乏味的生活,想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於是它開始遠遊,踏上瞭闖蕩世界的道路。
在路上,它首先遇到一幢房屋。房屋的屋角正好缺少瞭一塊方磚,風呼呼地往屋子裏灌,讓它感到很冷。房屋看到它,就請求它:“你好,請幫我堵住這個洞吧!”
圓球欣然答道:“好的,請讓我來幫助你!”於是它努力地想把自己的身體擠到那個洞裏去,可是無論它怎樣做,都不能堵住那個漏洞。
圓球有些失望,不過它還是禮貌地嚮房屋道彆,繼續嚮前走。這時,它遇到瞭一座建設中的橋梁。橋梁正缺少建築用的三角支架,於是它熱情地嚮圓球打招呼:“你好,能否幫我支持住我的身體?”聽到橋梁的請求,圓球熱情地說:“沒問題,讓我來幫助你!”
於是圓球努力地想做好支架。可是,無論它怎麼努力,都無法站穩。
它很傷心,這迴連“再見”都沒說,就垂頭喪氣地走開瞭。
走著走著,它來到一條河邊,想到自己的遭遇,感到很傷心,於是獨自坐在河邊掉眼淚。這時,它偶然間一瞥,看到河水中自己的倒影,突然間明白瞭其中的原因,高興地喊道:“原來這纔是真正的自己!”
人們總是希望得到幸福快樂的生活,為此,他們付齣許多努力,去追求他們希望得到的東西 。但是,盡管他們努力瞭很多,但往往不能如願。或者,即使得到瞭自己希望的,卻沒有得到快樂。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大都在於:你並不瞭解你自己。
生命的復雜性遠遠超齣人們的想象。成長,工作,事業,婚姻,傢庭……雖然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要走的路,但並不意味著彼此的人生道路具有可比性。正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隻有發現自己性格與心理的特點,纔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的人生軌跡。快樂到底是什麼?這並不是一個容易迴答的問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你隻有瞭解自己,纔能夠發現你的快樂。
為此,你需要從現在開始去瞭解心理學。它不同於任何其他知識,它是關於你內心世界的啓示,是對你的內心世界的一幅全麵的素描,能夠揭示齣你的性格,你的品德,你的潛意識,你內在的能量和需求……在學習它的過程中,你將發現自己的獨特性,找到適閤自己的人生之路,真正實現你的所願所期。
本書第2版在前一版的基礎之上,除瞭修改一些文字上的不當之外,又增加瞭性格、情緒情感、認知等方麵一些新的知識點,尤其是應讀者的要求,增加瞭一些心理學裏的經典圖片,以增加本書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相信通過本書的閱讀,讀者不僅可以獲得一個關於心理學的較為全麵的概貌,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瞭解和掌握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
你想瞭解自己嗎?
你想瞭解他人嗎?
你想知道怎樣獲得幸福嗎?
你想知道怎樣成就事業嗎?
你想瞭解自己的潛能嗎?
……
那麼不要再猶豫,從現在開始,一起去瞭解心理學吧!
作者
2015年6月
《洞察人心:理解自我與他人的心理導航》 人生如同一條河流,我們都在其中探索、前行,時而平靜安詳,時而波濤洶湧。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渴望理解自己內心的起伏,洞察身邊人們的微妙情緒,並學習如何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 《洞察人心:理解自我與他人的心理導航》正是這樣一本為你量身打造的指南,它將帶領你踏上一段深入人心的探索之旅,揭開人類行為和情感的奧秘,讓你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他人。 本書並非枯燥的學術論述,而是以一種生動、易懂、貼近生活的方式,將心理學的精髓展現在你麵前。我們相信,真正的智慧源於對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和深刻反思。因此,本書將通過大量鮮活的案例、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實用的練習,幫助你將心理學知識融入生活,成為你解決問題、提升幸福感的強大工具。 第一部分:認識你的內心世界——自我探索的旅程 為何我們會産生某些情緒?為什麼在特定情境下會有特定的反應?我們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恐懼又是什麼?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我們將一同踏上自我探索的精彩旅程。 情緒的密碼: 我們將從情緒的本質齣發,探討情緒的生理基礎、心理機製以及它們對我們行為的影響。你將學習如何識彆、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不再被負麵情緒所睏擾,而是能夠更積極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我們將深入探討焦慮、抑鬱、憤怒、喜悅等常見情緒,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你建立情緒的韌性。 性格的塑造: 性格是構成我們獨特性的基石。本書將介紹幾種主流的性格理論,幫助你瞭解自身性格的形成因素,認識到性格中的優勢與局限。你將學會如何揚長避短,發掘自己性格中蘊藏的巨大潛力,並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感到滿意,而有些人則常常感到不安。 潛意識的力量: 我們的行為和思想,往往受到潛意識的深層影響。我們將一同探索潛意識的世界,瞭解夢境、直覺、自動化思維等潛意識的錶現形式。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你可以嘗試觸及潛意識的邊界,理解那些隱藏在錶麵之下的驅動力,從而更全麵地認識自己。 動機與目標: 是什麼驅使我們前進?我們如何設定並實現自己的目標?本書將深入剖析人類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驅動力,並掌握有效的目標設定與實現策略。你將學會如何剋服拖延,保持專注,最終達成自己渴望的生活狀態。 自我認知與自我肯定: 相信自己,欣賞自己,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我們將探討如何提升自我認知,擺脫不健康的自我評價模式,建立健康的自我肯定感。你將學習如何停止與他人攀比,專注於自身的成長,成為一個更加自信、有價值的人。 第二部分:讀懂他人的心思——人際交往的智慧 世界並非孤島,我們生活在復雜的人際關係網絡中。理解他人,是建立和諧關係、贏得信任、實現閤作的關鍵。在本書的第二部分,我們將聚焦於人際交往的藝術。 溝通的藝術: 溝通是人際關係的橋梁。我們將從傾聽、錶達、非語言溝通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高效溝通的要素。你將學習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有效地傾聽他人的心聲,如何解讀肢體語言背後的含義,從而避免誤解,增進理解。 同理心與換位思考: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建立深層連接的基石。本書將帶領你探索同理心的力量,學習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他人的感受。你將掌握在衝突中化解矛盾,在閤作中凝聚共識的方法。 人際吸引與關係建立: 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人産生好感,而對另一些人則不然?我們將揭示人際吸引的心理學原理,如相似性、互補性、熟悉度等,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你建立更廣泛、更健康的人際關係。 解讀他人的非語言信號: 語言隻是溝通的一部分,肢體語言、麵部錶情、語氣語調往往更能透露真實的想法。本書將教會你如何敏銳地捕捉和解讀他人的非語言信號,從而更準確地理解他們的情緒和意圖。 應對人際衝突: 衝突在人際關係中難以避免,但它可以是促進理解和成長的機會。我們將提供多種有效的衝突管理策略,幫助你以成熟、理性的方式處理人際矛盾,維護健康的人際關係。 信任與影響力: 如何贏得他人的信任?如何在不操縱的情況下影響他人?本書將探討信任建立的心理機製,以及如何通過真誠、可靠和專業的錶現,逐步建立你的個人影響力。 第三部分:心理學的實用應用——提升生活品質 心理學的價值不僅在於理解,更在於應用。在本書的第三部分,我們將把心理學的智慧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生活技巧,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傢庭關係,甚至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學習與記憶的科學: 想要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更好地記住信息?本書將介紹高效學習的心理學方法,如間隔重復、主動迴憶、聯想記憶等,幫助你成為一個更齣色的學習者。 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無處不在。我們將提供科學有效的壓力應對策略,幫助你緩解焦慮,保持內心的平靜,並學會積極的情緒調節技巧。 習慣的形成與改變: 習慣塑造瞭我們的日常,也塑造瞭我們的人生。本書將揭示習慣形成的心理機製,並提供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你培養積極的習慣,戒除不良的習慣。 決策與判斷的智慧: 我們每天都在做齣各種決策,但並非所有決策都最優。本書將剖析決策過程中的常見認知偏差,幫助你做齣更明智、更理性的選擇。 幸福的心理學: 幸福是什麼?我們如何纔能更幸福?我們將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幸福的要素,並提供一些簡單而有效的途徑,幫助你提升生活滿意度,享受更多內心的喜悅。 自我成長與潛能開發: 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潛能。本書將鼓勵你持續學習,勇於嘗試,並提供自我成長的路綫圖,幫助你不斷突破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洞察人心:理解自我與他人的心理導航》是一本集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心理學讀物。它將成為你理解內心、洞悉他人、優化人生的得力助手。無論你是對心理學充滿好奇的初學者,還是希望深化理解的進階者,本書都將為你提供寶貴的啓示和實用的工具。 翻開這本書,讓我們一同開啓這場精彩紛呈的心理探索之旅,用更深刻的理解,去擁抱更豐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