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將供應商閤作理念與供應商管理技巧進行瞭巧妙結閤,旨在將供應商管理工作的脈絡以簡單易懂的形式剖析清楚,並根據當前市場環境以及互聯網+的特徵找到供應商管理的新規律,為企業實現供應商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提供瞭力所能及的指導。
在傳統采購管理的基礎上揉入富有時代氣息的內容。
流程圖、錶格、模版以及具體的理論講解結閤,更好讀、更好用。
秉承經典管理理念,引入新方法和新技術,迎接互聯網時代對采購管理提齣的新要求和新挑戰。
內容簡介
在互聯網+大潮下,市場競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企業間的競爭,而是各條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也不再一味地關注産品價格,而更多地關注如何與供應商的協同工作,以降低供應成本,獲得成本優勢。如何選擇供應商?如何快速地嚮供應商傳導需求信息?如何有效地保證供應商的交貨?企業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供應商管理模式?這些都是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
《供應商管理精益實戰手冊(圖解版)》立足於互聯網+對供應商管理提齣的新要求和新挑戰,詳細敘述瞭供應商管理涉及的經典概念和新理念;分析瞭供應商管理體係的組織架構和人員配置;列舉瞭各項工作的具體操作流程、工作步驟和管理方案。除此之外,還設計瞭大量能夠直接套用的工作錶單,可幫助讀者理解新理念,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流程。
作者簡介
王遠煉,四川廣安人,從事企業經營管理20多年,現任全球金融專傢委員會中國區理事長、中國民生經濟網副總裁等職務。對互聯網時代下的營銷、金融、模式設計、企業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有獨到見解。有多年的互聯網管理經驗,熟悉互聯網供應鏈管理之采購、物流、庫存以及供應商等方麵。在此上,探究齣瞭符閤時代氣息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互聯網時代的供應商管理
第一章 重新認識現代供應商管理/ 3
第一節 供應商管理的目標和基本環節/ 3
第二節 對待供應商的基本態度/ 6
第三節 供應商管理的常見問題、解決方法及工作要點/ 7
第四節 基於大數據的供應商管理/ 10
第二章 供應商選擇與認證管理/ 13
第一節 供應商的選擇/ 13
第二節 供應商的審核與認證/ 16
第三節 確定閤格供應商/ 20
第三章 供應商關係管理/ 25
第一節 供應商關係管理的本質/ 25
第二節 供應商關係管理的側重點/ 27
第三節 與供應商閤作關係的錶現形式/ 30
第四節 采供雙方的日常關係管理/ 32
第五節 互聯網時代的供應商關係管理/ 33
第四章 供應商質量控製管理/ 35
第一節 實施供應産品質量調研/ 35
第二節 供應商早期參與/ 38
第三節 供應商供貨質量控製/ 40
第四節 協助供應商提升品質水平/ 41
第五章 供應價格與成本管理/ 43
第一節 影響供應價格的因素/ 43
第二節 供應價格的市場調查/ 45
第三節 價格協商的目的與原則/ 46
第四節 産品供應成本控製/ 48
第六章 供應商交期管理/ 51
第一節 核查供應商的交付能力/ 51
第二節 幫助供應商縮短交期/ 53
第三節 協定供應商的供應時間/ 54
第四節 跟催供應商的交付計劃/ 55
第七章 供應商績效管理/ 57
第一節 供應商績效考核的原則和內容/ 57
第二節 供應商績效考核的常用方法/ 58
第三節 協助供應商改善績效/ 59
第二部分 供應商管理流程
第八章 供應商選擇與認證管理流程/ 65
第一節 供應商選擇流程/ 65
第二節 供應商審核流程/ 67
第三節 供應商評估流程/ 69
第四節 供應商認證流程/ 71
第五節 供應商數量確定工作流程/ 72
第九章 供應商關係管理流程/ 73
第一節 供應商關係建立流程/ 73
第二節 供應商整閤流程/ 75
第三節 深度發展供應商關係流程/ 77
第十章 供應商質量控製管理流程/ 79
第一節 供應産品調研流程/ 79
第二節 供應産品驗收流程/ 80
第三節 不良品處理流程/ 81
第四節 供應商質量控製流程/ 82
第五節 供應商業績評定流程/ 84
第六節 供應商動態調整流程/ 86
第十一章 供應價格與成本管理流程/ 89
第一節 供應價格調查流程/ 89
第二節 價格協商流程/ 91
第三節 供應價格確定流程/ 92
第四節 降低産品驗收成本流程/ 94
第十二章 供應交期管理流程/ 97
第一節 供應交期控製流程/ 97
第二節 跟催供應商交付流程/ 98
第三節 交期延誤的處理流程/ 99
第十三章 供應商績效管理流程/ 101
第一節 供應商績效考核流程/ 101
第二節 供應商分級管理流程/ 103
第三節 供應商績效改進流程/ 105
第四節 供應商淘汰流程/ 107
第五節 供應商申辯與投訴處理流程/ 109
第三部分 供應商管理方案
第十四章 供應商選擇與認證管理方案/ 113
第一節 供應商基本資質調查方案/ 113
第二節 供應商審核標準製定工作方案/ 114
第三節 供應商管理體係審核方案/ 115
第四節 供應商選擇方案/ 117
第五節 供應商工作考察方案/ 118
第十五章 供應關係管理方案/ 121
第一節 供應商關係分類方案/ 121
第二節 終止不良供應關係的解決方案/ 122
第三節 聯閤庫存管理方案/ 124
第四節 供應商深度閤作方案/ 125
第五節 降低供應商産品價格方案/ 127
第六節 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工作方案/ 128
第十六章 供應商質量控製管理方案/ 131
第一節 産品質量調研跟蹤方案/ 131
第二節 供應商質量審核方案/ 132
第三節 檢驗員駐廠工作方案/ 134
第四節 供應質量標準執行方案/ 135
第五節 産品質量異常處理方案/ 136
第十七章 供應價格與成本管理方案/ 139
第一節産品供應價格確定方案/ 139
第二節 産品供應成本控製方案/ 140
第三節 降低供應商成本工作方案/ 142
第四節 優化供應商包裝及運輸費用工作方案/ 143
第十八章 供應交期管理方案/ 145
第一節 供應商交期控製方案/ 145
第二節 不良品跟催處理方案/ 146
第三節 供應商交期延誤改善方案/ 148
第四節 供應商交期跟蹤方案/ 150
第十九章 供應商績效管理方案/ 153
第一節 績效考核人員工作方案/ 153
第二節 供應商奬懲激勵方案/ 154
第三節 供應商績效改善方案/ 155
第四節 不良供應商淘汰方案/ 156
第五節 確保供應商申辯渠道暢通工作方案/ 157
第四部分 供應商管理錶單與製度
第二十章 供應商選擇與認證錶單與製度/ 161
第一節 供應商選擇與認證錶單/ 161
第二節 供應商選擇與認證製度/ 168
第二十一章 供應商關係管理錶單與製度/ 173
第一節 供應商關係管理錶單/ 173
第二節 供應商關係管理製度/ 175
第二十二章 供應商質量控製管理錶單與製度/ 179
第一節 供應商質量控製管理錶單/ 179
第二節 供應商質量控製管理製度/ 182
第二十三章 供應價格與成本管理錶單與製度/ 187
第一節 供應價格與成本管理錶單/ 187
第二節 供應價格與成本管理製度/ 190
第二十四章 供應交期管理錶單與製度/ 193
第一節 供應交期管理錶單/ 193
第二節 供應交期管理製度/ 196
第二十五章 供應商績效管理錶單與製度/ 199
第一節 供應商績效管理錶單/ 199
第二節 供應商績效管理製度/ 202
第二十六章 供應商管理各崗位職責示範/ 207
第一節 供應商開發主管崗位職責/ 207
第二節 供應商監控主管崗位職責/ 208
第三節 駐廠人員崗位職責/ 209
第四節 質量檢測人員崗位職責/ 210
第五節 供應商服務專員崗位職責/ 211
第六節 供應商管理主管崗位職責/ 212
第七節 采購主管崗位職責/ 213
參考文獻/ 214
前言/序言
《精益製造體係優化與效率提升之道》 書籍簡介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任何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實現可持續增長,都必須將運營效率視為核心競爭力。本書《精益製造體係優化與效率提升之道》正是一部緻力於係統性剖析和解決現代製造企業在效率提升、成本控製、質量保障以及流程再造等方麵所麵臨的普遍性難題的實戰指南。它並非泛泛而談的理論堆砌,而是深度融閤瞭精益生産的核心理念、先進的管理工具以及豐富的實操案例,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切實可行、易於落地的方法論,幫助企業構建一個更加精益、高效、敏捷的生産運營體係。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從“全局觀”齣發,將精益理念滲透到企業運營的每一個環節,從源頭的物料采購,到生産過程的每一個工序,再到最終的交付與客戶服務,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與優化建議。它不僅僅關注局部流程的改進,更強調係統性思維,力圖打通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和“流程斷點”,實現價值流的最大化和浪費的最小化。 核心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精益理念的基石與係統思維的構建 精益思想的本質與價值: 本部分將首先深入闡述精益生産的核心思想,如“消除一切浪費”、“持續改進(Kaizen)”、“尊重人性”、“追求零缺陷”等。我們將探討精益如何從豐田生産方式(TPS)中演變而來,並強調其在全球製造業中的普適性和深遠影響。讀者將理解精益不僅僅是一種工具箱,而是一種思維模式和企業文化,它關注的最終目標是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和資源消耗。 係統思維在效率提升中的關鍵作用: 在此基礎上,本書將重點介紹係統思維的重要性。我們將引導讀者跳齣孤立的視角,將企業視為一個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通過理解不同部門、不同流程之間的依存關係,纔能發現深層次的效率瓶頸,製定齣真正有效的全局性改進策略。我們將運用流程圖、係統動力學等工具,幫助讀者可視化復雜的運營係統,識彆關鍵的“杠杆點”,實現事半功倍的優化效果。 價值流分析(Value Stream Mapping): 作為精益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價值流分析(VSM)將在本部分得到詳細介紹。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繪製當前狀態和未來狀態的價值流圖,識彆齣價值流中的增值活動和非增值活動(浪費)。通過VSM,企業能夠清晰地看到從原材料到客戶手中的完整過程,量化各個環節的周期時間、在製品庫存、響應時間等關鍵指標,從而 pinpoint 亟待改進的領域。 第二部分:識彆與消除生産運營中的八大浪費 精益視角下的“浪費”定義: 本部分將深入剖析精益理論中經典的“七大浪費”(以及近年來的第八大浪費)。我們將逐一詳細闡述每一種浪費的具體錶現形式,並結閤大量實際案例,讓讀者能夠準確識彆這些浪費在自身企業中的存在。 過量生産 (Overproduction): 生産超過當前需求的産品,導緻庫存積壓、資金占用、倉儲成本增加,以及潛在的質量問題。 等待 (Waiting): 人員、機器或信息等待下一個工序,造成時間浪費和生産綫中斷。 運輸 (Transportation): 不必要的物料、産品或信息的搬運,增加損耗和成本。 過度加工 (Overprocessing): 投入瞭超齣客戶實際需求的工作量或標準,例如過度拋光、過於嚴格的檢驗等。 庫存 (Inventory): 超過必要量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掩蓋問題,占用資金,增加風險。 動作 (Motion): 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必要或無效的肢體動作,如彎腰、轉身、尋找工具等。 缺陷 (Defects): 生産不閤格品,需要返工、報廢、客戶投訴,導緻資源浪費和聲譽損失。 未被利用的纔能 (Underutilized Talent): 未能充分發揮員工的知識、技能和創造力,導緻創新不足和潛在問題被忽視。 識彆浪費的實操方法: 我們將提供多種實用的方法和工具,幫助讀者係統地識彆企業運營中的浪費,包括車間現場觀察(Gemba Walk)、數據收集與分析、員工訪談、流程審計等。 第三部分:精益工具與技術在效率提升中的應用 準時製生産(Just-In-Time, JIT): 本部分將重點探討JIT的理念和實施策略。我們將解釋JIT如何通過優化物料流和生産計劃,實現“在需要的時候,生産需要的東西,數量剛好,質量閤格”,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和在製品。我們將介紹看闆(Kanban)係統在JIT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看闆實現拉動式生産。 拉動式生産與看闆係統: 詳細講解如何設計和實施看闆係統,包括看闆的類型、信號傳遞機製、批量控製等。我們將展示看闆如何有效地平衡供需,避免過量生産,並提高生産綫的靈活性。 5S現場管理法: 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是實現高效有序工作環境的基礎。我們將深入講解每一步的含義、實施步驟、關鍵成功因素,以及5S如何與其他精益工具協同作用,提升工作效率和員工士氣。 標準化作業 (Standardized Work): 標準化作業是消除變異、確保質量穩定和效率穩定的基石。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分析現有作業流程,建立科學、穩定、最優化的標準作業方法,並將其有效傳達給一綫員工。 防錯法(Poka-Yoke): 防錯法是通過設計簡便的裝置或流程,防止人為失誤的發生。我們將提供豐富的防錯案例,並指導讀者如何識彆潛在的失誤點,設計有效的防錯措施,從源頭上減少缺陷。 快速換模(SMED, 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 SMED技術對於提高生産綫的柔性和縮短生産周期至關重要。本書將詳細介紹SMED的原理,包括內外部作業的區分、換模步驟的優化等,幫助企業大幅縮短換模時間,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産模式。 全麵生産維護(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強調全員參與設備維護,以實現零故障、零停機、零事故為目標。我們將講解TPM的核心要素,如設備自主保養、計劃性維護、設備改進等,以及TPM如何與精益生産協同,保障生産綫的穩定運行。 持續改進(Kaizen)與六西格瑪(Six Sigma)的融閤: 本部分還將探討持續改進的文化建設,以及如何將六西格瑪的 DMAIC(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製)方法論與精益生産的工具相結閤,實現更精準的數據驅動式改進。 第四部分:精益管理在不同職能部門的推廣與落地 精益供應鏈管理: 將精益理念延伸至供應鏈,包括供應商協同、物流優化、需求預測精準化等,以構建一個響應迅速、成本高效的整體供應鏈。 精益質量管理: 強調從源頭抓質量,結閤過程控製、SPC(統計過程控製)等工具,實現零缺陷的質量目標。 精益研發與新産品導入: 將精益思想應用於新産品開發過程,加速産品上市周期,降低開發成本,並確保産品的高質量和可製造性。 精益項目管理: 運用精益原則指導項目管理,提高項目交付效率,控製項目風險,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精益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賦能: 強調精益成功的關鍵在於人纔。本書將探討如何構建支持精益的文化,如何通過培訓、激勵和授權,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他們成為精益改進的積極參與者。 第五部分:實施精益的挑戰與策略 常見的實施障礙與對策: 識彆在精益推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如員工抵觸、管理層支持不足、缺乏係統培訓等,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建立持續改進的機製: 探討如何建立長效的改進機製,將精益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實現永無止境的卓越運營。 衡量精益效益的指標體係: 提供一套關鍵績效指標(KPIs),幫助企業量化精益改進的成果,如交貨周期縮短率、在製品庫存降低率、一次閤格率提升、單位成本降低等。 本書的受眾 本書麵嚮所有緻力於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産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各類企業管理者、生産經理、運營總監、工藝工程師、質量工程師、班組長以及一綫操作人員。無論是製造型企業還是服務型企業,隻要麵臨效率提升的挑戰,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寶貴的洞見與實操指導。 閱讀本書,您將能夠: 深刻理解精益生産的核心價值與運作模式。 掌握識彆和消除企業運營中各種浪費的有效方法。 熟練運用多種精益工具和技術,解決實際生産問題。 構建一個更加高效、柔性、低成本的生産運營體係。 提升團隊協作與員工的參與度,激發持續改進的動力。 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增長與市場競爭力的飛躍。 《精益製造體係優化與效率提升之道》是一本集理論深度、實操指導和案例分析於一體的權威讀物,它將是您邁嚮卓越運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助力。